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就見外了,咱們之間是有交情的,這樣的禮數沒必要,平輩論交即可。
老子要問的是,你曾夫子對河道工程,從貪官身上斂財是怎么看的,最近朝廷來的折子,直了斟酌二字,我這邊倒是有些糊涂了。”
曾滌生想行門生之禮,楊猛卻不敢消受,自己的歲數和聲名,做不得曾滌生的坐師,一旦做了,這事兒就是將來的笑柄,他和曾滌生二人的笑柄,天下人除了會指責他楊猛攬權之外,也少不得指責曾滌生腿軟。
曾滌生與左騾子不同,左騾子那廝奸狡,需要鉗制一下,而曾滌生的作用,近期在洋務,以后在國學,堂堂正正是曾滌生必須要具備的東西,對付曾滌生與對付左騾子,不能用同樣的辦法。
“部堂,此事有些欠妥當,只怕招致天下讀書人的非議吶!”
借著情緒激動,曾滌生也了實話,這就是他對楊猛河道工程的看法。
“若是依著這些章程做呢?”
對付曾滌生,楊猛準備的很妥當,徐子渭那邊的條目已經有了,當然這是給朝廷看的,措辭肯定是堂堂正正的。
接過楊部堂遞來的草,曾滌生細細的看了幾遍之后,也不由的贊嘆,這位部堂大人了,雖對河道弊案的處置,依舊有些失當,但這無疑能對肅貪起到極好的作用。
屈服、敬服、畏服亦或是佩服,無論怎么樣,曾滌生算是服了楊猛,心服之后沒了那些爭權奪利的心思,曾滌生的平常心,也就回來了。
捏著簡簡單單的一份草。曾滌生想了很多的事情,從岳州到武漢,從武漢到九江,面前這位楊部堂。一直都在提點他。而且是發自誠心的提點他。
而這位楊部堂,不僅帶兵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手。理政也是當仁不讓的頂尖人物,現在再看那固河修渠興商事的折子,就有些精彩絕倫的意味了。
楊猛,從楊三到楊老三。從楊老三到楊部堂,從楊部堂到他曾滌生口中的部堂,一路走來,竟沒有一步是行差走錯的,無論是帶兵還是理政,這楊老三做他曾滌生的師父,猶有過之啊!
這是勾心斗角的關鍵時候。楊猛當然不會放松,雙眼一眨不眨的看了曾滌生近一個時辰,這位靜坐許久之后,竟做出了讓楊猛詫異的事情。
三拜九叩的尊師大禮。桌上未動的茶盞,就被曾滌生捧到了楊猛的面前。
“曾夫子,這個有些過頭了吧?你這眉毛胡子一大把,玩這個是不是有些坑人呢?”
抬起雙手搓了搓有了木然的臉頰,楊猛也被曾滌生突然來的這么一下,打亂原的節奏,這事兒弄得真是過頭了。
“楊師,當得此禮!”
曾滌生這話的時候,也是一臉的肅然,有些事兒不體味不知道,楊猛之前所做的事情,無論是在岳州還是在武漢亦或是在九江,都超出坐師該做的了,不僅苦口婆心的點撥,還兩次救了他的性命,現在想來,這位楊部堂,根沒有打壓他曾滌生的意思。
岳州議事之后,他心里對楊猛有了芥蒂,一直在刻意疏遠,許多事兒,楊猛怎么,他就是不照著做,現在想來,左季高在田家鎮大捷之前的書信,怕是多半出自當時的楊軍門之手。
曾滌生與左季高久有書信來往,那段時間左季高的書信,用語雖如舊,但書信里的許多東西,與現在楊部堂的話一對比,很容易就知道出處的。
“甭來這個,你曾夫子這么做了,天下人是罵你呢?還是罵老子?老子多大歲數,你曾夫子多大歲數,有些事兒平輩好話,你突地來上這么一下子,可是要折老子的壽元?”
楊猛現在真是有些頭皮發麻了,曾滌生這人倔強,萬一當著外人的面,來上這么一下子,他楊三爺還真有些消受不起。
“學無先后達者為先,楊師之前做了太多,滌生頑劣卻是充耳不聞,害的湘勇上下挫師折將,現如今滌生在江西大敗,差點身死,還是楊師所救,滌生愧對楊師之前的栽培!
人多半還是感性的,曾滌生聯想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些上不得臺面,而楊部堂卻發的難以企及,雖差了歲數,但在官場,這也算不得丟臉的事兒,做的好了,卻是一時之美談。
“行了!你曾夫子是個犟種,老子不與你置氣,背地里你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當著外人平輩論交,敢他媽胡咧咧,老子弄死你!”
“學生謹遵師命!
曾滌生蹬鼻子上臉,楊猛節節敗退,這事兒鬧得,完把楊猛的節奏給打亂了。
“甭這些沒用的了,咱們在岳州議的理學社之事,你怎么?”
千道萬,理學社才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吸納讀書人,投身與洋務之中,用洋務改變大部分人的看法,這也是大勢的一部分,做好了這個理學社,才是楊猛篡清的根。
“楊師為何鐘情于洋務呢?可否給學生解釋一番?”
曾滌生一口一個楊師,一口一個學生,可把楊猛膩歪壞了,這事兒要是傳出去,可不是好事兒,壞大局!
“甭叫楊師,聽著別扭,叫部堂就好,你還自稱滌生吧!你這一聲聲的學生,太嚇人!
至于這洋務,你想聽嗎?對老子來,洋務才是真正的大勢難當!”
有些事兒可不能養成習慣,若是在外人面前,曾滌生來個學生的自稱,豈不是臊人?
“大勢難當?滌生不明白!儒學之中的自給自足、各安其事,滌生覺得更為貼切一些。”
給曾滌生這樣滿腹經綸、滿腹疑問的人做師父,楊猛很不情愿,但涉及到了自己謀劃的大事,這教師爺,還不得不做。
“自給自足。倒是不錯,若這世界上只有咱們一國,就更不錯了,可惜的是。如今的大清。卻是被餓狼盯上的一塊肥肉。
印度,也不知你關注過沒有。這印度就是大清的前車之鑒吶!
庚子一役,兩千萬賠款,割地數處,開五大商埠。這一戰,就是因為自給自足這四個字,之前洋人到大清做買賣,除了送錢就不會干別的了。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英夷用了煙土,現在這惡果也來了,那就是朝廷的銀荒。庚子之敗,朝廷的八旗、綠營廢弛,是主要原因,但英夷的船堅炮利。也是朝廷戰敗的原因之一。
造船造炮,這是林公當年的想法,睜眼看世界,這林公可謂是第一人,只可惜他看的不是很面。
西洋的蒸汽機,才是主導洋人變成列強的利器,蒸汽機這東西,在地上是火車的動力,在海上是輪船的動力。
老子送你的快船,就是所謂的輪船,你想一想,有了這些東西,洋人往大清派兵,會有多難?”
服曾滌生,不能用利益吸引,洋務除了利益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御外晦了,這也是楊猛唯一的突破點。
“部堂所的,滌生大抵清楚,也確有其事,但是御敵于國門之外,只要槍炮艦船就好,大辦洋務,是不是有些靡費了?”
這些事兒,曾滌生明白,但涉及到了軍務,這洋槍洋炮洋船就足夠了,再多有什么用呢?
“槍炮艦船這東西,一時一變,若咱們真的與列強對上了,就跟褐貝絲和我的擊發槍一樣,洋人給咱們次貨,或是制造次貨的機器,咱們怕是造不出好貨吧?
當兵的手里的家伙事兒不如洋人,洋人就要打進國門,有了輪船火車,別一兩萬了,就是十萬二十萬的人,洋人也就是費些氣力而已,有了港島,多少人多少糧食存不下?
想要御晦,可不是你想的那般簡單,洋槍洋炮洋船,咱們可以稱之為軍工業,這軍工業,涉及的東西很多,從物理到化學,從化學到數學,許許多多的東西,咱們想要自造犀利的槍炮艦船,就有興辦洋務的必要。
舉一反三這話,你清楚吧?咱們辦洋務,就是要依葫蘆畫瓢,之后才能讓洋務跟儒學結合,弄出咱們自己的東西來,你來,這洋務該不該大辦呢?”
失了印度,英吉利或許沒有從陸路大量派軍的條件了,但重新打下印度呢?或是英俄法聯手,自陸路入侵呢?
有些時候,困難擋不住軍隊的,只要有利益,列強就會絞盡腦汁的去得到,當然大清最大的威脅,還是在海上,沿海的防衛,終究太過薄弱了。
這些話,雖有些是虛言,但未必不能成真的。楊猛的法,對曾滌生來最是合適不過,外面的威脅,從長毛賊手里的洋槍就能看的出來,挑撥離間從中漁利,兩千年前的戰國,老祖宗就玩過,從這些洋槍之中,不難看到英夷的機心。
最讓曾滌生感興趣的,還是洋務與儒學結合的事情,若是能如此辦理,卻是最好不過了。
“部堂,這儒學如何與洋務結合呢?”
“這個需要老子給你解釋嗎?儒學的典籍,怕不是只有論語一吧?儒家還講究六藝呢!這些東西你肚子里多的是,自己想想該怎么結合。
如今這大時代就是這樣,兩百年前大弗朗機,不敢窺視我華夏國土,兩百年后,他們敢伸手了。
咱們所處的年代,就是個變亂的年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吶!漢朝的董仲舒、明朝的朱熹,大清未必不能有個變革儒學的曾國藩!
老子讀書不多,能的差不多也就這些而已,具體如何考校,你自己看書!”
論戰,怕是三個楊猛也不是曾滌生的對手,讓他自己去想,讓他自己去琢磨,有了將洋務和儒學結合的心思,他就不去想如何抵制了,最終能出成果,這一點楊猛是可以肯定的,以曾滌生的學識,加上明湖前面做的事情,不出結果,對不起人吶!
新任的師父,不能答疑解惑,曾滌生也不在意,楊猛之前給他的書籍,他雖沒有過多的涉獵,但也看了不少,結合這年頭一出,思路也就通達了,別有些東西,還真能結合一下。
“部堂,這講述洋務的書籍,只有那幾嗎?”
“很多,幾百吧!翻譯出來的西洋書籍更多,幾千上萬是有的,那些只是最淺顯的東西,這樣吧!過段時間老子給你安排幾個熟識洋務的。
你和左季高籌備一些理學社的人手,書籍很多,你們的人手多多益善!
將明湖和西山的一些成果,交給曾滌生,也是楊猛的初衷,畢竟單靠西山與明湖,一年培養的人才終是有限的,若是讓天下的讀書人都參與其中,出幾個天才,簡簡單單。
只要曾滌生把理學社的架子搭好,楊猛依著河道工程出個招賢令,年之后,洋務才是真正的大勢難當! 三t
ᝧ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