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心和尚卻沉默了,似乎是有什么難言之隱,看樣子并不打算向陸正解釋為什么趕往佛山,又怕多了被陸正猜出什么,索性閉口不言。
陸正見他不,也不好勉強(qiáng),便自顧自道:“大師您原是打算帶著這幾位大師一起在人間游歷,這件事料想也已經(jīng)通知了嗔怒山并得到火焰庵的準(zhǔn)許的。但是現(xiàn)在卻是匆匆忙忙趕回修行界要前往佛山,那就是并不是大師您有事主動要回去,而應(yīng)該是佛山傳來了法旨,命令大師前往。
佛山召喚大師不會無緣無故,而且大師此前既然到自己常年不離嗔怒山,那就是佛山不答可能因私事召喚大師,佛山所召喚的不是嗔心大師您,而是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師才對!”
“陸施主,嗔心大師就是火焰庵的戒師,火焰庵的戒師就是嗔心大師啊?這有什么不同,貧僧可不懂了?”大智僧忽然插口問道。
大智僧這是登嗔心和尚,此番接到嗔怒山傳來的消息之后,眾僧從人間匆匆趕回,嗔心戒師只了屆時讓他們自己回轉(zhuǎn)嗔怒山,而他則是要走一趟佛山,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的話了,并沒有告訴他們?nèi)シ鹕阶鍪裁础1娚畞韺τ诮鋷熒戏鹕街虏o登,這才佛門反而是極為榮耀之事,心想正戒師從佛山回來便可知曉。
但沒想到剛才陸正卻出戒師前路有劫之事,而且戒師并不否認(rèn),這才登起來。佛門各山各寺之中,雖然駐山、法座、戒師和寺中弟子并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何況嗔心和尚平時素得他們敬重,更是在乎他的安危。所以剛才才有眾僧下跪之舉。而大智僧更是一直仔細(xì)聽著陸正和戒師話,不敢落下一個字,所以聽見陸正到此,才會突然插口。
來這樣的插嘴也是算是違戒之事,但是憂心戒師安危,大智僧也顧不得什么戒律不戒律了。心中抱定念頭,打不了到最后多受點罰就是了。此刻有這少年關(guān)心戒師,不僅修為又比自己高得多,而且還是天命之主,有天地眷顧,若能出手相助戒師,定能遇難成祥,可千萬不能錯過了。他見戒師不肯向陸正言明,又踩著陸正話中用意♀才故意有此一問。
果然,陸正也遞過來一個會意的眼色,笑著對大智僧道:“這位大師,恕陸正冒昧,您這話的可就不對了。嗔心大師是火焰庵的戒師是不錯,但是火焰庵的戒師就一定是嗔心大師嗎?那在嗔心大師之前,火焰庵就沒有戒師了嗎?嗔心大師之后呢?他也不會永遠(yuǎn)都是火焰庵的戒師,對也不對?”
大智僧點頭道:“陸施主所言甚是。是貧僧所言不當(dāng)。只是陸施主特別強(qiáng)調(diào)這一點分別,不知是想明什么?”
陸正道:“晚輩想明的就是。既然佛山所召不是嗔心大師而是火焰庵的戒師,那么未必就不會召喚火焰庵的駐山、火焰庵的法座啊,不止如此,甚至別的佛門大山大寺中的戒師,駐山和法座,也很有可能一樣被召上佛山啊!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就可以猜想一下,佛門究竟是為了什么事,需要十座大山上的三僧齊聚佛山,這樣一來豈不是比較容易猜嗎?”
“啊!”大智僧驚呼一聲,道:“佛門之中需要十座大山三僧齊聚才能商議決斷之事幾乎屈指可數(shù)。都是佛門之中極為重要的大事……”
陸正道:“至于具體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那么多高僧齊聚商議,只要看看最近發(fā)生的大事,應(yīng)該就可以猜出個七七八八了!”
“最近的大事?”大智僧眉心一皺,神色有些迷糊,道“莫非是因為率意山一戰(zhàn),所以需要商量應(yīng)對斷慈山崛起的妖物嗎?”
陸正搖頭:“不對,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嗔心大師就不需要如此諱莫如深,還瞞著諸位大師了!”從大智僧的幾句話中,陸正已經(jīng)明白嗔心大師也沒有對大智僧等九僧出去佛山的目的。
大智僧道:“陸施主的有理,佛山乃是我佛門至高祥瑞之地,若只是商議如何對抗妖物,戒師又怎么可能遭遇劫難,貧僧之前還以為或者有妖物在半路埋伏,想要戕害戒師呢?如此一,貧僧倒是更糊涂了,慚愧貧僧還以大智為名,卻實在想不到其中關(guān)鍵,懇請陸施主指點迷悶!”
陸正卻嘆了口氣,道:“其實并非大師無智,而是有些事情,恐怕大師還不知道的緣故。”
大智僧見陸正嘆息,神色一動:“是什么事?陸施主何以如此支吾難言?”
這大智僧和陸正一問一答,雖然是有心搭唱,但卻也句句不離真實,陸正確實是在推測,而大智僧也確實心中有迷惑不解。聽見大智僧問到這里,嗔心和尚終于開口了一句:“施主真是多智之人!”
陸正道:“大師既然這么了,就證明晚輩所猜測不錯了。大師此番受召上佛山,應(yīng)該就是為了佛門再立世間尊之事吧!”
“再立世間尊?不對啊,蓮華尊尚在,為什么需要再立世間尊呢?”大智僧不解問道,同時心中亦猛地一跳,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佛門世間尊和道門忘情天不同,如無意外,道門每一代忘情天都是執(zhí)掌道糊百年,便必須卸下忘情天大位,或者羽化飛升,或者退位靜修,只要是三百年期滿,就必須傳位給下一代的忘情天。但是佛門卻不同,世間尊之位只會在上一代世間尊涅槃圓寂之后才會傳給下一代。不過每一代的世間尊住世也差不多在三百年左右,相差不會太大。
但是佛門世間尊的傳承有一點個道門很不同的是,道門忘情天都是上一任忘情天傳給自己的弟子,也就是在玄宗內(nèi)部師徒相傳。但是佛門世間尊卻不一樣,雖然習(xí)慣上也經(jīng)常傳給世間尊的親傳弟子,但是卻必須獲得十山十寺所有駐山、法座和戒師三僧的認(rèn)可才行。倘若有過半數(shù)的三僧不認(rèn)可,那么即便是世間尊的弟子也是無法接任成為下一代的世間尊的↓僧眾會重現(xiàn)在佛門之中挑選以為修行高絕、符合眾僧之望的僧人來接替成為下一代的世間尊。而這樣的情況以前曾經(jīng)在佛門發(fā)生過三次。
大智僧感到奇怪的就是在此△明蓮華尊還在,怎么佛山會召集十山三僧前去再立世間尊呢?
陸正想起在玄都山上有過一面之緣的蓮華尊,當(dāng)時蓮華尊還邀請自己前往佛山一游呢?但是天不從人愿,自己還未上過佛山,蓮華尊便已不在天地之間了‰到這里,陸正仰天長長嘆息了一聲。道:“諸位大師還不知道嗎?蓮華尊已經(jīng)圓寂了,喪身在妖物黑甲的黑刀之下!”
黑甲就是唐九,但陸正卻認(rèn)為殺死蓮華尊并非唐九的意愿,因此只是黑甲。大智僧方才就有預(yù)感,但是乍聽陸正出這件事,仍舊是覺得耳邊炸開一個驚雷一般,將他們震得心神一喪,個個瞠目結(jié)舌,什么話也不出來。
陸正見到這般情形。心中更感覺到,以九哥的所作所為,不管它是不是黑甲,畢竟滌玄天和蓮華尊都是喪身在他黑刀之下,這個仇怨可不是那么容易解的。
過了好一會兒,大智僧等九僧才回過神來,紛紛向嗔心和尚求證道:“戒師,陸施主的是真的嗎?蓮華尊真的圓寂了嗎?”
嗔心和尚臉上現(xiàn)出沉痛之色。但目光之中透出堅毅之色,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道:“阿彌陀佛!眾僧聽好了,貧僧收到火焰庵傳來的消息,早在十五天以前,蓮華尊的確已經(jīng)圓寂在妖物黑甲的黑刀之下,圓寂之地乃是在萬古冰雪原之上。”
眾僧聽聞此語,個個收斂面容上焦躁傷感不安之色。端正身軀,雙手合十,口誦佛號不止。嗔心和尚又道:“來這件事等你們回到嗔怒山自會知曉,但現(xiàn)在既因為陸施主的緣故提早得知也無妨。眾僧當(dāng)知,此身隨緣$幻如化,如電光石火,如夢露閃電,毫不堅固,并不可惜。蓮尊早證脫天境界,生死自在,故而不必傷悲。只是妖物惡行可恨,我等當(dāng)以護(hù)法之心,降魔之志以應(yīng)對日后斷慈山的妖物,可都聽清楚了嗎!”
眾僧當(dāng)即齊聲道:“弟子等聽清楚了!”聲音之中自有一股難言的莊嚴(yán)悲壯之感。
嗔心和尚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對陸正道:“施主,貧僧有幾句話想與你私下一談,不知可以嗎?”
陸正一愣,隨即明白他的用意,道:“當(dāng)然可以!”
嗔心和尚雙手一合,道:“多謝施主!”話音剛落,陸正忽覺周身萬物氣息瞬息萬變,隨即入目景幻,折之間自己已不再兩界山之上,四周云氣涌動,白光耀目,腳下所處乃是在一片云海之中。
難道是這嗔心和尚施展偌大神通將自己帶到了這里嗎?一念方動,忽覺四周萬物氣息并沒有什么變化,頓時明白過來,自己還在兩界山上,眼前事所見乃是嗔心和尚的施展的神通幻術(shù)罷了♀手段十分高明,并非簡單蒙蔽耳目的幻術(shù),而是從心而發(fā)的幻覺之境,如獨開天地,也似是自成洞天的展開。對于在一旁的大智僧等九僧而言,兩人就等于是消失了一樣。
陸正知道嗔心和尚這樣做,必是有話對自己,而且還不能被大智僧等九僧聽見,便道:“大師,倘若只是再立世間尊,也不至于讓您心中如此登吧?究竟在佛山之上,還會有什么事呢?”
嗔心和尚道:“施主既然知道蓮華尊已經(jīng)圓寂,難道不知蓮尊親傳弟子三十二相也已散念削法了嗎?身為世間尊,首先必須是修為高超,能鎮(zhèn)壓群魔,現(xiàn)在三十二相修為盡廢,已是絕不可能再做世間尊了♀一次佛山召集三僧,并不是出自三十二相的法旨,而是出自金剛神云葉尊者!”(未完待續(xù)。。)
p:月底求票!謝謝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