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仞指峰能擔(dān)否第六十節(jié)開關(guān)(中)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后金軍突破大明邊墻喜峰口段,侵入明軍薊鎮(zhèn)地區(qū)。
同日下午,后金軍肅清喜峰口沿線殘余明軍抵抗,皇太極中軍開始進入邊墻。如果根據(jù)兩點一線的原則,沿著地圖上從喜峰口畫一條線到大明京師的話,那么在喜峰口西南八十里外的大明邊塞重鎮(zhèn)遵化,就是從喜峰口通向大明京師的第一站。
在喜峰口通向京師的這條直線上,加上遵化一共有三個點,其背后是薊州,然后是三河,而通州則是京師的最后一道屏障,長三百五十里地。除了遵化這個關(guān)鍵點外,薊鎮(zhèn)和遼鎮(zhèn)的交通樞紐三屯營也不過是在喜峰口左近五十里外。從三屯營到山海關(guān)之間二百六十里,中間經(jīng)過遷安、撫寧,三屯營此地正是遼鎮(zhèn)通向薊門的最近路線,一旦奪取此地便可切斷山海關(guān)向薊鎮(zhèn)增援的高速通道,解除來自側(cè)翼的威脅。
在二十七日后金軍大舉進入邊墻后,遵化和三屯營兩個重要的軍事要點就已經(jīng)暴露在后金軍的兵鋒之下。但二十八日天,后金軍只行進到距離喜峰口二十里遠的漢兒莊,后金各部均詭異地停止了前進,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
同日,跨了千里的大陸和海洋,遙遠的東海上有一支艦隊正在向著山東疾馳。黃石在旗艦上再次召開了軍事會議,首先發(fā)言的還是金求德。黃石和三位營官都坐在下首等著參謀部地推演報告。
“大帥,諸位同僚,大帥的旗艦會在三天內(nèi)到達登州。根據(jù)我們估算,這個時候建奴可能已經(jīng)完成了破口,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也可以找些理由拖延一段時日,一旦傳來建奴破口的消息。我們就可以主動請纓,前去同建奴交戰(zhàn)。下面。就是參謀司做出的交戰(zhàn)計劃,請大帥和諸位同僚過目。”
金求德把四份簡報交到黃石和三位一線指揮官的手里,然后又舉起教鞭開始在地圖前做起了講解:“次推演,參謀司是以袁崇煥叛國為前提的。眾所周知,趙帥是袁崇煥從薊鎮(zhèn)調(diào)去山海關(guān)地,所以此人必定屬于袁崇煥心目中不可靠的人選。”
金求德回頭在地圖上又點了點喜峰口這個點:“從前一段地部署看,建奴幾乎一定會從喜峰口破口。毛帥生前也幾次上書朝廷。建奴有從此地入寇的計劃。那么建奴破口之后,直趨京師的路線只有一條,那就是從喜峰口到遵化、從遵化到薊門、從薊門到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師城下。”
嘴里飛快著話,金求德手里的鞭子就在地圖上沿著官道畫出了一條直線,接著金求德看著這條直線嘆了口氣:“其中遵化是入口,薊門是后門,度過薊門之后就進入京畿平原。但如果官兵堅守三河、通州的話。建奴仍然不得進逼京師,這樣袁崇煥和建奴就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一路奔馳而來,建奴肯定沒有能力攜帶攻城器械,趙帥只要能堅守薊門或者遵化,建奴這次的破口便不得深入,如果趙帥能堅守三河或者通州。那么建奴進展仍然有限,所以……”金求德干脆利落地做出了判斷:“趙帥必須死,他地部隊也必須被消滅。”
金求德環(huán)顧了屋里的人一圈,所有的人神情都非常嚴肅,但并沒有提出異議,于是金求德就又回頭看著地圖,在薊鎮(zhèn)右翼沿官道畫了一條直線道:“從山海關(guān),走撫平、永寧、遷安、三屯營到遵化,這是從遼鎮(zhèn)援助薊鎮(zhèn)的最近道路,袁崇煥一定會讓趙帥走這條路。”
“啊!”賈明河和楊致遠同時發(fā)出了驚呼聲。金求德立刻閉上了嘴。回頭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這二人。賈明河先舉了一下手。然后遙指著地圖問道:“這不是送死么?喜峰口距離三屯營只有五十里,騎兵朝發(fā)夕至。而山海關(guān)到三屯營足有二百五十里以上。就算一人雙馬,并在沿途驛站不斷換馬、補給,騎兵也要三天三夜不睡覺才能從山海關(guān)趕到三屯營,三屯營肯定早就陷落了。”
“是的,這就是送死。不過參謀部不認為三屯營會過早陷落,因為三屯營一旦陷落,從遼鎮(zhèn)通向遵化的捷徑就被堵住了。”一旦后金控制了三屯營,那么遼軍就只能原路退回永平府,然后走灤州、開平中屯衛(wèi)進入京畿平原,然后再繞大圈子走寶坻、香河、三河、薊門然后再去遵化。
金求德頗有信心地道:“雖然三屯營距離喜峰口不過五十里,遵化距離喜峰口也不過八十里,但如果想殲滅趙帥的話,那三屯營和遵化就萬萬不可能過早拿下。如果我是奴酋的話,我會故意留著三屯營和遵化不打,放趙帥通過三屯營向遵化,這樣他地親軍就會在我的主力軍陣前橫著跑過,這個時候我把三屯營通向遵化的官道同時兩頭一掐,趙帥和他的親軍就一個也不要想跑掉。”
“太想當然了,”楊致遠也搖起頭來,他沖著地圖道:“趙帥難道不看地圖的么,怎么會走這條道路?建奴距離遵化八十里,山海關(guān)距離遵化三百多里,而且是建奴先出發(fā),趙帥后出發(fā),他怎么肯去和建奴比速度?而且從三屯營到遵化之間只有三、四十里,騎兵轉(zhuǎn)眼間就沖過去了,遇到敵軍也可以迅速后退,建奴怎么抓得住趙帥呢?”
金求德淡淡一笑:“如果沒有袁崇煥,當然不可能,但我們假設(shè)的前提就是袁崇煥叛國。首先,他完可以強令趙帥走這條捷徑去送死,同時建奴會默契地不攻打三屯營和遵化。如果趙帥不肯去,那就是畏敵如虎。袁崇煥當場就可以把他拿下。如果趙帥去了,三屯營和遵化又沒有丟,那趙帥憑什么撤回來?”
一直沒有話地賀定遠這時開始發(fā)表意見了:“仔細想想,這也不完是送死。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那也只有以最快地速度設(shè)法沖過去,趕了三百里的路,離目標只有三十里了。怎么也要試試看。嗯,按照常理來看。就算被建奴探馬發(fā)現(xiàn),但我是騎兵,在建奴探馬回報再大軍出動的時候,我早已經(jīng)從建奴前面沖過去了。”
“正是如此,這是最合理的判斷。”金求德立刻接上了賀定遠的話茬,跟著發(fā)出了一聲感慨:“不過我認為建奴不是靠探馬來偵查趙帥動向的,他們早就知道趙帥一定會走這條路。所以他們早就設(shè)好了兩頭堵的包圍圈,等在趙帥前面地一定是建奴的伏兵!”
見有人臉上還存在著懷疑之色,金求德又加強語氣反問道:“話回來,喜峰口到三屯營地五十里路、還有它到遵化地八十里路,如果建奴四天都走不完的話,那他們還是我們所知地建奴嗎?”
屋子里又沉默了下來,黃石環(huán)顧著幾位心腹問道:“大家還有什么意見?”
大家都不出聲,只有楊致遠輕聲發(fā)了一句牢騷:“不可思議的想法。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袁崇煥叛國的基礎(chǔ)上。”
“那天楊副將你也同意了啊,”金求德笑了一下,又大聲道:“參謀司認為這個計劃很完美,就算趙帥遇難,袁崇煥也可以是他自己心急不注意偵查。”
黃石又掃了周圍的人一圈,這次已經(jīng)沒有反對地聲音。黃石就回頭和金求德講道:“好了。繼續(xù)下面的吧,和我們有關(guān)的,我們的預(yù)期戰(zhàn)場在哪里?”
“應(yīng)該在京師城下,或許京師已經(jīng)陷落了。”
“胡,”賈明河大吃一驚之余,跟著就激烈地反對起來:“京師怎么可能陷落?建奴根就不可能打到京師城下。我們主力一旦到達山東,很快就可以投入作戰(zhàn)。遵化來就是重鎮(zhèn),薊門天險更號稱一線天,建奴大舉西來必定無法及時打造攻城武器。后面還有三河、通州,怎么可能都這么快陷落?”
“可以用內(nèi)應(yīng)。”
“一座、兩座可能。但四座要塞都用內(nèi)應(yīng)就不可能了。”
金求德斬釘截鐵地道:“如果這個內(nèi)應(yīng)是薊遼督師。那一切都有可能。”
大家再一次沉默下來等著金求德的下文。金求德又了下去:“殲滅趙帥應(yīng)該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該拿下遵化和三屯營了。它們已經(jīng)沒用了,這樣后金側(cè)后的威脅就徹底解除了,同時也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薊鎮(zhèn)應(yīng)該已經(jīng)動員起來,不僅僅是薊鎮(zhèn),真定鎮(zhèn)的軍隊和邊軍也會向薊門開來,很快三河、通州、薊門一線就會勤王軍云集。”
一旦北京受到直接的軍事威脅,緊急地勤王令就會被立刻發(fā)出,幾天內(nèi)加急的動員令就會傳出北直隸,而山西、陜西和山東的勤王軍都會立刻動身出發(fā)。這個時候的明朝腹地還是一片太平,各邊軍還沒有和農(nóng)民軍殺做一團,所以勤王令下達后各地軍隊肯定會立刻響應(yīng),收到勤王令的總兵都會帶著家丁和親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京師。
“這次是建奴第一次入寇,和他們結(jié)伴來到地蒙古人多半還都心存疑慮,指望他們跟著建奴一起搶劫、打打順風(fēng)仗沒問題,但指望他們跟大明的要塞死磕那是絕不可能的。就算蒙古人突然犯病愿意拼命攻打要塞,先不要他們打得下來打不下來,就算他們能打下來的話,等建奴一個一個堡壘啃到三河時,沒有一個月是絕不可能的,那時秦軍、魯軍也都會紛紛抵達京畿平原。”
下面的聽眾都連連點頭。金求德剛才的正是戰(zhàn)爭的正常推演,緊跟著金求德話鋒一轉(zhuǎn):“但是我們假定薊遼督師已經(jīng)叛國了,那局面就會完不同。首先他會走安的昌黎、灤州線,避開和后金軍交鋒的危險,然后通過香河直奔三河。嗯。參謀司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建奴不太可能強攻下薊門天險,所以這個時候薊門很可能還在,薊遼督師就會親自趕往薊門,接過薊門天險地戰(zhàn)場指揮權(quán)。”
“接下來,”金求德又轉(zhuǎn)過身指點著地圖上三河、通州、京師這三個位置:“薊遼督師統(tǒng)領(lǐng)三鎮(zhèn)一衛(wèi),薊鎮(zhèn)正是他地直轄軍鎮(zhèn)。參謀司扮演建奴方推演時,認定強攻薊門、三河非常不合理。損失會非常大,所以最佳方案是由薊遼督師下令。把云集在薊門、三河、通州的勤王軍調(diào)離這條入侵線路。”
“調(diào)去哪里?”楊致遠又忍不住喊停了,他高聲問道:“調(diào)去哪里?順義么?”
金求德停下來看看地圖上楊致遠地位置,搖頭反對道:“唔,順義恐怕太近了,幾十里路,一旦京師遇險馬上就能趕回來。”
“順義還近?那懷柔呢?”楊致遠把聲音提高了八度。
“恐怕還是近。”懷柔比順義又多離開京師五十里,但金求德顯然還是不滿意。
“那調(diào)到哪里?昌平還是密云?”楊致遠的音調(diào)變得更高。語速也更急促了。
這次金求德看起來似乎滿意了,他點頭贊同道:“我看密云似乎是個不錯的地方,這樣就遠遠地離開了三河、通州一線,而且也容易找借口,比如防備后金從密云方向進攻京師。”
“胡!”楊致遠生氣地站了起來,他指著地圖大叫道:“這種理由怎么得出口!建奴已經(jīng)到了遵化,他們要想進攻密云,就需要先順著來路從喜峰口退出邊墻。然后在漠南繞幾百里的路,再去進攻古北口,等攻破了古北口后才能威脅到密云,建奴有這么傻么?”
金求德雙手握著教鞭,正面沖著楊致遠面不改色地道:“建奴應(yīng)該沒有這么傻,不過你不能否認他們有發(fā)傻地可能性。這么調(diào)動至少比調(diào)去懷柔更得通一些,而且也能調(diào)得離京師更遠。”
楊致遠一時不出話來。金求德就不再理他,扭頭又看了一眼地圖:“嗯,其實昌平也不錯,那里畢竟是國朝歷代皇陵所在,萬萬不能有失,我看也可以把直隸周邊的勤王軍調(diào)去昌平,這個理由也很好。”
“這就更是胡了,建奴在京師以東,你卻要把勤王軍調(diào)去京師地西面。”楊致遠一聽就又生氣了。他再一次憤憤地反駁道:“守住薊門一線、建奴就不能窺視三河,守住三河一線、建奴就不能窺探通州。守住通州京師就安然無恙,而只要京師不丟,那怎么也不用擔(dān)心更西邊的昌平啊。”
“我沒我擔(dān)心昌平,我一點兒也不擔(dān)心昌平,我只是這個理由完拿的出手,保衛(wèi)皇陵不受驚動,不正是忠臣義子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嗎?”金求德臉上還是一幅坦然的表情:“你是站在大明的角度來指揮大明的軍隊,而我地是如何站在建奴的角度來指揮大明的軍隊,兩者當然差距極大。”
“你這是在妄想!”
“參謀司是以袁崇煥叛國為前提進行推演,這個前提那天楊副將你也同意了。”
楊致遠長嘆了口氣,又緩緩地坐下了:“金副將繼續(xù)吧,但我覺得這還是不行。如果袁崇煥想調(diào)走勤王軍,那他自己就要派軍隊接防通州、三河、薊門,或者還有一個遵化。所以等勤王軍調(diào)走以后,除非他直接叛亂,否則建奴還是無法攻入京畿地區(qū)。”
“這個就更好解決了。我可以借口御敵于國門之外,調(diào)走勤王軍后再把所有的遼軍都調(diào)去薊門,中間一個兵不留,然后就開關(guān)好了。”
“開關(guān)?”
“是的,最好還不要立刻叛變,參謀司認為開關(guān)縱敵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中間的軍隊都調(diào)走了,所以建奴必然能長驅(qū)直入京師城下。袁崇煥再帶領(lǐng)一支心腹精銳趕在其他勤王軍到達之前趕來勤王,進入京師后就與建奴來個里應(yīng)外合。”
金求德見楊致遠臉上又開始聚集怒氣,就搶在他之前道:“參謀司是以袁崇煥叛國為前提來進行推演,這個楊副將你那天已經(jīng)……”
“是的。沒錯,那天我是同意了,”楊致遠不耐煩地打斷了金求德,他大聲地質(zhì)問道:“但我現(xiàn)在想追問一句,你袁崇煥到底圖什么呢?”
“這個按不屬于我們參謀司地工作,我們只是提出假設(shè),然后開始推演。”金求德聳聳肩。用一種沒什么大不了的表情道:“不過既然楊副將問起,那么我就兩種我的私人意見吧。第一。皇上還,就這兩年親政的表現(xiàn)來看,皇上恐怕不是什么圣君。”
金求德來想把崇禎比作隋煬帝,不過他想想還是沒有出這種大不敬的話語:“袁崇煥或許認為皇上很容易被嚇倒、很容易被哄騙,一個長于深宮的少年天子,可能一驚就會同意議和。而如果后金真地同意議和地話,那袁崇煥的名聲大概就和單騎退胡騎兵地郭子儀差不多了吧?”
楊致遠覺得這個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崇禎這一年來的表現(xiàn)確實是顛三倒四。無論是向災(zāi)區(qū)征稅還是縱容袁崇煥殺毛文龍,都明這個孩子根不懂起碼的治國要領(lǐng)。一個組織最重要的就是秩序,組織里的人的行動和結(jié)局應(yīng)該有因果關(guān)系,遵守秩序的人起碼得有一條活路。
崇禎皇帝向災(zāi)區(qū)收稅,這個就是在挑戰(zhàn)遵紀守法地百姓地底線了。以往不管把中國的老百姓壓迫得多么苦,只要敬畏官府地人能勉強活下去,那大部分人就不愿意豁出去命去和官府對著干。而縱容袁崇煥殺毛文龍這件事情也是一樣,以往無論武官如何被文臣欺壓。但他們至少知道只要遵守一些游戲規(guī)則,自己的這條命總是安的。但現(xiàn)在崇禎不懲罰悍然破壞法令的袁崇煥,那以后他就不要怪武將開始玩擁兵自重、聽調(diào)不聽宣了。
“依我看,皇上很可能就同意議和了。”金求德覺得這樣耳朵軟的天子多半也是軟骨頭,崇禎沒有什么見識和主見,所以金求德估計后金軍一旦兵臨城下。崇禎一嚇多半就妥協(xié)了:“如果皇上這樣還不肯妥協(xié)地話,那袁崇煥也就只好清君側(cè)了。”
賀定遠和楊致遠同聲吼了起來:“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叛逆!”
“魚死破罷了,反正袁崇煥知道自己五年平遼是大話,橫豎都是死,還不如一搏,嗯,或許他可以另立一個新君,看看能不能當上曹操。”
賀定遠大叫起來:“憑什么?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唉,這里面的東西就很多了。他肯定不會是自己和建奴里應(yīng)外合。多半還會是自己殺退了建奴,奪還了京師。嗯,里應(yīng)外合的罪名就扣給別人好了。”金求德轉(zhuǎn)了一下眼珠,隨口道:“比如皇上身邊的那個曹化淳曹公公,我看推給他就不錯,嗯,就是曹化淳開的門,放敵兵進來了,反正這些士大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亡了國就賴皇上,打了敗仗就賴公公。”
金求德這話其實倒也沒有污蔑東林黨君子們。在原地歷史上,等順軍攻占北京后錄用降官時,東林黨人九成都跑去要求繼續(xù)當官。順軍官員看見不少老態(tài)龍鐘的官僚也來報名要求錄用,就讓白胡子的人回家去養(yǎng)老,東林君子們當然不干,“只要用了我,胡子就會黑起來的”。
這些東林君子還爭先恐后地跑去阿諛順軍手下,崇禎是“獨夫授首,天誅地滅”。崇禎死前敲景陽鐘讓大臣入宮護衛(wèi),東林黨人沒有一個去的。后來李自成問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們不是他們不去,而是崇禎的太監(jiān)堵著門不讓大臣們進去為皇帝殉死效忠。這些君子們明明知道負責(zé)宮禁的王承恩陪皇帝一起上吊了,但仍要把黑水潑到王公公頭上去。
后來東林黨發(fā)現(xiàn)曹化淳沒有死,就開始編造謊言是曹化淳開的北京城門,可是那個時候曹化淳明明在老家服喪,根就不在京師,但他們也不管。總之一句話,文臣們都是好的,國家是太監(jiān)搞壞地,出賣皇帝地也都是太監(jiān)而不是文臣。
“因此,參謀司建議以最快的速度馳援京師,與建奴決戰(zhàn)于京師城下。不然萬一皇上答應(yīng)了議和。或是袁崇煥動手清君側(cè),我們福寧軍弄不好反倒成亂賊了。”金求德一面,一面把參謀司擬定地最后計劃交到了黃石手里。
“還有一個滿帥,”賈明河看著金求德的計劃書,突然又發(fā)問道:“我見過滿帥這個人,剛直不阿,而且和袁崇煥有仇。他既不會附逆也不會聽袁崇煥瞎指揮的。”
“唉,一個總喜歡沖鋒殺敵在前的好漢。”金求德不以為然地道:“打倒一個好漢的辦法太多了。一杯毒酒、一把匕首、一支冷箭,在戰(zhàn)場制造個意外太容易了,滿帥總不能一天到晚防賊似地防著關(guān)寧軍吧?”
……
崇禎二年十一月初二,登州府
黃石今天率領(lǐng)先頭部隊乘快船抵達登州以后,立刻就前去拜會登州知府甄雨村。聽黃石突然到來后,甄雨村感到非常意外,連忙出了衙門來迎接。
“甄大人。我奉旨出海討賊,大軍不幸在海上遭遇風(fēng)浪,所以特意前來山東避風(fēng)。”黃石一面一面就拿出出兵詔書和兵部的命令,把它們交給甄雨村核對。
甄雨村連連點頭稱是,把黃石請到衙門大廳上奉茶,自己則開始檢驗黃石的關(guān)防。黃石坐在客座喝起茶來,一面耐心地等待著甄雨村辦公。檢驗過圣旨無誤后,甄雨村又叫人取出兵部地備檢印信加以核對。證實黃石給他的文書都是真件,兵部確實許可黃石出兵,還讓包括山東在內(nèi)地幾省對黃石的軍事行動進行協(xié)助。
“嗯,文件都沒有問題,下官知道了,不過還有幾張文書需要麻煩黃帥一番。”甄雨村心地把文件抄了一份下來以后。又讓黃石在上面用印蓋章,這將來可以作為黃石在登州府停靠過的證據(jù)。除此以外甄雨村又吩咐拿出賬冊伺候,如果黃石要從登州府調(diào)撥錢糧的話,這些也都需要黃石用印,才能入賬以備朝廷查詢。
黃石在第一份文書上欣然用印以后,甄雨村一面鄭重地把這份材料收好,一面笑著問道:“黃帥此行前往琉球,去靖海衛(wèi)或是威海衛(wèi)調(diào)撥錢糧豈不是更近,怎么拐到下官的登州府來了?”
靖海衛(wèi)、威海衛(wèi)都在山東半島探出去的頂端上,而登州府則在渤海灣內(nèi)。黃石拍手嘆息道:“甄大人有所不知。我也想過去靖海、威海兩衛(wèi)補充糧食和淡水,怎奈此次大軍出發(fā)。兵馬十分眾多,這兩衛(wèi)的儲備根就不可能夠用啊,所以只好來登州府城求援,估計還要從商民手里購買一些才夠。”
甄雨村聞言吃了一驚:“不知黃帥此次出兵,共有兵馬幾何?”
黃石伸出了兩個手指晃了一晃,哀聲嘆氣地道:“馬、步、水師,共有兩萬眾,不知道登州地錢糧夠不夠啊?”
“嘶——”甄雨村聽了立刻倒抽一口涼氣,黃石出兵的規(guī)模大大超乎他的想象。他趕緊叫身邊的師爺把帳冊翻開,手指急促地在上面翻動起來:“黃帥稍安,容下官好好看看。”
過了一會兒甄雨村又輕聲嘆了口氣,頭也不抬地問道:“不知黃帥需要多少糧食?”
“兩萬馬、步、水師,三十天所需。”
甄雨村聞言又是一驚:“怎么會需要這許多啊?”
“這些日子為了避風(fēng)走了不少冤枉路,而且為了保船還丟棄了許多淡水、糧食,所以大軍的儲備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
“原來如此。”甄雨村緩緩合上帳冊,抬頭抱歉地道:“黃帥,府庫連一半都沒有,恐怕需要從周圍各縣和萊州府調(diào)撥了。”
“也罷,反正我的船隊都被吹散了,我已經(jīng)讓他們陸陸續(xù)續(xù)地趕來登州府了,路上大概也要些時日,等福寧水師重新聚集起來,唔,怎么也要過上十來天了,甄大人二十天之內(nèi)應(yīng)該差不多有糧食了吧?”
甄雨村心算了一番,覺得時間還是有些緊張,就笑道:“下官盡力而為,不過黃帥最好也去一趟萊州府,到那里再調(diào)撥些糧食,不然恐怕會拖累了黃帥的行程。”
“如此就拜托甄大人了。”
“黃帥客氣了,這也是下官份。”
黃石出門前交給甄雨村一份儀金。內(nèi)有白銀五十兩,甄雨村素知黃石大方,也就欣然笑納。他客客氣氣地把黃石送出了衙門,同時吩咐衙役準備驛館。
按照常理,農(nóng)歷十月刮臺風(fēng)地情況不太多,不過這外海上地天氣變幻誰又能清楚呢?艦隊中除了黃石以及他的核心成員外,普通軍官、戰(zhàn)士都不清楚上層到底在做什么決策。他們都被告知前哨發(fā)現(xiàn)海上起風(fēng),所以整支艦隊都要規(guī)避。
來黃石有點擔(dān)心賀定遠大嘴巴會惹禍。不過這次賀定遠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無旨擅入別的軍鎮(zhèn)駐地,形同謀逆作亂,這個罪名一旦確認可是要掉一堆人頭的,所以賀定遠一再向黃石保證,他會把這個秘密一直帶進棺材里去。、
對于參謀軍官集團,黃石倒是比較放心。金求德管轄的地盤從來不給黃石捅簍子;賈明河地心思用于鞏固自己的選鋒營山頭,一向跟黃石跟得最緊,也絕不會給黃石找麻煩地;楊致遠既是老兄弟,也是軍法系的老大,泄露軍事機密的罪名有多重,他最清楚了。
福寧鎮(zhèn)的派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建立起來了,在現(xiàn)有的體系內(nèi),賀定遠是軍校系的老大。金求德是參謀系的老大,趙慢熊看起來似乎地位很超然,其實和李云睿、鮑博文還有柳清揚這些他推薦給黃石地人都有聯(lián)系。
最近兩年來,李云睿他們哥兒三個似乎打算自成一系,要和趙慢熊劃清界限,黃石也不太清楚這到底是趙慢熊地自保之策。還是他們?nèi)齻人地自保之策。不過既然他們能明智地看清形勢,黃石也就裝聾作啞、難得糊涂,好像對發(fā)生的派系分化一點也沒有察覺。
從黃石開始,福寧鎮(zhèn)各山頭都懂裝不懂,施策似乎認為黃石地真實態(tài)度是鼓勵派系分化,所以最近他也開始搞什么閩北水師派。這些人雖然明面上一個個都大大咧咧的,但就是直率如賀定遠,也絕對不敢朝內(nèi)衛(wèi)系統(tǒng)和忠君愛國天主教里面滲透,起碼他從來沒有提過要由福寧鎮(zhèn)教導(dǎo)司來訓(xùn)練內(nèi)衛(wèi)和那些牧師。
根據(jù)黃石的計劃,福寧鎮(zhèn)的水師會不斷前來登州停靠。從參謀司地推演來看。后金對大明薊鎮(zhèn)的入侵已經(jīng)迫在眉睫。黃石打算在這里找借口拖延些時日。一旦后金大舉入關(guān),黃石就可以立刻帥軍增援京畿。擊退皇太極的入侵部隊并設(shè)法重創(chuàng)之。
同日,三屯營外
“啟稟大帥,三屯營安然無恙,據(jù)報建奴已經(jīng)逼近遵化,但遵化也還沒有陷落。”
“真是好運氣,竟然讓我們趕上了。”趙率教聽到這喜訊后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運氣。袁崇煥收到后金軍進犯薊鎮(zhèn)的命令后,立刻讓趙率教火速出發(fā),走撫寧、遷安這條路線趕往三屯營。要他務(wù)必在后金走完從喜峰口到三屯營的五十里路前,跑完這條二百六十里地路,搶在后金頭里沖過即將閉合的封鎖線,直接進入遵化城進行防守。
“建奴這次的行動真是慢啊,我來以為趕不上了。”趙率教覺得自己比后金晚出發(fā)一天,距離又是敵軍的五、六倍,所以一直擔(dān)心自己會白跑一趟。但沒有想到后金在四天里竟然連五十里的路都沒有走完,明軍眼看就能把后金敲開的防線重新合攏上了:“看來建奴是糧草不濟了,所以才走得這么慢。”
三天三夜來,趙率教的四千家丁、親兵人不卸甲,馬不解鞍,一人三馬地從山海關(guān)一路趕來,連馬都跑死了一大半了,現(xiàn)在他們離目的地只有三十里了:“兒郎們,我們不用再體恤馬力了,沖啊,沖進遵化城去!”
趙率教信心十足地帶著親軍沖出三屯營官道,直奔遵化而去。雖然從敵軍陣前橫掠而過很危險,不過不體恤馬力的話,三十里路也就是一眨眼就跑完了。等后金軍探馬回大營報告敵情,對方問明情況后再組織兵力出擊,那怎么也來不及了,再對方不定還會再派探馬核實一遍自己軍隊的人數(shù)和旗號呢。
初二,山海關(guān)總兵趙率教在遵化和三屯營間遇伏。四千騎兵軍覆滅……
殲滅趙率教地軍隊后,后金軍一反四天來按兵不動地態(tài)勢,主力迅速西進。
初三凌晨,后金軍抵達遵化城下,城內(nèi)的內(nèi)應(yīng)立刻打開城門引后金軍入城,明巡撫王元雅自殺殉國。
同時后金軍還對三屯營發(fā)起了雷霆萬鈞地攻勢,并在一個時辰內(nèi)破城。封閉了后路側(cè)翼的戰(zhàn)線缺口,并隨即向西發(fā)展。沿著趙率教的來路疾行而進,行動再也沒有一點緩慢的樣子。
初四,后金軍兩天兩夜強行軍西進一百里,攻陷遷安,兵鋒威脅永平、撫寧。
這時袁崇煥已經(jīng)率領(lǐng)二萬關(guān)寧鐵騎入關(guān),他看也不看右翼正受到威脅地永平、撫寧一眼,取道昌黎、灤州。直奔寶坻、香河而去。
……
同日,京師。
崇禎緊急召見武英殿大學(xué)士張鶴鳴,破口后張鶴鳴一直勸皇帝稍安毋躁、謀定而動,而從二十八日到初二,連續(xù)四天后金軍一直都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所以皇帝一顆吊起來地心也漸漸放平下來,京畿周圍的勤王部隊正在趕來,看來邊墻缺口很快就能得到封閉。
但這兩天形勢卻急轉(zhuǎn)直下。薊鎮(zhèn)巡撫王元雅自殺,山海關(guān)總兵趙率教戰(zhàn)歿,遵化、三屯營盡數(shù)淪陷,喜峰口附近的局勢迅速潰敗。
張鶴鳴才一進屋,崇禎不等他老人家慢悠悠地跪下行禮就急忙喝道:“張老免禮!賜座。”
“謝——”
張鶴鳴的話剛開了個頭,崇禎就急不可待地叫道:“張老。這形勢怎么會變得如此糟糕?”
陛見之前張鶴鳴就已經(jīng)看了一些奏章,邊墻附近的警報如雪花般飛來,到處都是要求增援的呼吁聲,每一處的地方官都認為自己地管轄地會是后金軍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張鶴鳴開始捻胡子的時候,崇禎又焦急地叫了一聲:“張老!”
“圣上,兵法有云: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所以老臣以為,當今之計。唯有以不變應(yīng)萬變。暫且靜觀其變啊。”
崇禎來是站起來要聽張鶴鳴話的,聽到這個答案后他就緩步走回了御座。慢慢坐下后又問道:“現(xiàn)在東虜犯邊,袁督師有可能還沒有入關(guān),張老可愿意為朕分憂,暫且督師薊鎮(zhèn)?”
“這個……”張鶴鳴又捻須一番:“圣上,臣聞兵法有云……”
“武英殿大學(xué)士孫承宗到。”門外一個太監(jiān)拖著長音喊了起來,不等這聲音結(jié)束,一個氣宇軒昂的紅衣老者就大步入殿。
孫承宗走進殿內(nèi)就利索地一個下拜:“吾皇萬歲……”
“孫卿家平身!”崇禎急忙叫了一聲,他也已經(jīng)派人急忙去找孫承宗來。在崇禎的心目中,他認為孫承宗、張鶴鳴、袁崇煥三人中,以袁崇煥水平最高,張鶴鳴略遜一籌,但孫承宗的意見也能湊和著聽聽,畢竟孫承宗也曾督師遼東幾年,也不算是然愚昧無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承宗充耳不聞地低著頭山呼萬歲,結(jié)束后才又朗聲道:“謝圣上。”
孫承宗站起身來以后,崇禎又吩咐道:“賜孫大人座。”
“謝圣上!”孫承宗一抖袖口,揮舞著右拳如洪鐘發(fā)聲:“圣上!兵法有云: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這時太監(jiān)已經(jīng)把板凳搬到了孫承宗背后,但他卻顧不得坐下,直視著御座上的皇帝鏗鏘有力地道:“建虜此番犯闕,則薊門、三河、通州三地為其所必攻者也,吾欲守而必固,則須以重兵分駐薊門、三河、通州,守建虜之所必攻,則京畿必?zé)o憂矣。”
崇禎低頭沉吟了一會兒,然后抬頭問張鶴鳴:“張老以為如何?”
“孫大人之言甚善。”
“嗯。”崇禎聽完后又把頭低下了,似乎在想些什么。
“圣上!”孫承宗以為崇禎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力堅守喜峰口到京師一線地官道。就又著急地喊了起來:“圣上,臣愿前往薊門,督促薊軍和勤王軍作戰(zhàn)。”
“不然。”崇禎似乎已經(jīng)打定了念頭,他大聲否決了孫承宗地提議:“孫大人若離開京師,誰可為朕贊畫軍務(wù)?”
崇禎二年十一月初五,孫承宗代帝調(diào)兵,名總兵尤世威急出兵向通州。沿河組織防線,兼派哨探向兩翼展開。偵探從順義到香河之間的各處渡口,并發(fā)動鄉(xiāng)兵準備配合官兵戒嚴。
薊遼總督劉策自打上任開始,袁崇煥就不許他染指薊鎮(zhèn)的軍務(wù),所以這七個月來劉策一直呆在保定不曾北上去過薊鎮(zhèn)。聽后金軍從薊鎮(zhèn)入關(guān)后,劉策覺得那是他的防區(qū),就急忙點起保定、新樂一帶的軍隊,星夜趕往京師勤王。
孫承宗命令劉策立刻帥軍趕往薊門堅守、將功補過。同時分出兵力進駐三河,在通州防線前再組織起一道河流防線來。孫承宗還特別交代要派出偵騎搜索平谷到寶坻之間地渡口。同時孫承宗還交代,如果薊門沒有失守,那劉策就應(yīng)該帶領(lǐng)主力去堅守薊門。
劉策領(lǐng)命之后急忙東進,趕去薊門、三河兩地布防,等孫承宗部署好一切后,崇禎也出了口大氣:“多虧了愛卿了,不負朕望。”
“為圣上分憂是臣的份。不過排兵布陣實非臣之所長,臣也不清楚這樣是不是便恰當了。”孫承宗神情嚴肅地又看了看地圖,老老實實地對崇禎道:“圣上,臣也不敢一定就能守住或者不能守住薊門,臣也不知道三河防線是不是保險,所以就多布置幾條。這樣雖然兵力有些分散,但想來防守還是會容易一些,而且連續(xù)三條防線,就算有個萬一也不會措手不及。”
“嗯,那孫愛卿可知誰擅于用兵么?”
“圣上,臣保舉馬世龍。”
聽到孫承宗提到這個人以后,崇禎臉上頓時有些不快。當年耀州之敗馬世龍可算是把孫承宗拖累苦了,還導(dǎo)致他為此丟官。孫承宗為保住馬世龍地性命和官位不惜辭官不做,但馬世龍在孫承宗倒臺后立刻就改換門庭,跑去投奔魏忠賢了。
馬世龍不但給魏忠賢行賄。還伙同其他的將領(lǐng)一起給魏忠賢立生祠。尤為可惡地是,馬世龍見孫承宗似乎要倒霉了。就倒打了恩人一耙,把耀州等地的失敗盡數(shù)推到了孫承宗頭上,算是給魏忠賢送上了一份投名狀,從而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天啟意外地早逝,等到崇禎上臺后馬世龍立刻被解除了軍職,著錦衣衛(wèi)捉拿進京,扔到了詔獄里窮治他戰(zhàn)敗、貪污、行賄、立祠等罪名,最后判了一個斬監(jiān)侯,現(xiàn)在正在監(jiān)獄里等死,皇帝勾朱后馬世龍就會被送上刑場斬首。
“孫大人怎么會保這種無德人?”
“圣上,馬世龍將門出身,沒有受過圣人教化,士大夫投入閹黨的尚且不計其數(shù),又怎么好苛求他一個武將呢?”孫承宗頓了一頓,又苦口婆心地道:“圣上,耀州一戰(zhàn)實非馬世龍之過,主要還是老臣無能,讓軍中有了分歧不和。馬世龍乃是寧夏宿將,積功至都督同知,后來老臣親自為他請了右都督和尚方寶劍,看中的也是他的才具而不是德行。”
“既然如此,朕就依孫卿家所言,讓那馬世龍出來戴罪立功吧。”
“老臣先代馬世龍謝圣上恩典,他一定能為國出力地。”
在歷史上,馬世龍倒是再也沒有讓孫承宗失望,他出獄后很快就開始給孫承宗出謀劃策,在重新穩(wěn)固京畿態(tài)勢中也出力不少。遵永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孫承宗又保舉馬世龍回到甘肅去抵御蒙古入寇。在那里馬世龍也屢立大功,曾一年而告三大捷,共斬首一千八百余具。數(shù)年后馬世龍病死時,他已經(jīng)積功為太子少保、左都督了,若孫承宗無此胸懷度量,馬帥又豈能重振官聲,安享天年呢?
十一月初五,崇禎詔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各處軍隊勤王。
此時在登州,福寧軍地船隊正在陸續(xù)到來,已經(jīng)有一萬陸戰(zhàn)部隊抵達,黃石借口補充物資,待在登州等待著直隸方面的消息。
“楊兄弟,你還在懷疑參謀司地推斷么?”
私下里金求德又聊起這個問題,楊致遠曬然道:“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
“打個賭如何?我賭袁崇煥會開關(guān)縱敵。”金求德笑了一下,楊致遠和張再弟的賭約他也有所耳聞,金求德晃動著一根手指:“你要是真的不信,那敢不敢賭一百兩銀子?”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