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語氣低沉地道:“荊州劉景升蟄伏多年,多年以來一直擺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讓天下諸侯皆以為他一心坐鎮荊州,安享晚年。誰能想到,他蟄伏這么多年之后突然跳出來,一擊必中,端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語罷,曹**臉上罕見地露出唏噓感嘆之色,目光深邃,眉宇間浮出幾分難以掩飾的笑意。
顯然他對劉表突然間的轉變雖然頗感驚訝,卻并不忌憚,反倒樂見其成。或許曹**覺得眼下的局勢對他更為有利,畢竟荊州劉表目前和他沒有沖突,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彼此間都沒有利益紛爭。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絕不是后世的專利,先賢早已對此熟諳于心。
荀彧欣然點頭,恭聲道:“正如主公所言,當下劉荊州挺身而出雖然有些突然,卻是正逢其時,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著實令人稱道。其突然,是因為此番所為與劉荊州以往的做派大相徑庭,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但此舉絕對堪稱英明之舉,防范措施嚴密,以致我等對此渾然不察;最為難的是劉荊州此次出手極準,直擊要害,一擊斃命,從而兵不血刃地鉗制了江東十萬大軍,將其收為己用。真正是老而彌堅,無論是謀略還是膽識都足以令人嘆服,令人欽佩!”這番話是毫不掩飾的推崇劉表,為此荀彧話時用的是尊稱“劉荊州”,由此可見他至今仍是心向漢室,仍然忠心于劉氏皇族。
曹**的眼底閃過一抹異色,眉頭微微跳動,剛剛眉宇間清晰可見的喜色瞬間消失殆盡。目光再次變得深邃晦暗,讓人無法揣摩心意,不知他此刻究竟在想什么。
曹**早就知道荀彧忠心漢室。當初荀彧之所以投奔他帳下效力。主要原因是他只身刺董,一舉名揚天下。使得四方英雄紛紛前來投奔于他,助他成就霸業;荀彧就在其中。正是因為曹**知道荀彧始終以忠心漢室為畢生奮斗的目標,起初他并不信任荀彧,單純地讓荀彧主導政務和府中瑣事。
相處時間長了,曹**發現荀彧確是良才,才華,足智多謀,足堪大用。奈何他對荀彧仍不放心。始終有所保留,且用且防。直至兗州被呂布偷襲之后,曹**丟失根基之地淪為喪家之犬,而荀彧卻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于即倒,為曹才算真正接受了荀彧,對其委以重任,擢升為帳下文武之首,頗為倚重。
漢帝劉協猝死之后。曹**徹底放心了,對荀彧再無保留,真心接納他為嫡系心腹。視其為肱骨之臣,依為臂膀。但是荀彧忠于漢室之心從未動搖,這一點曹**心知肚明,并且清楚地知道荀彧為此做過諸多努力。其中最突出的是,荀彧千方百計地服曹**收容劉備三兄弟,并給予劉備諸多關照,盡管荀彧處處心,沒有留下任何破綻,惟恐曹**起疑猜忌。
殊不知荀彧所做的一切都落在曹決計不能容忍帳下文武心懷二志,吃里扒外。但是他對荀彧的所作所為卻百般容忍,甚至打心眼里贊賞荀彧。對其青眼有加。因為荀彧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種矢志不渝的堅守讓曹**為之動容,感動不已。
但是感動歸感動,并不代表曹**可以無限度地縱容,可以任由荀彧背地里為漢室效忠,所以劉備三兄弟偷襲李利失敗的消息傳回來之后,曹**非但不覺得遺憾,反而如釋重負,又除掉了一個潛在的“勁敵”,暗自慶幸不已。
隨著劉備、劉璋等一眾漢室宗親相繼敗亡,曹**感覺自己和荀彧的關系日益融洽,再無后顧之憂,可以真正消除隔閡和顧慮,毫無保留地信任他了。卻不料,就在這時荊州劉表又跳了出來,給曹**和荀彧之間原信任無間的主臣關系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令曹**頓生警覺,心生芥蒂,暗自惱怒不已。這就好比一對情深意濃的情侶,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以為可以同舟共濟、白頭偕老,卻不料對方心里始終惦記著別人,同床異夢,身在曹營心在漢。這種事不管落在誰身上,誰都受不了,曹**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曹**城府極深,喜怒不形于色,即便心中不快,也不會表現出來,至少在他臉上看出一絲異樣。于是荀彧這番盛贊劉表的話,直接被曹**忽略不計,左耳進右耳出,置若罔聞。
片刻沉默之后,曹**摒棄心中雜念,就事論事,理智地思索著道:“此番荊州劉景升一舉得手,迫使江東與其結盟,實際上就是**迫江東依附于他,如此以來他的勢力雄踞長江兩岸,實力大漲,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據細作探報,劉表帳下原有四十萬兵馬,其中以水軍實力最強,實力猶在江東水師之上;此次江東依附于他,再添十萬大軍,可謂如虎添翼。
而今荊州劉表的實力與我等不相上下,足可牽制李賊麾下數十萬大軍,至少南陽、豫州、徐州和屯駐揚州的張遼大軍短期之內不敢擅動,這就為我等減輕了壓力。鑒于目前形勢,我意出兵收復常山、中山等郡國,將逆賊鞠義所部數萬大軍一舉殲滅,再不濟也要將其趕出冀州。此外,還要出兵收復渤海郡,將滯留在渤海灣的西涼水軍驅逐出境,從而肅清邊境,再圖后計。諸位意下如何?”
曹**話音未落,程昱答非所問的接聲道:“天下三分,已成鼎足之勢。現如今,劉表雄踞荊楚,主公虎踞燕、趙、齊等中原腹地,一南一北鉗制西涼勢力,使其不敢妄動。值此天下無主之際,時機已然成熟,正是主公成就霸業的絕好契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還望主公承天應命,敢為天下先!”
“啊!不可!”
程昱乍一開口話,荀彧當即察覺程昱意在勸進,結果正如他所料,程昱立場鮮明的公然表態,諫言曹**進位稱帝。
于是程昱話音未落,荀彧便出聲反對:“仲德所言大謬!天下三分之勢已成,固然沒錯,然則西涼李利獨占鰲頭卻是不爭的事實。眼下李賊又得西川天府之國,實力更勝從前,其麾下已有百萬之眾,治下人口早已超過千萬之數,疆域之廣、實力之強,我等難望其項背,決計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我等尚且如此,荊州劉表也不例外。為今之計,惟有聯合荊州共抗李賊方為上策。如果兩家聯手,我等就有實力與李賊一較高下;即便如此,勝負亦是五五之數。若依仲德所言,主公此時繼位稱帝,勢必激怒劉表,促使其與我等背道而馳,進而被李賊逐一擊破,屆時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微臣甘愿以死諫言,懇請主公三思而行!”荀彧真的急眼了,言辭激烈,情緒十分激動,不知不覺地站起來,怒視著程昱,似有與程昱拼命的架勢。
不過他這番話卻是肺腑之言,絕無半點私心,完是出于目前形勢考慮,真心替曹**分憂。荊州劉表蟄伏多年,為何此時突然跳出來?顯而易見,劉表已經意識到漢室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時刻,如果他還不站出來,四百年大漢就徹底滅亡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劉表身為現存的唯一手握實權的漢室宗親,他豈能坐視漢室覆滅而不顧?所以他已年近古稀,卻毅然挺身而出,施毒計收服江東勢力,藉此割據荊楚。憑借三江之固,五十余萬大軍,劉表完有能力守住劉氏王朝的最后一塊疆土;再不濟也能退守江東,以長江天塹為屏障,抵抗西涼李利的征伐。
這是劉表**迫江東依附于他的初衷,亦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從得知劉表與江東暗中結盟的那一刻起,無論是西涼李利還是冀州曹**,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劉表的用心。換言之,素有老好人之稱的劉表開始拼命了,為四百年大漢王朝拼命,也是為他劉氏皇族的生死存亡做最后一搏。
荀彧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極力勸阻曹**不可聽信程昱之言,此時登基稱帝,無異于公然與劉表反目,給予力挽狂瀾的劉表最沉重的打擊。他剛剛有點起色,做出一點成績,立刻就有諸侯登基稱帝,這無疑是*裸的挑釁,擺明是與他劉表打擂,存心覆滅大漢王朝。果真如此,就意味著曹**與劉表徹底決裂,日后再無聯手對抗西涼李利的可能。
只可惜,帝王霸業動人心。
荀彧話音未落,陳群又站出來支持程昱,諫言勸進。緊接著,曹仁、曹純、劉曄三人紛紛附和,眾口一詞,諫言曹**登基稱帝。
眼見荀彧據理力爭,與程昱等人爭執起來,沉默許久的曹**突然站起身來,沉聲道:“遣使前往荊州,孤支持劉景升承襲正統、登基稱帝,愿與他結盟,同生死、共進退,共抗李賊。如果劉表推脫不從,孤愿為天下先!”完話時,曹**已經離開正堂,步入后院。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ps:衷心感謝:書友“ugang1”、“龍游商人”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