“諸位,我們和日人之間,是不可能和平相處的!。》未來,必然會有一戰的。東亞太了,只能夠允許存在一個強國。所以,我們和日這兩個國家中,必須要分出勝負才行。”吳皓軒鄭重的向軍政大臣們道。這一點,也是他一直以來都堅持的。
大臣們都點了點頭,從現在看來,中日兩國之間,的確是矛盾來嚴重。未來,除了戰爭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了。
“日的綜合實力,實際上并不比我們強大太多。陸軍方面,我們已經比他們強了。海軍方面,我們現在雖然還是一片空白。但是,等到年底之后,我們的艦隊就能夠回來了。到時候我們和日海軍之間的差距,將顯著的減。至于工業和經濟實力,我們也不比日人差。并且,我們的發展潛力和速度,要遠遠強于日人。所以,兩國之間的差距,只會來大的。未來,我們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吳皓軒對于未來獲得勝利,有著無比的信心。
“但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容易的贏得對日作戰的勝利,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對日進行打擊。特別是經濟上的打擊。只要日的經濟持續惡化下去,得不到發展的話。那么,未來我們要打敗他們,就容易得多了!爆F代的戰爭,打的就是錢。沒有錢的話,仗根就打不下去。
吳皓軒對日有著很詳細的研究,也知道日的弱點在哪里。所以,現在就是針對日的那些弱點那進行部署,確保在兩國開戰的時候,中華帝國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優勢,同時還有經濟上的優勢。只有這樣,中華帝國才能夠干凈利落的贏得勝利。
眾所周知,1894年日通過甲午戰爭,踩著滿清腐朽的尸體才獲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1897年同俄,德。法,奧等國簽訂新約,完廢除強加在日頭上4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在后面的1899年更是改訂關稅,將出口稅廢除。同時廢除原來一律5%的進口稅,講進口物品分為有稅品,無稅品,禁制品三類。其中有稅品稅率約為5%—4%,細分為8種。工業制成品稅率一般為%。對于日工業所需原料,譬如棉花的進口則實施免稅,對于酒等奢侈品則課以重稅。
但是,這種改訂是不完不徹底的,對于西方列強的主要輸出商品,譬如英國的棉毛織品,鐵類,染料等,仍保留片面協定關稅的特權,平均為1%。事實上。直到日打贏了日俄戰爭,獲得二等強國的地位后,才于1911年完收回關稅自主權,制訂了新關稅。但即便是這樣,也使得日的關稅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在日的工業化進程中,進出口貿易一直是無可替代的生命線,在191年進出口總額甚至高達工農業生產總值的41%。畢竟作為一個島國,日的外貿依存度相當高,而進行的產業革命則“所需要的機器設備幾乎部依賴進口”。更別提甲午和日俄的擴軍武備基大部依賴進口。而這就導致了日在對外貿易當中的嚴重入超。而此時日出口的拳頭產品,則是生絲。而在這個方面,中華帝國完是可以和日競爭的。畢竟,在日崛起之前。生絲一直都是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就開始主抓生絲和茶葉出口,并在189年左右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平均的生絲質量就超過清帝國的生絲,茶業也面采用機器化,逐步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生絲出口國和第五大茶葉出口國。等到了191年。日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絲出口國,每年的生絲總產量達到了146噸,出口總量為946噸,占據了球出口總量的75%。
日四大財閥在當時幾乎都是靠生絲出口所賺取的利潤來維持自己的其他工業,扶持重工業,慢慢過渡為一個工業強國。日的生絲業能夠逐漸發展起來,并擊敗中國的生絲業,甲午戰爭的功勞占據了一半(畢竟甲午的賠款雖然基上用于發展日軍事,但總體上財政支出可以緩一口氣了,要知道為了打甲午戰爭,日大部分財政投入到了軍隊建設,而擠壓了其它產業),另一大半則屬于日京都府。1868年,京都府設立了西陣物產會社,負責救濟貧困的絲農和織戶。明治三年,設立舍密局和授產所,相當于化學研究所和技術推廣所。187年,設立養蠶場,推廣新蠶種和新技術;1871年,設置畜牧場,推廣新牛種和綿羊,派人前往法國學習新織絲工藝和西洋染色工藝,購買新機器……七年,設置織工場,推廣新型手工織絲機器和工藝。這些“場”部將技術收集、研究、改良、推廣等工作集中于一身,迅速使京都的絲業由衰轉盛,并將成功的經驗推廣到整個日。盡管京都府也走了很多彎路,可和清廷各地政府的“無為就是”政策相比,實在是積極很多。
日人砍伐了大量樹木,種植桑林。隨著京都絲業的發展,日較有實力的財閥都迅速以此為模板,利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財力在整個日推廣開。1878年,日生絲出口量為76噸,總產量為16噸清制5萬斤,尚不足江浙兩省一年產量的1/3。1883年,日生絲出口量為1347噸,總產量為168噸。193年,短短的二十年間,日生絲出口總量達到675噸,無論是數量和平均質量方面都正式超過滿清。191年,日生絲出口量為146噸,達到了世界生絲出口總額的3/4,為中國的六倍,而這就是日經濟最為關鍵的出口物資,為日換取了大量外匯和黃金。
而中國的一大外貿創收的拳頭產品生絲,卻日益萎縮了。試想一下,如果當年中國的生絲產業能和日進行球競爭,那么對于日重工業的發展就是一大限制,畢竟日人當時重工業落后,進口設備的資金基上是來自出口的輕工業,其中一大部分就來自生絲產業。
盡管日生絲貿易不再像186年那般占據4%的出口份額,但在198-191年,生絲依舊是日最大宗的出口品,更占據總出口份額的近3成。
換句話,假如日的生絲出口被堵死,那么在191年日的入超會猛增34億,從1911-1913年這3年內,生絲缺口帶來的入超就會超近年的貿易積累。換句話,生絲是日外貿的生死線,誰要動了這塊大蛋糕,日除了與其進行不死不休的戰爭外,別無第二條路可選。
“我們要從經濟上打擊日,第一步就是禁止日的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第二步就是禁止日從中國購買發展工業的原材料。第三步則是在世界范圍內和日展開競爭。其中,生絲將是我們和日人競爭的重點領域。”吳皓軒鄭重的道。
如果中國能夠在生絲這個領域擊敗日,擠壓日的生存空間。那么,日就徹底的完蛋了。除了將其國運部寄托在戰爭當中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太子殿下,我們通過寶島,已經算是堵死了日商品進入中國的通道了。禁止日從中國購買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材料,也完沒有問題。但是,要和日在生死上面競爭的話,恐怕非常困難。現在,日人在生絲的出口方面,已經完超我們了!鄙虅沾蟪级≌耔I皺著眉頭道。他原是閩浙總督,對于江南的生絲產業,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現在的江南地區的蠶農,因為日產品的擠壓,很多都已經破產了。
“我們主要是在那些方面弱于日?”吳皓軒問道。
“技術、設備和資金方面,我們都比較缺乏。另外,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經濟,在成上,無法和日人相比!倍≌耔I道。
“針對這個問題,內閣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現在和西方國家的關系,還算比較好,可以趁此機會從西方獲得足夠的技術和設備。至于資金,政府和銀行,要對生絲產業進行面的扶持。我們同時也要新建一些大規模的工廠,在這方面要超過日!眳丘┸幍。
“是,殿下!眱乳w的官員們紛紛點頭。
盡管,在這方面或許還有很多的困難。但只要去努力,就算是不能夠完擊敗日的生絲產業。但只要能夠最大可能的擠壓日生絲的生存空間,帝國的目標也就實現了。一旦日的經濟崩潰,他們的工業就會陷入停滯。而軍工發展,更是會停步不前。反觀中華帝國,在這些方面卻會飛速的發展。這樣,雙方的差距就會來大。中華帝國也就會占據更多的優勢了。
當然,一旦中華帝國的計劃成功了,那么和日人之間,恐怕就是開戰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ps: 第三更到,求月票和推薦票沖榜。「兄x書友天空夢靜、經學致用的打賞!感謝書友劉軍5663843、zengzhiha、幾時酒的月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