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逝世,讓整個日都陷入到了悲痛之中,甚至有人為此而切腹自盡的。,日人,就是太喜歡切腹了,什么事都要切腹。不過,如果所有的日人都切腹的話,那世界或許就太平了。
不過,因為在明治天皇去世三天之前,大英帝國的國王愛德華七世也去世了。世界的目光都被此而吸引了,以至于根就沒有多少人去關注日這樣的一個國的君主去世。畢竟,相比大英帝國這個世界霸主,日不過是一個剛剛戰敗的東方國而已。除了遠東的國家會關注之外,主流世界根就不會理會。
愛德華七世去世,世界各國都派遣了要員前去悼念,中華帝國也派遣了外交大臣唐紹儀前往倫敦,悼念愛德華七世。大英帝國作為現在的世界頂級強國,愛德華七世雖然沒有什么能力,但各國還是要給他面子的。連德皇威廉二世都會去倫敦悼念愛德華七世。畢竟,愛德華七世可是威廉二世的舅舅。
這樣的話,各國就不會派遣什么重要人物去日參加明治天皇的葬禮了。中國這邊也不過是讓駐日公使代表中華帝國送上誠摯的慰問而已。
明治天皇死后,葬于京都的伏見桃山陵。而嘉仁皇太子,也于5月1日,正式登基,成為了日第13代天皇。
明治天皇的兒子只有嘉仁活到成年。父親死去后,嘉仁以皇太子身份繼位,以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不過,嘉仁明顯不是一個很好的皇位繼承人選。嬰兒時期患過腦膜炎的他,在精神方面無疑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只是。明治天皇的其他兒子,都在幼年時期就夭折了。嘉仁就成為了唯一的瘍。幸好,在明治天皇時期,已經為日奠定了類似于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的體制。使得日的大權,都掌握在元老和內閣手中,天皇起到的作用。實際上并不大,跟多的只不過是象征意義而已。所以,即便嘉仁無法處理政務,日也不會亂套的。
更何況,大正天皇雖然不適合作為天皇。但是他的兒子裕仁,雖然現在還很年幼,但聰明好學,已經表現出了一代明君的潛質了。日的元老們相信,只要細心培養的話。未來一定能夠培養出一位優秀的天皇來的。而大正天皇,只不過是一個過渡人物而已。等到裕仁長大之后,完可以讓裕仁以太子的名義監國。這樣的話,也就對日不會產生什么不利的影響了。
盡管,日民眾還沉浸在天皇去世后的悲痛之中。但對于大正天皇,他們還是充滿了期待的。期待大正天皇繼位之后,能夠給日帶來新的氣象,讓日發展的更加強大。
日新的天皇登基繼位之后。日內閣也隨之出現了更迭。因為在對中華帝國的戰爭當中失敗,大部分的日民眾對于西園寺內閣已經非常的不滿了。認為正是西園寺內閣的無能。才導致了日的慘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西園寺內閣自然只有下臺這一條路了。
不過,當時因為明治天皇去世,為了保證日的穩定,西園寺內閣才繼續留任的。現在,新的天皇已經登基了。日的社會也趨向穩定了,西園寺內閣,自然就要下臺了。
只是,下一屆的內閣人選,成為了元老們爭論的重點。幾個元老。包括新晉成為元老的幾人,都極力的希望忘內閣當中安插自己的人。至于內閣首相的人選,這倒是沒有什么異議的。在當初的商議當中,元老們就已經達成了一致。新的內閣首相,將有陸軍派系的人來擔任。而陸軍派系當中,有資歷出任首相的人并不多,除了桂太郎之外,就只有寺內正毅了。桂太郎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桂太郎現在已經進位為元老了,自然不能夠再出任首相了。現在的日,還沒有元老擔任首相的先例
因此,新任首相的人選,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寺內正毅之外,也不會有別人了。寺內正毅是日陸軍派系中資歷和能力都很不錯的人,在桂太郎內閣和西園寺內閣中,他一直擔任陸軍大臣。雖然,日陸軍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由勝而衰,開始走下坡路的。但是,這并不能抹殺寺內正毅的個人能力。更何況,山縣有朋這個元老中影響力最強的人屬意寺內正毅,這就已經讓寺內正毅的位置,不會有任何的意外了。
黃帝紀元468年15月3日,西園寺內閣向大正天皇提交辭呈。大正天皇批準了西園寺內閣的辭呈,西園寺內閣體總辭職。
第二天,也就是5月31日,大正天皇任命原陸軍大臣寺內正毅為日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日首相。由寺內正毅提交新的內閣名單,成立了日政府的新一屆內閣。
在此期間,大正天皇表現很正常,仿佛他雖然腦子不清醒,但也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一個人形圖章而已。對于元老們的決定,大正天皇沒有半點反對,統統采納。
新一屆的內閣,除了寺內正毅出任首相之外,其他的內閣成員,都充分考慮到了各派系的利益。外務大臣有內田康哉擔任,內務大臣則依舊由原敬擔任,大藏大臣則由山達雄擔任,陸軍大臣由石新六擔任,狐大臣則由八代六郎擔任,司法大臣由松田正久擔任,文部大臣則由長谷場純孝擔任,農商務大臣則由牧野伸顯擔任,遞信大臣則由原外交大臣林董擔任,內閣書記官則是由南弘擔任,法制局長官則是由岡野敬次郎擔任。
這些人,組成了日新一屆的內閣。成為了日政府最頂層的官僚。不過,對于他們來,現在出任內閣大臣,似乎并非是一個好主意。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想要把日重新發展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現在的日,可謂是內憂外困。戰爭雖然結束了,中國狐也從日近海撤離了。但是,日還需要承締額的戰爭賠款。初期的一億五千萬英鎊的戰爭賠款,已經支付給中華帝國了。這使得日的國庫,完空了。另外,他們還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那一億五千萬戰爭賠款中,英法兩國提供了五千萬英鎊的貸款,使得日的外債再一次的提高了不少。剩余的一億英鎊,則是日自己籌集的。包括出售一些國有資產,日皇室貢獻出來的財富等等。雖然好不容易籌齊了這么多錢,但卻使得日窮的一貧如洗了。
更何況,日未來還面臨著多大兩千萬英鎊的戰爭賠款。另外,償還日歷年來的對外借款,也需要兩千萬英鎊左右。這就相當于使得日每年的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來支付戰爭賠款和償還外債去了。剩余的兩千多萬英鎊,還要用來發展軍備,維持政府和國家的運轉,可謂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寺內正毅出身日陸軍,理應將日陸軍的利益擺在首位。所以,在他出任內閣首相之后,重建日陸軍,那是勢在必行的。但是,日陸軍在日俄戰爭、第一次中俄戰爭和第二次中俄戰爭當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量的精銳士兵戰死,基層軍官損失慘重。有過戰抄歷的老兵,要么死掉了,要么就被中華帝國的俘虜了。可謂是使得日陸軍的骨干力量都被一打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日陸軍想要重建,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日陸軍之外,日狐也需要重建才行。并且,相比日陸軍,狐要重建,所需要的費用更高。日的人口不算少,使得日陸軍有著充足的兵員。招募一些青壯,訓練幾個月之后,也就能夠勉強成軍了。但是,狐不同。每一艘戰艦都需要長時間的建造才行。尤其是那些主力艦,每一艘都是用錢堆積起來的。中國狐的新式無畏艦在戰爭當中的表現,讓日人目瞪口呆,將多達十二艘的日狐的老式戰列艦統統消滅。這也讓日人知道,日想要重新發展狐的話,必須要裝備更多的無畏艦才行。但是,每一艘的無畏艦,可不是便宜貨啊4便是英國狐的那種堡大餡的戰列艦,造價也高達一百多萬英鎊。日狐想要購買的話,價格還會更高。
另外,根據中日和平條約,日狐必須要在四個月之內,將受損的兩艘‘薩摩級’戰列艦修復,交給中國狐。要經過中國狐的驗收之后,才算是履行了中日和平條約。否則的話,在朝鮮半島被俘虜的近二十萬日陸軍,將不會得到釋放。所以,日人只得眷的將兩艘‘薩摩級’戰列艦修好。
ps: 第一更到,求訂閱,求月票和推薦票!u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