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梟臣 正文 第10章 血書

作者/更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暮色四合的黃昏,從崇州兵軍營馳出的馬蹄急如驟雨,往東北而去,馬隊很快就給將暝的暮色遮掩得模糊。

    密林后,劉直隱隱約約的聽到遠處驛道傳來的馬蹄聲,暗道這幾十匹馬這么跑下來,怕是到即墨就要都廢掉了。扮作農(nóng)戶的葛衣斥侯穿過林子,亮了牌子,走到近前來,單膝跪稟:“一行六十二騎,靖海都監(jiān)使林縛居首,出營奔東北而行,應是往即墨而去……”

    “你確定是他?”張晏陰惻惻的問道。

    “卑職跟大人在鶴城見過他,斷不會認錯!背夂罨氐馈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睆堦虛]了揮手,令斥侯退下。

    雖同出內(nèi)侍省,但張晏一直都在外任職,劉直與他不熟悉,這時候也忍不住問道:“主子爺真就不怕他給十千主子拉攏過去?”

    十千即為萬,內(nèi)侍省的內(nèi)臣要十千主子便是指萬壽宮的梁太后。

    “我們都是圣上的爪牙耳目,圣心豈是我們能亂揣測的?”張晏攏著手,也沒有板著臉教訓劉直,雖然他也覺得可惜,但是今上都拿定了主意,還要他來當這把殺人的刀,他又有什么辦法?

    看到劉直唯唯諾諾,似乎還在擔心后果無法收拾,張晏道:“只要他沒有斷然領(lǐng)兵回崇州去,這事便算了結(jié)了……我不,你永遠也想不到會是誰去接替湯浩信的位子。要么老老實實的替朝廷效力,圣上也不會虧待他,想投靠萬壽宮那位,做夢!”

    見張晏得如此決斷,劉直心想背后必有自己猜不到的內(nèi)幕跟交易,但他還是有些沉不住氣,又問道:“我去崇州看過,那邊這時候斷離不開江東左軍的守御,主子爺是不是也太冒險了些?”

    “此時不動手將湯浩信從山東踢走,等他們真成了氣候,還得了?”張晏反問道,又陰惻一笑,不屑的道,“怪只怪湯浩信尾巴露得太早,不冊立寧王而設(shè)南四郡總督,虧他想得出來!他一把年紀了,倒是沒有什么奔頭了,又怎知他不是給姓顧的鋪路?”

    劉直想想倒也真有可能,顧悟塵已經(jīng)是江寧兵部左侍郎,設(shè)個南四郡總督出來,顧悟塵即使趕不上第一任,第二任也沒有幾個人能有資格跟他爭。

    湯浩信與張協(xié)絕裂之后,沒有人將湯、顧一系官員稱為湯黨,倒有東陽黨的法,東陽黨可不就是以顧悟塵為首?不比長淮軍之于岳冷秋,江東左軍、東陽鄉(xiāng)勇可都要算顧悟塵的子弟兵啊。

    今上未必愿意忍辱做遷都之君,寧王多半要在江寧登基繼位,那時江寧自然而然的取代燕京成為帝都。

    帝都之旁不能養(yǎng)虎成患,也難怪今上要硬著心腸將湯浩信從山東踢開才能安心。但是劉直也想不明白今上會派誰去山東接替湯浩信的位子,當今廟堂之上,還有幾人能有湯浩信的威信?

    李斷走不開,再他身上纏著一堆事,言官整天找他的麻煩,要不是圣上護著他,他早就給踢回老家了。

    陳信伯?這倒有可能,畢竟在京中給張協(xié)架空,沒有多少事權(quán),還不如出鎮(zhèn)大郡。頂替湯浩信,也不算沒他的身份。但是陳信伯出鎮(zhèn)山東,似乎不能阻擋顧、林等人心生怨恨投向萬壽宮啊。

    岳冷秋要負責與流民軍的戰(zhàn)事,知時間里脫不開身來。

    想到這里,劉直腦子陡然給雷劈似的想到一個人,恍然想到冊立寧王也不像表面上那么簡單。

    從剡城到即墨,有驛道曲折相通,程六百里,林縛二十三日黃昏從剡城出發(fā),披星戴月,除了吃干糧、到驛站換馬稍停外,通宵沒有打過片刻的盹,次日午前便趕到即墨。

    看著即墨城頭漸近,林縛才稍勒馬韁,使馬減一減速,好在見湯浩信時,不使自己看上去太疲憊。

    顧嗣元匹馬孤騎在西城門外等候,似乎猜到林縛此時會來。

    看到顧嗣元一身披孝麻衣,林縛頓時給雷劈似的,整個人瞬時間沒知覺似的從馬背上滾下來,狠狠的摔到黃土滾滾的即墨西城門的官道上。

    林縛翻身爬起來,坐在路梗上,心里悲痛,便覺得這城門樓子好遠……

    “辭別寧王,從臨淄離開,阿爺就斷不肯進食,是唯有死在任上,皇上才會知他忠心耿耿,”顧嗣元失魂落魄的起與陳/元亮分開之后的事情,“阿爺要我在此等你過來,除了這封信,他要你先看這封血書……”

    林縛先將血跡斑斑的白紙攤開,以手指醮血而書,只有十字,字字千鈞,壓在林縛的胸口:不求青史名,但為民生故!

    林縛嘴皮子扯動了一下,想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卻仿佛看到湯公像只老狐貍似的藏在云端而笑,他倒是看透自己會笑他死得愚忠,倒是看透自己心間的怨氣難消,才留下這十字血書來。

    林縛不忙著看信,恭恭敬敬的將血書疊好,藏入懷中,對顧嗣元道:“阿爺?shù)男乃,我明白了,我就不進城去了,這就回剡城護送寧王進江寧,你安排給京中及各地報喪吧。”就在東城門外的黃土大道上跪下,恭恭敬敬的叩了三個響頭,也忍不住落下兩行清淚,淚水也不抹,翻身上了馬,又帶著趙虎與一干護衛(wèi)往剡城方向馳去……

    林縛回剡城后,就住進軍營不出,也不催促寧王起程,陳/元亮等山東官員得知湯浩信辭世之事,慟哭一場,便離開剡城回青州去了。

    張晏等人在剡城等到二十六日才接到青州正式發(fā)出的報喪公函,才知道湯浩信辭世的消息。

    張晏也是嚇了一跳,就他的心思也不想湯浩信立時就死,只是透露出今上有要他死的心思,逼他辭官致仕,將山東的位子讓出來,沒想到湯浩信骨頭這么硬,竟是死在任上了。

    整個山東郡的官員會怎么看?沒有多少人會直接將矛頭指向圣上,但都會知道是他與張希同聯(lián)手將湯浩信逼死。

    林縛會怎么看?

    張晏一時也慌了神,張希同不肯出面,他拉著劉直去城外軍營見林縛,卻給林縛要轅門校代轉(zhuǎn)的一句話頂了回來:“守孝之身,見賓客不祥,何時啟程去江寧,通知一聲便是!”

    林縛還愿意率兵護送寧王去江寧就藩,張晏稍安心一些,但也知道這梁子結(jié)深了,頗為無奈,眼下也只是能穩(wěn)定林縛便好,便去會合張希同安排寧王起程南下之事。

    揚子江是三角洲地貌,整個海陵府仿佛支伸出去的大三角,從崇州北上到剡城,實際是由東南往西北斜行,是揚子江三角洲的斜邊;從地理上來,剡城是在江寧的正北方向上。

    從崇州到剡城直線有八百余里,從江寧到剡城直線距離卻縮短了兩百多里。

    從剡城往南便是沐陽,便可坐船走水路,再往南便是宿豫(今宿遷),再往南便是淮安城,坐船進入洪澤浦,西面是給流民軍摧毀的泗州城、濠州城,再南下便是東陽府境內(nèi),通過石梁河便是江寧城北的朝天蕩。

    進入沐陽之后,敖滄海便率長山步營走陸路回崇州去了,林縛率靖海第一水營護送寧王官佐及王府衛(wèi)營一行四千余人走水路抵達江寧就藩。

    這一路上,林縛獨坐一船,閉艙不出,除趙青山等麾下諸將,外人一概不見,劉直也不見,彼此相安無事抵達江寧。

    岳冷秋統(tǒng)兵在豫中與流民軍作戰(zhàn),江寧眾臣以程余謙為首,幾乎體出動到朝天蕩北驛來迎寧王。

    顧悟塵也是以守孝為名,拒絕來迎。

    將寧王府一干人等丟在北岸,林縛便辭行回崇州去,乘舟在獄口停泊,與顧悟塵相見,唏噓之余也實在不知道要什么。湯浩信也有遺書留給顧悟塵,當前的局勢以及他們能做的事情,之前都討論充分,湯浩信留下血書便是希望他們不要以怨而害大義。

    寧王就藩江寧后,江寧將成東南諸郡真正意義上的政治中心,但是在寧王未登基,元鑒武人更多只是代表一個象征性的符號,權(quán)柄幾乎就掌握在張希同、張晏、劉直等人手里,東陽一系的勢力依舊在給這些人努力的邊緣化。

    無論是帝黨還是后黨,抑或楚黨、西秦黨或梁、曹等軍勛貴戚,日后寧王若在江寧登基,地方勢力里有兩大勢力是各方勢力都不容忽視的,一是吳黨,一是東陽系。

    吳黨還好,以地方官紳、清流士子為主,總是愿為官家所用,但在別人眼里,東陽一系就要危險得多。無論是江東左軍、東陽鄉(xiāng)勇,都在強勢擴張中,而東南局勢糜爛到當前的地方,又不得不安排顧悟塵做“江防大臣”。

    若以江寧為帝都,東陽系的勢力潛力實際要比當前的楚黨、西秦黨要大得多。崇觀皇帝也是一朝給蛇咬,十年怕井繩。曹家割據(jù)西北或奢家割據(jù)東南,都不能動搖元氏的統(tǒng)治,但是他害怕在日后的帝都邊上出一個奢家、一個曹家,為此甚至不惜起用梁習去山東頂替湯浩信。

    湯浩信給林縛所留遺書里也寫到“帝好權(quán)術(shù)以御臣下,出鎮(zhèn)山東者,唯鄭國公梁習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灵台县| 虹口区| 亚东县| 威远县| 靖江市| 岑巩县| 乐陵市| 新沂市| 云和县| 礼泉县| 文安县| 沅陵县| 榆中县| 新乐市| 潍坊市| 莱西市| 连州市| 都匀市| 徐闻县| 荣昌县| 永德县| 武威市| 通州市| 灯塔市| 兴安县| 福鼎市| 望江县| 定兴县| 玛纳斯县| 秦安县| 慈利县| 湖口县| 天津市| 澜沧| 台南县| 呼和浩特市| 松原市| 循化| 武川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