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黑皮帥、喀喀咖書友打賞支持,謝謝!
——————
李利神情劇震,微瞇的雙眸驟然睜開,沉聲道“雕蟲技么,陷坑還是弓弩,亦或是毒箭、絆馬索等下三濫的手段?”
“哈哈哈!”
田豐極其不屑的肆意大笑,不無諷刺地笑道:“大將軍果真不是凡人,隨口便可出這么多制敵破敵之策,實在是令在下汗顏吶!難怪多年以來,將軍一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刺耳的大笑聲中,就在李利以為田豐要炫耀一番時,卻不料田豐勒馬轉身離去,臨行時丟下一句話:“大將軍若想贏得勝利,盡可率軍來攻,田某就在帥旗之下等候將軍大駕光臨!”
“可惡!田豐兒欺我太甚,我誓殺汝!”
霎時間,李利勃然大怒,手中金猊戰刀指著田豐遠去的背影,怒不可遏的厲聲暴喝。
隨著金猊戰刀向前一揮,身后數萬并不知情的黑山軍立時而動,卻被前面紋絲不動的金猊衛戰騎擋住去路。
“沒有我的命令,誰敢擅動一步?還愣著作甚,都給我退回去!”
察覺到身后異動的李利,暮然回頭,頓時怒火更甚,當即厲聲喝斥大軍,揮刀示意眾將士退回原地待命。
待黑山軍急忙后退之時,李利突然直勾勾地看著田豐離去的身影,好像丟了魂兒似的一陣愣神。
半晌后,李利一動不動的上身突然動了。只聽他輕聲自語道:“原來如此。田豐啊田豐,你當真好算計,策馬出陣與我對話,原來就是為了激怒我,好讓我盛怒之下率領大軍發起強攻。
可惜呀可惜,就差那么一點,你就能成功激怒我。不承想,黑山軍未得號令擅自出軍。反倒讓我驟然驚醒,終于想明白你出陣答話的真正用意≌敵深入,的確是雕蟲技。而你田豐刻意出陣與我見面,更是多此一舉。分明是欲蓋彌彰!”
想通這些后,李利不由一陣后怕,心有余悸之余,暗呼僥幸。
事實上,如果不是黑山軍擅自出動,令他盛怒之下大為惱火的話,也許他就會順勢而為,立即揮軍沖殺。其結果必然是,正中田豐下懷,當真是略施計便激怒了李利。從而誘使李利惱羞成怒地發起強攻,最終順利成章地實現伏殺李利的目的。
而田豐之所以主動現身出陣,正是因為他看見李利出現在陣前,而西涼鐵騎并未齊聚于此。故而,他臨時起意出陣與李利敘話。其意便是誘使李利率軍沖殺袁軍帥旗下的殘兵敗將。
盡管袁紹費盡心機、不惜人力物力建造絕殺陣的意是為了一舉覆滅西涼鐵騎,但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事態的發展已經漸漸偏離了袁紹的預期設想。是以,當留守在此的田豐發現李利親自率軍來攻之際,頓時計上心來,自然而然地將絕殺目標從西涼鐵騎轉移到李利身上。因為李利是西涼軍主帥,也是西涼軍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殺死李利的效果絲毫不遜于覆滅西涼鐵騎。
此外,絕殺陣固然威力巨大,但若想將西涼鐵騎部絞殺,無疑是困難重重,有些不切實際,幾乎不可能達成目的』則$果把剿殺十幾萬西涼鐵騎的目標轉移至一個人身上,那成功的機率就會暴增數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畢竟對付一個人遠比收拾一群人要容易得多。
正因如此,田豐才會臨時改變戰略目的,將擊殺目標重新定在李利身上。而且。他自以為李利年少得志,其人必定心高氣傲,自視極高,目空一切;且因其年齡不大,想必心胸和城府也很有限,還做不到舉重若輕的地步。
于是他便主動現身與李利碰面,再略施計激怒李利,如此一來,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必能輕而易舉地誅殺李利。只要李利一死,即便西涼軍取得了此次決戰的勝利又能如何,其結果必然是樹倒猢猻散,西涼軍必定大亂,繼而內訌廝殺,最終分崩離析,被中原諸侯逐一擊破,以至于曾經強盛一時的西涼軍灰飛煙滅。
之后的事態發展,正如田豐預料中的一模一樣,完是按照他的設想一步步進行,沒有出現半點紕漏,更沒有一絲偏差。是以,當他成功激怒李利之后,毫不猶豫地迅速離開。因為他距離李利實在是太近了,僅有二十步之隔,擔心李利盛怒之下很有可能不顧一切的將他當場斬殺。所以,他出乎李利預料之外的突然勒馬轉身離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的自身安。否則,一旦他田豐被李利第一時間斬殺,那蓄謀已久的絕殺陣就會失去控制,繼而引發難以想象的嚴重后果。
然而,自以為得計的田豐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正是由于他的匆匆離去,導致李利勃然大怒之余頓起疑心。而黑山軍將士群情激奮地擅自出動,更讓已經起疑的李利惕然心驚,繼而在很短的時間內堪破了田豐的險惡用心。
田豐以己度人,高估了自己拙劣的演技,錯估了李利的心智與城府,太過輕視李利了。他以為李利年紀輕輕便斷定其城府不會太深,認為李利年少得志、叱咤風云,便以為李利孤高自傲、目空一切,豈不知這都是他的妄自忖度、一廂情愿,自以為是而已。
實際上,亂世之中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沒有哪路諸侯是純粹靠著僥幸和運氣就能雄霸一方,西涼李利自然也不例外☆重要的是,正因為李利年紀輕輕,這就決定著他必須付出數倍乃至數十倍于其他諸侯的努力,才能取得今時今日的顯赫地位。因為他沒有其他諸侯那樣廣博的人脈積累和家族勢力幫襯,一切所得都要靠自己一點一滴的積累,以及舍生忘死的打拼,每一步都必須心謹慎,務求萬無一失;一旦行差踏錯,便會摔得粉身碎骨。
這也是每逢生死攸關的大戰,李利都要親自上陣的根原因。因為他不會將自己和妻兒的命運交到別人手里,這并不是他不信任麾下的一眾將領,而是一種執念: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始終堅持自己的命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竭盡力掌控每一場大戰的戰局變化。惟有如此,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走下去。
昔日東山口之戰。那是李利安身立命的重要一戰。是役,他身先士卒,率領武威軍以弱勝強,打敗了數倍于己的韓遂、馬騰聯軍,戰后成功扎根于涼州,并在涼州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霸主地位。而那一戰當中,他被數百名弓箭手射落馬下,隨之在數以萬計的戰馬之中倉皇逃命,險些戰死沙場。
南郊一戰,是李利真正成為一方諸侯的崛起之戰。大戰中。他同樣是親自坐鎮中軍,等到緊要關頭,親自率軍沖殺,血戰一夜,最終奠定勝局。一舉奪得西涼軍的控制權。隨后,整合西涼軍,正式登上了諸侯爭霸的舞臺,一躍成為天下諸侯中實力最強的西涼霸主。
此次婁底原之戰,這是李利揮軍挺進中原,與眾諸侯相爭,繼而逐鹿天下的關鍵一戰。毫不夸張的。此戰的勝敗不僅決定著中原霸主的歸屬,還直接關乎大漢江山的走向。
面對如此事關重大的一戰,如果李利還能安安穩穩地坐鎮后方,靜觀戰局成敗的話,那他的心臟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呀!簡直可以是沒心沒肺,能夠走到今天這般地位純屬僥幸。因為他連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婁底原決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個司隸之戰的最后一戰。為了這場決戰,冀州袁紹掏空了冀州積攢多年的錢糧,傾盡所有,不惜一切代價;兗州曹操在兗州根基淪陷的情況下≡舊孤注一擲地率領七萬大軍參戰;溫侯呂布舍棄大好局面于不顧,幾乎抽調了麾下所有精銳步騎前來會戰。而江東孫策更是把他父親孫堅用性命換來的傳國玉璽都抵押給了袁術,從而借得兩萬兵馬前來入盟參戰;徐州劉備顧不上穩定局勢,便匆匆抽調徐州一半兵馬和大批糧草入盟,余下各路諸侯也是竭盡力參戰。
縱觀各路諸侯的所作所為,他們為何要這么做,意欲何為?
休要再提什么除奸賊、清君側和中興大漢之類的鬼話,這邪糊弄普通百姓還行,卻瞞不過天下有志之士的眼睛。誰都知道,此次司隸之戰的勝利者,將成為中原霸主,繼而成為大漢天下實力最強大的諸侯,極有可能問鼎江山。因此,入盟的各路諸侯誰都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不愿意失去逐鹿天下的資格,所以他們幾乎都傾盡力,以期為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
與各路諸侯一樣,李利為了此次司隸之戰同樣是抽調出西涼軍最精銳的戰騎和步軍,征集了幾乎所有能夠籌措到的糧草和軍械,等同于傾其所有,孤注一擲。直白無誤地,在此次婁底原決戰之中,袁紹、曹操和呂布等諸侯投入太多也太大,根敗不起;而李利同樣不能戰敗,因為他也敗不起。
雙方之間無論哪一方戰敗,其結果都將直接壓垮戰敗一方的諸侯。對于諸侯盟軍而言,如果此戰落敗,那中原霸主之位就徹底和他們無緣了,能夠薄現有的地盤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再也無力征討中原各州了‰之相對的是,若是西涼李利戰敗,那西涼軍最精銳的戰騎必然損失慘重,直接導致整個西涼軍的兵力和戰力驟降一半左右〗后,司隸各郡必將丟失,能夠薄現有的三州之地已是萬幸,五年之內西涼軍都無力揮師中原。等到五年之后,西涼軍將徹底失去逐鹿天下的資格,繼而淪為被其他諸侯剿滅的羸弱勢力,而其主帥李利和一眾妻兒家的命運也將隨著西涼軍的消亡而湮滅,成為歷史塵埃中的一縷飛灰。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