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仞指峰能擔否第二十六節(jié)英雄
歷史上努爾哈赤急忙從遼北回師,還下令四大貝勒、各主旗貝勒和固山額真悉數(shù)向遼陽集結,集中了部的野戰(zhàn)部隊準備和東江軍主力展開決戰(zhàn),這次也肯定不會更少。遼西錦州城、大凌河雖然被破壞,但各城堡的城基都還在,遼西關寧軍七萬野戰(zhàn)軍只要肯出力氣,應該也差不多把城墻修補好了。
至于遼北的林丹汗,據(jù)他正在草原上和努爾哈赤繞圈子呢,指望仗著歲數(shù)年輕,拼體力把努爾哈赤這個七十歲的老頭子拖垮。如果努爾哈赤此時退兵,那科爾沁蒙古孤掌難鳴,自然同樣只有退兵一途,林丹汗也就算是能逃過一劫了。
“唔,是的。”毛文龍點了點頭,這次東江軍的集結規(guī)模比黃石原的歷史上還要大,但無論毛文龍還是黃石都不敢動一動決戰(zhàn)的念頭,因為后金軍戰(zhàn)斗兵并不比東江軍少,而且建奴還有主場作戰(zhàn)的優(yōu)勢。
只要在遼陽靜坐上半個月,對面的東江軍就要體斷糧了,就是耗盡左協(xié)的所有物資,也絕撐不過一個月去。這個簡單的道理黃石既然懂,那毛文龍就沒有不懂得道理,沒有遼西的支持,以殘破的遼南和遼中平原對峙,無異于自取滅亡。
“黃石你有大功于國家,我聽皇上對你也很欣賞。”
“是大帥栽培。”黃石這話雖然有恭維的話在里面,但也有不少是他地肺腑之言。當年畢竟是毛文龍出面把他留在了東江,還提供給他軍戶和糧草讓他去長生島。可以沒有毛文龍開創(chuàng)的東江鎮(zhèn),就不可能有黃石生存的空間,更不要建功立業(yè)了。
“當年東江鎮(zhèn)要開左協(xié)的時候,孫閣老提議由你出任,老夫曾經(jīng)猶豫了很久,一時間在你和張盤之間難以取舍。”
這段往事對黃石來絕對算不上愉快。也是他和毛文龍之間隱隱存在的一個疙瘩,至于隨后的旅順悲劇。黃石覺得自己是有罪的,他一直在心里責問自己——如果我不是因為心存了爭奪副將職務地話,那張盤和旅順的軍民是不是就不會死?
雖然黃石心中暗暗自責,但出于能,他也把一部分責任推給了毛文龍,黃石曾經(jīng)為自己開脫道——如果不是毛文龍遲疑不決,那自己和張盤之間也不會有那么大地隔閡。以至于兩者互相隱瞞軍情,都生怕對方搶了自己的功。
毛文龍不知道黃石心中的想法,他自顧自地了下去:“當時你的軍功在張盤之上,可遼南的局面是他一手開創(chuàng)出來的,唉,那是在鎮(zhèn)江的時候,我今天還記得他離開時地場面。”
毛文龍怔怔地站住了腳,手臂向前伸出去。就像是要拉扯住一個幻影那樣:“張盤就站在我面前那么遠,英氣逼人、一臉自信沉穩(wěn)地跟我:‘大人,有屬下在,遼南之事必可無憂。’唉,當時我手里總共只有幾百人,他就帶著五十個士兵出海近兩千里。在旅順登岸,連敗建奴,在遼南打開了一番天地,還先后救了十幾萬遼東百姓。”
毛文龍人就如同一顆蒲公英的種子,等他在遼東站穩(wěn)后,又如同蒲公英撒種一般地派遣除了幾十、上百隊的兵將,在廣袤的遼東大地上四處出擊,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默默無聞地戰(zhàn)死了,但也有不少隊成功地落地生根,建立起一塊又一塊的敵后的游擊區(qū)和根據(jù)地。
想到東江草創(chuàng)的艱辛。還有那些隕身報國的英烈。黃石胸中也是一陣熱血沸騰:“不能于我東江群英一晤,真乃末將畢生恨事。”
“是啊。你沒有機會看見他們了。”毛文龍也感嘆了一句,他地身體似乎微微擺動了下,雖然沒有什么大變化,卻突然讓黃石感到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從毛帥身上生起:“但老夫都見過了,他們大多就和黃石你當年一樣的年輕、一樣的勇敢,他們和你一樣,隨隨便便在地圖上挑一個島、或者挑一個堡壘,然后就帶著幾十個人乘船出發(fā)了……”
“張攀挑了長山島、陳繼盛挑了寬甸,還有其他很多很多人,所有這些人走之前都會最后來見老夫一面,一般就是簡單地抱一下拳,喊一聲‘大人珍重,后會有期。’然后就義無反顧地掉頭離開,其中九成的人都就此一去不復返,再也后會無期了……”
毛文龍聲音變得來低沉,但黃石卻感覺其中滲透出來大的力量:“嗯,等到你走地時候,東江鎮(zhèn)的力量已經(jīng)強大了很多,老夫也可以給你上千人了,你有事、有運氣,那些為國盡忠的孩子們雖然在這方面遠不如你,但他們和你們一樣都是遼東的好兒郎,和你一樣有志氣、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
雖然明知毛文龍看不見,但黃石還在在他背后默默地點了點頭。
“所以上次孫閣老讓我取舍的時候,我實在是很難取舍,因為我知道你和張盤都是好男兒、都是真漢子,無論哪一個我都舍不得,所以……。”毛文龍的話語里突然出現(xiàn)了悲痛之聲,聲音也一下子像是蒼老了十年:“所以我就想先拖拖、再拖些日子做決定,沒想到就讓你們之間出現(xiàn)了隔閡,丟了張盤不,連你也險些沒有了。”
“大帥,您不必自責了,這是我們……”
毛文龍?zhí)肿柚裹S石下去,黃石看著他轉(zhuǎn)過身來,雖然兩人都身處黑夜中,但黃石還是能看毛文龍的眼睛在夜色中閃閃發(fā)光,他臉上似乎也帶著微笑:“所以這次老夫不會再犯錯誤,經(jīng)過上次后老夫就想明白了。你和陳繼盛都是好漢,我知道無論選你們中的誰都是不會錯地。”
“大帥,不要這些不吉利的話了。”
“哈哈,將軍難免馬上亡,我來遼東已經(jīng)有幾十年了,和建奴也打了十年地仗了,你家大帥并不是沒有想過這一天。”毛文龍著就摸了摸自己地頭頂。月光下,毛文龍的頭發(fā)已是一片慘白:“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地年輕孩子。雖然他們大多不在了,可那些勇士的血仿佛還流淌在老夫身上一樣,想起他們地時候,我的腰也不酸了,身上地老傷也不疼了……”
毛文龍向著北京方向望了望,突然發(fā)出了一聲蒼老的嘆息:“遼東戰(zhàn)事頻急,我已經(jīng)有快五年沒見過我兒子了。唉,他是正直的好孩子、對國家也很忠誠,但大概還做不了一個將軍。”
嘆息之后毛文龍就又轉(zhuǎn)身看向黃石,語氣重現(xiàn)變得低沉有力:“老夫已經(jīng)決定了,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就是老夫推薦的下任東江總兵官,黃帥!”
……
天啟六年五月,在東江軍攻入遼中平原后。一路所向披靡,但攻鞍山失利,折游擊一員、兵近千。此時努爾哈赤已經(jīng)從遼北倉皇回師,東江軍遂班師返回朝鮮,林丹汗就此逃過了滅頂之災,于是現(xiàn)任成吉思汗又大模大樣地領著部下返回遼北。再次把他的黃金色大帳篷扎到了科爾沁蒙古的地界附近。
而遼西錦州城也得以修筑完畢,遼東巡撫和七萬關寧鐵騎如蒙大赦,上表盛贊:“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chuàng)兵折,然數(shù)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
此時黃石已經(jīng)回到了長生島,東江軍臨走前破壞了海州的城桓,然后大踏步地后退到了進攻地發(fā)起地。海州一戰(zhàn)的幾百名真韃子里。竟然三百名是前關寧軍車炮營炮手。黃石饒了十個年紀最的,讓他們回來演示繳獲的各種火炮。
此戰(zhàn)長生島從海州拖回來的大批火炮中。還有四門十八磅青銅炮,這種大明工部仿制的武器威力也相當不錯,射程更是大大超過長生島自己生產(chǎn)的野戰(zhàn)炮。
因此黃石想把這四門炮編入作戰(zhàn)序列,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雖然金求德、鄧肯等人也很欣賞十八磅青銅炮地威力,但他們都一致反對把該種武器列裝部隊。他們的主要理由是這種武器長生島無法生產(chǎn),萬一損壞或丟失的話也無法補充裝備,因此長生島參謀部、教導隊和炮兵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不值得為了一種以一次性的武器而訓練炮組。
此外還有火炮機動力問題,鄧肯和鮑九孫都更青睞九磅鑄鐵炮,長生島剛剛完成了這種武器的實驗品生產(chǎn),教導隊已經(jīng)開始測試使用,按照一般的武器生產(chǎn)流程,幾個月內(nèi)長生島就可以開始生產(chǎn)列裝九磅炮了,最后黃石決定先把十八磅炮放一放在。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長生島和日長州藩進行了大量地軍火貿(mào)易,這是因為現(xiàn)在日的國內(nèi)形勢驟變,讓長州藩有了很大的危機感。去年日德川幕府進行了幣制改革,它知道有能力進口或偽造假錢的商人都不會是家伙,所以幕府開始進行貨幣兌換前就對各大商家進行了有力的警告。
在德川幕府的武力威脅下,日商人倒是不敢再進口或偽造大明制錢了,不幸的是,因為有了長州藩這個大內(nèi)鬼,所以日幕府自去年來的貨幣改革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大量明國制錢源源涌入,讓幕府的兌換壓力一直不能解除。
偽造貨幣地買賣實在是利潤豐厚,僅僅半年長生島和長州藩就從這筆買賣中獲得了一百萬兩白銀地純利。“有肉分肉、有湯分湯”是黃石流領導藝術的核心部分,雖然長州藩是日人,但黃石也并沒有因此而歧視他們。
“沒有永遠地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至理名言再次顯示出了它的正確性,純利的五五分賬自然讓長州藩也很感動,大量的收益更使得原三心二意的毛利家也變得死心塌地起來,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進化成了長生島的忠實盟友。動員長州藩部地潛力來幫黃石賣假錢。
黃石流領導藝術的另一個核心就是:“誰跟我走的近,誰的好處就大。”根據(jù)這一指導理念,黃石就和長州藩簽訂了一份秘密條約,條約里規(guī)定:長州藩內(nèi)凡是涉及到與長生島有關的人事變動,應該事先征求長生島方面的同意。
根據(jù)這個秘密條款,黃石就可以保證守隨信吉這個大日奸一直盤踞在長州藩的高層,一年前還只是個足輕頭地守隨信吉。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響當當?shù)拈L州藩宿老了,還控制著毛利家七成地財政收入。并權負責對長生島的貿(mào)易工作。
在假錢生意來紅火的同時,德川幕府一邊堅持兌換工作,一邊開始在國內(nèi)搜捕可疑份子,希望杜絕假錢生產(chǎn)的源頭。雖然長州已經(jīng)盡力掩蓋他們的販假錢行為,但幕府還是漸漸注意到了長州。
這個守隨信吉正是黃石喜歡的那一類聰明人,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來源。這些日子以來,守隨信吉為長生島做了大量地工作。現(xiàn)在他也是堅決的鷹派,因為和長生島的貿(mào)易就是他的一切,而這一年來滾滾流入長州的財富也造就了一個利益集團,這個集團認為“求人不如求己”,與其把罪行遮蓋起來希望幕府裝看不見,還不如干脆挾“大明”自重,讓德川幕府投鼠忌器。
五個月前守隨信吉作為長州對日鷹派、對大明鴿派的代表,拜訪了長生島駐日的兩位高級代表:苗紅根正的北直隸人士柳清揚和已經(jīng)加入大明國籍地黑島一夫。守隨信吉希望能向長生島購買軍火。并請求幫助長州藩訓練軍隊。
在守隨信吉的計劃里,長州藩將把假錢貿(mào)易的七、八成收入投入軍事建設,除了購買軍火外,長州藩還會償付官兵訓練費用,他們甚至還打算高價聘請長生島的工兵到日來,為他們設計足以抵御幕府進攻的堡壘并配置大炮。
黑島一夫和楊柳青都高度贊揚了守隨信吉的大局觀和人生觀。并把他地計劃迅速上報給了長生島,黃石聞訊后也很為能有守隨信吉這樣的國際友人而感慨,對于這樣的日青年才俊,黃石也不吝給予高度評價:“守隨大人是日三千年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這樣的人物即使在我華夏也是不多見的,他是日大和民族活著的民族英雄!能與高瞻遠矚、人格偉大的守隨大人共事,我黃石深感榮幸。”
現(xiàn)在長生島上已經(jīng)有了上千日籍士兵,他們原都是吃不飽飯的流浪武士,被守隨信吉用一天兩頓飽飯招募到手后,交給黑島一夫運送來長生島的。雖然黃石提出地培訓費用很昂貴。但守隨信吉仍毫不猶疑地支付了。黃石投桃報李,特別指示要給這些日官兵以最好地伙食和住宿條件。
這些日士兵白天操練。晚上則要學習文化知識,專門為他們開設的訓練營中是絕對不許日語地。這些日朋友在長生島不僅吃上了比天皇吃得還要好的大米飯,同時還在熱情的長生島教導隊的幫助下,學會了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漢字,長生島的訓練口號就是:“吃帝王的食物,天朝的語言!”
現(xiàn)在駐長生島的長州藩代表是宿老守隨信吉的一個心腹,黃石向這位權代表建議:為了增強長州藩要塞的防御力,他們不妨以每門兩千兩銀子的價格,從黃石這里買些從海州繳獲的炮走。那個守隨信吉的心腹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立刻就同意了,他當即拍板先要五門銅炮,還打算以明年的貿(mào)易收入為抵押,把剩下的火炮也都預訂下來。
做成了這筆買賣后,黃石不惜重金為守隨信吉做了幾套身蠟像,還把守隨宿老的畫像貼滿了日官兵的宿舍,讓他們無論是吃飯還是操練,都能看到守隨信吉那莊嚴的姿態(tài)和深邃的目光:“從應仁之亂到現(xiàn)在,日正值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了天皇、為了長州藩,每一個有志氣的日人都應該學習宿老大人的眼光和胸襟!”
后來還有很多批留學長生島的日軍官,他們歸國后大多都成了守隨信吉的狂熱崇拜者,其中很多人步入老年以后,還滿懷感情地對兒孫們回憶道:“漢人雖然驕傲自大,但他們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敬仰守隨大人,每次議論到他的時候都會充滿敬意地稱呼上一聲‘宿老大人’或是‘守隨宿老’!”
為了滿足守隨信吉的火銃訂單,長生島的軍工司也必須加班加點地進行生產(chǎn),黃石更對軍工司再三強調(diào):他非常關注賣給日軍火的質(zhì)量,因為這關乎到兩國的長遠友誼,更和長生島的信譽密切相關。
總得來,培養(yǎng)日的親中勢力進展得還算順利,就是昨天黃石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吳穆問他能不能在長生島上為魏忠賢立生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