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銀河系一百六十光年外的星空中,漂概一艘碩大的星際飛船。
星際飛船的體積有十倍地球大,雖然在浩瀚的宇宙中算不了什么,卻承載著索暮襄所有的希望。
索暮襄,宇宙中的流亡種族。
體型類似于人類,樣貌卻迥異于人類。他們頭顱碩大,四肢萎縮,一般寄生于生物裝甲中,科技異常發(fā)達。
索暮希星因為星際災(zāi)難毀于一旦,災(zāi)難前,索暮襄建造了碩大的星際飛船,整族進行星際遷移。
因為浩瀚的空間距離,宇宙中的時間動輒就是以十年百年為計數(shù)單位。
別看宇宙中的星球數(shù)以萬億計,但真正適合碳基生命生存的行星真心不多,再加上分散在浩瀚宇宙空間的各處難以探尋。所以上千年過去后,因為星際飛船資源匱乏,以及途中遇到的難以力敵的強大宇宙文明發(fā)生的戰(zhàn)爭,索慕襄上百億族人早已漸漸凋零。
目前,整個索慕襄剩下的千萬身強體壯的幸運兒還堅持著運維飛船,其他族人都陷入永久的沉眠。
如果沒有意外,他們會錯過銀河系,前往別的星系,不會跟地球人類有任何接觸。
或許數(shù)十上百年后,也許千萬年后,整個索暮襄都會陷入永久的沉眠,然后在某一次星級災(zāi)難中整族罹難,然后整個宇宙都不會再有索暮襄的痕跡。
但這一天,也就是易揚帶著黃欣回到竹城的這一天,他們突然接收到來自一顆陌生星球的電子訊號。
因為宇宙各種射線的存在,以及銀心的強大引力,一般而言,從地球跨數(shù)千光年的電子訊號根不可能飛出銀河系,也根不可能突破空間的限制短時間到達銀河系外,也就是,這信號原是絕無可能被索暮襄星際飛船接收到的。
可事情就是這么突然,來的讓人猝不及防。
負責(zé)監(jiān)測外界訊號的索暮希情報人員就是莫名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電子訊號。
雖然不懂這陌生電子訊號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但可以確信的是,這段陌生電子訊號絕對是某種生命文明發(fā)送的。
轟
上千萬索慕希幸存者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爆發(fā)出嗷嗷的歡呼聲。
大家都明白這個消息代表著什么!
對于已經(jīng)快要山窮水盡的索慕襄來講,對于已經(jīng)快要瀕臨絕境的索慕希文明而言,這段可以確定來源地的電子訊號,意味著背后至少有一顆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存在。
而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這段電子訊號進行分析,索慕襄的技術(shù)專家們可以確信,發(fā)出這段訊號的技術(shù)水平很低,尚未走出原生星球,還躥文明初級階段。
根據(jù)一般星際文明發(fā)展歷程規(guī)律,即便是考慮到訊號發(fā)出后抵達飛船的時間流逝,該文明也僅僅可能才摸到星際文明的門檻。
雖然不明白如此低端的技術(shù)水平和原始的電子訊號是如何穿宇宙空間,如何突破星系引力抵達這里,但既然已經(jīng)被己方接收到,已經(jīng)山窮水盡的己方就沒必要考慮太多,趕緊找到這顆星球才是當務(wù)之急。
沒有爭執(zhí),索慕襄統(tǒng)治者很快就做出決定,放棄原定航道,前往訊號傳來的星系。
碩大無比的飛船轉(zhuǎn)向,打開推進器,原珍惜無比的能空間儲存?zhèn)}庫部被開啟,巨大的能量轉(zhuǎn)換裝置也滿負荷運轉(zhuǎn)起來,什么損耗什么儲備都顧不得了!
這就是一忱賭!
賭的就是目的地行星是適宜索慕襄生存的星球D的就是原生文明遠遠低于索慕襄科技發(fā)展程度,可以被輕易打敗。
反正這么漫無目的在宇宙中飄蕩,到最后也是身死族滅的下場,還不如拿出所有能量和物資儲備來賭一把,成功則繼續(xù)生存發(fā)展下去,失敗無非提早步入滅亡。
這日子尼瑪不過了,能量轉(zhuǎn)換器滿負荷運轉(zhuǎn),能量推進器滿負荷運載起來,力為空間躍遷器儲能。
索慕襄對星際文明的劃分,一般而言,標準就一個,該文明從原生星球能有效短期往返的星際空間距離,這個標準可以明確該文明星際空間有效掌控領(lǐng)域,充分表明了該文明的技術(shù)水平。
浩瀚的宇宙空間,兩顆可生存或可開發(fā)行星間距離動輒就是以光年為計數(shù)單位。像索慕希文明,他們掌握了星際空間躍遷技術(shù),在一定程度上,索慕襄就擺脫了空間距離和漫長時間對生命壽命的制約,可以在宇宙中遨游。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假設(shè)。船體堅固程度、躍遷能量儲備、再生和星際坐標問題,這些都最大的限制了索慕襄星際躍遷的距離。
正如他們舉族搬遷逃離家園后,在星空中已經(jīng)漫無目的飄蕩上千年一般,遠離熟悉的星域后,沒有了星際坐標,壓根兒沒辦法連續(xù)星際躍遷的他們,只能碰運氣一樣的開始迷航。
很快,在飛船所有索慕希船員們精神振奮,力以赴的操作下,空間躍遷器儲能完畢,第一次星際躍遷啟動。
飛船的速度驟然提升,在地球人無法理解的夸張加速度下,整艘飛船向前飛駛一段超長距離后,船體虛化,在星空中驟然消失。
當飛船再次出現(xiàn)時,他們已經(jīng)過3光年距離,位于銀河系內(nèi)。
3光年!
索慕襄一次星際躍遷的極限。
銀河系的半徑是五萬光年,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兩萬六千余光年,索慕襄飛船尚躥銀河系邊緣,距離地球所處的太陽系尚有兩萬三千多光年的路程。
按照他們的空間躍遷技術(shù),還需要七十七次躍遷。
這對于飛船船體而言,無疑是一個艱巨的考驗。空間躍遷不僅需要龐大的能量,船體能否承受空間躍遷時的壓力沖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每一次躍遷,其實對于船體都有損傷。
這一點也是制約索慕希文明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飛船能量儲備倉庫的庫存能量,只能支持二十次星際躍遷,不足以支持飛船連續(xù)躍遷到太陽系。
這兩方面的限制,意味著索慕希人中途必須休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抵達地球。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