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的祖墳是在一座巖山的陽面,山大概有多米高,并不壯觀,那里也并不止吳家一座墳頭,正面山坡上零零落落,不同的位置大概有四五個各種樣子的墳包。都是村里大戶人家的陰宅。上山有一道土道,因為平時走的人不多,雜草叢生,好在現在是冬天,人穿的多草也稀,走起來不是很困難。
這座巖山的面前,來是一條很大的山溪,所謂風水寶地,當時的人也就是前水后山這么一個概念,不過現在上有有人建了水電,還有人挖沙,山溪早就干涸了。
移棺的儀式選在了我到村子第三天的上午,看黃歷是個好日子,所以不止我們一家,很多其他的村民也在準備,巖山密密麻麻,這里一堆那里一群都是人。
我屬于長子嫡孫里排的上號的,老早就跪到了墳頭前,一邊的道士還在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四周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
我之前一直很有興趣的是,土夫子的墳會是什么樣子的,不過看了真是大失所望,和普通的農民墓差不多,水泥澆起來的一個扇形屏風一樣的墳頭,前面是一塊大水泥碑,后面是和山連起來的封土,是雜草,如果沒有那水泥的部分,你絕看不出來那里有個墳。
三叔告訴我,咱們家的祖墳算是村里老的了,在清朝的時候還有鄉紳重修過,這水泥的是建國后澆上去的,爺躺的那層是修在老墓上面的,這老墓下面的大概六七米才是祖宗的墳,是個什么樣子,他們都還沒見過,不過絕不會有地宮,叫我就別指望了,干這一行的,但求有個尸,這種大興土木的事兒是不會干的。
我聽了戚戚然,忽然感覺很好笑,這里一群跪的大概一半都是挖別人墳的,等一下起墳不知道會不會是他們動手,想著這批人忽然掏出一大溜折疊鏟來的畫面我就忍俊不禁。盜墓賊遷祖墳和法醫驗自己親戚的尸體,恐怕都是無奈居多吧。
在哪里一直跪了兩三個鐘頭,敲敲打打凍的我直打哆嗦,一直到快11點了,那穿著nike的道士才干完法事,我父親帶頭幾個親戚叔叔先起了墓碑,然后開始用石工錘開始開墳。
這完是沒技術性的活兒,一直砸了兩個時,在把墳窟砸通,那是四個并列的水泥洞,棺材就塞在里面,兩個洞是空的,那可能是給我奶奶和我老爹準備的,另外兩個里面是兩具木棺材,我知道其中有一具是我爺爺躺的,另外一具是誰的就不知道了。
二叔清點了墓碑上的名字,這里追溯上去,和族譜一對,里面應該有9具棺材,三叔有些肯定是衣冠冢,比如太爺爺的和太太公,這個輩分太大了,再往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叫,不知道那些老棺材的情況,如果散架了就更麻煩。
兩只棺材被抬了出來,接著老爹把上面的水泥墳窟砸平了,就開始挖下面的山泥,那就是三叔他們的強項,一支的煙的功夫就挖了下去很深,很快就戳到了青磚,那就是老祖墳的頂了。
接下去的過程我就沒資格看了,被老爹他們叫了出去,接著他們跳下去,開始啟開墳頂,道士開始念經撒紙錢。
我不知道老墳里的情況,不過看樣子年代是過于長遠,有點不好弄,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有第一只棺材被抬了上來,那是一只已經霉爛的不成樣子的老棺材,一看就知道不是現代的,一落地就散發出一股讓人不舒服的味道,那應該是地下泥土特有的氣息。
接著就是一只接一只,有些還在趟著泥水,很快,9具棺材部都被抬了出來,一字排開放在山坡平坦的地方。四周有人用水噴棺材的頭部,那里有刻著棺主的名字。然后道士開始做記錄。
我幾乎要凍僵了,雖然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但是我卻一點也提不起興趣來,這山上是在是太冷了,看到最后一具棺材被提起來,我心里總算一安,心他娘的總算完了,這***還真是個大工程,不比下地輕松。
接下就是把棺材稍微洗一下,要抬到祠堂里去放一段時間,因為是祖宗先走,所以要先把最老的棺材抬起,后面的才能跟著,所以我們還得等那記錄名字的人找到老祖宗。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口氣的時候,忽然就聽到我爹吆喝了一聲,我們轉頭向他們看去,就看到在墳窟里的人還在不停的拉著什么。
太陽快下山了,天色來黑,表公用長沙話大聲吆喝了一下,問是怎么回事情?
“還有一具!”我老爹大叫道。
“啊?”人群里一下發生了騷動,大家都看著那邊,接著,我們都看到又有一只棺材,從哪里被抬了上來。
“怎么可能?”表公看了看墓碑,又看了看陳列著的那些棺材,莫名其妙道“奇怪,怎么多了一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