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細數回明1大男配角之趙燧篇
========================《卿佳人》
作者:zzz
楊凌怎么都想不到,在勝芳鎮賞燈,竟然看見了趙燧。
楊凌與趙燧自然是惺惺相惜。蓋因趙燧頗有燕趙之風,且是個疼愛妻子之人。如此一來,楊凌自引為同道中人,著意結納了。但趙燧言談舉止,率性而毫不做作,讓楊凌尷尬之余,也難得放下面具,痛快一回。
趙燧也算是讀書人中的異端了,凡事率性而為,與眾不同,哪象個酸氣沖天的腐儒?鄉黨稱為瘋子,卻也相當。與楊凌相交,自不會吟詩作賦,徑自些風土人情,家長里短。卻不知正對上楊凌胃口,閑聊之下,沒成想引出一樁謀逆案。這趙燧渾號瘋子,也算是個瘟神了,瘟神和掃帚星,自然是沒好事情,只是可惜了活潑的村姑皇后王滿堂。
大明正德年初,天下已成多事之秋。趙燧仗義疏財,交游廣泛,為一方豪杰。且入了縣學,前途自是無量。可惜天不作美,適逢劉六劉作反,自知舍不了父母妻子,被劉六脅迫之下無奈作了反賊。且不知從此后,與楊凌的露水之情,化作了一場春夢。
即作了賊,也只得逢場作戲。只是烏合之眾的叛軍,有了趙燧這個素有謀略的讀書人,竟是鬧得天下盡知,殺得官兵落花流水。一時間攻城掠地,朝庭竟無可奈何。雖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趙燧大軍過處,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后自稱趙元帥,可謂是司馬昭之心。到后來,想必是嘗到了甜頭,愈發不可自撥,趙燧漸漸將秀才的身份一丟,安心這份更有前途的事情了。
但又誰知,這一切拜楊凌所賜。自勝芳鎮一別,趙燧便折服于其氣度與風采,心中暗暗起了相較之心。故亦想趁此良機,爭了天下,他日再與楊凌把酒言歡,實是人生一大快事,每每想及此事,趙燧自立的心思便多了一分。但不知劉六劉得知后,是否會吐血而亡,死不瞑目,就不得而知了。
趙燧平生自視甚高,亦有智謀,可惜遇上了楊凌。瘟神對上了掃帚星,這戲也有了看頭。
經數月碾轉征伐,趙燧漸勢大,可處處受他人制肘。反之楊凌卻大權在握,數省之力盡為他用,將趙燧等壓制于中條山枯守。雖楊凌招降趙燧的計策未果,卻也使趙燧與劉六等人生出嫌隙,為將來叛軍落敗,埋下了伏筆。
仙人橋上,眼前人竟是當年請他宵夜的故人時,趙燧一時間天旋地轉,不能相信。一心與之相較長短的楊萬年,竟是數月兵戎相見的楊凌楊國公,世事之詭譎,饒是趙燧數月征戰,殺人無算,卻也心襟動搖,情難自禁。而此時楊凌卻又在趙燧的心上劃了深深的一刀:勝芳鎮上,花市如晝。今日流云渡上仙人橋,亦是別具情趣,我與趙兄相遇,還真是詩情畫意的緊。趙燧聽聞后未噴血當場,也算是大豪杰,真漢子了。
世事茫茫難預料,清風明月冷看人。當初楊凌雖與趙燧一見如故,言談甚歡,可畢竟只是一面之緣。楊凌名動天下,世人所知甚多,而楊凌卻對趙燧不得而知。故此趙燧能從容脫困而走,徒讓楊凌功虧一簣。自知覷了趙燧,唯有長嘆一聲:此人智計百出,實是一員將才!言下之意:早知如此,惟恨當初未能收之。能得國公此評,當笑傲大明矣。雖趙燧輕易離去,卻也難國公心有不忍,故而開一面,以期能幡然悔悟,再續前緣。
“趙燧若生逢亂世,不失為一方豪杰,封侯拜相恐也不為難,可惜……”此為趙燧在長江邊兵敗身亡時楊凌所下的評語。寥寥數語,道出了國公對趙燧的稱許與失望,也道出了趙燧必然的結果。雖如此,楊凌楊國公還是無法遣懷:大丈夫生存于世間,所求者建功立業,所謀者名垂千古。趙燧求仁得仁,雖功業未成,卻也是大明立國百十年來聲威最大的草莽英雄,足以史書有載,千古留名了。趙燧未竟的事業,也只有楊凌繼續,方不負知己之情,相惜之意。趙燧若泉下有知,當銘感五內,死而無憾矣。
故此,我輩觀回明之趙燧生平,當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前事之師,肺腑之言,切記切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