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紅票,收藏
東京城內(nèi)外,大酒店、食肆、鋪子,有數(shù)以千計之多。但能被東京城百萬士民口耳相傳的,只有七十二家正店。其中有的是官營,有的是民營,有的原是行會會館,也有的是豪門舊宅,來歷五花八門,但名氣卻都是一般兒的傳遍天下。
位于東京內(nèi)城新門里的會仙樓正店,雖然比不上樊樓的富貴奢華,也比不上清風(fēng)樓的店面廣大,更比不上御街邊的張家園子和狀元樓的地勢絕佳。但會仙樓有個優(yōu)點,便是鬧中取靜,尤其是后院的諸多雅間,都以幽靜隱秘而著稱。
坐在會仙樓的樓上靠北臨窗的座位,不但可以縱覽汴河勝景,還可以望見北面不遠(yuǎn)處,隔著一座虹橋,就在汴河對岸的開封府衙。只是很少會有貴客來選擇在樓上用餐,二樓三樓的桌位,日常多半是被開封府的低層官吏所占據(jù)。在后院的花園中,被假山、樹木、橋、池塘,還有幾條蜿蜒曲折的長廊所分割出來的座座雅間,才是會仙樓中最為受到歡迎的地方。
流內(nèi)銓令丞劉易,近幾年來,還是第一次走進(jìn)會仙樓的后院。雖然他也是個官人,而且還是京官。但在物價騰貴的東京城中,他一個從八品大理寺丞的些微俸祿,想養(yǎng)活家十幾張嘴,還要應(yīng)付不時來打秋風(fēng)的鄉(xiāng)人,早已是捉襟見肘。
與平常百姓幻想的官人們的富貴生活不同,劉易這樣的青袍京官,他最為常見的待客方式,就僅僅是在路邊的酒肆中胡亂吃上一頓。即便這樣,他的錢囊一個月也經(jīng)受不起幾次消磨——留京城,大不易。
被一位知客在前引著,劉易穿廊過戶。他看著前面知客所穿的衣服,竟然不比微服而出的自己差上多少。盡管劉易穿得不是質(zhì)地優(yōu)良的公服,但身上現(xiàn)在的這一件用也是不錯的料子。可區(qū)區(qū)一個仆役,竟然能跟他這位官人相比!
在廊道上左繞右繞,最后劉易在客的帶領(lǐng)下,終于走進(jìn)了一間門額上龍飛鳳舞的寫著忘歸蓮華四個草字的廳中。廳門內(nèi),迎面便是是一張四扇屏的荷花屏風(fēng)。四張荷花姿態(tài)各異,有含苞欲放,也有花開正艷,還有殘荷獨枝,中間偏右的一幅上,一支亭亭獨立的半開花瓣上似有似無的還帶著點點水意,當(dāng)是出自名家手筆。
繞過屏風(fēng),就看見長著一張方面大耳,面白留須,模樣甚有威嚴(yán)的中年男子在窗邊坐著。將人引到,知客便退了出去。進(jìn)退間不發(fā)一言。沒有不呼自來、筵前歌唱的打酒坐妓女;也沒有腰系青花布手巾,為客人換湯斟酒,俗稱焌糟的婦人;更沒有一撥兒插科打諢、博取賞錢的廝波閑漢,一切都保持著盡可能的安靜,便是這間會仙樓后院的最大特點。
劉易走上前,躬身向中年人行禮:“下官拜見侍制。”
中年人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桌子:“坐!”
劉易看過去,桌上早已擺滿了冷碟和果子。注碗、盤盞、果菜碟、水菜碗,大十幾件,還有兩人座前的酒盞、酒壺、筷子,無一不是閃閃發(fā)亮的銀器,加起來不啻百十兩之多。
東京城中,只有七十二家正店才有這般豪闊的財力,尋常的腳店和酒肆,即便想做的奢華一點,用的器皿也得到正店來借。
兩人落座,很快一盤盤熱菜也端了上來,每一道依然是用著銀碟盛著,特制的銀碟下,還有著陰燃火炭的托底,以保證菜肴不會很快冷去。
端菜來去還是悄無聲息,知客最后在屏風(fēng)處站了一站,見兩位客人沒有其他吩咐,便躬身退出門去。心的將門掩好,廳中就只剩下劉易和中年侍制兩人。
只有午夜時分,山中寺觀才有的寂靜降臨在廳內(nèi),廳外的雜音一點也沒透進(jìn)來。廳以蓮為名,窗棱、桌案、梁椽,乃至杯盤碗碟,處處都打著蓮花的記號。就連在窗下燃著的熟銅火盆,也是一朵完整的千葉蓮花。裊裊香煙同樣自荷花花苞形制的青銅香爐中絲絲縷縷的升起,在廳中擴(kuò)散開。一股淡淡綿香在鼻尖傳遞,香味清而醇,不似尋常薰香的濃烈,正是應(yīng)了這間荷廳的特色。
劉易無意多看,廳中死一般的寂靜讓他坐得很不自在,他陪著心,問道:“不知侍制喚下官來此,為得何事?”
中年人第二次開口,得話多了一點:“……近日可有一名秦州新選人來流內(nèi)銓遞家狀注官?”他頓了頓,又加了一句,“有天子親下特旨的。你可知道?”
劉易當(dāng)然知道。天子親下特旨,為年歲不到的選人派定差遣,這還是新條貫頒布后的第一次。身為流內(nèi)銓令丞,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是不是韓岡?”
“沒錯,正是他!”
“不知侍制想要他如何?”劉易還明白,韓岡已經(jīng)被定了差遣,如果要幫他只要在旁邊看著就行了,既然侍制提及他,只可能是使壞。
“兩天后,安排他參加銓試。”中年人的要求很簡單。
劉易吃驚的猛搖頭,這怎可能做到:“銓試是為了定差遣,但他已有了天子特旨,差遣早定下了。秦鳳路經(jīng)略司勾當(dāng)公事,兼理路中傷病事宜。根不需要再參加銓試啊……”
中年人身子略略前傾,只一動,在劉易眼里就如山岳傾頹,迎頭壓來,只覺得沉沉的有些難以喘息。就聽中年人問道:“韓岡……他有沒有出身?”
劉易老實的搖頭回答:“沒有!他只是個靠舉薦得官的布衣而已。”
“無出身者注官候闕,難道不是必須要參加銓試嗎?”中年人輕輕笑了幾聲,有著一點偷了空后的得意,“朝廷即有條貫在,依律而行便可。汝等盡忠職守,天子還能不是不成?”
“……下官明白!”劉易略一思忖,便點頭稱是,對面的人得的確沒錯。他笑道:“請侍制放心,下官自然會好生料理韓……對了!”劉易的眉頭又一下皺起,“新官銓敘,陳判銓肯定會在場。下官從何下手?”
中年人臉上的微笑書寫著自信,輕輕點著酒杯的手指,讓一圈圈波紋在銀邊裝飾的液面上回蕩,好像就是在著一切盡在掌握中,“你們的判流內(nèi)銓事,那一天不會留在衙門里。在京百司,每天都要輪上兩人上殿廷對,奏報司中大事務(wù)。兩天后,正好輪到陳襄和度支司的左仲通上殿。”
“原來如此!”劉易點著頭,他這時才醒悟過來,眼前的這位侍制就是管著殿廷輪對的次序的,“既然陳判銓不在,要安排起來就方便多了。侍制請放心,有下官,再加上程禹,包管讓韓岡過不了銓試這一關(guān)。”
中年人輕輕點頭,很細(xì)微的動作,就讓劉易喜出望外。
劉易抬手為中年人斟酒,隨口笑著問道:“只是下官在想,韓岡不過區(qū)區(qū)一個從九品選人,為何要與他為難。僅僅是銓試,又不是進(jìn)士舉,即便今次不過,官身照樣還在,也不過是要等個一年半載再輪來考差遣。大費周章的,不知……是為了……”
劉易的聲音來,眼前之人突的變得冰寒的眼神讓他感到畏縮。宛如被撬開了八片頂陽骨,一桶夾著冰塊的河水當(dāng)頭澆下,渾身從骨子里都瑟瑟發(fā)寒。他立刻低頭認(rèn)錯,“下官多嘴了!”
可透過這冷如高山玄穹的一眼,劉易已經(jīng)看透了面前的寶文閣侍制的真實用心。劍鋒所指,并不在韓岡,而是在王安石!
對,沒錯!正是王安石。韓岡雖是由王韶、吳衍和張守約三人共同推薦,但親自請了天子的特旨,賜了差遣的,卻是王安石。只要能在銓試上證明韓岡才學(xué)能力并不合格,就等于是在天子無識人之明。而天子多半便會把這筆賬算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若在過去,天子并不會把這等事放在心上,但如今以王安石所面臨的境地,劉易相信,他的倒臺只要再壓上幾根稻草。韓岡也許只是一步閑棋,但閑棋多了,即便以參知政事的權(quán)柄,也是承受不住這樣的分量。
中年人這時站起身,丟下一句“好自為之!”,便抬步出了門去。
劉易手忙腳亂的陪著站起,卻識趣的并不將之送出門。就站在屏風(fēng)邊,看著中年人并不寬厚的背影消失在門外。人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的走了,藏在心底的八個字才緩緩出口: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管他呢!”又發(fā)了一陣呆,劉易毫不在意冷笑一聲,韓岡又不是他親戚,王安石也不是他舉主。何況讓他這么做的,又是得仰著脖子才能看到的寶文閣侍制。聽話受教,自然會有好處,如果不聽話……劉易可不想去偏遠(yuǎn)郡做官。
只是他一個的京官,竟然能把手插進(jìn)高層的爭斗中。即便只是輕輕的搭了一下,推了一把,保不住什么時候就會被碾得粉身碎骨,但這種撬動朝局的感覺,卻讓他心醉神迷!
拿起酒壺,劉易給自己滿滿的倒上了一杯會仙春靡,又直接用手抓一條玉板鲊丟進(jìn)嘴里。自他進(jìn)了忘歸蓮華廳后,并沒見到那一位動過筷子哪怕一下。現(xiàn)在他走了,一桌的上品宴席,便便宜了自己。
嘗著佳肴,品著名酒,劉易快活的哼著曲。有酒今朝醉,無酒亦自眠。想那么多作甚,好好的犒賞一下自己才是真!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