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唯五月之末,江浙沿海多雨多大風。
得曹子昂通融給予方便,楚錚從山陰走捍海堤馬不停蹄的南下,從江門渡揚子江南下虞東。楚錚踏上虞東的土地時,正趕上臺風過境,颶風、暴雨將虞東境內的道路摧垮數處。
楚錚心急見到林縛,以敘陽信局勢之危急,頂著風雨南行。
好在颶風已經過境,雖不曉得下一波會不會再來,但也有一定的間隙時間。楚錚與扈從一行人,冒著風雨騎馬南下,雖艱苦,但也談不上有多兇險。
進入嘉興境內,楚錚才曉得虞東境內的風災還算是輕的。
這次臺風剛巧從橫穿昌國島,在嘉興東南的海鹽、平湖兩縣交界處入境,一路北掃,到到虞東時風力已經減弱許多。昌國島與平湖縣受災嚴重。
到處都是給颶風摧毀的屋舍、田野、道路,死傷甚眾,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
楚錚這時才稍能體會當年西沙島風災,一夜溺斃數萬人是何等的凄慘,才能體會當年以西沙島流民健勇為主體的江東左軍為何對林縛忠心耿耿,為何能如此的英勇作戰,不畏生死。
道路給摧毀,騎兵也難行,直到六月初三,楚錚一行人才趕到海鹽縣南的門山渡。
在門山渡的灣口里停泊了許多躲避風暴的漁船,楚錚想雇一艘船送他們渡江去。
門山渡段的錢江口異常的開闊,到慈溪上岸有五十里的水程。漁船皆,其時天氣又陰,風還沒有完的止息。
沒有人愿意為幾兩銀子冒險送楚錚渡江去,都勸他去海寧,走塔子山渡去對岸的上虞,才二十里水程。從上虞走陸路去明州府城也方便。
楚錚不曉得林縛、高宗庭等人就在上虞,心想著去海寧繞道,要多走兩天,還不如在門山渡多住一日,明日興許天色會轉好,就能直接渡江。
門山渡是有處漁港,形成不的鎮子,雖鎮上沒有客棧,倒是可以租住民院。睡到夜里,聽著風聲呼呼的刮著,雨打在屋檐、門檐上浠淅有聲,楚錚擔心天亮還是走不成。
不曉得風雨何時止息,給敲門聲驚醒,楚錚醒來,聽著是有人在敲主人家的院門,聽著門扉打開,有人在院子外詢問主人:“入夜前可有六人、其中一人斷了左臂,在你這里宿夜……”
嘉興屬浙北制置使司轄防,算是董原的地盤。雖董原也是出身東閩軍的人物,楚錚跟董原也相識,但當今形勢復雜,人心難測,楚錚擔心董原將他們幾個人扣下來,從虞東南下就沒有張揚。
按董原沒可能知道他們經過嘉興,但半夜有人敲門詢問,也由不得楚錚不警惕。
不管怎么,楚錚都無法跟董原刀兵相見,即使他們幾人給董原扣下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聽著有人朝這邊走過來,楚錚打開房門,問道:“誰找我?”
“楚校尉,是我!”一個年輕的聲音從暗處傳來。
楚錚乍聽著耳熟,一時想不起是誰,扈從撐燈從后走過來,才看到一個二十多歲青年的臉露出。楚錚還沒有認出來呢,他身后的扈從倒先熱情的一掌打過來:“陳彥,怎么是你?”
楚錚這才認出過來的這人是高宗庭身邊的書僮,五六年未見,當年的少年,已經是英姿勃發的青年了。
“你怎么過來了,高先生讓你過來的,高先生的人呢?”楚錚連問道。
“先生在船上,身份敏感,不便上岸,知道你們在門山渡四處找船過江,便要我來找你們,好在鎮子不大,不然我可就要跑斷腿了!标悘┑。
楚錚此來就想先找高宗庭,沒想到高宗庭人已經到了門山渡,趕緊跟主家結了房錢,與扈從隨陳彥到渡口。
這時候風雨停息,天邊有微弱的星光照來,人到渡口能看到不遠處停著一艘如山岳般的大型海船的暗影,給風浪吹打得搖晃不休。
楚錚他先乘船到江心再爬上大船,高宗庭穿著長衫,站在甲板,笑盈盈的看著楚錚登船來。在東閩軍中,高宗庭與陸敬嚴關系最為交好。他不似董原、陳芝虎那般不好接近,跟東閩軍下面的將領關系都好。
“高先生怎么在門山渡?”楚錚恭敬的給高宗庭行禮,隨口問及高宗庭在海鹽的緣故。
“專程來接你,沒想到正好趕上趟——昌國島這次受風災很嚴重,我隨制置使在昌國島視察災情,知道你們過來,怕你們走岔了,制置使讓我坐船來這邊撞撞運氣,”高宗庭解釋他來海鹽的緣由,又道,“你來明州還真來對了,敖滄海、唐復觀、陳定邦、楊子忱、虞文澄、虞文備他們都在明州——泉山的信倒是比你快一步,抱怨你經過崇州,也先過去看他。”
在青州軍,楚錚不過是的陽信尉,這幾年帶出千余精銳,也給顧氏父子奪了兵權,除五個忠心想隨的扈從外,楚錚孤零零再無依靠。此刻楚錚心頭熱流洶涌,如歸故里,而林縛專程讓高宗庭渡江來接他,心里更是感動。
上了大船,楚錚倒不覺得錢江口的風浪有多大,林政君號也悄然啟船,往昌國島而去。高宗庭邀楚錚進船艙詳青州局勢。
陳芝虎襲奪樂陵,顧嗣元率部攻之。
在樂陵激戰數日,顧嗣元始終未能奪回樂陵,待叛將周知眾率部渡朱龍河進入南岸,顧嗣元被迫率部退入陽信,據城以守。
青州局勢明面上的發展,淮東是清楚的,但是青州軍具體的兵力部署與防御策略,就遠不如楚錚知道得詳細。
在楚錚南下之前,顧悟塵為堅定守陽信、朱龍河的信心,將行轅移到陽信,督促軍民加緊修筑朱龍河南岸的防壘,其時從陽信及周邊地區征用民夫近四萬人,青忇。清河實際形成陽信與廣饒之間、屏蔽臨淄府南部地區的天然屏障。
但當青州軍的主力集結在陽信,而陳芝虎在樂陵站穩腳跟,叛將周知眾隨之率部渡過朱龍河,清河又成了阻礙青州軍主力從陽信從容撤出的障礙。
清河上僅有一座木橋,近有敵兵窺視,很難利用這座木橋將數萬軍民撤到南邊來。
眼下,青州軍主力只能集結在陽信據城以守……
“燕胡選擇這個時機打陽信,不利其騎兵出動,但實際上也是利用東海夏秋風浪狂暴,避免淮東軍走海路襲擾其側后——就看陽信能守多少時間了!”高宗庭道。
陽信離海不遠,楚錚在陽信統領鄉兵時,也時常到海濱操訓,然而渤海灣之內的風暴又怎么與夏季暴謔的東海相比?以往只曉得淮東借海船往來南北便捷之極,卻不知道海民常海途兇險竟然如此的可怖。
這次來明州找林縛與高宗庭,從給颶風侵襲過的東南沿海地區走過,心里知道就算淮東與青州不交惡,在風暴季過去之前,淮東也斷無可能走海路援青州。
淮東的兵力幾乎都壓在南線,即使無視奢家在浙郡的軍事壓力,能悉數抽出——不能走海路,數萬兵馬渡過錢江,進入浙北,從杭地北上,沿太湖西岸穿過平江府,再渡揚子江到崇州,走捍海堤大道到山陽渡淮河進入淮泗,再經沂南翻沂山進入青州府境內——就算董原與梁家同意給淮東軍借道,這么一番折騰,萬大軍進入青州府,少也是兩個月之后的事情。
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能指望淮東,難道能指望登州鎮或梁家、能指望更西面的長淮軍?
很顯然,燕胡在晉南的兵力,必然出動牽制長淮軍及梁家難以動彈的,即使柳葉飛不計前嫌,登州鎮兵力也實在有限,與青州境內除陽信之外其他地區的駐兵合在一起,也就能湊出兩萬多雜兵,守土尚不能,如何援救?
眼下只能指望顧家父子率青州軍主力能守住陽信,只要將燕胡南下兵馬拖疲,圍就自解。好在顧悟塵此前一心守陽信,在陽信儲備的糧草相對較充足,能支撐幾個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