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毒清 第一卷 彩云之南 凄凄慘慘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言片語辨人才

作者/沒落皇朝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嗯!你的主意不錯,拋開爭權奪利之事西山礦冶書院該建!以銅鐵鹽三事稱霸,這事兒往昔還沒人做過呢!但朝廷的課稅你怎么辦?

    我對洋務不熟識,明湖那邊難免輕忽洋務,你單辟出個洋務書院,是個不錯的好法子,但葛仕揚這人可用嗎?

    西洋的奇淫技巧,學些槍炮艦船就是了,你把銅鐵鹽三項也洋化,恐傷國吶!學了西妖的東西,這些讀書人還是讀書人嗎?這洋務有多大的利處?”

    從根上來,魏五是不支持洋務的,但身在云南不由己,以前摻和一些洋務之事,魏五那也是被逼無奈,學習洋務的出發點,也多半是為了制衡楊老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雞鴨犬羊自給自足,才是魏五理想中百姓的生活,這洋務有什么好?當年的廣州,林則徐學了半拉,就被洋人毀了,弄得個廣州人人逐利,浮躁不堪,這在魏五看來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他這三問,也是做過考慮的,云貴川三課的稅賦可是不少,楊家能輕易的讓出去?葛仕揚傳教士出身,詆毀儒教之人,可用嗎?再就是洋務能帶來多大利?

    “課稅該交還得交,只是這云南的財政不能自給,哪有稅賦上繳一?四川、貴州的銅鹽事務,把滇銅的攤子鋪的大一點,不問朝廷要錢就不錯了,他還想著要稅?

    至于葛仕揚,他遠比你合用,他的家人兄弟子嗣~在云南。他不可用。云南無人能用!

    至于洋務之利,這西山鐵廠你看到了吧!單單這幾十座高爐,一年就能產大幾百萬斤生鐵,足抵云南一省的出產,你洋務之利何在?

    前次廣州之行,聽西洋已經有了鐵殼輪船和內河鐵殼炮艦,你想想吧!一條內河輪船,一天十二個時辰行駛。風雨無阻,載貨數萬斤,一日行千里,還有那火車,這些都是你聽過的。

    我這西山鐵廠,如果用火車輪船運輸物料,產量會更大、更多,這就是洋務之利,你平時沒事兒的時候學學也是不錯,你的眼光閱歷可用。但治世觀點就是些廢物,對我來是絕對不能用的。”

    這些事兒☆猛那里也早就算計到了,滇銅解些進京倒是沒什么,至于金銀就算了。魏五現在算是半廢了,只要少了這個大患,宜良那邊算是徹底的平穩了,現在就該謀劃西山的事情了。

    而魏五也被楊猛所的鎮住了,這個西山鐵廠,沒想到產量如此巨大,這楊老三之前瞞的自己好苦啊!來以為盡在掌中的事務,到了跟前自己都分不出真假,這仗敗得不冤。

    “明湖書院那邊的人手,沒打什么折扣吧?”

    今夜雖打掉了魏五的野心,但難保他沒有別的彎彎繞,最近這段時間對魏五的監視絕對不能放松,別被這老奸賊給蒙了。

    “沒有,來的這批人多半都是無心學問的雜家,這些人不是沉迷考證、就是奇淫技巧,根難以入眼,若不是三爺先前有吩咐,這樣的人我一個也不會要的。

    這次您要雜家,我就索性將他們掃到了這邊,這百十人,有幾個人是有秀才功名的,其他部都是一無是處的雜家,學生只有二十幾個。”

    在魏五的眼中,那些不讀經史子集的就是雜家,讀書再多也無用,科舉正途這些雜學一樣也用不上,學來何用呢?

    幾十年根深蒂固的想法,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雖被楊老三敗了,但魏五觀點卻沒多大的改變。

    “哼……學生才最重要,這批人的歲數怕是不了吧?”

    沒打折扣才怪,聽魏五的話,楊猛就能猜到,他送來的這批人多半都是些不得意的讀書人,沒錢沒地位,只能讀些雜書消愁解悶,讓他們引路倒是可以,做西山礦冶書院的學生,這些人還不夠格。

    “多數是三十歲往上的,最大的六十九了。”

    老底被揭穿,魏五也沒多大反應,今夜一敗涂地,什么臉都丟盡了,被楊猛揭著面皮問話,他也有些無所謂了。

    “回去之后,選一批機靈的學生,博聞強識、善于變通就是要求,人數不要低于一百人,以后明湖書院每次招人,都要分出一部分給西山礦冶書院,數量就暫定一半吧!

    好的苗子都送到西山礦冶書院,中平之人留在明湖書院,那些不成器的送到商學院,這就是以后分派人手的標準。”

    兩人一路慢行,已經可以看到葛仕揚和明湖書院的那批人了。

    “一半?要好苗子?那明湖書院怎么辦?那里可是楊家的基礎啊!”

    好苗子被挖走,這可是關系讀書人的大事,楊老三這么做事,儒學就會慢慢的凋零,其心可誅啊!

    “是基礎不假,明湖書院以后培養的都是各地的官員,中平之才已經夠了。回去之后,弄一套施政的教材,我再給你改改,現在就開始培養他們吧!

    至于商學院培養的賬房,現在只是讓他們照章辦事,識字就成。”

    前期為了穩住楊家的步子,楊猛忽略了許多東西,接下來自己的重點就是西山,其他的事項都要往后排。

    “可是這樣會傷了讀書人的元氣啊!三爺您把好苗子都挑走了,這書誰來讀?那些中平之才嗎?”

    “書誰來讀?這個問得好,我的回答就是:不讀!”

    “不讀書怎么識禮儀?不讀書怎么知進退?沒有讀書人哪有新的朝代?”

    “書讀了是干什么的?不是用來科舉的,咱們以后不讀書,要用書!把書里面東西都用起來。

    我不是讓你弄些夫子嗎?把儒教那些束縛人心的東西選出來,咱們自己不用,等有機會∶在洋人身上。

    而那些對咱們有用的東西。同樣也選出來∶在咱們自己身上,這就是我籌建西山礦冶書院的初衷。

    孔夫子的《論語》寫了兩千年了,由這書衍生出了多少書,你知道嗎?

    將沒用的東西,送給給敵人使用,將有用的東西留下自己享用,衍生出更多有用的東西。對于西洋的東西也是一樣,有用的咱們留下。在華夏發揚光大,沒用的打包加料,給他們返回去。

    今天咱們的話就到這里,如果還有問題,明日去你昆明城的宅子里,咱們再議。”

    留給魏五一個框架就成,楊猛可沒心思跟他辯論,如今這西山礦冶書院才是第一要務。

    “好吧……”

    這算是引狼入室嗎?望著楊猛的背影,魏五的心里滿是苦澀。

    “見過三爺!”

    “嗯!精氣神還不錯,看來在明湖的這段時間你們享福了。知道我連夜請你們過來,是要做什么嗎?”

    魏五在明湖書院做的不錯∪不管真假,起碼這些讀書人見了自己是要行禮的,這玩意時間長了就是習慣,至于他們愿不愿意,楊猛才不管呢!

    對于楊三爺的問題,絕大部分人都在搖頭,沒有動靜的那些,看來也是在裝樣子,能猜到自己要做什么,這樣的人起碼心機夠了,試一下也不錯。

    “怎么沒人猜的到?這樣吧!咱們弄個彩頭,誰猜著了賞金百兩。

    潘桂,預備紙筆花紅,讓他們猜一猜三爺的意圖。

    紙筆發下去,十個字之內明白,不知道的就別亂寫,寫的對的人除了百兩黃金,還有別的好處。別忘了在各自的紙上署名!”

    潘桂帶著人手,將紙筆發了下去,一百多人開始了琢磨楊猛的心思。

    十個字還有自己的名字,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潘桂帶人發完了后面的,就開始收前面的紙張了,沒字的甩到一邊,有字的留下,沒想到他一個甩紙動作,引來了妹夫的責備。

    “把紙撿起來,都是好紙為何要隨意丟棄?該花的銀子,一分也不能少花,不該花的一厘都不能浪費q起來!”

    潘桂也是平日里大方慣了,沒想到在妹夫楊猛一露怯,就挨了一頓板子,妹夫的話不能不聽,潘桂溜溜的回身把丟在地上的白紙撿了起來。

    撿完了紙張,他這才把二十幾份寫著字的紙,呈了上來。

    “念!”

    “籌劃改建鐵廠,曹之嫌。”

    “滇銅復起,李明福。”

    “三爺自有安排,孫成涵。”

    “英明神武不過三爺,劉毅沉。”

    “辦洋務學西術繁榮云南,譚玉彬。”

    ……

    “不錯!還有人猜到了,譚玉彬,賞金五百兩;李明福,賞金三百兩;曹之嫌,賞金百兩。

    其他交白卷的賞金十兩,你們不知道就沒寫,明你們誠實,當賞!

    至于拍馬屁的,看看光景就成了,溜須拍馬你們也學的不到家。”

    楊猛的話完之后,多數人都舒了一口氣,而幾個胡寫八寫的只能低聲嘆息了。

    進明湖書院的這些人,多數都是窮苦的讀書人,十兩黃金絕對不是個數目。

    “我要籌建西山礦冶書院,葛師傅做院長,譚玉彬、李明福、曹之嫌,你們三人可愿意輔助葛師傅?”

    得到了三人肯定的答復之后,楊猛這才掃了三人一眼,譚玉彬年紀最輕,三十多歲,臉色黝黑而健壯,雙目炯炯有神而不斜視,應該是個任事的。

    曹之嫌,四十多歲,與譚玉彬正好相反,倒是與徐子渭有的一拼,身材瘦弱,五官有些猥瑣,留著兩撇鼠須,雙眼賊溜溜的直轉,一看就是個投機之人。

    李明福,在三人之中歲數最大、也最沉穩,年紀應該有五十多歲吧!身形中等、手腳略粗、一臉的滄桑,雙目略顯渾濁,但目光堅定,當是個實干家。

    “譚玉彬做葛師傅的副手,也就是西山書院的副院長,替葛師傅分憂。

    曹之嫌,做外務管事,專門負責書院的人事。李明福,做內務管事,專門負責書院派發下去的各項事務。

    這些職位只是暫時的,做得好繼續坐,做不好讓出位子,給做得好的人坐。”

    楊猛邊邊看,譚玉彬的時候,多數人是羨慕,曹之嫌的時候,多數人不服氣,李明福的時候,多數人表現出來的是欽佩。看來自己玩的花活兒算是成了,金子沒白發。

    “都忙活了大半天了,各位也累了吧!飯食已經準備好了,待會兒各位先用飯,吃完了之后還有事兒做。

    我在這里透個底子,就是關于洋務的,但咱們先不談洋務的事情,諸位吃飯的時候,都把自己腦子里的東西過一遍,看看有沒有關于鑄造、算學、車船地理等等咱們能用來做事的知識,吃完飯之后,我要聽你們一。”

    那些學生、讀書人吃大鍋飯,楊猛、魏五、葛仕揚、潘桂則是吃的灶。

    “三爺,剛剛只言片語辨人才,這招厲害!足足有了九分火候,魏五不及啊!

    譚玉彬是個人物,只是鐘情雜學,廢了自己上好的資質,不然以他的資質,專心讀書走科舉的路子,道府官是可以做的。

    李明復是個倒霉的,書是讀的不錯但科舉無功,只能研究些雜學糊口了,多年的積累,他的雜學功底,卻是三人之中最深厚的。

    曹之嫌卻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為人吝嗇待人苛刻,雖長得猥瑣,但心機還不算太壞,雜學的功底嗎?這位學的盡是些旁門左道,讓他管理人事,卻最好不過了,只是要防著他貪心的毛病”

    被楊猛挫敗之后,魏五是來看不透這楊老三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這楊老三的身影,卻來有壓迫感,看著楊老三,魏五現在都提不起爭斗的心思了。

    “呵呵!機緣巧合、胡碰亂撞罷了!葛師傅,你如果吃完了,就過去給他們透些底子,煉鐵、鍛鋼、冶銅、鑄炮、開礦、煮鹽、興修水利,這些東西都是我要的,你過去給他們賣個好。

    待會兒聽他們的時候,也不至于有太多的廢話,耽誤咱們的時間,葛師傅你最好弄個子,如果有人了對你有用的,記下那人的名字,后面再細談,今夜我只是要給他們一個,我無比重視西山的印象。

    桂哥,你跟著葛師傅,那個敢對葛師傅不敬,拖出去狠狠的收拾。”(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两当县| 南木林县| 娄底市| 巴林左旗| 龙陵县| 成安县| 镇赉县| 托里县| 佳木斯市| 中方县| 库尔勒市| 吉木乃县| 五家渠市| 临潭县| 崇州市| 炉霍县| 莱阳市| 揭西县| 临泽县| 越西县| 隆安县| 江源县| 金湖县| 营口市| 武山县| 安康市| 牡丹江市| 玛多县| 新昌县| 满城县| 修文县| 普兰县| 汤阴县| 新竹县| 江门市| 东港市| 武宁县| 美姑县| 满城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