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瑣事二合一!)
從安家出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飯間飯后安平和徐應龍聊了好長一段時間,就國內現在的一些時事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對自己的這次工作調動表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對此只用了主要是以聽為主,甚少表自己的觀點。一來是因為這事兒是安平自己的事情,和徐應龍關系不大,他的有沒有意見并不礙事兒。而來是徐應龍的視野早已經不再局限于這些俗事上面了,安平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徐應龍并不在乎,因為他不需要一個有權的岳父當靠山。
套用昔日某花旦的一句名言,我就是豪門何須嫁入豪門?徐應龍身就是一座任何人都無法逾的高山,又何須借用其他人當靠山。
正因為如此,安平最后能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實徐應龍并不在乎。能進固然好,沒有進步的空間也不遺憾,正好他可以帶著他們老兩口見識一下異域風情。
而安平其實也不需要徐應龍表自己的觀點,他只是想找一個聆聽者和他談談心。到了他們這個年紀,而且安平還是身催位,那么想要找一個知心朋友可是千難萬難,因此你自己也不清楚哪些人是沖著你手中的權力去的。
沒有可以信任的人,所以很多話安平也只能讓它爛在肚子里,從來都不和外人訴。
徐應龍雖然只是女兒的男朋友,而且年齡和他相差了至少二十五六歲,但是安平不知為什么,總是覺得自家的這個便宜女婿總是那樣的睿智,似乎是那種久經考驗的老狐貍,所以很多時候他更愿意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和徐應龍訴,而不是自己的妻子或者是女兒。
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徐應龍覺得這次進京對于安平來既是一個考驗,同時也是一個機會。
十年間生了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凡間來更是可以用滄海娠來形容。對于華夏政壇來這十年的變化同樣是翻天覆地的,之前的元也已經光榮的退居二線了,而王青云自從由天海前往京都任職之后深的上面的信任,最終在三年前的那次大研成功登頂,成為華夏的新任元。
而縱觀華夏歷代元,大多要有主政一方的工作經歷,同時還要熟悉部委的工作,此外一定程度上還要熟悉部隊的工作,國家需要培養的必須是一個面手才行。
安平在這方面也算是頗有經驗,之前出任天海市委書記的時候也曾是這樣的,在選拔書記的時候必須要有主政一市的工作經驗,而在沒有達到這些條件之前,任何想法都不要有,因為那太不切實際了。
反過來講,上面在他正年紀就要他到部委工作,可見上面對他的期望有多高。只要他順順利利的干上一屆,雖不能保證以后肯定能成為華夏的元,但是至少能成為華夏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
最重要的是,現任華夏的元之前曾和安平搭檔過,而且兩個人相處的非常融洽。再加上王家和徐應龍之間的關系,所以此次安平進京未必就不是王青云的意思。
總而言之,此次安平進京是利大于弊,是風險更是機遇。
從安家出來之后,徐應龍并沒有回家,而是直接驅車前往姬家大宅。
去之前徐應龍給姬父打了電話,徐應龍擔心老人們休息的比較早,應此提前通知一下。
當他來到姬家的時候,姬父和姬母都在客廳等著他。
稍稍寒暄了幾句,姬父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姬晗蕾以及靈兒身上了,徐應龍也沒有隱瞞,有啥啥,將姬晗蕾以及芯頭的近況了一遍。
知道女兒和孫女一切都好,姬父姬母就放心了。不同于安平夫婦要孩子比較早,而且除了安若曦之外還有一個兒子,就算是安若曦一直待在混沌空間里,他們也不覺得孤單。
但是姬父和姬母則不一樣,他們算是老來得女,身就寶貝的很,再加上姬晗蕾還是家中的獨女,因此向來頗得姬父姬母的寵愛,自從姬晗蕾跟了徐應龍之后,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待在混沌空間里修煉,只有很少的時間待在姬父姬母的身邊,尤其是最近的幾年更是如此,這讓兩老頗為牽掛。
再芯頭,這人與人之間都是從上往下親,父母對輩的愛永遠是那樣的無私。我們經除有子女不孝順父母,甚至于還遺棄老父老母的,但是卻甚少聽父母不疼愛兒女的。雖這話不是那么的絕對,但是大致的道理是這樣的。
而放在姬家更是如此,雖靈兒出生的時候是一個并不被人認可的私生女,而且還身患疾病,但是姬父姬母非但沒有嫌棄,反而卻對這個生命的到來頗為高興,對她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愛。
但是自從芯頭和徐應龍這個親生父親相認之后,這丫頭就脫離了姬父姬母的“掌控”,先是跳躍式成長讓姬父姬母差點以為自家外孫女被人拐走了,再后來芯頭拜師玲瓏仙尊以及閉關修煉,在地球待的時間身就來少,這讓姬父姬母很是思念。
這人最怕就是心里有心事兒,一旦心里有心事了,各種麻煩事兒也就來了。由于經常思念女兒和外孫女兒,姬父姬母體質下降的很厲害。
雖兩老今年年紀還不到六十五歲,再加上之前姬晗蕾沒少給他們調理身體,但是依然感覺老態龍鐘。
尤其是姬父,五年前由于開車沒注意,在高上和人生了一起事故,結果腥骨折,到現在走起路來依然不大流暢。
對于姬父姬母,徐應龍是打心眼里感激,看到兩老現在的狀態,徐應龍心里難免有點愧疚,當即為他們調理了一下身體,用仙靈之量行將他們的身體恢復到二十年前的水平。
盡管以徐應龍的修為完可以將他們的身體素質恢復到二三十歲的活力,但是徐應龍卻怕把他們嚇著,其次他們就是凡人,有些規律是無法更改的。
更何況姬晗蕾現在已經修煉成仙,到時候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然后在飛升的時候將父母帶在身邊,姬父姬母便會隨著她一起飛升仙界。因此自己現在完沒必要做太多,只要保證他們平平安安的就行。
身體上的變化固然讓姬父姬母高興,但更讓他們高興的是徐應龍告訴他們的另一個消息,據徐應龍,再過幾天自家女兒以及寶貝外孫女就會回來,這對于姬父姬母來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夜晚徐應龍哪里也沒去,就宗了姬家。
其實徐應龍原打算晚上去一趟仙緣學院,盡管時間已經很晚了,但是對于他來這根算不得什么,反正以他現在的修為也不需要坐飛機乘火車,只需要架起祥云,很快就能抵達西川。
但是兩老不知道他有這事兒,知道徐應龍在天海的房子已經有些天沒人住了,肯定是灰塵滿屋,所以姬父讓家里的保姆將姬晗蕾的屋子收拾干凈,讓徐應龍晚上就宗姬家大宅。
面對姬父姬母的盛情挽留,徐應龍也沒有拒絕,反正這次回來他的時間也不是很趕,就算是留下來陪他們一夜也無所謂,因此也就沒什么。
不過第二天一大早徐應龍就和姬家二老告別,然后離開了姬家,直奔西川而來。
抵達青城山已經是上午八點多了,這正是仙緣學院上課的時間。徐應龍也沒有進去打擾里面的老師和孩子們,只是在青城山主峰上坐了一會兒,用神識查看了一下學院的具體情況。
相比于幾年前,現在的仙緣學院的面積擴大了五倍有余,不但將整個青城后山都囊括了進去,就連遠處的都江堰的一部分底盤也囊括了進去。在國家財政不計成的投資下,仙緣學院修建的那叫一個富麗堂皇,清一色的仿古建筑群,即便是京都的紫禁城都遠遠比不上這里。
據徐應龍大致估算,這里單單大行宮殿就有八十多坐,而不遠處的青城道觀與之相比就想是一個新廟一樣,完沒有可比性。
除了面積擴大了之外,徐應龍還現仙緣學院里的學生數量也增加了不少。之前按照規劃,這里將會成為華夏孤兒的一處集中養育點,國各地所有的孤兒都將被集中到這里,由國家財政統一撫養。
而這里額定的接待能力為1萬人,但是剛才徐應龍用神識查看了一下,現這里在讀的學生遠遠不止十萬人。單單前院就不下十萬人,更不要還有中院以及后院。如果徐應龍預估的沒錯的話,仙緣學院在讀的學生至少有二十五萬以上。
更重要的是徐應龍對于這里的教學成果很滿意,雖然徐應龍剛才只是大致的用神識掃了一眼,但是他卻現仙緣學院也是藏龍臥虎啊!
這里的老師不少都是脫凡境的高手,而學生們也大多在丹成境上下徘回,一些天賦的學生更是達到了化嬰境。
雖這固然離不開孩子們的修煉天賦,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地球靈力的恢復。隨著劉伯溫將斬斷的龍脈都續接樁后,再加上徐應龍在整個華夏布置了大量的聚靈大陣,因此這些年來華夏境內的靈氣恢復了大半 管依然無法和上古時期相比,但是卻比之幾千年前要強一些。
而隨著靈氣的恢復,華夏的自然環境也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光禿禿的山頭都變綠了,北方的一些大沙漠也逐漸被征服,由沙漠變成了綠洲。
幾年前肆虐華夏的沙塵暴不見了,讓人們聞之色變的霧霾也消失了。在外界看來這是華夏政府治理環境的成果,但是只有徐應龍知道這是靈氣恢復之后必然的結果。
仙緣學院的展讓徐應龍很滿意,按照他當初和華夏政府的約定,仙緣學院是由華夏政府出資建造,但是卻由應龍宮出面管理,而培養出來的人才一部分要加入政府部門,主要是加入國安局,但是更多的卻是要成為應龍宮的門人弟子。
徐應龍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巨大的人才培養基地,應龍宮以后絕對不會缺乏新鮮的血液,而他的復仇大業也必然能夠成功的。
由于不想打擾學院的正常運轉,更不想打擾孩子們學習,所以徐應龍最終也沒有現身,而是在青城山之巔呆了半個斜就悄悄離開了。
我輕輕地走了,就如我輕輕的來,輕輕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徐應龍很瀟灑,在看完仙緣學院之后滿意的駕著祥云離開了,而徐應龍下一個目的地是京都。
原徐應龍是打算先到倭國走一趟,將九頭蛇那個臭爬蟲干掉之后再。但是想想那個家伙身受重創,九個腦袋幾乎被自己砍了個干凈,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恢復,想到這里徐應龍也就不著急了,所以他打算先回京都看一看自家老爺子,隨后在前往倭國。
關于自家老爺子徐應龍也是無語的很,按照徐應龍之前的意思是將他接入混沌空間,和父母妹一起生活。雖老爺子身體還不錯,但再怎么也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有人在身邊照看著總是好的。
再了混沌空間靈氣濃郁,就算是老爺子不修煉也能極大的延長壽命,對他總是有好處的。
但是老爺子卻那都不想去,就想在京都待著,沒事兒和王家老爺子以及方家老爺子喝喝茶下下棋,要不一起去外面走走,日子過的逍以在,并不想到混沌空間受那個拘束。
正因為如此,盡管老爺子知道混沌空間的存在,也去過混沌空間,但最終卻還是回到了京都徐家大宅。雖徐應龍對此并不贊同,但是老爺子自己要堅持,他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