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三山五園的大火,持續(xù)了五天之久,直魯民團死傷六萬余人才將英法聯(lián)軍趕回了張家灣一帶,如今京師的形式又安穩(wěn)了下來,但扎在張家灣的英法聯(lián)軍,卻是如骨鯁在喉一般,讓京師的官員和百姓,覺得壓抑異常。
殲滅英法聯(lián)軍,除了楊猛一系的人之外,京師的其他人或許都是這個想法,但楊猛的理由也很正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江南民團死傷兩三萬,勤王的八旗兵死傷兩三萬,京營人馬死傷五六萬,直魯民團損傷六七萬,京師民團八萬人軍覆沒,將近三十萬人馬打沒了,還是沒能奈何五六萬英法聯(lián)軍,這不練兵是不成了!
練兵的法,也得到了皇帝、軍機和京師大臣的認可,五比一的損傷太大了,遍觀諸軍之中,唯有楊老三練過的江南民團損失最,這練兵不得不做啊!
重新歸置京師附近的人馬也有必要,如今京師的人馬太過雜亂,需要好好的歸置一下了。
僧格林沁的人馬楊猛不太好控制,一萬就是極限了,讓他們這些蒙古馬隊,做各路大軍的傳令兵也是不錯的。
肅順,楊猛可以任意擺布,而且各地勤王的八旗兵,也需要歸置一下,以五千京營兵、兩萬江南新軍、樞的四萬多八旗兵,加上一萬京師的八旗子弟,兩萬直魯民團,楊猛立起了十萬人的八旗新營,肅順為主官。
直魯民團樞的十八萬人,被楊猛劃成了直隸民團與山東民團,加上兩萬新軍之后。也是各自十萬人的陣營。
韋駝子麾下的二十萬新軍。除去劃歸其余各軍的。也從江南和西南調來了一批人馬,組成了兩營兵馬,江南民團與西南民團。
五十萬大軍齊聚京師周邊,布防的方向就是津口一帶,組織十萬人規(guī)模的大營,楊猛也是無奈,一是訓練的時間短,將來的一仗。主要還是要靠人多取勝;二是要對英法聯(lián)軍進行分割包圍加以殲滅,人數(shù)少了配合不好,不如以十萬人為單位,這樣一來,在局部的兵力上就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了。
用新軍,楊猛也不是沒想過,但誰知道接下來英法援軍的規(guī)模呢?數(shù)量少可以用援軍,數(shù)量太多,就只能拼人數(shù)了!
而且新軍對楊猛來作用很大,兩萬新軍就能撐起一支十萬人的隊伍。以新軍的人馬為隊長,帶動整個大軍的訓練。兩三個月之后,新營人馬就會有可觀的戰(zhàn)力,若是持續(xù)半年以上,這些民團、新營,都是堪比江南新軍的精銳人馬。
這樣的精銳人馬,除了江南剿匪的幾支民團之外,大清是沒有的,而這些所謂的精銳人馬,只能相當于克里米亞戰(zhàn)爭之中的沙俄炮灰兵團,真正想要出戰(zhàn)力,沒有一兩年的訓練很難辦到,但國情如此,之后戰(zhàn)爭的走勢,由不得楊猛擺布,拼人口也是很無奈的辦法。
等控制了大清的整個朝局之后,楊猛也會在各地練一批精銳的,但就如今的局勢來,做這些還是有些早了!
廣州來的記者團,楊猛讓韋駝子帶著去看八里橋屠場了,那里的十幾萬尸體,依舊擺著呢!好在是冬天,不然就要發(fā)瘟疫了,即使是這樣,現(xiàn)在八里橋周邊幾十里的范圍之內,還是彌散著一股尸臭味。
十幾萬尸體擺在一起,多大的場面?一眼望不到邊,聚集在廣州的記者,多半是英法的記者,他們這次來是打算跟著額爾金行動的,但額爾金想要劫掠京師,自然是不會帶上他們的。
這些滯留在港島的英法記者,與廣州的丁泰辰聯(lián)系上之后,丁泰辰報給了楊猛,對于這些人,楊猛雖不怎么喜歡,但報道還是要有的,無論他們曲解與否,總歸是報道不是?總歸能讓戰(zhàn)爭規(guī)模擴大不是?
從八里橋歸來,這一大批記者的臉色都有些蒼白,十數(shù)萬尸體,即使是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之中,也沒有的場景吶!
從八里橋歸來,這支歐美記者團,也區(qū)分好了陣營,英吉利的一撥、法蘭西一撥、歐洲各國一撥、米利堅一撥、沙俄一撥,這樣的派系對楊猛來無疑是有利的,這樣有利于公正的報道。
英法之間就矛盾重重,互相看不上也是應該的,至于歐洲各國,在德意志的拉攏之下,怕是也以反英反法為主吧?米利堅與沙俄各有想法,恐怕記者團之中,也有兩國政府的人存在吧?
派系分明的百人記者團,各自也有各自的領袖人物,他們也是向楊猛提問的主力,對于這些楊猛也早有安排,精通各國語言的翻譯,每支隊伍都配了十個,他們和二十個新軍一起行動,一是監(jiān)視這些人的活動,二是保護這些人的安。
“楊部堂,被圍的英法聯(lián)軍,清國打算怎么處理?”
一路走來,這支歐美記者團,不僅看到了十幾萬尸體,也看到了在清國京師周圍布防訓練的幾十萬軍隊,恐怕如今的英法聯(lián)軍已經被包圍了吧?
“怎么處理?開戰(zhàn)之初,我國的方針的明白,不談判、不投降、不受降!”
楊猛的回答,讓英吉利和法蘭西的記者團,起了一些聲響,看來他們還是關注國士兵的。
“那就是要屠殺英法聯(lián)軍了?”
英吉利一方的記者,倒是牙尖嘴利,對于這些事兒,楊猛也沒必要隱瞞,結果如何,誰都會知道的。
“你可以這么理解!”
“這違背了國際公理,是不人道的!”
聲討之聲可不是一個人發(fā)出的,英法都有這樣的叫囂,對此楊猛只是微微一笑娓娓道來。
“現(xiàn)在這個?晚了!國際公理,那是你們歐美的國際公理,大清并不認可◆想大清認可你們的國際公理。那就把大清加入你們所謂的國際中去』有這個前提,怎么做事兒,是我大清的家事兒!
諸位不知道的是,這批將近五萬人的英法聯(lián)軍,除了殺傷大批官軍之外,還燒毀了我大清國的五處皇家園林。
他們燒毀的這五處皇家園林,價值在二十億兩白銀之上,他們燒毀的皇家園林損失倒是其次☆重要的是他們燒毀了我大清百姓的尊嚴!
對于這件事,我們國家的態(tài)度就是報復!與英法兩國之間開展報復性戰(zhàn)爭,我國的皇帝已經下了圣旨,不燒死英吉利女王不燒毀白金漢宮,不燒死法蘭西皇帝不燒毀凡爾賽宮,我們與英法之間的戰(zhàn)爭將長久的持續(xù)下去,直到我們達成諾言的那一天!
國家報復,將寫進我國的至高法典之中,開戰(zhàn),你們各國給大清造成了什么樣的損失。大清就要十倍!百倍的償還給你們!
諸位,記住這一點吧!你們英法兩國。才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罪魁禍首,如今的戰(zhàn)爭不是你們兩國與我國政府之間的戰(zhàn)爭,而是我國四億百姓與你們之間的戰(zhàn)爭,報復的目的達不到,戰(zhàn)爭就永無休止!”
這話可不是楊猛自己的杜撰的,這是彭蘊章起草的罪己詔中的話,此生朕不燒殺英法兩國皇帝以及宮殿,此生戰(zhàn)爭不息、后世戰(zhàn)爭不息,戰(zhàn)火永遠不息。
這話的有些過了,但楊猛覺得氣勢不錯,也就留了下來,這是個不錯的報仇目標,足以激勵一代人與英法死磕到底了,至于最終燒不燒的成,就看戰(zhàn)爭的走勢了,若是能打到英法的土,楊猛并不介意把兩國變?yōu)閺U墟地獄,戰(zhàn)爭嘛!除了殺戮和破壞,還有別的表現(xiàn)形式嗎?
完之后,楊猛給了各國記者充分的記錄與理解時間,理解了這番話之后,許多人變了臉色也在情理之中的。
“我國也一樣遭受了損失!難道我們也可以用這些借口持續(xù)戰(zhàn)爭嗎?”
英吉利的法依舊是跋扈而強橫的,這次的詰問把楊猛逗笑了。
“呵呵……部堂之前過,那是你們的事兒,我們大清只看我們的損失,至于你們的態(tài)度如何,就不是我國關注的事情了,無論你們是否要持續(xù)戰(zhàn)爭,我們這邊的戰(zhàn)爭腳步是不會停止的!”
“楊部堂,戰(zhàn)爭之中,英法聯(lián)軍屠殺過清國的百姓嗎?”
這話問的及時,這是德意志記者的手筆,八里橋的戰(zhàn)場,大多數(shù)尸體都沒有穿軍服,應該是平民百姓吧?
“哼!八里橋的一半尸體都是平民百姓的,他們的衣著是無法偽造的,他們衣服上和身上的彈孔難道不是吻合的嗎?
英法聯(lián)軍屠殺了我國的百姓,將來我國的軍隊也會屠殺英法兩國的百姓,這就是部堂所的國家報復的具體手段。
你們燒了我們的皇家園林,我們就要燒毀你們的,你們殺了我的軍人,我們就要殺你們的軍人,你們屠殺了我們的百姓,我們就要屠殺你們的百姓!
諸位,隨我去看一看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的皇家園林吧!在哪里,我的這些或許會更直接一些!”
一百多人,幾十輛馬車,千余人的護衛(wèi),一處處的巡視了京郊的三山五園,昔日的皇家園林,如今漆黑一片,巨大的磚瓦廢墟,依舊在冒煙的原木,火場的范圍之大,超乎眾人的想象。
憑借著被熏得漆黑的殘余建筑,一百多人的記者團,可以想象的到,這些園林的宏大與奢華,看著一堆堆廢墟的規(guī)模,就可以想象當初宮殿的規(guī)模,英法聯(lián)軍在清國犯的罪,可不止戰(zhàn)爭與屠殺一條,還有破壞一個古老文明傳承的罪孽。
每一堆廢墟之前,或多或少的都有英法聯(lián)軍的尸體,他們的尸體,已經被殘余的炭火烤成了干尸,但從他們臉上猙獰的表情,以及死后依舊在揮舞的手臂可以看出,他們是被活生生的插在火場烤死的。
一具具的尸體都是背后插了一根長矛豎在火場上的,細心的記者過去看了一下這些人的身后,看過之后他們的臉上除了驚恐就沒有別的表情了,生前他們遭受的痛苦,恐怕比活活被烤死更加的恐怖。
這些人是韋駝子,在桂良潰敗那一夜俘虜?shù)模材镜臉寳U注足以支撐一個人的體重,從身后弄進去,到被烤死這段時間,這些人都是活的。
“太不人道了!”
“這只是開始而已,我國有十大酷刑,若是捉了活的,我國的軍人會讓英法聯(lián)軍慢慢享受死亡的來臨!”
“我們可以參訪一下英法聯(lián)軍嗎?”
“不可以!那是戰(zhàn)區(qū),而且他們的結局已經定了,即使他們有遺言,我們也不會讓你們帶回去的,帶著悔恨去死,就是我們對英法聯(lián)軍的懲罰!”
采訪到這里,已經差不多了,這些東西足夠引發(fā)英法來援了,為了那不是存活多少的英法聯(lián)軍,兩國政府也要派出援軍的。
“那歐美與清國的商業(yè)來往呢?”
就在楊猛要結束采訪的時候,英吉利記者又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清國禁商,那參戰(zhàn)國,就不是英法兩國了。
“我國的軍隊會保擊國的商人,但也要視能力來保護,超出我**隊保護范圍的商人我國也是無能為力的。
英法雖是我們的敵人,但米利堅、德意志還有許多國家的商人,在大清都有龐大的利益,比如五國船廠,這樣的利益,是不受戰(zhàn)爭所侵犯的,而我們當初簽訂的合同,也是有這些條款的,商人不在我國政府的報復之列!”
自相矛盾?厚顏無恥?一套做一套?或許吧?大清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大清,這樣的一場戰(zhàn)爭注定是畸形的,因為他參雜了太多的利益在里面,有了楊猛這番話,攻擊廣州?英法聯(lián)軍可以試一下,歐洲各國已經米利堅的反應!
結果保證會讓他們瞠目結舌的,楊猛雖然嘴上的是國戰(zhàn),但這次的戰(zhàn)爭,不可能是國范圍的,征兵、動員或許會是國范圍的,但楊猛計劃的戰(zhàn)場卻在京津一帶,只要英法兩國政府對國內的商人做出了妥協(xié),那這場發(fā)生在京津一帶的戰(zhàn)爭,只能以英法聯(lián)軍的失敗而告終,在這里他們不占優(yōu)勢的地方太多太多,要是這樣也能戰(zhàn)勝,沒天理了!(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