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看得到天池山、aran7956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當大帳內各路諸侯紛紛面露驚奇地看著孫策的時候,坐在孫策上首的曹操眉頭輕揚,眼底閃過一絲笑意。隨之他泰然端坐,神色自若地自斟自飲,似乎一切盡在掌中。
帥位上,袁紹面沉如水,眼神中劃過惱怒之色,當即就欲厲聲斥責孫策,卻無意中瞥見曹操泰然自若的神情。
瞬間,袁紹眉頭微皺,立即將卡在嗓子眼兒上的話生生咽回去,隨之低頭佯作沉思狀,對孫策主動請纓滴盟軍先鋒之事不置可否,擺明是讓呂布自行處理此事。
至于呂布面對孫策當眾挑釁作何反應,大帳內在坐的諸侯心里都清楚,其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各路諸侯樂于旁觀,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插話,因為此時開口話很容易得罪人,甚至兩頭都不討好。在他們看來,孫策此舉顯然是想借呂布揚名立馬,在盟軍各路諸侯和將士們面前立威,借此站穩腳跟,讓眾人不敢輕視他。很可惜孫策選錯了立威對象,向呂布挑釁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代價極大,直接關乎自身性命。
故而,眾諸侯起初都認為孫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隨之紛紛摒棄掉這個念頭,認為孫策想出名想瘋了,以至于不知道他自己是誰,竟然當眾向呂布挑戰。
呂布何許人也?他是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馬,打遍天下無敵手,縱橫沙場,無人能擋。
早在五年前陳留會盟時,呂布十合之內連斬諸侯盟軍十余員將領,十個回合斬斷北蝴將武安國一只手臂。十二個回合打得白馬將軍公孫瓚丟盔棄甲倉皇逃命。而后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出戰呂布,七十個回合呂布震落張飛手中的丈八蛇矛,繼而以一敵二,與關羽、張飛大戰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屎。直到劉備出手偷襲,三兄弟聯手對戰呂布,數十個回合后,方才隱隱占據上風。徹底壓制住呂布』而呂布要走,劉關張三人也攔不住,只得眼睜睜看著呂布策馬離去,暗自唏噓驚嘆。
迄今為止,但凡與呂布交過手的武將,除慘死方天畫戟之下的武將。生還者無一不佩服呂布武藝絕頂高強,當世無人能與之匹敵。或許只有呂布逃離長安之前的灞河一戰,讓很多仇視呂布卻又不是其對手的武將看到一絲消,因為西涼李利麾下有人能與呂布匹敵,最起碼其人武藝不在呂布之下。
風聞,灞河一戰中呂布被李利麾下三員戰將圍攻,這就是有名的金銀鐵三轱戰呂布。當時金牯、銀轱和鐵轱三兄弟聯手對戰呂布。大戰數十個回合不分屎,隨之三兄弟相繼被呂布擊敗。而后金牯不惜以命相搏,拼死一刀斬掉呂布三根手指,而他自己也被呂布斬斷左腿,若不是李利出手相救險些當場喪命☆為激動人心的大戰就發生在呂布斷指之后,西涼軍第一戰將桓飛率軍來援,正面硬撼呂布。那一戰,桓飛與呂布只有一次交手〈在一擊之下震得呂布口吐鮮血,既而撥馬逃走。
最終,灞河之戰以西涼李利取勝而告終,隨之傳遍天下,人所周知』而很多武將對于呂布和哥桓飛之戰的屎心存懷疑、懸念叢生,有人認為呂布不敵桓飛,也有人認為呂布受傷在先。見機不對立即逃走也在情理之中。
是以直到現在,呂布仍是天下第一武將,不敗戰神的威名依舊穩如磐石,無人能夠撼動。
正因如此≡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后,天下武將無人敢于正面挑戰呂布。各路諸侯與呂布作戰時,從來都不會與之陣前斗將,歷來都是一擁而上,直接選擇戰陣對決。
隨著歲月流逝,呂布已然成為難以匹敵的神話,儼然是天下武將之中的一面旗幟,一座難以逾的高山,壓得諸多武將喘不過氣來。因此,當年曹操滎陽戰敗后,曾經感慨道:“呂布不死,天下誰敢稱雄?”
不過曹操這句話并沒有存在多久,隨后就被西涼李利打破了。董滅亡后,西涼李利強勢崛起,夜襲郿鄔,逼走呂布,繼而一戰定乾坤,整合西涼軍,平定西涼境≡此曹操之言不攻自破,呂布沒死,卻已經有人稱雄天下,此人就是驃騎大將軍李利李文昌!
盡管如此,呂布依舊是天下武將心目中戰神一樣的存在,恍如一尊不可戰勝的神祗,孤獨地矗立于武將之巔峰,傲視天下。
時至今日,縱然是袁紹身邊的河北上將顏良文丑,也沒有勇氣向呂布挑戰;曹操身邊的曹仁、曹洪兄弟素來自恃勇武,卻也不敢在呂布面前放肆』而此時此刻卻有人敢于當眾向呂布挑戰,并且其人名不見經傳,既是籍籍無名之輩,又是年紀輕輕的后學末進,可他卻敢挑戰呂布。此人就是已故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策孫伯符!
此刻,帥帳內各路諸侯各有所思之余,不約而同地瞇眼打量著孫策,緘默不語。
與曹操相對而坐的呂布,此時同樣是滿臉慍色地微瞇雙眸審視著孫策,似乎并不急于出手教訓孫策。
眾目睽睽之下,但見孫策身長八尺七寸,身著銀色魚鱗戰甲,肩披白色戰袍,頭戴銀色鷹盔,身姿挺拔,英武不凡。他生得一副好相貌,五官周正,國字臉、高鼻梁,郊星目,神情剛毅,眉宇間充斥著一股決不妥協的倔強神色。身形健壯,猿臂蜂腰,昂首而立,威武不屈,渾身上下充盈著凌厲如實質的高昂戰意,宛如一把鋒利無比、無堅不摧的利刃,不懼當世任何強者。
這就是孫策,一個渾身充滿高昂斗志的戰士,肩負亡父遺愿,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的年輕人。
“看起來你很自信,躊躇滿志,似乎篤定能夠打敗我呂布。我沒有錯吧?”稍稍打量孫策之后,呂布語氣冰冷地沉聲問道。
孫策絲毫不為所動,更沒有半分退卻之意,神色自若地接聲道:“溫侯威名遠播,勇冠天下,破蠻夷、戰虎牢,威懾西涼諸將,手刃國賊董♀些人所周知的彪炳戰跡,在下早已如雷貫耳,聞名已久,甚為仰慕』而家父生前曾是盟軍先鋒大將,破白馬、戰虎牢,率先攻入洛陽城,往事猶在眼前,孫策身為人子,理應繼承父志。因此,不管溫侯如何猜測,我都不會退讓半分,誓必奪得盟軍先鋒之職,再現家父昔日之雄風!在下知道此舉令溫侯不快,但義之所在孫策絕不妥協,誓與溫侯相爭。肯請溫侯成!”
完話后,孫策面朝呂布躬身一揖,既而昂然而立,雙眸灼灼地注視著呂布,似是等待呂布的答復。
孫策這般言行舉止著實有些出乎眾諸侯的預料之外,令眾人不由得對他另眼相看,暗暗稱奇。因為孫策這番話乍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還將其父孫堅昔日參加諸侯會盟時滴先鋒之舊事重提,已然占據大義之名,讓人無法拒絕』而在坐的某些諸侯對昔日陳留會盟之事知之甚詳,其中不乏與孫堅結怨之人,比如此刻坐在盟主寶座上的袁紹。
三年前,正是袁紹傳書荊州劉表截殺孫堅,聲稱孫堅盜取傳國玉璽心懷不軌,以致于孫堅返回江東時被劉表手下大將黃祖設計伏擊,最終將孫堅亂箭射死。
如今孫策重提舊事,雖然意是表明自己爭奪盟軍先鋒的決心,卻無意中讓袁紹想起陳年往事,隨之對孫策頗為忌憚,暗自提防。孫堅之死確實是袁紹一手造成的,雖然他自始至終都隱藏在暗處,并未直接參與,但時過境遷,現如今很多事情都已浮出水面,孫堅之死也早已真相大白。盡管荊州劉表才是殺死孫堅的劊子手,可他袁紹卻是主謀元兇$此一來,就等于他與孫策之間有殺父之仇,這讓他如何能夠坦然處之,不得不多加提防,以防孫策倒戈一擊。
這就是此次結盟不得不的隱憂,八路諸侯之間幾乎都有仇怨。其中,白波賊和黑山軍先后與袁紹交戰多次,白波賊也曾攻擊過曹操,而曹操與呂布、張邈之間恩怨自不必多,如今初來乍到的孫策與袁紹之間也有不共戴天之仇∴比較而言,八路諸侯之中或許只有袁紹和曹操之間暫時尚無仇怨,一直以來都是盟友關系。
此次各路諸侯為了消除李利麾下西涼軍的威脅,不得不暫時放下恩怨,重新走到一起聯合出兵。但這種聯盟關系十分脆弱,并且隱患頗多,最關鍵的還是各路諸侯能不能自我克制、是否抱有堅定的決心,精誠團結一致對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一點誰都不清楚,誰也不能做出保證,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所幸經過幾年的廝殺與吞并,存留下來的諸侯都不是庸者,很清楚此次會盟的重要性,更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果任由西涼李利一天天做大,那么早晚有一天他們會死無葬身之地,亦或是淪為李利的階下之囚。所以,與自身生死存亡相比,過往仇怨和嫌隙都可以暫時放下,一致對外,優先解決直接威脅他們性命的最大敵人——西涼李利。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