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正月四日,覺華
黃石回來后的當天,趙引弓就來找過他,但黃石拒絕再多什么,二十表示要立刻離開。見他態度堅決,趙引弓也就沒有再多費唇舌。
長生島的軍隊源源不斷地進行著登船工作,覺華的軍戶也幫著把淡水等物資送上碼頭。自從三天氣黃石宣布要離開后,趙引弓就指揮覺華島的人鑿開了碼頭,今天黃石登船工作他也極其配合,這讓警惕的黃石也漸漸放松下來。
吃過午飯后,長生島的軍隊就基完成了上船工作,黃石看見炮兵也已經都上了船,知道自己也快該離開了,他沖著趙引弓抱了一下拳:“趙大人,后會有期。”
趙引弓微笑著回了個禮:“后會有期。”
臨到了離開,黃石想到這段日子的合作,就又多恭維了一句:“趙大人此次居功甚偉,朝廷必有重賞,我就提前恭賀趙大人了。”
不料趙引弓竟然苦笑了一下:“黃將軍笑了,我寧可辭官不作。”
黃石心中一動,眉毛也微微挑了一下,他四顧周圍無人,就輕聲問道:“趙大人的家事還沒有解決么?”
趙引弓在肚子里嘀咕道:“這怎么解決?現在臨時找證人來不及了,如果是偽造的,世上也沒有不透風的墻,被御史查出來就不是一個閨門不肅的問題了。你上次鬧得那么厲害,知道的人不少,只要你點頭,那御史還真沒地方查去。”
見趙引弓沒有話。黃石又嘆了口氣,聽他剛才的法似乎是寧愿倆妹妹能活下來,這倒有點出乎黃石地意外,不過也因此對他多了些尊重。
前程對趙引弓來確實很重要,他養活母親,讓弟弟能夠念書,都還要指望這份工作。偷看了黃石臉色兩眼,趙引弓咬了咬牙。低聲下氣地道:“黃將軍,這份功名對官來極其重要,所以上次下官才求將軍援手。”
停頓了一下后,趙引弓又道:“曾經有人勸下官給舍妹報個殉節,一了百了。只是以下官愚見,黃將軍掃平遼東也要不了幾年了,到時候舍妹如果還在人世,那下官不能相認。她也就無家可歸了,所以……所以……”
趙引弓吞吞吐吐地不下去了,但黃石也已經明白了他懇求之意,他思考了片刻,突然道:“趙大人,能冒昧地問一件事情么?”
趙引弓聽黃石有應允之意,心中自然是大喜,他還以為黃石擔心名聲會受到影響,就忙不迭地保證:“黃將軍明鑒,下官一定收口如瓶。絕不透露出一絲一毫的消息。”
“倒不是這個問題。”黃石倒是放心他不會出去胡,因為這件事情傳出去恐怕對他趙引弓來也不是什么好聽的事情。黃石猶豫了一下,他之所以有些心軟,還是因為聽到趙引弓寧可放棄功名也不愿意讓他妹妹無家可歸,這個實在讓黃石有點感動。
“趙大人。掃平建奴后,令大妹、二妹如果尚在人世……嘿嘿,固是幸事,但趙大人有沒有想過,她們倆不是孤身回來怎么辦?趙大人還會相認么?”
黃石的話先是讓趙引弓愣了一下,等他明白過來后就滿臉通紅。怒氣沖沖地望著黃石,似乎有上前廝打一番的架勢。黃石也毫不畏懼地和他對望,雖然他知道這個話出來很討打,但他身為遼東邊將多年,這種事情見識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如果救回來的女兒已經生下了孩子。這種時候受害者的家屬自然心里有火,長生島的牧師們也會去進行勸工作。但不少家屬就此堅決不肯相認。還有不少人打算把孩溺死,這個要求雖然符合這個時代地道德,但也有不少母親不愿意殺死孩子,結果鬧出過不少悲劇。
趙引弓和黃石對視了一會兒,氣勢也漸漸消了下去,頭也低了下去,黃石還不依不饒地打起了預防針:“趙大人,自從建奴倡亂以來,遼民中這種慘事舉不勝舉。末將知道趙大人此時心中牽掛,希望她們能平安回來。但趙大人有沒有想過,她們總還是要嫁到別人家去的,但如果真有了孩子,那卻一定會留在趙大人家里,你肯撫養他們么?”
如果趙引弓倆妹妹能回來,雖然肯定不能嫁得有多么好,但找個人家托付終身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只能留在舅舅家里了,以后他們長大后的成家立業問題,自然也只好由舅舅代勞了。
以前趙引弓沒有多想,但現在他也知道黃石的是實話,歪著頭沉思了片刻后,趙引弓哀嘆了一聲:“如果真是我妹妹的骨肉,那我也只好養活他們。”
“既然這樣……”黃石相信趙引弓的是真話,因為如果他只是為了保住功名的話,那完可以不管妹妹死活先報一個殉節,然后就死不相認好了:“好吧,如果御史要彈劾趙大人,趙大人自辯狀里可以讓禮部來問我,我會給趙大人作證地。”
趙引弓一深鞠到了地上,:“多謝黃將軍
仗義援手。”
……
天啟六年正月十一日,長生島
黃石回島后就看見了賀定遠在碼頭迎接他,后者見到黃石就是一個大禮:“末將損兵上百,請大人責罰?”
“賀游擊請起。”黃石急忙把賀定遠扶了起來,他略一思索,想起來趙慢熊曾蓋州只有守軍五十人,憑借五十人想來也不可能讓長生島損失一百人:“賀兄弟可是去進攻海州了?”
賀定遠滿臉羞慚:“大人明見,末將是貪功了。”
黃石聞言哈哈笑了起來,有力拍了拍賀定遠的肩膀道:“賀兄弟何罪之有?既然能去進攻海州,那蓋州自然已在我軍手中。賀兄弟這不是大功一件嗎?”
“大人過獎了,那蓋州只有五十建奴,末將還沒到城邊就逃散一空,哪里有絲毫的功勞可言?”
“雖然沒有斬首,但我是功就是功。”這次捷報里黃石只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就是為了統籌局后再替手下分功用地,這次他一共有七百六十具首級,翻番就是一千五百多具。足夠他的手下們慢慢分了:“先回老營,然后慢慢海州的事情吧。”
因為黃石下令把蓋州的軍糧調回來大部,所以賀定遠的軍糧不夠師出動,最后他只帶了磐石營和差不多的輔兵出發進攻蓋州。看到明軍一口氣來了五千人,蓋州地后金軍自然是能逃多快有多快,兵不血刃奪取蓋州后,意猶未盡的賀定遠就派人向北偵查。
當時毛文龍已經攻到沈陽城下,李云睿客串了一把參謀長。認定后金大軍肯定會先沈陽后海州,磐石營不必太擔心遇到大股敵軍。賀定遠對李云睿地這個判斷很贊同,不過楊致遠告訴他們剩下的軍糧不多了,如果向繼續北上最好嘗試攻擊海州,看能不能奪取后金軍的儲備。
雖然努爾哈赤把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回海州,但經過李云睿分析,海州城內地守軍其實也很有限,戰兵絕不超過一千,可能只有五百之數。聽到這個數據后賀定遠就拍板攻擊海州,出動了整個磐石營。
到這里賀定遠在桌面上用力一拍。氣恨交加地道:“原先也發現海州有建奴很多大炮,但末將以為那些都是建奴的繳獲,只有大炮沒有炮手的,但沒想到城內還真有不少炮手,他們在城樓居高臨下和我軍對射。給部隊造成了很大傷亡。”
“傷亡多少,交戰了多久?”
聽到黃石的問題后,一個陪同的長生島參謀軍官就拿出了套地資料:“大人,這里有詳細地報告。”
磐石營回到長生島后,留守的參謀軍官就對海州之戰進行了反復的核實,他們為了收集數據幾乎詢問過了參戰的每一個人。這是長生軍第一次在交戰中遇到敵方的火炮。所以長生島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磐石營地官兵也都非常配合。
黃石仔細地翻動著手里的資料,偶爾還會向身邊地參謀軍官提出疑問,金求德則坐在他的另一側下手看報告,兩個人地表情都非常嚴肅。
“很多火炮啊。試探攻擊的兩個城樓都是不少于二十門大炮,而且并未觀察到大炮炸膛現象。明這些火炮都是由經過訓練的炮手在操縱。”兩次試探攻擊時間都不長,但每次都付出了超過五十人傷亡的代價,黃石冷笑著搖了搖頭:“我們看來是遇上新附的漢軍了。”
“大人明見。”金求德和賀定遠異口同聲地表示了贊同,這次攻擊海州磐石營陣亡一百一十六人,其中有不少軍醫已經做了截肢手術,但還是沒能熬過在寒冬中地行軍。此外,這也是長生島第一把部分陣亡將士的尸體拋棄在戰場上,而且為了奪回尸體還導致了部分折損。
“……現有的三磅炮射程太短,遠在我軍有效射程外就會受到攻擊,所以沒有進行嘗試;六磅炮勉強可以對射,但也要炮手冒著對方火力推行幾十米才能進入射程,幸好距離遠對方打得不準,不過在極限距離上我們打得也不準,所以完無法壓制城頭活力……”
黃石一邊讀一邊搖頭,整篇報告對現有火炮的攻城能力非常不樂觀,而對敵方火炮的威力則有很高的評價,“……建奴在海州南門和西門各部署了一門威力極其強大地火炮,從七百米外開始,該炮就一刻不停地轟擊我軍在城外的步兵列隊,三天內被擊中者無一存活,造成了我軍十七人陣亡……我軍在戰場上撿到了該炮的幾枚炮彈,經教導隊測試,似乎是十八磅炮炮彈……”
“十八磅銅炮,”黃石輕聲念出了這個名字。同時把報告平放到了桌子上:“這應該是關寧軍車炮營的裝備,工部根據紅夷大炮仿制的。”
黃石立刻就拿起筆寫下了一封信,用蠟封好信口后,黃石把它交給了一個參謀軍官:“從教導隊派幾個人帶五十火銃去覺華,把這封信和火鐃都交給姚與賢參將,請他配合讓我們試用下他手下地十八磅銅炮,然后把數據記錄回來。”
“
遵命,大人。”
長生島軍工司地力量很薄弱。而要開發地項目實在太多了,很久以來炮兵方面一直沒有壓力所以也沒有什么投入。黃石默默地思考了一下,看來需要和鮑九孫商量一下了,看是不是能開始生產九磅和十二磅鐵炮了。
……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一日,京師
皇帝皺著眉頭把黃石的奏章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忍不住向身邊的魏忠賢問道:“黃將軍的這份彈劾,怎么這么荒唐呢?”
在這份奏章里,黃石彈劾袁崇煥妄自尊大。坦然受了他的叩拜,也沒有回禮等等。魏忠賢聽到皇帝發問,連忙點頭哈腰地輕聲贊同道:“萬歲爺高見,確實太荒唐了。”
“這又不是袁大人逼他叩拜的,吾猜袁大人都不知道他把尚方寶劍隨身帶著。”天啟又嘟噥了幾句,終于把奏章放到了一邊,疑惑地看著魏忠賢道:“黃將軍不是這么荒唐的人啊,此必事出有因。”
“萬歲爺明見萬里,這里有長生島監軍吳穆地密報。”魏忠賢完話,就有一個太監把另一份奏章呈了上來。天啟一把從盤子里把吳穆的密報抓了起來,猛地一把扯開就開了起來。
看了沒有幾行,天啟緊皺著的眉頭就舒展開了,還常常地吁了一口氣:“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還好。”
“萬歲爺容稟。以老奴之愚見,袁崇煥只是感慨于遼餉靡費,所以在閑聊的時候扯了兩句。只是東江鎮和遼鎮不同,東江總兵官毛文龍族有三百口死于建奴之手,只有大兒子在京師得以幸免;副總兵陳繼盛也是家遇難;至于黃石……老奴記得他是開原人,也是家破人亡。只身從遼東逃到廣寧從軍的。”
“嗯,袁大人沒錯,只是觸了黃石的隱痛而已;黃石一時氣憤,就上了這么一個荒唐的彈劾,他也沒錯。”天啟隨手把吳穆的密奏扔回了盤子里。臉上地表情已經輕松起來了:“這奏章就留中吧,不用發給內閣去議了。”
“遵旨。”魏忠賢彎腰應承道。跟著一抖袖子,就有人上來把兩份奏折都收了起來,拿到皇宮的檔案館里去了。
轉天,魏忠賢又跑來跟天啟啰嗦:“萬歲爺,遼東的捷報到了。”
“……黃石斬首七百六十級,姚與賢斬首四百一十一級,金冠斬首三百八十五級,胡一寧斬首三百六十六級,張國青斬首二百級……滿桂斬首一百二十級,祖大壽斬首八十級、趙率教斬首五十級……”
下面朗朗讀完捷報,天啟哈哈笑道:“覺華此地真是藏龍臥虎啊,原來有朕的這么多猛將,哈哈,聽起來好像都和黃將軍差不多嘛。”
魏忠賢在一邊陪笑道:“萬歲爺明見萬里,這還不都是因為黃將軍的虎威,如果不是萬歲爺把黃將軍派去覺華,他們能不敗就不錯了,哪里有立這么大功的機會?到底,這功勞還不都是萬歲爺賞給他們的。”
天啟大為贊同地點了點頭,又開心地笑了兩聲道:“嗯,你的不錯,這捷報發給內閣去議了么?”
“回萬歲爺話,已經發去了。”
“好,袁崇煥運籌得當,覺華、寧遠兩戰皆勝,可見是個帥才,覺華那個趙……”天啟到一半就打住了,他覺得名字就在嘴邊可一下子怎么也想不起來。
魏忠賢趕快聲提醒道:“趙引弓。”
“嗯,不錯,朕料定他也是可造的人才,先讓內閣去議吧,他們議完賞后你別著急批紅,先拿來給朕瞧瞧,朕怕他們氣賞得不夠。”
魏忠賢拉長喊了聲:“遵旨。”
跟著他聲音又是一轉:“萬歲爺,袁崇煥上表自參,走的通政司,已經發了一份去內閣了,內閣現在正在議。”
天啟訝然問道:“自參?袁大人參自己什么?”
“回萬歲爺話,還不是黃石那事么?袁大人參自己言辭無狀,致使文武不和。”
“唉呀,真是麻煩。”天啟伸手撓了撓頭,沉吟了一會兒也沒有想出什么好辦法,就又問道:“內閣怎么?”
“回萬歲爺,內閣莫名其妙,擬票要袁崇煥自辯,并發文責問黃石事情來由。”
“留中,留中,還自辯、責問什么啊?”天啟一聽就不耐煩了,他語氣急促地道:“統統留中。”
“遵旨。萬歲爺,不過老奴以為文武不和,確實于國家不利,現在袁崇煥頗識大體自然無礙,但老奴覺得也還是溫言嘉獎一番為好,至于黃石那邊,是不是也要安撫一番為上呢?”
“嗯,你地不錯。”天啟眉毛又皺了起來,他苦苦思索了一番,覺得自己把握不太好這個度,就直接給魏忠賢下令道:“你看著辦吧,給吾把事情辦得好一點兒。”
“遵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