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俊京的大名,在高麗軍界中不可謂不大。
早在王俁還未曾登基之前,他便隨著肅宗朝名將尹瓘在東界和女真人你來我往好些年,后來又參加了尹瓘為主帥,十七萬大軍(號稱二十萬)征伐女真的一戰(zhàn),據(jù)稱此役斬首六千級,俘虜一千人,掃平了女真人一百三十個村子,高麗舉國振奮不已,此戰(zhàn)之后,拓俊京也嶄露頭角,成為高麗國最有潛力的中年將領(lǐng)。
這場大勝之后不到四年,尹瓘病死,李資謙向失去奧援的拓俊京伸出了橄欖枝,兩人自此結(jié)為聯(lián)盟,此時正是蜜月期,離原軌跡中兩人撕破臉還有好幾年。
是以接到京城緊急的消息,時任西北面兵馬副使的拓俊京,帶著始于尹瓘,盛于自己之手的高麗國最為強悍的地方軍,火速開往開城護駕。
快到京城附近時,他才發(fā)現(xiàn)除了城內(nèi)的宋軍,城外居然又多了一個甚么“大為國”的勢力,專門在此蠶食各地援軍,規(guī)模已經(jīng)達到五六萬士卒,已經(jīng)到了不容覷的地步了。
對拓俊京來,宋人要驅(qū)除,而“大為國”就更不能留了,這個自稱弓裔后人的家伙,明顯是要取高麗國而代之的,若是等他坐大,天都要變了∝俊京暫時還沒有換老板的想法,無論是為了高麗國,還是為了李資謙,這場仗,避免不了了。
名將之所以是名將,就是萬事能想在前頭,是以妙清和拓俊京對陣的時候,居然還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只當(dāng)是西京的衛(wèi)戍部隊開了過來。
妙清的大營就在西京,見了這些帶隊的將軍感覺很是親切,這么多天養(yǎng)成的習(xí)慣,直讓他把對方手下的軍卒已經(jīng)當(dāng)做自己的了,當(dāng)然,不可避免的要走個過場。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過場差點要了妙清的命。
和往常一樣,天遣忠義軍打頭的兩個三千人的方陣,分別是弓某的老底子和妙清從西京帶來的嫡系人馬,依照以往的經(jīng)驗,只要這兩個方陣能夠在氣勢上壓倒敵人,等第二梯隊的降兵造出聲勢,對手不出意外就會成建制投降。
哪知這日可好,一向籍籍無名的西京地方部隊,居然讓大為國的頭兩拳砸到了鐵板之上,這兩個進攻的箭頭不但沒有達到戰(zhàn)略預(yù)想,反而在近身肉搏戰(zhàn)中大敗給對手,第二梯隊的降兵來就不穩(wěn)定,若是第一梯隊取得勝利還好,他們還肯出力造勢,結(jié)果第一梯隊敗了,第二梯隊頓時做鳥獸散,逃散得到處都是,更有不少人馬就勢又投降了,頓時一支三萬人的隊伍,硬生生給七千人打垮,連妙清都差點死在亂軍之中,好在他的護衛(wèi)拼死將他救出,這才逃過一劫。
這一敗差點把大為國打回原形,弓某連夜求見宋國大元帥,請求宋人援助,他心知肚明大義倉中的糧草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了,也就天就會被宋人搬運完,到時候宋人拍拍屁股走了,這個拓俊京豈不是要把自己趕盡殺絕?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請得宋人出兵,不然大為國就會成為一個笑話,剛剛立國就被滅掉,這是弓某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王元帥,恁若是不出手,我便死無葬身之地矣!”弓某表現(xiàn)得很是虔誠。他如今也是“國王”的身份了,在王倫面前拜就拜,絲毫沒有不適之感。因為他知道,在一個能左右自己命運的人面前丟臉不算甚么,重要的是能夠在國人面前耀武揚威,那就夠了。
“七千對三萬大勝,準(zhǔn)確是七千先勝了六千精銳,然后那兩萬四千人看情況不對勁,逃的逃,降的降,其實來,應(yīng)該是你們輕敵了!好在你們還有七千到一萬精銳,外加一兩萬的降兵,不至于就怕了這七千人罷?”仇悆替弓某算賬道,因為弓某人劫殺高麗農(nóng)奴的原因,他是不大愿意梁山軍參和進去的。
“他們現(xiàn)在不是七千人了,而是三萬人!元帥若不出手,明日他們就是六萬人,后日就會組織人馬攻城了,人不光為自己流血,也是在替貴國流血啊!”弓某以頭鑿地道。
現(xiàn)在擺在王倫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就是出兵滅了這個甚么高麗名將,讓高麗國內(nèi)的各個勢力達到均衡。
第二個選擇,則是挨他個日,等糧倉搬空了,從水路安撤退♀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自己扶持的弓某會被輕易的解決掉,李資謙一家獨大的局勢會在高麗形成。而且,難扁幾日內(nèi)拓俊京不會攻城,城上有很多沒有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民壯,到時候死傷難以避免。
“你那個甚么拓俊京,到底是個甚么來歷?”王倫問道。(未完待續(xù)
!q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