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仞指峰能擔否第十七節猜想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從遼陽通向沈陽的官道上
后金軍在歸途上受到了蒙古巴彥部的襲擊,損失了一部分推車隊還耽誤了不少時間。這些蒙古人想在后金的大批戰斗部隊趕來前撤離,只因為這些年蒙古草原也是一年接著一年的大旱,大部分部落都吃不上飯,所以有部分人遲遲舍不得離開,最后他們雖然搶了一個腦滿腸肥,但也因為速度減慢而被后金軍追上。
努爾哈赤并沒有把俘虜殺光,恰恰相反,后金不但好好招待他們吃了一頓,而且在臨放他們回去的時候還送給他們一批糧食。努爾哈赤寫了一封客氣的信給巴彥蒙古的酋長,在信里努爾哈赤指出蒙古和后金都是窮人,與其他們這些窮人之間互相搶奪,那還不如一起去搶明國。
回到家里以后,努爾哈赤又給成吉思汗去了封信,這封信同樣寫得很客氣,禮物送得也很重。此外努爾哈赤還把這次他在遼西的收獲列了一個清單。這個舉動的言外之意很清楚,明努爾哈赤希望能與成吉思汗聯合起來,搶大明不是對兩者都有好處嘛。
今天早上努爾哈赤的使者團回來了……準確地是努爾哈赤的使者團回來了一個人,只有一個馬夫被成吉思汗放回來,捎了封信。信里成吉思汗把努爾哈赤罵了個狗血噴頭。
成吉思汗收下了努爾哈赤的禮物,然后把使者團都殺光了。聽成吉思汗打算這批人頭是他在戰場上地斬獲。送到大明去換銀子。
巴彥蒙古也一直遲遲沒有給努爾哈赤回信。遼河河套還傳來消息,前天又有一隊蒙古人偷渡遼河,殺了十幾個包衣然后跑回去了,聽還是巴彥蒙古的人。
努爾哈赤雖然暴跳如雷,但也無法可想。回到遼中休息不少天了,蓋州的東江軍似乎也已經轉入防守。海州局面既然已經穩定了,努爾哈赤就決定去視察沈陽。順便接見一下科爾沁蒙古的使者。
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都在隨行隊伍中,他們哥兒仨知道努爾哈赤近些天心情不舒暢。所以就都遠遠地躲在后面,免得自己上去找不痛快。不過今天一起跟他們來的另外兩個dd似乎沒有這個顧慮,莽古爾泰瞇著眼看著前面多爾袞和多鐸的身影,那兩個家伙似乎把老爺子哄得蠻高興的,父子三個一直在前面嘻嘻哈哈地。
代善落后莽古爾泰一個馬位,正和皇太極聊著天:“那幫蒙古人比我們還窮,為什么就是不敢去搶明國呢。難道他們甘心餓死么?”
“那些有心無膽的鼠輩,唉,幾百年下來,他們已經被明國打破膽了。”皇太極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跟著又苦笑著連連嘆氣:“這是明國積威所致,我們現在是騎虎難下了,但其他人卻不想陪我們……大貝勒你看,科爾沁蒙古和我們聯姻。同盟關系這么鐵,如果打林丹汗那是絕無問題,但讓他們旗號鮮明地與我們合兵打明國,那就百般推脫絕不同意。”
“這個我也有所耳聞,”代善雖然主要負責遼南,但這種大戰略他也同樣非常關心。幾年來后金軍雖然屢戰屢勝。但除了一些實在活不下去地蒙古窮漢,誰也不愿意和后金混飯吃:“我還聽科爾沁蒙古的一些頭人都私下商量,不管打上十年、二十年、還是五十年,明國肯定會把我們打敗的。”
“是啊,現在科爾沁蒙古也就因為不跟大明接壤,需要和我們換鹽換糧食,要是我們不行了,他們肯定會背后捅一刀的。可惜呀,當年那個楊鎬差一點兒就同意跟咱們議和了。”皇太極的話引發了代善的一陣感概。
當年努爾哈赤動手打了大明的官軍后,就主動向遼東都司府請求議和。
因為努爾哈赤提出了納貢稱臣地條件。當時的楊鎬幾乎同意了努爾哈赤的要求。楊鎬認為努爾哈赤沒有占領多少邊地。調動大軍鎮壓未免花費太大。但這個議和請求上報北京后,立刻被萬歷天子拒絕了。下令動員遼東鎮出兵掃蕩,這就是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戰役后,努爾哈赤再次求和,他自己什么也不要,只求大明給他一個正式的名號。繼任遼東經略熊廷弼對此嗤之以鼻,稱此例一開則邊患永無寧日。熊廷弼不但不考慮議和問題,還通報蒙古各部,誰敢和后金貿易誰就是大明的敵人。
隨后努爾哈赤兩次帥八旗主力進攻遼東,但都被熊廷弼依托主場之利野戰擊敗,后金什么也沒能搶到。三年后熊廷弼收復了十幾座城堡,除了撫順一城外,后金已經被趕出了遼東邊墻。毛文龍也于此時嶄露頭角,他經過一年的激戰,收復了孤山堡等地,積功升為游擊將軍。
令后金慶幸的是……萬歷皇帝及時死了。
等到王化貞上臺后,努爾哈赤又想和王化貞議和。皇太極回憶到此又發出感嘆:“當時我們占據整個遼東,汗王忍受著他一次次的咒罵,每次都好言好語、用退出邊墻來勾引他和談,但王化貞雖然自大無能,可就是不肯上鉤,除了無禮地謾罵就是惡毒的詛咒。”
代善回憶著這些年的經歷,強笑道:“最近父汗不是又和寧遠的袁崇煥開始和談了么?聽進展還不錯嘛。”
“效果確實不錯。那袁崇煥自視極高,父汗來在信上書‘袁大人’三字,使者那袁崇煥有怫然不悅之色,所以第二封信父汗就改成了‘袁老大人’,那袁崇煥就沾沾自喜。把信四處炫耀,認為自己有舌辯群儒之能,威儀能震懾外藩。”
皇太極著著忍不住笑了起來,帶著嘲諷挖苦的口氣道:“接下來就更有趣了。父汗覺察他狂妄自大,就投其所好,只我們是因為吃不飽飯才不得不和大明開戰,如果每年給我們些白銀吃飯。情愿退出邊墻做安份邊民。那袁崇煥似乎深以為然,還一正經地和父汗開始討論給多少銀子就能夠我們族吃飯了。”
“這不是挺好么?”代善聽得也笑了起來。他臉上露出得意神色,精神振奮地挺直了身:“如果此例一開,蒙古各部還不紛紛爭先攻打明國,以求大明地歲款……哈,歲賜?”
皇太極沒有像代善那么樂觀,心事重重地地道:“哪有可能啊,王化貞拒絕議和后我就算想通了。父汗老想著俺答地例子。那個俺答在明國的邊境攪合了那么多年,稍微放下點身段,明朝不也封了王、開了互市嘛。所以父汗總希望能騙得明國開始和談,就可以拉攏蒙古人和我們同盟。但我們和俺答不一樣啊,我們占著明國的邊地,如果明國在我們退出邊地前就議和還歲賜的,豈不就是示弱于天下,鼓勵周圍的人進攻明國了么?所以就算袁崇煥肯。難道整個大明朝廷就沒有一個明白人么?你看這么些年也我們也就遇到一個袁崇煥罷了。”
代善琢磨了一下就認同了皇太極的推理,他失望地看了看前面地努爾哈赤,后者還開心的和兩個兒子笑著:“那你怎么不去和父汗?何必白白在袁崇煥面前丟臉。”
“父汗歲數大了,人也變得固執,不太聽得進去話,唉。既然父汗想哄袁崇煥玩,就讓父汗去玩吧。不過我還是那句話,明國不可能滿朝沒有一個明白人,這威懾力是他們用幾個皇帝上戰場、一個皇帝病死征途、一個皇帝被俘地代價換回來的。所以父汗和袁崇煥通信也沒用,也照樣會被明國駁下來,除非袁崇煥敢拋開他地朝廷私自和我們議和,但……世上哪可能會有那樣狂妄自大地人呢?”
……
努爾哈赤到了沈陽后,阿敏和濟爾哈朗陪同他視察了沈陽四郊,地下的草根和田鼠、樹上地鳥巢和樹皮……已經什么都沒有了。
“毛文龍從這條路來的,”濟爾哈朗向著咸寧堡方向指了一下。然后又朝著撫順方向指了指:“毛文龍又從這條路走了。”
“這兩條路上已經什么都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阿敏臉上地肌肉不停地抖動著,這些天來他幾次心痛得差點吐血。還有道消息。二貝勒在檢查過東江軍的去路后,還曾在無人處偷偷掉過眼淚:“四條腿的,除了桌子都被毛文龍吃光了。能搬動的,除了石頭也都被毛文龍拿走了。”
和激動的阿敏不同,努爾哈赤倒沒有特別大的反應。他交代了一下,這次從遼西帶回來的戰利品很多,完可以拿出來一些撥給阿敏的鑲藍旗。畢竟此次出擊,所得還是遠遠大于所失。眼前地千里赤地比之努爾哈赤去過的遼西,也算是不逞多讓,這種打草谷的技術無疑已經是爐火純青了。努爾哈赤自嘲地感慨了一聲:“我和文龍,果然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師兄弟啊。”
努爾哈赤不禁回憶了一下多年以前他和毛文龍的往來。當年努爾哈赤和毛文龍都在李成梁手下當家奴,那時他們倆還一起喝過酒,只是時間已經太久了,努爾哈赤完想不起來毛文龍的長相了。他淡淡地了一聲:“文龍在,吾不得勞師襲遠,恐家中婦孺不寧。”
……
如此同時,長生島
金求德正和留守地趙慢熊在海灘無人處散步。金求德找個機會把趙慢熊喊了出來,把黃石和袁崇煥的矛盾源源地告訴了他,然后有些焦急地道:“大人聽不進去勸,什么都要彈劾袁崇煥,我怎么也攔不住,現在如何是好?”
“莫著急,莫著急,容我想一想……慢慢地想。”
背著手走了十幾里地,趙慢熊站住了腳,右手握拳擋在嘴邊咳嗽了一聲。金求德精神一振,神貫注等著聽趙慢熊的推理……
“今天時候不早了,就先走到這里吧,容我晚上回去好好想一想……慢慢地想。”
……
轉天金求德又舊話重提,趙慢熊慢悠悠地道:“你認為袁崇煥是一個什么樣地人?”
“好大話,自視極高,行事魯莽。”
“愚蠢么?”
“不好。如果從主張議和這點看,似乎很愚蠢。但他這話以前反反復復試探大人。一直到以為大人可以隨便捏以后才開口。最后還企圖讓大人冒風險、背黑鍋。怎么看也不像很蠢的樣子。”
趙慢熊聽了以后長嘆了口氣:“金兄弟你出身很不錯吧?應該沒有吃過太多的苦。”
不等金求德回答,趙慢熊就繼續了下去:“袁崇煥是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那時他已經歲數不了,座師默默無名,很快就會外放當地方官,如果沒有特殊事情的話,一個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是個芝麻官吧?”
“不錯。嗯,你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金求德冷笑了一聲:“趙兄弟是袁崇煥其實一直在賭,凡事都劍走偏鋒,故為大言以引人注目。”
“是地,這種人我見過很多了,我聽他曾跑到兵部,過什么……好像是:‘給我幾十萬大軍。足夠地兵器、錢糧,我一個人就能把建奴滅了。’對吧?”
“好像是:‘給我幾十萬大軍,足夠地兵器、錢糧,我一個人就能守住山海關。’不過跟你得差不多,你繼續。”
“今天早上我去查了內衛保存地關于袁崇煥的資料,大人居然收集了很多。嗯,給我印象深刻的有:以前閻撫軍讓他去查人數,他雞毛當令箭地殺人;還有這次,高經略主張撤守關外,閻侍郎主張堅守關外,從來遼東的事情都是經略了算,但袁崇煥就是支持兵部的意見,這都算是劍走偏鋒吧?”
金求德想了想,默默地點了點頭:“故為大言、劍走偏鋒,想方設法引起別人注意。拿軍國大事去賭前程。只要賭中了,那就升官極快。如果賭輸了……”
“輸了就是國家替他出賭注,只要膽子大、性命還在,那下次可以再賭更大一些,爭取一把就都贏回來。”著趙慢熊就微笑了起來,沖著金求德問道:“你看,朝中無人敢議和,但只要議和能成,建奴真的退出遼東,那他袁崇煥立下地是什么樣的大功?國家耗費無數銀錢、人命都辦不到的,他舉手投足間就做到了,我想這都足以在史書上大書一筆了吧?”
金求德爭辯道:“但建奴是不可能議和的,議和對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
“的好,如果被建奴耍了,那不但國家蒙羞、而且大明威信掃地,所以沒有人敢去做。如果不是有這么大的危險,顯皇帝、楊經略、熊經略、王巡撫、孫經略早就去干了,哪里等得到今天、還能輪得到他袁崇煥?但也有一種可能,你焉知道建奴不畏懼大明積威,擔心前途擔心得茶不飲、飯不思?你焉知道建奴不想帶著這些年搶來的財寶過安生日子?你焉知建奴不想告別這種騎虎難下的窘境?”
金求德愣了一會兒,才喃喃地道:“有這種可能性,但可能性太了,風險太大了。”
“輸了是國家蒙受損失、袁崇煥大不了丟官,贏了就是名留青史、出將入相,換你,你賭不賭?”
金求德站定了腳步,趙慢熊也停下來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好久以后金求德才道:“你地意思是:抗命堅守寧遠、覺華,輸了是十萬軍民玉石俱焚、袁崇煥也要殞命,贏了是連升六級。如果不賭,誰會知道一個的寧前道呢?命都敢賭,還會不敢賭罷官么?”
“我沒,這是你的推理,是你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寧遠雄城還好,我只是懷疑如果大人不去覺華的話,那里恐怕早就沒活人了。”趙慢熊把肩膀一滑,就繞開了這個問題。
“這不是愚蠢,而是奸佞!”
“拿國運賭自己的前程,當然是奸佞,如果袁崇煥真的是這么想,那大人罵他賣國一點兒都沒有罵錯,這就好比宋地秦檜,那些唱戲文的都他是金國派來的奸細,那些楊家將故事的,也王樞密——叫什么來著”
“王欽若?”金求德比趙慢熊看過的書多,里面正好也有宋史。
“大約是這個名字吧。他也是蕭太后派來的。我看其實哪有這么多派來的,據我看,不過是一個個拿將士的血、國家的未來換自己的前程。賣國,嘿嘿,難道就一定是派來地人才會賣國么?我還真不信秦檜好好大宋地宰相不做,當真是一心向著韃子。”
“那大人豈不是危險了?現在大人擋在他的議和路上了。”
“如果只是愚蠢,那大人不會有事,但如果袁崇煥是奸佞地話,那秦檜怎么對付的岳王,他就會怎么對待主戰武將。”看著露出緊張之色的金求德,趙慢熊眼睛里滑過了一絲嘲諷之色:“不過……這對你來,難道不是一個機會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