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梟臣 正文 第37章 遷族

作者/更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崇觀八年之前的顧天橋,還是湖塘鐵梁山茶棧的帳房,拿著月銀養家糊口之后入江寧,也是因為顧悟塵在顧族實在找不到其他能提攜的后輩但又因為與顧家的關系不如顧嗣明親近,也不如顧嗣明那么能討顧家少君顧嗣元及夫人的歡喜,故而給排斥在顧家嫡親之外,反而叫他有機會能跟林縛走到一起

    之后數年的形勢發展,變化之劇烈,叫人瞠目結舌——

    在崇觀八年之時,天下有幾人能想到林縛會以司獄一吏崛起江淮之間而叫天下風云變色?

    顧天橋也不再是當年老實巴交的茶莊掌柜,而是身資巨萬、在江寧城里跺一跺腳、地也會抖三抖的大人物;江寧戰事之后,糧商操縱江寧糧價,便是以顧天橋為首

    只可恨給張玉伯當頭打了一個悶棍,要不是林縛最后站出來調停,顧天橋那一回能不能保證腦袋都難,叫顧天橋現在看到了張玉伯還是心頭發忤

    此時張玉伯在濟州任按察使,要不是林縛親自點將,給顧天橋千般好處,他都不愿意去濟州

    當然,這些年深入參與海東商貿的顧天橋,也知道濟州非但不是什么苦寒之地,相比較之下,甚至繁榮不下濟州

    林縛七月下旬為長女政君討得濟州郡君的封爵,打定主意要讓政君在長大成年之后就藩濟州,顧天橋自然也沒有那么多的廢話好啰嗦

    雖這些年來,顧天橋對林縛忠心耿耿,但林顧兩家的恩怨不清、扯不清,離開江寧,到濟州扎根,也非一個壞的選擇

    另一方面,哪怕是構成淮東中堅力量的江淮商紳勢力,林縛也不再支持他們在國內的正常商貿活動牟取額的利潤

    早年,張玉伯在江寧掀起米價風波,甚至要拿顧天橋殺雞駭猴

    雖事件最后給林縛壓下來,保住顧天橋,但同樣的,背后要沒有林縛在背后支持,僅憑張玉伯個人,他怎么可能有與當時操縱江寧米市的東陽鄉黨抗衡?

    林縛這幾年來,也是著意于打破區域與行業之間的樊籬,要將江寧所轄的諸府縣,形成一個不給傳統勢力割裂的、統一的市場,對欺行霸市的行為之打擊,從不手軟

    年后稅政的推行,拆榷稅為場稅與市商稅,實際就是直接廢除傳統的榷賣制度經營茶酒鹽馬糧鹽等業的傳統商賈勢力,還想借榷賣制度的專賣特權牟取暴利,也不再成為可能

    當傳統的榷賣制度給廢除,田制雖然沒有直接禁止土地買賣,但糧畝過五百畝者,所承擔的田稅要比基田稅高出一倍,也是正式揭開限制兼買田地以食利的序幕

    這還是其次

    殖商銀莊成立之后,林縛將江寧等地高達六百萬的公糧置入殖商銀莊,以極低廉的價格向江淮無地及少數的民眾出售,以籌措銀莊成立后所需要的巨額金此舉,直接將江寧的田價打掉一半

    表面上看去田價下降,有利于兼買糧田,但實際上殖商銀莊租賣相結合的模式,使得江淮地區無田或少田的佃農,樂意租買殖殖商銀莊推出的糧田江淮的大田主,即使握有大量的糧田,也雇不到足夠的佃農,而承擔的田稅一毫一厘也不敢短缺,再兼并田地,只是虧買賣

    實際這種模式,淮東錢莊早就在用

    淮東錢莊早年從宋、陳等大族手里接手的糧田,就高達四五百萬畝,最終都是以不到兩銀一畝的低廉價格,在三年間陸續出售給晉安、泉州及平江、丹江等府縣的無地或少地農戶淮東錢莊借此籌得高達一千四百萬兩銀,使得錢莊金直逼三千萬兩銀

    林氏、孫氏及周氏等勢力,是早在這之前,就大規模的拋售在津海田地

    雖當時主要還是看到燕薊、淮泗形勢難以保,才將津海、東陽等地的糧田拋售掉,轉移到崇州以避險但實際上,林縛早期在崇州大規模發展造船、冶鐵、織染、巢絲、造紙、采礦、海貿等業,所用的高達近千萬兩銀計的資金,則主要來源于此

    實際在格局發展的同時,已經動搖了傳統兼買土地以食地利的根基;田制、稅政的推出,不過是順勢而為

    顧天橋以往在江寧主要經營茶米兩業,積累下身家巨萬

    除了購地置宅、家人享用之外,其他從茶米兩業里所攢的銀兩,顧天橋也沒有埋在地下銀窖里,也在江寧城外花巨資買了一片占數千畝地的田莊食地利

    田制、稅政,顧天橋也是受到不的沖擊,但畢竟是次要的,顧天橋大的身家,也跟淮東其他商紳勢力一樣,早就扎根于錢莊、海貿以及諸多興的工礦等業里

    倒不茶米兩業就此沒落,相比較興的工礦、海貿以及錢莊等業,牟取利潤的能力已經極大不如顧天橋此次舉家遷往濟州,以往在江寧所經營的茶米兩業,雖然不會完放棄掉,但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叫顧天橋身心的去照料

    當然,顧天橋去濟州,林縛也不是一點都沒有給額外的好處

    最關鍵的兩個,就是林縛直接叫樞密院給顧天橋兩個特許權,允許顧天橋在濟州聚集資金,各開設一家錢莊、船社,在海東地區的經營權限,不低于淮東錢莊、黑水洋船社

    林縛還直接從內府拔出十萬銀元,以長女政君的名義,投入設立的錢莊、船社里去,確保設立的錢莊、船社,至少在明面上不會受到淮東錢莊、黑水洋船社的打壓

    顧天橋在親自舉家遷往濟州之前,與將要離開江寧往廣南赴任雷州知府的顧嗣元長談過一次

    不管另立朝會拖多久,元就只剩下一張皮,已經沒有辦法去改變淮東徹底掌握江淮軍政財吏諸權的大格局同樣的,淮東內部也不可避免的會因為利益的不同出現分歧,會出現派系之爭;在立嫡一事就已經十分的顯眼

    立嫡涉及到朝、帝國最高權力的傳承,涉及到朝最根利益的分配,由不得別人不爭,由不得別人不因此分出利益割裂的派系來,由不得別人不在背地里形成洶涌的暗流

    帝王家的后宮不得平靜,也常常根源于此

    孫文婉背后的孫家;蘇氏姐妹的背后蘇門舊將,劉妙貞背后的淮泗舊系,利益點都不可能完一致宋佳不可能有名份,也確實生不出子嗣,倒是解決了諸人最頭痛的一個問題

    不管以往親疏如何,因為顧君薰的關系,顧天橋都只能跟顧嗣元走到一起

    “你去濟州也是好的,”顧嗣元輕嘆一聲,道,“除了湖塘不愿意動彈的老族,其他能提攜的,都帶去濟州……”

    林縛要顧天橋舉家去濟州,實際上也徹底消弱顧氏在江寧的根基

    元高祖立嫡世宗時,為防止戚族把持朝政,在身前就陸陸續續的將世宗在京的戚族誅殺干凈,為帝位傳承鋪平道路

    爭嫡雖然涉及到帝國的最高權力傳承,不是那么好爭的;特別是林顧有間隙在前,顧氏退往濟州、擁立林縛的長女政君在濟州世襲就藩,也許是最好、最實際的選擇

    同樣的,林縛給顧天橋的兩個特許權,實際也是給顧氏的,將使顧氏在濟州一舉成為過遲氏、周氏等族的望族

    一方面,林縛要使顧氏在濟州,有實際支持長女政君世襲就藩的基礎,第二也算是林縛給顧氏的補償;另一方面,顧嗣元真有心于政事有一番作為,也會少受制肘

    “這往后,孫家差不多也會給這么處理?”顧天橋倒是不笨

    孫文婉給林縛生了一子,而孫家直接就是戚族:孫敬軒、孫敬堂一為參知政事、一為參知軍事,孫文炳也調入樞密院,為林夢得在支度司的副手,孫文耀也是副指揮使的高級將領,江寧府尹林景中為孫敬堂的女婿——這還沒有將西河會舊系的人物計算在內

    “敬軒公、敬堂公都不是糊涂人,”顧嗣元道,“成立的南洋船社以及盧加都督府,雖是孫尚望與孫思宗叔侄主持,但孫家在背后出力、出錢甚多特別是政君受濟州郡君爵,諸子封藩海外初見倪端,國公府的心思差不多就擺到臺面上了,敬軒公、敬堂公又怎么能不識相一點?一定要國公府指戳到臉面上、叫大家難看不成?”

    “這看來,以后真要立儲,差不多只能在月兒夫人、蘇氏姊妹及譙國夫人里選了,”顧天橋笑道,“也好,省得折騰……”

    爭儲為何爭得如此血腥?除以儲君的戚族能得到最大利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他皇子皇孫的戚族,即使老老實實不爭什么,也會受到君的強烈打壓,甚至血腥殺戮

    這種要搏就搏一把大的,不搏也會跟著部輸光的傳統,叫外戚勢力怎么不跟著去爭?

    雖蘇氏娣妹背后有蘇門舊將支持,但畢竟沒有嫡親父兄在

    即使以后蘇夫人所生的林武立為朝儲君,蘇門舊將們也只會希望政局保持平穩,而不會有其他亂折騰的動作

    劉妙貞的情況也是如此,淮泗軍系的勢力固然大,但劉氏宗族在戰事差不多已經消亡怠盡劉妙貞雖有兩個年幼的侄子給供養起來,但也是享受富貴居多,成大器的可能性極

    柳月兒雖有父兄在,但父兄太不成氣候,只要不亂折騰,叫他們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又如何?

    不折騰、同享富貴,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局面?

    這些年來,顧嗣元的爭執之心已消:既然林縛給顧氏在濟州一塊退保之地,實在沒有必要圍著立儲爭出個腥風血雨來;也是能感受林縛算計是深沉,平衡淮東下面各派勢力利益的苦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木兰县| 兴国县| 广安市| 南昌市| 农安县| 承德县| 雷波县| 玉屏| 洪江市| 房产| 治县。| 体育| 连江县| 永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尼木县| 天水市| 嫩江县| 济宁市| 绩溪县| 长宁区| 达拉特旗| 嘉祥县| 抚远县| 永济市| 利津县| 佛冈县| 湖口县| 霍州市| 天祝| 东乡| 静乐县| 福贡县| 三门峡市| 沂南县| 鸡东县| 盈江县| 垦利县| 巍山|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