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泰辰愚鈍,聽糊涂了!”
從衡移民到國際局勢,從國際局勢到教派之爭,從教派之爭到國內一統,這四項都是大問題,都包含著大學問,楊猛一下把輪廓擺在了丁泰辰的面前,想要想明白這些,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糊涂了?那咱們就從頭捋一捋,這話是從哪開始的?”
看著有些迷茫的丁泰辰,楊猛也不著急,笑吟吟的就準備從頭再來。
“派遣勞工、傳播儒教!”
道理聽得雖然糊涂,但丁泰辰做事兒可不糊涂,從哪起得頭,他張口就來。
“派遣勞工,是為了五國船廠的利益,也是為了攫取衡的資源。
這一條咱們打得是列強的一個疏忽,借用洋商之力,參與殖民地利益的爭奪,等列強各國回過味來,面對衡如此巨利,是不是要動手才能解決?
在衡動手,以咱們的海軍水平,只是癡人夢而已!
但大清的海軍雖差,也可以成沒有,但大清也有大清的優勢吶!
人多!人很多!人多到了四萬萬!整個歐洲又有幾多人口?
人是活在地上的,不是活在水里的,沒有海船軍艦,但澳洲、美洲、非洲有吶!這三塊土地,就是永不沉沒的艦船。
這航打到最后,是要搶船奪艦的,以這三大洲為艦船,咱們派個幾百萬上千萬人過去,船是誰的,打過之后才知道。
但這些人終是遠離土作戰。不團結當地的土人。難免要眾叛親離。孤軍奮戰的。
開礦的同時,改善當地土人的生活條件,這個手段只能維持一時之需,而儒教跨海而出,才是咱們的殺手锏。
老子派了這么多的勞工,當地人是不是要與咱們的人手有交際,什么鷹語還是當地的語言,咱們都不用。咱們就用咱們的漢語,想要交流,想要賺錢,簡單!學漢語吶!
這之書,就是儒教的典籍,學漢語就要學儒教,潛移默化之后,誰是誰的人,還分的清嗎?
待到列強發現五國船廠的根底之時,怕是也能五六七八年♀時間還不足以培植一群當地親近咱們的勢力嗎?
到那時,要戰便戰。誰怕誰呢?咱們的人在三大洲落了戶,這世界的局勢也就改變了,這就是所謂的國際局勢或是國際格局,到了那個時候,哪個要想排擠咱們,還要問問當地人的意見不是?”
由深入淺再由淺入深,楊猛在大框架之后的一個解釋,讓丁泰辰理解了許多東西,自家三爺謀劃之深,令人汗顏吶!自己這個正在執行的人,都弄得不明不白,就別那些個洋鬼子了,這招數高明!
“三爺思慮萬年吶!泰辰受教了!”
“這話聽著像罵人,思慮萬年,讓老子想起了千年的王八萬年鱉,抬轎子捧臭腳的話就免了,接著你糊涂的地方。”
丁泰辰的馬屁,楊猛不吃,丁泰辰對當今時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才是楊猛需要的東西。
“三爺,這派遣勞工之事,我大略的明白了,一是為了開礦,二是為了拉濾心,三是為了占據地盤,四是為了削弱列強。
但是,儒教有如此之大的事嗎?讀些蒙學書,就能改變當地土人對咱們的看法?
與其余兩教相比,儒教缺了拉濾心的東西!”
三教爭鋒,三爺的簡單,另外那兩教,都有拉濾心,抵制其他教派的手段,而儒教卻是沒有這些手段的。
“呵呵……泰辰,你看儒教了,大清朝廷為何要閉關鎖國呢?閉關鎖國又為何能成功呢?
除了大清,咱們周邊還有一個閉關鎖國的東洋呢!他們又為什么會成功呢?
東洋,雖咱不怎么喜歡,但東洋源自儒教卻是咱不能否認的東西,儒教不排外?扯犢子呢?其實這儒教是最排外的一個教派,自漢以來,多少胡人、夷人、蠻子亂過華夏?
那一個個要滅絕儒教的都那里去了?敗了!死了!滅了!在華夏,只要不尊儒教,只有死路一條,佛教如何?一個老子化胡,輕易讓漢地江山的佛教,變成了儒教。
除藏邊與蒙古,哪有不是脫胎于儒教的佛宗呢?跨海傳儒教,也是一局百年棋,夫子團,可不是為三大洲的土人準備的,那是老子為列強準備的,只要儒教有了立足于歐洲的基礎,夫子團的厲害,到那個時候才會顯現。
治國,儒教有兩千年的經驗;爭鋒,自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也是兩千年;同化,佛道二宗前車之鑒;玩弄一個國家,玩弄一群百姓,還有比儒教更有經驗的嗎?
大清的東西,瓷器、茶葉、絲綢,哪一樣儒教沒有涉及?茶道意境、器型品制、圖案花紋工序手段,哪個儒教又沒有法呢?
歐美進口這些東西的時候,就已經在接觸儒教了,把出口的商品做的精細一些,就是在宣揚儒教。
茶葉,洋人是怎么喝的?瓷器,洋人是怎么用的?絲綢,洋人是怎么穿的?
貴族、富豪、政客、平民,該用什么樣的東西,儒教都有法的,將出口原材料,轉換成出口精細商品,云煙就是一個參照物。
泰辰,你來,儒教有沒有這樣的事與手段呢?”
這些也是楊猛近期悟出來的道理,不是因為別的東西,還是因為云煙,在記者團采訪他的過程之中,楊猛看到了歐美記者,對于云煙背后秘辛的興趣。
而出云煙出自前明皇室,來路隱秘之后,各國記者都被深深的吸引了,一個粗制濫造、充滿謊言的云煙都有這樣的事。那出口了大幾百年的茶葉、瓷器、絲綢呢?
在茶道一途上″教有許多法與學問☆猛問了一下徐子渭,心里也就有了想法,瓷器、絲綢雖沒有茶道那么深沉的底蘊,但在器形、花紋的規制之上,儒教也是有很多著述的。
三大出口創匯的主力商品,除了一個瓷器之外,其余兩樣,大多是出口原材料居多。而出口的瓷器,也受西洋文化的影響,其余兩樣東西所蘊含的文化,也都是洋人自己摸索出來的。
與其讓他們自己摸索,不如給他們現成的東西,讓他們依著儒教的法改進,人與人之間真是平等的嗎?人與人之間身份地位的區分,到了這個大時代,該用什么形式來表現呢?
身后的爵位?腰包里的財富?起居的豪宅?出行的車船?這些都是不面的,而儒教對此卻有一套極為細致而謹慎的規定。
什么人吃什么樣的東西。吃東西的時候用什么樣的器物,起居該有什么樣的規格。穿衣該遵循什么樣的制度,出行該有什么樣的排場。
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品味!什么能夠彰顯這種品味呢?獨一無二的東西,什么是獨一無二的東西呢?奢侈品算是吧?
上行下效,奢侈品有了,奢侈品的變種也該有了,以商業形式改變文化傳承,以商業形式改變世界格局,最后才是武力定鼎,這就是楊猛悟出的道理。
“果然是博大精深吶!身在其中,不知其所在,不知己所屬,糊涂了!
三爺,這格局又該如何劃分呢?著力點又在哪里呢?”
許多東西,丁泰辰都是要慢慢體悟、理解一下的,但作為實際的執行者,著力點,卻是丁泰辰必須要清楚的。
“拿張世界地圖過來。
泰辰,此事只可與子祺商議,只可與魏先生請教,其他人暫時拒之門外吧!”
丁泰辰拿地圖的功夫,楊猛也給了丁泰辰囑咐,這法子不知道就不明白,知道了,就很容易明白,讀書人的事,也是不容覷的,單憑自己的這些東西,若是給了曾左這樣的人物,扭轉大清之局勢,也不在話下。
“知道了!”
“你看,這是三教各自所屬的區域,澳洲、南美、非洲,是長久之地,要慢慢的來,這些事兒交予移民就是了。
這個教派是極度排外的,這一片區域,除了大清的屬國,和東南亞之外,盡量的不要涉及,以防他們的反撲。
提到這洋教,我經常掛在嘴邊的歐美,你知道是哪幾個國家嗎?英吉利、法蘭西、峨羅斯、德意志、米利堅!
英法是現在之敵、峨羅斯是后期之敵、德意志是近期之盟友、米利堅是后世之敵,你明白這格局,就該明白這著力點的所在了。”
用鉛筆將一塊塊的區域,在地圖上畫了出來,大體上了一下之后,楊猛就把目光由地圖轉向了丁泰辰,這就是稱量器量的時候了。
“傳教米利堅!削弱峨羅斯!”
沉吟了片刻之后,丁泰辰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對嘍!英吉利海上島國、彈丸之地、撮爾國,沒了衡的殖民地,它就是個廢物!
法蘭西雖處于歐洲大陸之上,但它的身旁,卻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國家,德意志!如今的德意志正在謀求變化之道,一旦騰淵而起,法蘭西也要面臨亡國之厄了!
峨羅斯,國土面積大過了咱們,這是家門口的敵人,宿敵!留著它沒多大好處,自西北而上,峨羅斯的那一片國土,可不是正道來的,而峨羅斯的人口,也多半聚集在歐洲所屬的區域,由西北發兵,將峨羅斯一劈兩半之后,它還有多大的氣力與咱們較勁?
之所以用德意志為盟友,就是德意志與法蘭西、峨羅斯之間的利害關系,德意志想要崛起,前有法蘭西這個攔路虎,后有國內資源不足的掣肘,前圖法蘭西,后圖峨羅斯,不得不為也!
米利堅,自屠殺印第安人之后,北美洲,已經成了歐洲的次大陸,米利堅所處的位置,國域的遼闊與咱們不相上下,極為適居的一片大陸,主要人口是歐洲的白人。
環境優、資源富足,地理位置微妙,遠離歐洲的爭霸戰爭,這就是米利堅崛起的底牌,咱們要做的就是廢掉他們的這個底牌,將米利堅變成三教爭鋒的所在。
至于北美的另一國,就值得考究了,具體怎么辦,我還在謀劃之中,咱們家門口的那只白眼狼,不值得扶植,但又不得不扶植,難辦吶!”
許多東西,如今在楊猛的心里只是謀劃,還沒到實施的時候,楊猛不想過早的讓身邊的人知道這些,但時局迫使他不得不做出選擇了。
“知道了!近期五國船廠最大的目標,就是身處美洲的米利堅。”
“嗯!就是這樣,但是,米利堅近期會有大規模的內戰,知會咱們的人,無論立場如何,絕不允許參戰!咱們的人,只負責生產!
澳洲與南美,也不能輕忽了,這兩大洲,有最富足的煤鐵銅,而這些正是造船大量需要的東西,也是咱們崛起所需要的東西!”
丁泰辰的目的明確了,有了他坐鎮指揮,楊猛就不用過多的涉及商業了,英吉利開戰在即,五大商埠的防御,現在是重中之重。(未完待續。。)u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