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沒有聽錯,確實如此。”
楊松不卑不亢的沉聲道:“從昨夜開始,益州軍與漢中軍激烈廝殺,我軍戰(zhàn)死近萬名將士,益州軍傷亡更大,相繼折損一萬余將士,雙方勢成水火,激戰(zhàn)正酣。目前舍弟楊柏正在南門外抵擋益州軍,而西涼軍則趁機攻陷北門,西涼鐵騎橫行無忌,直奔南鄭城殺來。至此陽平關(guān)失守,我等大勢已去,縱有九縣之地卻無兵可用,滅亡在即。”
“怎么會這樣?前幾天還好好的,為何短短幾天時間就失守了呢?”
張魯神色灰暗,失魂落魄的癱坐在地上,再也顧不上疼痛了,魂不守舍地喃喃自語:“益州軍為何背信棄義?趙韙曾向我許諾一定保住陽平關(guān)不失,為此我送給他一萬兩金和十車錦帛,他為何出爾反爾,如此坑害我張魯?”
聽到張魯私下賄賂趙韙這么多財帛,楊松眉頭一挑,眼底閃過一抹炙熱的光芒,暗自盤算著如何能將趙韙藏于陽平關(guān)內(nèi)的財帛弄到自己名下。但是,想到陽平關(guān)此刻已被西涼軍占據(jù),那些財帛必然落到大將軍李利手里,自己總不能向李利索要財帛吧。縱然有這份心也沒這份膽量啊,向李利索要錢財豈不等于找死么?
一念至此,楊松徹底放下貪婪之念,眼神怨恨地看了張魯一眼,沉聲道:“事已至此,懊悔已然無濟于事,自責更是沒有任何意義。主公還是想想眼下應(yīng)該怎么辦,否則我等性命不保啊!”
張魯聞聲驚醒。神色慌亂地抓住楊松的手臂,急聲問道:“呃!對、對、對呀!我等眼下又當如何?”
此刻張魯已經(jīng)無暇顧及楊松話的語氣,更沒有心思留意楊松的神情舉止。否則他一定能從中發(fā)現(xiàn)些什么。而楊松也留了一手,原他打算直接擺明立場勸張魯主動請降,但在前來郡守府的路上他思慮再三,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最終還是決定對張魯有所隱瞞。否則,萬一把張魯**急了,怒羞成怒之下把他楊松給殺了。那可就聰明反被聰明誤,死得太冤了!
因此,楊松蓄意隱瞞實情。反而誣陷益州軍背信棄義率先動手。盡管這個謊言很低劣,根經(jīng)不起調(diào)查,但這些都不要緊,只要此刻能瞞過張魯就行。待隨后西涼軍攻進南鄭城。大局已定。誰對誰錯還重要么?到那時,他楊松就是李大將軍攻取漢中的第一功臣,而張魯則是階下之囚,即便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樣?
眼見張魯可憐巴巴地仰望著自己,楊松心里甚為不屑,暗忖道:“現(xiàn)在知道求我了,早干嘛去了?早先你對閻圃言聽計從,卻對我楊松不屑一顧。如今火燒**才知道問計于我,太晚了!”
被張魯緊緊攥著手臂的楊松。神色淡然的道:“眼下是戰(zhàn)是降都得主公親自決斷,在下不敢妄言。但是,不管是死戰(zhàn)到底還是開城請降都必須速做決斷,斷斷不可遲疑,遲則生變。如何決斷,還請主公定奪。”
張魯大為失望地松開楊松的手臂,頹廢地癱軟在地上,失魂落魄的自言自語道:“漢中是我張氏一族歷經(jīng)三代打下來的基業(yè),若是算上先祖漢留侯張良,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世代相傳的基業(yè),竟然葬送在我張魯手里,這讓我死后如何向先祖?zhèn)兘淮剑俊?br />
再次聽到張魯念叨張氏一族的輝煌歷史,楊松不禁怒氣滿懷,暗自惱怒。漢中張氏一族為何力壓楊家一頭,其根源便是張氏一族自稱漢留侯張良的后人,世代公侯、百年望族;與之相比,楊氏一族充其量就是個暴發(fā)戶,地地道道的土財主。如此以來,楊家怎能與張氏一族相提并論,差距懸殊,根沒有可比性。
一念至此,楊松憤恨不平的沉聲道:“祖宗基業(yè)固然重要,但自身性命就不重要了么?現(xiàn)如今,四百年大漢江山都已是江河日下、覆滅在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主公還是想想如何應(yīng)對眼前之事吧,至于如何面對先祖,那是往后的事情,此時言之尚早。然而主公若是遲遲不決,等到西涼軍兵臨城下之際,恐怕主公隨即就要去見令先祖了。西涼鐵騎的行軍速度如何,主公早已親眼見識過,百里之遙在西涼鐵騎腳下根算不了什么,眨眼便至。是以,主公是時候下決心了。大將軍素來仁慈,不定會對主公既往不咎,加官進爵也是有可能的。”
張魯起初眉頭緊皺,覺得楊松之言甚是刺耳,與以往截然不同。但隨著楊松話音落下,他卻心頭一動,再也無暇顧及楊松陰陽怪氣的話語氣了。
“事已至此,你我該怎么辦?無須顧忌,但講無妨。”
看到張魯?shù)纳裆珴u漸冷靜下來,楊松不由得心頭一緊,不得不心應(yīng)對,再不敢輕言怠慢,否則張魯若是翻臉,那他的處境可就極為不妙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魯真正畏懼的是李利和西涼軍,而不是他楊松。一旦惹惱了張魯,別看他現(xiàn)在落魄了,卻依然能夠輕易處死楊松。
“為今之計,我等尚有選擇的余地,出路有三。其一,負隅頑抗,與西涼軍血戰(zhàn)到底,最終城毀人亡。其二,主動開城請降,依附西涼軍,主公則為大將軍麾下附屬,不致就此喪命。其三,西附益州劉璋,棄城逃亡,投奔益州,或可保住性命。”
“砰!”張魯聞言拍案而起,怒聲道:“投奔劉璋?此賊殺我生母,荼毒我四弟,此番又陷我張魯于絕境。投奔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寧肯給武侯李利做奴仆,也絕不做益州劉璋的座上賓!”
“主公英明!”楊松神情一震,躬身拜道。
———————分割線————————————
噠噠噠!
轟隆隆的馬蹄聲撼動大地。激蕩長空,籠罩著高聳屹立的陽平關(guān)。
“靠在墻根上站好,雙手舉起頭頂。都給我老實點,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南門口,一個嗓門頗大的西涼軍隊率騎著戰(zhàn)馬來回踱步,對站在墻角下的眾多俘虜降兵揚聲喊話道。
此刻,關(guān)內(nèi)的墻根上站滿了戰(zhàn)俘,里面既有益州軍也有漢中將士,多達上萬名戰(zhàn)俘。這些人都是西涼鐵騎攻破關(guān)隘時來不及逃跑的降兵。就在西涼軍砸開北門沖進關(guān)內(nèi)之際,這些降兵倒也干脆,根沒有抵抗。直接丟掉兵器,蹲在地上乞降。更為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在南門外,數(shù)千名倉皇逃命的漢中將士得知西涼軍入關(guān)后,不向南鄭城方向逃竄。反而直接沖進關(guān)內(nèi)。向西涼軍求救,隨之做了西涼軍的戰(zhàn)俘。
“吼———!”驚天獸吼聲中,李利駕馭著金猊獸王座騎緩緩走進陽平關(guān),周瑜、法正、李摯和裴潛四人隨侍左右,策馬跟在后面,一直從北門走到南門外,將陽平關(guān)南北兩端巡視一遍。
南門外,李利提韁駐足。恰好聽到身后不遠處騎兵隊率的喊話,扭頭果然看到數(shù)千名漢中軍戰(zhàn)俘一個個貼在墻根上。一動不敢動。頓時,李利搖頭輕笑,腦海里不禁想起這個站墻根、雙手過頭頂?shù)膭幼鬟是從自己這里開始了,如今已經(jīng)演變成西涼軍收繳戰(zhàn)俘兵器和統(tǒng)計戰(zhàn)俘數(shù)量的固有方式。
“吁!”黃忠策馬奔至李利面前提韁勒馬,翻身下馬稟報道:“稟主公,所有殘敵已清剿完畢,我軍已接管陽平關(guān)。”
黃忠話音未落,趙云、馬超、去卑、曹性、馬岱和陳到等將領(lǐng)陸續(xù)趕到,一個個神情輕松、呼吸均勻,臉上都有些意猶未盡的神色,似乎很不過癮,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輕而易舉便將陽平關(guān)收入囊中。
“看諸位臉上的表情似乎都不甚滿意,是不是我軍攻城太過順利,諸位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呀!呵呵呵”李利笑呵呵的道。
“呃!主公還真對了。”馬超愕然應(yīng)聲,指著墻跟邊密密麻麻的戰(zhàn)俘,語氣頗為不悅地道:“看看這些降兵,見到我軍騎兵進關(guān)便立即丟掉兵器投降,根不抵抗。漢中軍是這樣,益州將士也是如此,真邪性,怎么一見我軍戰(zhàn)騎入關(guān)就主動請降呢?半個月前為何不投降,現(xiàn)在倒是投降的挺利索,早干嘛去了?”
李利聞言微笑不語,法正笑呵呵地接聲道:“諸位將軍有所不知。這些主動請降的益州將士已經(jīng)餓了三天,整天站在城樓上風吹日曬,又沒有人替換他們,是以他們根沒有力氣反抗,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至于南門口的漢中將士么,那就更簡單了。他們已經(jīng)與益州軍連續(xù)血戰(zhàn)六天,早就被告知要投奔我西涼軍,因此他們自己早已將自己看成是西涼將士,自然不會與我軍為敵。”
“啊!我這些兵士怎么會如此反常,原來是這樣。”眾將恍然大悟道。
李利擺手示意眾將收聲,舉目眺望西南方向,但見數(shù)里外的大道上塵土飛揚,隱約還能看到益州軍的旌旗。頓時,李利神色肅然的沉聲道:“益州軍正在逃往葭萌關(guān),而楊松則前往郡守府服張魯開城請降。眾將聽令,趙云率部直奔南鄭城,并派遣一萬戰(zhàn)騎分兵前往漢中各縣,接管縣衙府庫;黃忠率領(lǐng)秦弓營隨后跟進,接管各縣城池防務(wù),如遇抵抗,一律格殺。去卑率領(lǐng)一萬朔風營鐵騎追擊益州潰軍,務(wù)必確保葭萌關(guān)不失,切記,占據(jù)關(guān)隘是重中之重,其次才是追殺益州殘軍。留下五千步軍駐守陽平關(guān),馬鐵留在此處看管戰(zhàn)俘,余下步騎隨我前往南鄭城!立刻出發(fā)”
———————未完待續(xù)——————————(未完待續(xù)。。) 三t
ᝧ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