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梟臣 正文 第65章 買路錢

作者/更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二更,求紅票)

    返回二十里許路,乘馬車甚便,藩鼎拿了蘇湄的身契返回河口,耽擱了一個時辰不到,蘇湄倒先接到消息,已經在草堂里等候多時。

    “蘇湄叩謝侯爺、藩老……”

    不管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目的,元歸政今日能讓藩鼎將身契拿來,許自己脫籍,這恩情還是要承的。蘇湄當下跪地,給元歸政、藩鼎行了大禮。

    元歸政哈哈一笑,道:“蘇湄姑娘何時請我們吃你跟林制置使的喜酒?簸箕巷的柏園以及這邊的柏園,便當我與藩老送給你的嫁妝。”

    藩鼎也有準備,將柏園與柏園的地契、宅契也取了過來,與身契放在一起,遞給蘇湄;從此蘇湄就算是脫了籍,跟藩樓再無關系!

    蘇湄將自家的身契接過來,站起身來,粉臉一紅,道:“侯爺取笑蘇湄呢。”

    元歸政只當蘇湄害羞,見她將柏園、柏的地契也接了過去,接下來怎么安排,都是她與林縛之間的事情,沒有再追問什么。

    再了,林縛要娶蘇湄為妾,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娶。林縛的正室顧氏是顧悟塵之女,顧家如今已是江寧城里的顯族,女婿在江寧城里風光熱鬧的娶一名歌姬回去,顧家臉面上總是無光的。

    蘇湄脫了籍,不再是歌姬身份,就要守良家女子的規矩。這邊還要談事情,她先告辭回柏園去。藩家的婆子、丫鬟、護院,今天都要撤出去,還有好些事情要坐。

    對元歸政的慷慨,林縛也不是沒有表示,他拿起茶盅,微微抿著,道:“以前兩家些許不快,到今日也煙消云散而去,藩樓是江寧有數的商號,生意也做得大,我還要請藩老將生意做到崇州去,給崇州去添些財源呢……”

    “制置使邀請,老兒哪敢不從?”藩鼎笑道。

    此前,因湯浩信之死,林縛對梁家懷恨在心,對永昌侯府、藩家的商船進行封鎖,便是虞東宮莊的船,想要出入江口也受到極大的限制。

    江東米價六錢一斤,京畿差不多是此數的十倍。雖京畿米市給張協及戶部官員控制住,但不管怎么,永昌侯府與梁家以及梁太后要插一腳進去,張協總要分些肉出來。

    就算張協允許藩樓代表后黨往京畿米市里的插一腳,總也要運米北上才能牟利,但江口、淮口給林縛封鎖住,藩家雖有幾艘海船,卻無法運米北上。

    虞東宮莊那邊,也因給林縛限制住,只能運銀北上,無法運米北上,使他們有百般苦不出。這次拿出十二萬兩銀子跟蘇湄的身契,就算是從淮東買條道,也是值的。

    當然了,僅僅買通路是不夠的。

    在江寧的諸商號里,藩家的船隊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但比起林家與津海海商組成的黑水洋船社有近二十萬石的遠海運力,藩家就太不夠看了。

    算上走淮口、走膠萊河的百石船,藩家船隊的總運力也是萬石左右。雖黑水洋船社的遠海糧船,從崇州出海,直航到津海,速度快、效率高,一年能走五六個來回,但是走淮口、走膠萊河的近海航線周期極長,一年能走兩個來回,已經是極限了。

    費這么大勁,永昌侯府當然不是僅為了每年多運兩萬石米糧進京販售。

    藩鼎笑瞇著眼,道:“藩樓每年倒是能有好些米糧多余下來,京畿那邊又緊缺太多,沒有大船,兩邊就無法周濟。老兒想跟制置使打個商量,江東這邊多余的米糧,藩樓可以折價售給淮東,但要制置使在津海額外拔些米糧補給我們就成,我們可以比官價更高結算……”

    “倒不知藩樓每年在江東能余多少米糧?”林縛不動聲色的問道,也不看元歸政的神色。

    “制置使真個不知?”藩鼎問道。

    “哦,”林縛拍了拍腦門,恍然若悟道,“藩老是虞東宮莊節余下來的米糧?”

    藩鼎點點頭,虞東宮莊跟崇州隔著條江,想瞞過林縛的眼睛也不可能。要是林縛真給糊弄過去,他之前也不會如此用心的封鎖虞東宮莊的出路。

    虞東宮莊是梁太后的私房田,錢糧收入又稱宮莊粒子銀,歸梁太后私人支取。

    為了避免引起崇觀皇帝的警惕,每年公開北運的粒子銀都很有限,多余部分由藩樓暗中消化,分流到梁家跟永昌侯府。

    虞東宮莊跟崇州就一江之隔,這兩年林縛又怎么可能不摸清虞東宮莊的情況?

    虞東宮莊莊戶計有一萬兩千余戶,實際開墾糧棉田四千余頃,然而報備內府司的數據不足四分之一。按照規定,虞東宮莊的余糧要交平江府官倉收購,每年差不多八萬余石粳米。在扣除宮莊日常支用后,每年差不多有兩萬兩的粒子銀北上,送入梁太后的萬壽宮里支用。

    而虞東宮莊每年通過藩樓向平江府糧商消化的額外米糧,在三十萬石以上。平江府大面積種植桑棉,導致糧田減少,虞東宮莊的產糧,倒是彌補了平江府的糧食需求缺額。

    大量的銀錢,就通過藩樓流入梁家跟永昌侯府手里。

    藩鼎看向元歸政,最終的數目怎么定,還要他來拿主意。

    “二十萬石粳米總是有的……”元歸政道。

    “我也不虧侯爺的,”林縛道,“侯爺在崇州交給我二十萬石粳米,那我就在津海給侯爺領四萬石粳米走!”

    藩鼎暗感林縛心好黑,二十萬石粳米,他張口竟然吃掉八成!

    “三十萬石呢?”元歸政不動聲色的問道。

    “六萬石!”林縛道,“不能再多了,津海我大哥那里,也要分潤;再整條線的運力有限得很,戶部每年二百四十萬石的漕糧是必須保證的,要擠出六萬石來不容易啊!”

    “在津海能多快支取到糧食?”元歸政問道。

    “崇州這邊米糧入倉,津海那邊就可以同時支取!”林縛道。

    除了按時向戶部的津海倉交運米糧,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還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這些糧食一部分是糧道運力節余出來的;另外,燕南三府雖然給摧殘得厲害,但河間府,特別是津海縣,生產組織恢復較好,也有些糧食節余下來。

    由于京畿米市給張協及戶部官員控制著,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主要也是用來調節津海糧道的運力。另外也是有備不患,從里面撥六萬石米糧給后黨,問題不會很大。

    只要后黨能扒開張協及戶部的口子,從京畿米市里分一杯羹,六萬石米糧,能讓他們獲利不少。

    即使獲利會有相當一部流入梁家,但崇州獲利更多。這筆買賣做成,崇州米糧儲備能增加三十萬石,又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崇州這時候也要大規模的儲備物資了,即使處于魚米之鄉,米糧儲備也應維持在百萬石以上,才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好,就照此數來做!”元歸政一錘定音。

    藩鼎想想也無奈,整個津海糧道都控制在東陽一系手里,能拿六萬石米糧進京,換出銀子,應該足夠梁家從濟南府到衛河之間修一條大道出來!屆時走泗水北上,米糧到濟南后走陸路,再通過衛河轉運到京畿,總好過糧道的好處都給東陽一系得去。

    談妥事情,元歸政、元錦生、藩鼎便告辭離去,也不請不請宴的事情,永昌侯府與淮東軍司交往過密,傳出去總不大好聽,元歸政也不想永昌侯府從此就給寧王府盯上。

    林縛走回東廂院,朝袖手站在窗前,望著外面院的高宗庭,拱拱手道:“讓高先生久等了。”

    “制置使客氣了,”高宗庭道,“永昌侯爺走了?”

    “走了,”林縛道,“他想從津海取六萬石米糧,我已經應了他。”

    “除了交給戶部了,你在津海還存了多少米糧?”高宗庭問道。

    “李兵部要打遼西,我可以再額外供應十萬石糧,”林縛道,“我計劃先打下岱山、昌國,將奢家水營壓制在內線、沒有作為。在那之后,靖海水師主力才能脫身北上。李兵部要是能在那之后再打遼西,我至少能在北線壓制高麗水軍,并打擊遼東沿海。如今,我雖然向寧王拋出用兵計劃,但不曉得會不會有人背后拖淮東的后腳、給奢家通風報信。我想,再順利也要在明年秋后才能將靖海水師主力抽出來。李兵部為什么不極力阻止陳芝虎南下?這時候只用薊北軍去打遼西太兇險了!”

    “李帥又能有什么善策?”高宗庭郁苦的道,“李帥雖居兵部尚書之位,然而朝廷諸公,李帥是最后一個知道陳芝虎調令的。李帥進宮勸諫,連皇上的面都沒有見到,皇上讓人問李帥,五年之期過去多久了?就算陳芝虎不南調,李帥今年不打遼西,也要被趕下臺去!”

    “……”林縛無言以計,他在江寧還處處吃憋,李在燕京的處境又怎么能好?想了片刻,又道,“既然他們這么忌諱李兵部掌握兵權,高先生為何不勸李兵部交出兵權?”

    “我勸過,”高宗庭疾首道,“李帥他去打遼西,能多些希望;即使敗,退回就是,也不至于撤退傷了元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手机| 大关县| 大田县| 远安县| 烟台市| 宝应县| 普兰店市| 东安县| 青阳县| 石泉县| 夏邑县| 报价| 嘉荫县| 甘德县| 曲阜市| 阳泉市| 玉溪市| 曲麻莱县| 杭锦后旗| 财经| 长兴县| 远安县| 普洱| 金乡县| 宣恩县| 察哈| 壤塘县| 紫金县| 汨罗市| 即墨市| 安平县| 敖汉旗| 长丰县| 吴江市| 扬中市| 扶余县| 古丈县| 顺义区| 定结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