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過后,晴空萬里,湛藍如洗。
只可惜,這場大雨并未沖散籠罩在蜀郡上空的密布戰云。
雨過放晴之際,烽煙再起,戰火重燃,廝殺聲直沖云霄。
益州,蜀郡。
平叛之戰已經持續了半個月,可結果卻是事與愿違,不遂人愿。
自從得知趙韙擁兵反叛之后,近半個月來,劉璋相繼抽調五萬大軍前去攔截叛軍,試圖將其擋在蜀郡之外,然后再調集其它郡縣的兵馬前去馳援”。
這樣以來,便形成了前有大軍阻擊,后有援軍源源不斷抵達前線的戰略格局,雙管齊下,穩**勝券。等到后續援軍與前線大軍合兵一處,總兵力便有近十萬之眾,必將一舉剿滅叛軍。這就是州牧府一眾僚屬群策群力之下制定的平叛策略。
卻不料,愿望十分美好且豐滿,現實卻是干癟又骨感。
為期半個月的平叛之中,各郡平叛兵馬先后失利,被趙韙率領的叛軍逐一擊破,無一例外。以至于,先后抵達廣漢前線的三路援軍輪番遭遇慘敗,使得源源不斷的后續援軍淪為添油戰術;平叛大軍非但沒有阻止叛軍的進攻步伐,反而損兵折將,一敗涂地。
據戰后探報,劉璋派遣平叛的三路兵馬之所以戰敗,是因為軍中五成左右的統兵將領臨陣倒戈。這些將領早已暗中投靠趙韙麾下,于是在兩軍激戰廝殺當中突然改弦易幟,公然率眾投向趙韙的大纛之下。如此方才招致平叛失敗。而且,敗得一塌糊涂,如同肉包子打狗一般有去無回。最終血無歸。
此消彼長,伴隨平叛大軍相繼敗亡,趙韙率領的叛軍愈發強大,士氣高漲,兵鋒強勁,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
半個月下來。叛軍一路高歌猛進,一鼓作氣攻陷了大半個巴郡,而后徑直取道西南。攻打廣漢郡。而劉璋帳下各郡援軍則連番失利,節節敗退,抵抗力極其微弱,儼然不堪一擊。一擊即潰。非但無助于剿滅叛軍。反倒是火上澆油,數以萬計的兵馬倒向趙薇麾下,使得叛軍戰強,兵馬打多,霍然是一發不可收拾,聲勢滔天。
時至今日,廣漢郡治下數十座城池迅速淪陷,而后趙韙揮師蜀郡。兵臨成都,直搗黃龍。
就在叛軍對成都城形成合圍之勢的時候。州城危在旦夕之際,蜀郡境內接連爆發叛亂,許多世家大族紛紛起兵響應叛軍,旗幟鮮明地投靠趙韙麾下。而成都城內同樣暗流洶涌,各大世家、士族和縉紳豪強們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大肆招募私軍,名義上是為求自保,實則行跡鬼祟,居心叵測。
一時間,成都城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形勢危如累卵,朝不保夕。
面對岌岌可危的局勢,一直疏于政務的劉璋忙得焦頭爛額,恍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憂心如焚,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最為無奈的是,眼下他手中已是無兵可用,無計可施,有心剿賊卻無能為力。可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之奈何?
然則,局勢仍在急劇惡化之中,形勢一天比一天危急。時下,趙韙叛軍已經兵臨城下,益州一眾僚屬亦是人心浮動,各大世家的立場亦隨著時局的變化而立場不明,儼然是風吹兩邊倒的墻頭草。半數左右的世家大族都與趙韙叛軍暗中往來,甚至于一部分世家大族公然給叛軍提供糧草,其中不乏出錢又出力的投機之輩,不僅給叛軍提供糧草輜重,還將私下招募的私軍送到趙韙麾下,與叛軍一起攻城。
??????蜀郡,成都州牧府。
夜幕初降,州府正堂上空空蕩蕩的,寂靜無聲,可是就在一墻之隔的東邊側堂之內,此刻卻聚集著一群人,正與劉璋一起商議對策。這些人及其所在的家族都是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亦是益州最負盛名的官宦世家,是為益州土勢力的家族代表。
面對局勢急轉直下,這些土勢力終于坐不住了,不約而同地聯合起來,旗幟鮮明地支持州牧劉璋,不遺余力的支援守軍將士守城,共同抵御趙韙叛軍。這是因為他們各自的家族利益和劉璋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退路,別無選擇。
值此危急之時,他們不得不站出來,立場堅決的傾力支持劉璋剿滅叛軍。惟有如此,方為正途。否則,倘若趙韙叛軍攻破州城,他們這些老牌家族的利益必將受到沖擊,輕則利益受損,重則家破人亡,數百年家業毀于一旦。
“主公,剛剛得到密報,各大士族之中與趙韙老賊暗中勾結的家族多達三十二個,其中不乏手握軍政大權的官宦之家。所幸,我益州老士族之中沒有與趙韙老賊暗中勾結,由此便迫使這些宵之徒不敢輕舉妄動,目前他們這些人還在觀望,伺機而動。”這是益州別駕張松的聲音。
隨著局勢急劇惡化,就在益州眾僚惶恐不安之際,張松卻處變不驚,臨危不亂,表現極其搶眼,隨之脫穎而出,被劉璋委以重任,命其負責收集情報,依為臂膀。與張松一起得到重用的還有黃權、張肅、吳懿、張任、嚴顏和雷銅等人,他們都是益州老士族的年輕俊才,亦是劉璋帳下位高權重的既得利益者。
顯而易見的是,一旦趙韙叛軍攻陷成都,他們這些人必將首當其沖,不僅保不住現有的權勢地位,還會波及家族根利益。事關自身利益和前途命運,縱然他們之前與趙韙頗為幾分交情,但眼下這點交情已然不值一提,他們真正在乎的還是自身地位和家族利益。凡是涉及利益之爭,對立雙方都不會妥協,儼然勢不兩立,勢必殊死相搏,最終的結局便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
截至此時,側堂密議已經進行了將近兩個時辰,即從午后密議開始一直持續到夜間。在此期間,眾人都在商議平叛對策,反復斟酌,各抒己見,獻謀獻策不遺余力。
當窗外漆黑一片之時,張松接到細作密報,對此他沒有絲毫隱瞞,赫然將密報公之于眾,以便眾人了解目前局勢,思考對策。
高坐于主位的劉璋聽到張松的稟報后,就頗為憂郁的眼神頓時變得愈發慌亂,身微顫,手足無措,六神無主。這一刻,他臉上的愁容愈發濃厚,眉頭緊鎖,神色陰沉,隨即再也無法安坐,身形蕭條的背著手走到堂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
心急如焚之中,劉璋悵然嘆息道:“現如今,老賊(趙韙)帳下叛軍兵強馬壯,氣焰囂張,步步緊**,成都城已是岌岌可危。今日,我等已經在此商議了好幾個時辰,卻仍是束手無策,再這樣下去,我等便只有坐以待斃,束手待戮了!”
眼看劉璋愁容滿臉的頹然踱步,堂下眾人神色憂郁,看向他的眼神頗為不善,其中不乏忿然鄙夷之色。不言而喻,眼前禍事是劉璋昏庸無能之過,純粹是自作自受,自食惡果。若不是他之前一味貪圖享樂、不理軍政,一再偏信偏聽寵信趙韙,將軍政大權交予趙韙掌管,焉有今日之禍?
但是,大錯已然鑄成,埋怨亦無濟于事,當務之急便是積極思考對策。可是在目前這種無兵可用的情況下,哪里還有什么良策,根就是無計可施,束手無策。
沉默半晌,眼見身邊眾人都不話,益州上將軍張任心中憤然,當即出聲道:“大敵當前,我等商議良久卻仍舊是一籌莫展,與其這樣,還不如出城與老賊決戰。末將請纓,愿領兵出戰,懇請主公應允!”很明顯,張任得是氣話,卻也是大實話。
事實正如張任所,像這樣反反復復都商量不出結果的密議,純屬浪費時間,于事無補。既然商量不出結果,想不出對策,那就直接開戰便是,畢竟成都城內還有兩萬余守軍,并非沒有一戰之力。此外,城中各大世家哪家沒有上千名家丁、護院和扈從,如果把這些人召集到一起,訓練成軍,豈能守不住城池?可惜的是,這種從世家大族手里“割肉”的事情,眾人皆是心照不宣、緘默其口,不到萬不得已、生死攸關之時,他們是不會把家族守護力量交出來的。
“上將軍莫急,眼下還不是與叛軍決一死戰的時機。”看到張任當眾發怒,眾人卻無言以對,這時張松再次起身出列,高深莫測地道:“事已至此,在下有一權宜之策,卻不知可行不可行?”
“呃!”堂下眾人聞聲驚呼,劉璋更是神情一震,急聲道:“永年有何良策盡可直言,無須顧忌!”
張松聞言揖手示謝,恭聲道:“時下,擺在我等面前的難處便是無兵可用,若有一支大軍在手,便不懼老賊叛軍,數月之間便可將其剿滅殆盡,平定叛亂。然則,我等卻是關心則亂,忽視了蜀郡后方尚有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并且是一支極為難得的精兵。”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