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接著,他又問:“為何會如此大相徑庭,互相印證甚至多有矛盾沖突,但卻都能指引一個文明進步至此,這又是為何?” “我還想問,這些彼此出現矛盾的地方,孰對孰錯?還是都對都錯?又或者,誰對得多,誰對得少?” 他短時間拋出一連串問題,每一個都是如此尖銳,觸及到了圣堂許多人這段時間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 是啊,面對形形色色,差異如此之大的【世界法則】,孰對孰錯? 軒轅皇帝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所以,【世界法則】,不是世界生來就有,也不是道或者極點賦予的。 道有千面,也可無面,它既沒規定陰陽五行,也同樣不規定六大元素。 【世界法則】,是文明為了認識世界而自己給出的解釋。 當一個文明集體的遵從于一種解釋的時候,一個世界的法則也就由此誕生。 道就似一面特殊的鏡子,你給他一種解釋,世界就給你呈現出這個解釋來。” “嘶——” 眾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這還真是離經叛道之言。 世界最根本的法則,陰陽五行之道,是由人定義出來的? 人定義了陰陽五行,世界便給你陰陽五行,那人若定義六行七行,那世界是不是也要以此為基? 你要世界有什么法則,世界便有什么法則? 令狐大長老就忍不住想要開口與軒轅皇帝辯論切磋。 軒轅皇帝擺手止住道:“現在不辯論,容我把要的完。” 令狐大長老按捺住心中沖動,點點頭,規矩的坐在那里。 “不同的世界相遇,這是源于彼此都有成長的欲求,形成特殊的力,讓祂們彼此相遇。也即是,彼此可互做養料,互做成長的臺階。 甲世界成功吸收乙世界的精華養分,那么甲世界繼續成長,反之亦然,當然,泰瑞玟這種屢次遭遇兩敗俱傷、甚至同歸于盡的也是一種道路。” “這是最**的強存弱汰,更強、更有潛力的文明更強大,走向更遠,更弱、潛力更低的文明成為對方的養分。” “那么,咱們最關心的一點,孰強孰弱,怎么判定?論彼此的修為、戰斗力嗎?整個文明的強者底蘊數量嗎? 這或許是一個方面,但卻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我看來,不同世界的較量爭鋒,個體甚至國家、種族的較量都是次要的,最重要、最具決定性的是不同【世界法則】的較量。 也即是對世界的解釋權的爭鋒!” “所謂強弱,所謂潛力大,就是哪種世界法則更具有包容性、更具有成長性。” “我們應該理解的是,世界法則雖由文明定義,可其一旦成形,就是不可能擅改的根基,因為祂已經成為【世界法則】。 不是你覺得另個世界的法則體系非常有潛力,可為此世界重要補充,就可以拿來使用了,這是要經過既有的世界法則“過濾”的。” 若是泰瑞玟高層若是在此,必然深有同感,別異世界的法則體系,就是本屬于泰瑞玟世界的騎士之道要烙入法則層面都如此的艱難,更別異世界的法則道路。 軒轅皇帝又回到最初的話題:“我軒轅文明特殊,就特殊在這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咱們和泰瑞玟完全敞開彼此的根底,他們全面掌握我們以陰陽五行為基的一切知識,有可能嗎?……而咱們學習他們呢? 我記得圣堂這段時間已經有了幾項大成果了吧,可以像魔法師一樣借助間層瞬間移動的【瞬步】,借鑒他們的冥想法提升了對精神力、念力的運用之法,借鑒他們的魔法施放技巧提升了【真氣境】真氣干涉現實的能力。” 圣堂眾人又是倒抽了一口涼氣,他們之前都沉浸在吸收泰瑞玟文明精華壯大軒轅文明的快樂之中。 而這種層面的探索研究,本來就是圣堂最喜歡的東西。 他們一邊吸收泰瑞玟的精華,還在一邊感慨這個文明的偉大,卻從來沒有發覺自己的這種吸收能力有何不妥。 穆耳忒亞依然背坐著,卻再也沒有四十五度仰望空了,低下了頭,似乎也已陷入沉思。 流紅就坐在她的旁邊,忍不住出聲問道:“是這樣的嗎?” 這些日子,在流紅幾位女士的“開導”下,只要不涉及根本性原則,穆耳忒亞已經能夠正常的交流了。 她道:“是的,我從那個縣令腦中看到了許多經脈穴道理論,也知道幾門武學功法,也能嘗試著以你們的陰陽五行去解讀,可在我的體內,卻修煉不出來。” 到這里,她的聲音變得有些低弱,可很快又似不甘示弱的道: “不過,你們的陰陽五行體系,也是能夠納入我們地水火風光暗六元素之內的,可以讓我們的元素體系更加完美。 而你們的武道武技,也可以納入騎士的體系之內,讓騎士的成長潛能、戰斗能力都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流紅抓住了關鍵,一擊要害,道:“但卻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且,也必定會摒除掉很多與你們元素體系不合的內容吧?” 穆耳忒亞沉默了。 “這又是為什么呢?難道是咱們的陰陽五行體系比其他體系更完美?”許多人心中又生出了新的疑惑。 軒轅皇帝笑道:“這個問題就留給你們自己去思考吧。” 他心中卻想著,這不是陰陽五行體系比元素體系更高端,而是被太宗圣祖魔改的軒轅文明,陰陽五行體系只不過是一層外皮而已,卻不是最根源的。 他不由得想起了藏經閣最上二十層的那些書籍,其實已經有很多著作早已超出了陰陽五行的體系范疇。 他相信,自己點撥到此,圣堂會很快反應過來的。 他驕傲的想,在我們軒轅文明的骨子里,并非是陰陽五行體系和非陰陽五行體系的區別,而是可知體系與不可知體系的區別啊。 我們能知道我們的智慧允許我們知道的,這個邊界,可比陰陽體系、元素體系或者其他某個體系高遠了太多。 簡單來,只要是軒轅文明能夠理解的,就可以納入吸收,而對泰瑞玟這些文明而言,這是要經過他們制定的【世界法則】過濾后才能吸收的。 …… 任何一個原生文明,在誕生之初,必然會形成一套解釋世界的體系,并虔敬篤信。 經過無數智慧,無數圣哲的努力,當一個完美自洽的解釋體系成形,世界法則也就自此誕生。 而這世界法則,卻又成為了這一文明的認知邊界,祂要吸納外界的養分,就要經過這套世界法則的過濾,能吸收的吸收,不能吸收的摒棄。 不同的解釋體系,也即世界法則, 有的可以吸收得更多,包容性更強; 有的卻要摒棄掉更多,排異性更強。 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不同世界的成長潛力。 在這樣的較量面前,不同體系因此而誕生了多少高手強者,都是次要的細枝末節的東西了。 而要將世界法則的邊界擴展到“可知與不可知”這個程度,那就需要在文明之初就具有跳出文明局限的目光——這豈不是悖論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