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聽李利竟然下放兵權,將幾十萬大軍部派遣出去,滇無瑕驚詫地問道:“夫君為何要這樣做,難道你真的不打算進兵中原了,甘愿困守西涼一隅?”
李利神情鎮定地微笑著道:“無瑕可知中原各州郡現有多少諸侯?”
“這有何難!昔日陳留會盟討伐董的十八路諸侯如今大多都還健在,想必他們現在已然擁兵自立,各自割據一方了。”滇無瑕毫不猶豫地接聲應道。
李利微微頷首,臉上的笑容隨之消失,神情凝重起來,沉聲道:“昔日董相國雄霸京師,掌天子以令不臣,以至于激起各州郡刺史、太守強烈不滿,最終十八路諸侯會盟陳留,興兵討伐董相國。需知董相國當時也僅僅是霸占洛陽幾個月時間而已,各路諸侯會盟也極為倉促,近乎是臨時起意,急忙會盟,但是諸侯大軍卻多達四五十萬人馬。雙方鏖戰數月,最終諸侯盟軍打敗西涼軍,促使董相國被迫遷都長安,憑險固守,方能過上兩年安穩日子。
如今我們西涼軍面臨的困境,與昔日董相國的處境極其相似,幾乎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已經平定了西涼諸侯割據的局面,初步實現一統西涼♀樣一來,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沒有后顧之憂,兵鋒之盛,兵馬之多,比之昔日董相國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恰恰是天下諸侯最不消看到的局面,因此他們已經對我西涼軍心生戒備,時刻提防著我們。只要我們這里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就會第一時間知道,既而再度結成聯盟,聯手對抗我軍。盡管各路諸侯之間早有間隙。而且屢屢互相攻殺,但他們都不是傻瓜,一個比一個精明。他們都知道單憑他們自己的實力無法抵擋我西涼大軍的進攻,都不是我李利的對手;所以,與其坐等我軍將他們各個擊破,還不如聯合起來一鼓作氣剿滅我們西涼軍。
這絕對不是臥聳聽,也不是毫無依據的設想。只要他們再度組成聯盟,聯手進兵西涼,那我們西涼軍就將迎來滅頂之災,將有傾覆之危。昔日陳留會盟。他們倉促起兵便有五十萬之眾,經過這幾年的大肆擴兵,他們若是再次聯盟,兵馬定有百萬之眾,甚至更多。而之前他們之所以沒有一口氣攻進長安○掉西涼軍,是因為西涼后方不穩、諸侯割據。而他們也想保存自身實力。不愿意死拼。
如今我們一統西涼,再無后顧之憂,直接對他們構成巨大威脅,猶如一把時刻懸在頭頂的利劍,讓他們寢食難安,日夜擔驚受怕℃對如此險境。他們若是聯盟起來,豈能再重蹈昔日覆轍,半途而廢。因此,一旦他們結成聯盟。我們西涼軍要么將他們抵御在函谷關、武關之外,寸步難行;要么我們軍覆沒,亦或是遠遁西域,亡命天涯。除此之外,再無第三種可能!”
“啊!”滇無瑕和何瑩二女聽了李利這番話后,失聲驚呼,嚇得粉臉煞白。
稍稍平復心神之后,滇無瑕驚愕地問道:“夫君,真的有這么嚴重?這些諸侯聯盟此前已經破裂了,這些年間又彼此攻殺,積怨甚深。難道他們真能拋棄前嫌,再度聯手組成聯盟大軍討伐我們?”
李利頷首道:“你不錯♀些諸侯之間確實積怨甚深,也有不可調和的利益糾葛,甚至有些諸侯之間還有深仇大恨。但是,與我軍三十余萬西涼鐵騎的強大兵鋒相比,他們之間的私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深仇大恨和他們所擁有的榮華富貴以及身家性命相比,何足道哉?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諸侯們眼里,他們絕不會僅憑自身好惡做事,眼睛只有自己能得到多大好處,一門心思只想著自身利益‰自身利益相比,他們更關心身家性命,懂得權衡輕重,知曉利弊得失♀些諸侯一個個都是當世人杰,否則他們如何在亂世之中立足,又如何能夠割據一方?
所以,倘若我們此時出兵中原,極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迫使各路諸侯為了自身利益和身家性命,不得不放下彼此間的恩怨,再度會盟,聯手對抗我軍。就連之前沒有參加陳留會盟的劉氏宗族,或許也會舉兵結盟,以期滅掉我西涼大軍∪其是益州劉焉和漢中張魯,他們的轄地益州和漢中距離我們最近,最不消我們西涼軍日益強大。所以一旦有人從中斡旋,他們一定會從漢中直接出兵,力攻打我西涼后方,直取長安!”
滇無瑕思量著道:“這樣來,那我西涼軍豈不是只能困守西涼,毫無作為?”
“呵呵呵!”李利呵呵笑道:“沒那么嚴重。我剛才所的這些,主要針對出兵中原而言的≯下我們若是揮兵中原,定然會迫使各方諸侯的極大恐慌,人人自危,從而促使他們聯手與我軍對抗。但是,如果我們不準備進兵中原,暫時修養生息,亦或是對周邊接壤的郡縣動兵,卻是易如反掌,而且不會引起諸侯的警覺。
對于各方諸侯而言,只要我們不主動出兵攻打中原,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畢竟我們手里還掌握著天子和太后以及很多諸侯的妻兒家眷,始終占據著大義之名,迫使他們有所顧忌,不敢明目張膽地與我們做對。而周邊與我們相鄰的諸侯勢力,縱然他們有心聯手對抗我軍,卻無法形成壓倒式的兵力優勢,根沒有勝算;而其它距離我們比較遠的諸侯勢力也不會出兵相助,故而注定他們不能成事∴信過不了多久,這些‘鄰居’就會主動向朝廷進貢,其實就是給我送些錢糧,以此鮑他們現有的地盤和富貴。
此外,我此時之所以不出兵討伐各方諸侯,除了糧草不濟這個主要原因之外,還因為如今各方諸侯實在是太多了◆是我軍逐一出兵征剿,只怕是五十年也無法徹底剿滅他們。反倒勞而無功,期奔命♀就如同打架一樣,我們西涼軍以一抵十,甚至是以一敵二十,這樣打架實在是太吃虧,即便最終打贏了,那也是得不償失。
因此,凡事不可操之過急,還需徐徐圖之,要么不戰。要戰就一定要取勝$果沒有取勝的把握,甚至還有潛藏著巨大兇險,那就趁早打消念頭,以靜制動,后發制人。只要再給我幾年時間。待我西涼恢復生機,百姓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之后。我軍就有源源不斷地糧草供應。到那時,方可主動出擊,伺機攻取中原各州郡。即便各方諸侯聯合抵抗我軍,我也不懼,即便不能打敗他們,也能守住西涼不失;只待戰機出現。便能將他們逐一擊破!”
聽完李利這番話,滇無瑕和何瑩二女深以為然,看向李利的眼神愈發柔和,充斥著濃濃愛意。
誠如李利所言。西涼乃久經戰禍之地,荒草連天,上百里無人煙,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而,眼下西涼各郡縣卻在一點點地恢復元氣,朝廷命令減免西涼二州兩年的賦稅,大力鼓勵農事,還賜予百姓耕牛、牲畜和糧食種子,而且他們開墾出來的田地都將登記造冊,以后永遠是他們自己的。近三個月來,各郡縣的百姓數量與日俱增,許多百姓都從山林里走出來,到官府登記后便可分到臨時住處,隨后再搭建房屋,開荒種地。不僅西涼地百姓可以在慨兵的幫助下重建家園,就連逃到西涼境內的流民也得到妥善安置,甚至還有很多羌人和并州境內的百姓慕名前來西涼,既而重新安家生活。
這些事情,滇無瑕和何瑩二女雖然沒有親自看見過,卻能經常從府中侍女、雜役口中聽到普通百姓的情況●這種近百年不曾遇到的新鮮事,早已傳遍了西涼各郡縣,如今西涼境內之人,上至天子百官,下至剛剛懂事的孩童,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且,盡管此事是朝廷頒布的詔令,但大多數黎民百姓卻將征西大將軍李利的名字牢牢記在心里。因為他們前往府衙登記領取牲畜、糧食的時候,府衙吏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征西將軍賞賜的,如今將軍正在領兵剿滅匪患,以后他們就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了。飽受戰禍的人們,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驗證著官衙吏的言辭,隨著各郡縣相繼恢復秩序,一切都應驗了,戰爭已經漸漸遠離西涼各地。
——————————————————
兩天后,李利帶著滇無瑕和何瑩二女返回姑臧城。
剛進府門,便見賈詡滿臉喜色地快步迎上來,笑道:“稟主公,西征大軍的捷報到了!”
“哦?”李利驚愕一聲,隨即開懷大笑地笑起來:“哈哈哈!好、好、好,實在是太好啊!郭汜果然名不虛傳,旗開得勝,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便拿下酒泉、敦煌二郡,等他回來,一定要重賞于他!”
賈詡眉開眼笑地跟著李利走進大堂,并將快騎呈來的錦帛遞給李利,笑道:“青龍營此番西征,歷時四十二天,晝夜兼程奔襲千余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二十天內襲取酒泉郡所有城池。隨后,待李典郡守派人接管城池,迅速揮兵西進,在敦煌城下遭到頑強抵抗,耽誤了十幾天,等到成公英從酒泉郡帶去上萬步卒之后,隨即攻下敦煌城。敦煌城陷落后,一眾蠻夷便做鳥獸散,再也沒有像樣的抵抗,促使青龍營迅速收復敦煌郡,提前完成了主公下達的將令!”
“呵呵呵!”李利走到主位上坐下,笑聲道:“郭汜、龐德和成公英三將都表現得不錯,齊心協力,戰績不俗。文和,速派快馬將捷報送至長安,加封郭汜都亭侯,賞三百金,綢緞三百匹,龐德加封關內侯,成公英正式晉升裨將,他們二人的賞賜和郭汜一樣。另外,將我留在涼州之事告之我叔父,也好讓長安城的百官們安心。還有就是,我們此前商議之事可以著手進行了,將我的意思轉達給李儒,相信他可以辦好這些事情!”
賈詡微笑著請示道:“主公,還是屬下親往去長安一趟吧,以免出了差錯。”
“如此甚好,那就有勞文和去一趟長安。不過,你也不必急于趕路,千萬別把身體累壞了,年底之前返回涼州就行!”李利頷首笑著道。
“諾,屬下先行告退,主公多保重!”賈詡躬身應聲,隨即離開大堂,快步離去。
———————(第二卷終)——————(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