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驍騎 正文 第632章 】 知人知面不知心

作者/虎賁中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南門城樓上。

    李利神情平靜地微瞇雙眸,扶欄凝望城下,靜觀不語,似有所思。

    在他身后,急匆匆跑上城樓的徐晃被滕霄攔住,隨之二人走到拐角上低聲私語。

    “啊!這、、、末將惶恐,唯恐有負將軍厚望。”城樓側角上,待滕霄將李利的話轉述給徐晃后,徐晃頗為吃驚,誠惶誠恐的低聲道。

    滕霄微微一笑,擺手道:“公明不必如此。主公素有識人之明,迄今為止尚未有失♀么跟你吧,但凡主公賞識的文臣武將,必定委以重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可能不知道,我軍之中很多將領都是主公近期破格提拔起來的;眼前就有幾位:都尉許定和眭固,校尉何儀,右軍師郭嘉等等,都是如此。

    此外,還有新任安北將軍周瑜、并州刺史魯肅、都尉許褚、陳到和何曼等人,亦是如此♀些將領和文臣都是主公最近招募到麾下,隨后立即得到重用,并且這些人都表現不俗,屢立戰功,不久之后就會再次升遷。”

    到這里,滕霄拍著徐晃的肩膀,低聲道:“剛剛主公還,暫時封你為裨將軍,領金猊衛左軍司馬,但這只是暫時安排,只要你在接下來的戰事中能夠再建新功,屆時還會再次調整。所以,你不要有任何顧慮,主公讓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其它事情不必理會。”

    “呃!”徐晃聞言愕然,遲疑道:“末將之前連慨兵都不是,如今卻突然調入主公親衛軍之中任職♀未免太過突然了,令人有些難以置信。”

    滕霄搖頭失笑道:“公明啊,看來你真是對主公的行事作風一無所知,因此才會感覺事出突然。將信將疑。那就讓我來告訴你,方今天下,主公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雖不是天子,卻比天子的圣旨還管用。在我西涼大軍之中,主公是軍將士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存在,所的每一句話都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人不得質疑,更不能違抗軍令,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但凡主公親自任命的將領,不管他是何出身。此前做過什么。將士們都會欣然遵行。絕對不會陽奉陰違,非議主公的軍令。因此,你那些擔心都是多余的※后你只要不負主公所托,盡心竭力做好主公吩咐的事情即可。”

    話鋒陡轉。滕霄微笑道:“至于你此前所在的河東郡兵嗎,尚未納入我軍序列,也不在慨兵名下,用主公的話就是管理日常治安的散兵游勇。目前我軍名義上有四十多萬兵馬,實際上真正編入主力戰營序列的兵馬只有一半,余下部編入慨兵。

    不過此次司隸之戰,主公啟用大量慨兵參戰,戰后一定會重新整編,擴充步軍戰營。因此,屆時變動很大,很多將領都會調離原來軍營,與之相對應的是也會有很大一批將領獲得獨當一面的機會。我消你能抓住機會,將來獨當一面,獨領一營人馬,既為你自己建功立業,也為主公征戰天下!”

    滕霄這番話可謂是推心置腹,毫無保留地合盤托出,這讓徐晃感動不已,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將軍的知遇之恩,徐晃沒齒不忘,待來日相報。”徐晃神情激動地恭聲道。

    滕霄輕輕搖頭,微笑道:“公明此言差矣。其實我沒有做什么,舉手之勞而已,真正對你有知遇之恩的人不是我,而是主公※后你只要盡心盡力效忠主公就好,至于報恩之此后不可再提,否則我滕霄豈不成了挾恩圖報、惟利是圖的人?呵呵呵!”

    完話后,滕霄擺手示意徐晃不必多言,隨之帶著徐晃走進城樓,輕輕走到李利身邊。

    “主公,徐晃來了。”

    聽到滕霄的稟報,李利平靜如水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緩緩轉身,擺手示意滕霄不必拘禮。

    “末將徐晃拜見主公!”就在李利轉身的同時,徐晃俯身跪拜道。

    李利一步走到徐晃身前,伸手把他扶起來,微笑道:“公明沉穩冷靜,勇武過人,救王方、力戰敵將黃蓋、程普,且戰而勝之♀些剛剛我都看到了,斬將立功,極大振奮我軍士氣,堪稱上將之才$此俊才,之前卻埋沒于郡兵之中,實屬寶珠蒙塵,此乃我李利之過也。”

    “主公言重了,末將愧不敢當。”徐晃臉頰微紅,躬身應聲,隨之抬頭看向李利。

    “啊!”這一看,徐晃大為吃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萬萬沒想到傳中無所不能的驃騎大將軍李利竟然如此年輕,相貌英俊,笑容可掬,儼然如鄰家大男兒般陽光俊朗,平易近人♀與他想象中李利的形象孑然不符,曾經他下意識認為李利應該是神態冷峻,少年老成且極具威嚴的嚴肅之人』而真正見到李利人時,他才知道自己是大錯特錯,明知道李利年齡不大,卻偏偏能地忽略他的年紀,以至于想象中的那個人與眼前的李利根對不上號。

    “我是不是看上去很年輕,與公明心目中的主公形象截然不同?”看到徐晃滿臉驚訝的神情,李利笑聲問道。

    徐晃聞聲色變,當即躬身施禮,坦言道:“主公慧眼如炬,末將確實有些吃驚,沒想到主公如此年輕俊美。”

    “哈哈哈!”李利聞言微怔,既而開懷大笑,隨手扶起徐晃,笑道:“公明啊,你是第一個當面夸我相貌好看的武將!若是別人這么,我會認為他是故意奉承于我,但這句話從你徐晃嘴里出來,我認為這是大實話,令人愉悅。”

    罷話后,眼見徐晃又要躬身行禮,李利一把拉住他。笑聲道:“公明不必拘禮。今日我等主臣初次相見,彼此還不了解,往后你就知道我李利是什么人。對了,公明背上的傷勢要不要緊?”

    “多謝主公掛念。末將無礙。”徐晃應聲答道。

    李利頷首道:“如此便好‰必云龍都跟你交待過了,從現在起你就是金猊衛左軍司馬,聽從子誠調遣。不知公明意下如何?”

    “諾!”徐晃躬身領命,隨即似是想到什么。神色有些遲疑,似是猶豫不決。

    “公明但講無妨。”李利微笑道。

    徐晃聞言微微驚詫,既而恭聲道:“主公容稟,末將原有一營人馬,其中有三百多人跟隨末將多年,情同兄弟$今末將承蒙主公賞識得以進入金猊衛,不知他們日后又將如何?”

    李利微微頷首,笑聲道:“公明重情重義,實乃真男兒!不過你那些將士能不能進入金猊衛還要看他們有沒有過硬的領$果他們夠資格進入金猊衛。我準許你將他們編入親兵隊;倘若他們領不濟。就納入慨兵序列。此事由子誠隨你回營考核,云龍負責善后事宜。公明以為如何?”

    “多謝主公成!”徐晃大喜過望地躬身拜謝道。

    “嗯,公明負傷在身÷去歇息吧。”李利微笑擺手道。

    徐晃神色詫異,恭聲道:“眼下大戰一觸即發。末將豈可置身事外,請主公允許末將留下守城!”

    李利聞言一笑,點頭道:“也罷,既然公明執意如此,那就留下吧!”

    罷話后,李利緩緩轉身走到城樓前,觀望城下陣前的馬超與孫策之戰。

    這時,一直不曾言語的郭嘉,低聲對李利道:“我之前倒是看孫策,誤以為他是個有勇無謀之輩,現在看來并非如此。方才他竟在兩軍陣前當眾挑撥是非,企圖從馬超將軍口中套出一些我軍機密,不料馬超根不想和他多言,彼此話不投機,沒兩句又廝殺到一起。不過這個孫策果真了得,居然能和馬超將軍激戰四十個回合不分屎,看這架勢最少還能支撐幾十個回合∩此看來,孫策這廝還真是個有勇有謀之人,端是不可覷!”

    “哦,竟有此事?”李利聞聲錯愕,稍稍思索后,輕笑道:“孫策和其父孫堅性格極其相似,他們父子二人曾經并肩作戰好幾年,因此孫堅對孫策的影響很大,幾乎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孫伯符生性高傲,驕傲到骨子里,但高傲并不代表他缺乏智謀,更不是沖動魯莽之徒。但他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寧折不彎,除了他的親生父母,根不會向任何人低頭↓因為如此,他此前才會處處碰壁,以至于無處安身,不得不投到袁術帳下。

    然而此子絕不是甘居人下之輩,始終念念不忘繼承孫堅遺愿,割據江東,建立一番霸業。只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袁術歷來吝嗇,對孫策看管的很嚴,為何此番卻將兩萬人馬交到孫策手里,讓他領兵前來會盟呢?此舉不像是袁術的處事風格呀,他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慷慨大方了?”

    郭嘉聞言后,眉頭微動,心思急轉之下,忽然眼底閃過一絲恍然之色。隨即他輕聲問道:“主公可曾聽過孫堅攻入洛陽皇宮尋得傳國玉璽之事?”

    “嗯?”李利愕然應聲,當即想起一段被他拋到腦后的記憶,關鍵字眼就是落到孫氏父子手中的傳國玉璽,只不過此事隨著孫堅之死而沉寂下去,這幾年已經無人再提此事。就因為這樣,李利才會將此事拋到腦后,一時間竟然沒有把孫策和傳國玉璽聯系到一起。

    “奉孝的意思是,孫策此次之所以能從袁術手中弄到兩萬人馬,就是他用孫堅拿命換來的傳國玉璽抵押給袁術,從而借得這些兵馬?”

    “正是!”聽到李利的詢問后,郭嘉欣然點頭應聲,既而冷笑道:“以九江袁術的為人性格,休兩萬兵馬,就算是兩千兵馬,他也不會交給孫策。因為他根不信任孫策,連帶著對孫堅死后留下的一眾舊部都不信任,處處提防孫策等人,生怕他們投而復叛。因此,孫策想從袁術手里弄到兵馬,必須要拿出讓袁術心動的東西$此才能得償所愿。而孫策目前寄人籬下,自保尚且不足,哪有貴重之物送給袁術。所以,現在孫策手中還能有這支人馬。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將傳國玉璽獻給袁術,從而換得些許兵馬。

    此外,單憑一尊玉璽恐怕也不值兩萬人馬。盡管孫策十分樂意,但袁術一定舍不得。因此,孫策之所以能帶來兩萬之數,想必還有袁紹、曹操等人屢屢催促袁術出兵會盟的功勞。袁術被他們催得心煩,卻又不好直言拒絕,恰在此時孫策愿意獻出傳國玉璽換取領兵會盟的機會,如此兩相撮合之下,才使得孫策能從袁術手里弄到兩萬人馬前來會盟。”

    李利欣然頷首道:“兩萬人馬,多不多。少也不少。即使袁紹、曹操等人不滿意〈也找不到指責袁術的借口♀才是袁術一貫的作風嘛!

    昔日陳留會盟時,袁術就帶著兩萬兵馬參加會盟,弄到一個副盟主的位置。負責盟軍糧草,結果克扣下來的糧草大半被袁紹所得。而袁術自己卻弄得一身騷,令各路諸侯對他極為不滿。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袁術此次絕對不會再來會盟,以免再被袁紹利用。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打定主意不出兵的袁術,卻被孫策中途橫插一杠子,巧借袁紹等人的密信,再用一塊石頭從袁術手里換取兩萬兵馬。傳國玉璽啊,正合袁術的胃口,孫策這子受刺激之后終于開竅了,足足提前了兩年哪!”

    “兩年?主公所的兩年是什么意思?”郭嘉神情愕然地接聲問道。

    “呃!”李利聞聲驚醒,含糊其詞地笑道:“沒什么。我的意思是,若是再給我兩年時間,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了。”

    “哦,原來如此。”郭嘉欣然點頭,若有所思地道:“主公所言不錯$今我們剛剛解決糧草不濟的問題,又有大筆錢財,若是再有兩年時間準備,我們就能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戰甲,裝備軍,甚至還能再擴充十萬兵馬。到那時,即使中原諸侯聯合起來,我等也能將其正面擊敗,既而揮師中原,橫掃各州。

    只可惜事實豈能盡如人意$今我軍兵馬雖不比盟軍少多少,但軍械儲備明顯不足。在司隸境內與盟軍正面對決根不占優勢,即使打贏了也是得不償失,自身兵馬傷亡太大,還是無力攻取中原各州,反倒會給袁紹、曹操等人留下迎頭趕上的機會↓因如此,所以我軍此次才會一退再退,避免與盟軍正面對決,趁機拖垮他們,累瘦他們,繼而依靠雄關天險一舉打敗盟軍,贏得最后的勝利。惟有如此,才能將我軍的兵力傷亡降至最,為隨后逐鹿中原保存實力。”

    李利聞言后,欣然頷首,實則心里卻在暗自苦笑。其實他剛才的兩年是指孫策利用傳國玉璽向袁術借兵的事情應該發生在兩年后,如今卻整整提前了兩年,使得歷史徹底改變,與李利記憶中的歷史完變樣。也正是從此次中原諸侯會盟開始,李利所熟知的東漢歷史徹底被顛覆,此后發生的一切都將變得不可預料,撲朔迷離,唯一不變的是各路諸侯梟雄仍是李利所熟識的那些人。

    只是李利沒想到的是,郭嘉聽到兩年這個字眼后,居然將形勢分析得如此透徹,甚至直接當著眾將的面,將此次司隸之戰的應敵之策籠統出來♀讓李利暗自苦笑,隱隱有些擔心泄露御敵之策,后果將不堪設想。好在城樓上的眾將都是李利的親信將領,唯一不是親信的將領就是剛剛收入麾下的徐晃。

    而李利之所以將徐晃留在身邊,其真實意圖就是為了便于觀察其品行和心性。盡管歷史上徐晃是個忠義之人,但李利還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畢竟百聞不如一見,知其人還要觀其行,直到真正確認徐晃是真心效忠于自己之后,李利才會對他委以重任,視作可以托付大事的親信將領。

    這并不是李利生性多疑,而是世道混亂,每個人都在隨著時局變幻而調整自己的立場。亂世之中人心叵測,歷史已然改變,誰能肯定創作這段歷史的人不會隨之改變。因此,著謹慎的態度,李利通常都會將新近招募的主要將領留在身邊,既能讓他們感到很受器重,又便于李利就近觀察其人的秉性,還能了解其人的才能與缺陷,繼而因才適用,將其安排在最能發揮才能的位置上。

    如此兩其美之事,何樂而不為?

    正因如此,西涼軍將領大多出自金猊衛,并且悉數拜將封侯,予以重用。

    其實不光李利是這樣,世人皆如是;領導用人首選心腹,普通人也會選擇跟自己關系好的人托付大事。不管世事如何變幻,朝代如何更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苏尼特右旗| 大同市| 莆田市| 腾冲县| 淮安市| 天等县| 乐亭县| 灵宝市| 延庆县| 鲁山县| 明水县| 海南省| 万宁市| 仲巴县| 宜兰市| 车致| 吴忠市| 澜沧| 双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沾益县| 新化县| 福州市| 武夷山市| 祁阳县| 绥化市| 高雄市| 丁青县| 潮安县| 民县| 澄迈县| 彰武县| 绵阳市| 呼伦贝尔市| 东乌| 连州市| 佛教| 南召县| 定边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