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有開始就有結(jié)束,尤其是緬泰之間的這種滅族大戰(zhàn),雖現(xiàn)在暹羅的局勢很不妙,但多半是由于暹羅王手中無兵可用的原因。
隨著緬軍的逐步深入,這樣的局勢也會慢慢的改變,之前緬軍攻擊的地方,雖人口不少,但位置還比較偏僻,這對消息的流通來極為不利。
彭世洛被毀,緬軍進(jìn)入湄南河平原之后,消息流通的渠道,就會變得順暢很多,緬軍現(xiàn)在做的就跟暹羅軍隊之前在緬甸做的一樣,很快暹羅人也會舉國一心的。
楊猛預(yù)計緬軍打到烏泰他尼附近,暹羅就會大舉反撲,至多到大城,暹羅大軍就會很快的滿員,憑著三萬緬軍和二三十萬民夫,很難攻下慢谷,如果緬軍攻陷了慢谷,那兩國之間在慢谷的廢墟上必然有一場血戰(zhàn),損傷幾十萬人或上百萬人的血戰(zhàn)。
無論對對緬甸也好,還是對楊猛也罷,緬軍攻陷大城府之后撤離,才是最穩(wěn)妥的做法,緬王需要這批在前線經(jīng)歷過血腥的軍隊和民夫,而楊猛需要緬王保持一定的戰(zhàn)力,來對抗自西而來的英吉利。
緬泰兩國在慢谷血戰(zhàn),無論是對緬王還是對楊猛,都不是什么好事兒,一旦入侵暹羅的這幾十萬人軍覆沒,那緬王就少了一支至少十萬的鐵血大軍,這對以后對抗英吉利是極為不利的。
但是對緬王來,慢谷不僅是報仇的地方,也是恢復(fù)國力的地方,只要緬軍劫了慢谷,那這次的損失,大半還是能夠彌補的,現(xiàn)在雖緬軍從暹羅掠奪了無數(shù)的財物。但這些對緬甸來,還是不能值回票價的。
暹羅前期在緬甸掠奪的財物,絕對不會比現(xiàn)在緬軍掠奪的少,只是暹羅人被楊猛打了埋伏。不然現(xiàn)在的暹羅王還是很富足的。不然就是花錢買,暹羅也會有支差不多的軍隊的。
隨著緬軍的推進(jìn)。暹羅王必然會四處求援,英吉利、大清,這是最大的兩個選擇,至于安南和南掌。這兩國實力身就不如暹羅,安南如今也是戰(zhàn)亂,至于南掌,只怕他是有心無膽。
英吉利那邊,可能還會觀望,而大清朝廷,很可能會應(yīng)暹羅之請。介入調(diào)停的,這是彰顯大國地位的事情,想必朝廷那邊會有這個意思的。
但如今的大清,只是國土大而已。實力恐怕暹羅和緬甸兩國都看不上,朝廷在東南半島能有多大的威懾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若是朝廷謹(jǐn)慎,會讓云貴總督程瞀采出面,若是朝廷傻的派來什么大臣,那只能來丟面子了。能不能在調(diào)停之中,掙些利益,也是楊猛要想的事情。
想到朝廷這邊,楊猛也覺得有些納悶,最近朝廷那邊有些太過安穩(wěn)了,別是老道光掛了,四色棍即位了吧?
“芷晴,讓影子查查京師的情形,這段時間影子那邊沒什么消息,別是出了什么大事兒。”
年關(guān),楊猛是在勐臘過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二月末了,朝廷也該過完年了,可最近影子那邊沒什么京師的消息,八成是京師出了大事兒。
楊猛在勐臘算計著緬泰兩國,兩國之間的戰(zhàn)事,也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
彭世洛大捷,不僅讓緬王出了氣,也讓緬甸上下發(fā)了財,彭世洛三日而下,也讓緬軍的將領(lǐng)們,有了莫大的底氣,下一站烏泰他尼,這樣雖有些激進(jìn),但緬軍的將領(lǐng)們,認(rèn)為自己有這個能力,對此緬王也是點頭應(yīng)允了。
三千緬軍做先鋒,加上五萬民夫,這支隊伍,十天的時間就到了烏泰他尼,緬軍算是奇襲,再加上暹羅百姓的懈怠,烏泰他尼,只用了一天便陷落了。
緬軍的將領(lǐng)們也不是沒有腦子的,讓民夫扮作逃難的難民,烏泰他尼的守軍不知實情,傻呆呆的就讓先頭夾雜著三千緬軍的難民,停在了烏泰他尼的城外,緬軍選在夜間攻城,到第二天下午,烏泰他尼的守軍,滅!
屠殺與掠奪,繼續(xù)在烏泰他尼上演,五萬多的人馬,掃平了烏泰他尼之后,直接擴大到了十萬,前軍十萬后軍十五萬,烏泰他尼所屬的地域,也直接變成了地獄,前后夾擊,依舊將消息掩藏了下來。(pn平南)
生還者太少,這一撮人,根難以讓暹羅的百姓,感覺到恐慌,暹羅王雖然依舊在努力,但他手下的人馬,至今仍不過五萬眾。
緬軍在烏泰他尼地區(qū),忙著殺戮與劫掠,而大部分的暹羅百姓,依舊在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日子,對于即將到來的緬軍,暹羅百姓并不懼怕,畢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來了就走的就是緬軍。
烏泰他尼地區(qū)是暹羅的富庶地區(qū),這里的財富,可不是彭世洛能比的,除了一個烏泰他尼,這片地域還有無數(shù)的村寨存在。
這對緬軍來,不僅是一個發(fā)財?shù)臋C會,也是一個擴大隊伍的捷徑,轉(zhuǎn)運財物,需要的人力太多,攻打暹羅的城池也需要大批的青壯,而暹羅嬌滴滴的大姑娘,也是人見人愛的。
緬軍在烏泰他尼的政策與別處不同,少量的殺戮,大量的擄掠人口,將暹羅百姓依照村寨老弱區(qū)分,緬軍的二十多萬民夫忙于轉(zhuǎn)運財物,而新攏的十多萬暹羅人口,則是攻擊大城府的主力,而老弱則是主力之中的主力。
從烏泰他尼到大城府,路上只有一萬緬軍,而十幾萬暹羅百姓,卻是老老實實的在緬軍的驅(qū)策之下,直奔大城府而去。
大城府是慢谷的一道屏障,暹羅王防守慢谷的最后一道防線,雖百姓們不支持,但暹羅王是不會輕易放棄大城府的。
十幾萬暹羅百姓,如飛蛾撲火一般,沖向了大城府的城墻,手里除了一根竹竿,沒有任何武器,這樣的隊伍。面對大城府的守軍,結(jié)局可想而知,只是屠殺而已。
一萬緬軍驅(qū)策的暹羅百姓,最終只剩了四萬多。這四萬多人。清一色的是青年男女,他們的家人死在了大城府的城墻之下。仇恨也就發(fā)生了便宜,來面目可憎的緬軍,成了他們報仇的依托,攻打大城府。成了這些暹羅青年男女的念想。
老百姓就是這樣,他們不看你給了他們多少的榮譽,多少的尊嚴(yán),他們看得是誰能讓他們過得更好,只要衣食無憂,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是支持的。
同樣的。食不果腹的情況下,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是反對的,老百姓看現(xiàn)在也看未來,只要你能讓他們吃飽喝足。或是給他們指引一條走上溫飽的道路,他們就是你最忠實的擁躉,反之他們就是你最可怕的敵人。
這樣的法子,不是緬軍的將領(lǐng)們想出來的,而是楊猛在背后的策劃,糧食交易、轉(zhuǎn)運財物,楊家的管事們,已經(jīng)與前線的緬軍將領(lǐng)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樣好的建議,緬軍的將領(lǐng)們,當(dāng)然會欣然接受。
烏泰他尼的劫掠還在繼續(xù),大城府的城墻下卻堆起了厚厚的尸骨,究竟死了多少人,沒人數(shù)的清,反正大城府城門前的許多洼地,都變成了血漿池塘。
而緬軍的將領(lǐng)們,則是擁有了一支將近十萬人的青壯大軍,他們與緬軍一樣,對大城府的守軍,充滿了敵意。
大城府的血肉屠場,也隨著大量難民的逃離傳到了暹羅境,這對暹羅王來無疑是個好消息,雖來的有些晚,但各處勤王的大軍,讓暹羅從滅國的邊緣,爬了上來。
大城府死的人太多,時間有限,再拖延下去,大城府就會成為瘟疫遍布的地方,緬軍的將領(lǐng)們,目光放在慢谷,而不是大城。
十幾萬青壯軍隊,已經(jīng)足以攻打慢谷了,大城府的用處沒有了悲劇再次開始上演,幾十聲爆炸之后,大城府的城墻坍塌了,十萬青壯涌入大城府,結(jié)局可想而知。
身后的劫掠已經(jīng)在繼續(xù),緬軍的將領(lǐng)們卻開始了戰(zhàn)前的動員,慢谷,復(fù)仇的地方,發(fā)財?shù)牡胤剑挥锰嗟难哉Z,已經(jīng)變得瘋狂的民夫和暹羅的青壯,帶著充足的戰(zhàn)意,直奔慢谷而去。
時間對暹羅王來,還是有些太倉促了,楊猛指使緬軍使用的法子,也太過歹毒了,十多萬可以面對炮火沖鋒的暹羅青壯,對慢谷的守軍來,太過恐怖。
成軍的時間太短,沒有精銳的老兵作為中流砥柱,雖守得是王城,但這并不能打消暹羅新軍心中的恐懼。
戰(zhàn)無可戰(zhàn)、戰(zhàn)之必敗,撤退成了暹羅王不得不做的抉擇,留一部分人守著王城慢谷,大多數(shù)人撤離,這是暹羅王的做法,但無論是緬軍的將領(lǐng)還是楊猛,都不會給暹羅王帶著大軍重整旗鼓的機會。
依舊是地道,大清的軍隊用爛了的手段,在緬泰兩國,還是新奇的事物,沖鋒與破城,雖付出了幾萬人的損失,但慢谷城終究還是被攻破了。
再者了,死的都是暹羅人,緬軍的將領(lǐng)們,也不會將這些人的死活放在心上的,他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只是慢谷無數(shù)的財物。
混戰(zhàn)潰退,一敗涂地的暹羅王,僅帶著不足五萬的軍隊和百姓退出了王城慢谷,人口都難以保,就別財物了。
慢谷也是緬王的最終目標(biāo),得了楊猛的提示,緬王更在意的是英吉利,而不是暹羅,暹羅有的是時間折磨他們,對于強大的英吉利,緬王還是有些畏懼的。
暹羅王準(zhǔn)備重整旗鼓的時候,緬軍已經(jīng)在計劃著撤離了,慢谷的火光,也是暹羅人舉國一心的開始,民心可用,大部分的貴族要求開展,即使再英明的國王,也不敢阻擋這樣的大勢。
暹羅百姓齊心,那是因為害怕,暹羅高層齊心,才是因為仇恨,誰沒個三親六故,暹羅的貴族們更是如此,彭世洛、烏泰他尼、大城府、慢谷王城,許多暹羅高層的父**嗣,就葬在那些廢墟之中,這樣的仇恨,比刺殺暹羅王要深沉的多的多。
與緬甸王城一樣,暹羅王城慢谷,很快就成了一片廢墟,暹羅人怎么做的,緬軍只會更加殘忍歹毒,攻下了慢谷,也該到了緬軍退兵的時候了。
有了大批的金銀打前站,緬甸的高層們很快就達(dá)成了一致,防備英吉利的進(jìn)攻,才是重中之重,報了一箭之仇的緬王,當(dāng)然也是贊同這個法的。
反攻是壓在暹羅人身上一個重?fù)?dān),但暹羅的反攻也需要時間練兵,戰(zhàn)爭之中也有短暫的和平,暹羅與緬甸,雙方都有這樣的訴求,短時間的和平,也就成了雙方不得不選結(jié)局。
緬軍安安穩(wěn)穩(wěn)的劫掠了慢谷,而暹羅新軍也在無盡的怒火之中,開始了整訓(xùn),復(fù)仇之戰(zhàn)、滅族大戰(zhàn),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
慢谷的財富很是誘人,但大量回歸的緬軍,也讓喬孤乃和楊猛,失去了隨意揩油的機會,雖也是賺了一筆,但與海量的財富相比,兩人賺的有些少了。
對此喬孤乃只能看著眼熱了,而楊猛卻穩(wěn)坐勐臘,這些東西,不過是自己暫時存在緬王手里的而已,英緬開戰(zhàn)之后,這些東西最終的主人還是自己。
三t
ᝧฉ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