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宰執天下 第一卷 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

作者/cuslaa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游酢并不是打算指責韓岡的人品,只是想他的才智和城府。但看到兩位同門都誤會了,也不方便辯解。

    “有韓岡主持,縱然張橫渠仙去,但氣學也是日漸昌盛,他回京之后,就算有公事耽擱,也必然能有所開創。”謝良佐岔開了話題,嘆了一聲:“對手日增,時不我待啊。”

    楊時沒有半點擔心:“氣學其實自顧不暇。天人之論,猶如鴻溝一般,韓玉昆跨不過、補不上。其實就是上元節宣德門外的燈山,看著光鮮炫目,實則就是竹皮薄紙糊起來的,一戳就破,一燒就著。要不是因為這一點,呂與叔如何會轉投而來?

    在楊時看來,別看現在氣學給其他學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過就未來的發展來,氣學的敵人就是其身。如果沒有一個完整自洽的體系,任何一門學派都是很難傳承和發揚的尤其是在競爭者如此之多的情況下。

    氣學最大的問題就是自然和天人之論割裂極為嚴重。承認天子受命于天,這是氣學圭臬《西銘》中闡述的觀點,但這一點是決然不可能從張載的氣之一元中得到證明,而韓岡主張的自然之道更是讓這個裂痕變得更深更大了。

    “韓岡對此避而不論,可躲能躲到什么時候?這是一個大關節,避不得、讓不得。要么就是天子不再受命于天,要么韓岡就得承認他的自然之道有錯。”

    游酢卻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以韓岡的心術才智,不可能坐視這樣巨大的破綻不去彌補。何況張載諸多門人,也不可能就這樣放著不管。

    程門自號道學,眼下的第一大敵是控制了士子們晉身之階的新學,但遠期則必然是氣學。韓岡用心長遠,日后等他身登相位,自然會想方設法讓氣學成為國子監中教授學生的課,讓其成為天下的顯學。

    就如手上這只千里鏡。韓岡一直以來對天文星象只有只言片語,最多也僅僅是提及過日月星辰乃是由氣而生的宣夜。但千里鏡的出現,讓人們可以細觀天穹,對日月星辰能夠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

    組成顯微鏡和千里鏡的兩種透鏡都是他所創,而且還闡明了原理。明其理,故而才有了顯微鏡和千里鏡。

    系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依氣學之,透鏡折射光線的原理就是形而上的道,是從世間實物中歸納出來的道理,而千里鏡、顯微鏡,就是這個道理重新反饋到世間的結果,是形而下的器。

    道和器是一體的,若只求形而上,那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空談而已。而只注重形而下的器,不注重歸納其中的道理,那就只是個庸夫而已。

    氣學,或者韓岡,一直都在主張經世濟用、明體達用、學以致用,不同的詞匯有著相近的含義。任何道理和學問都必須能用到實際上。秉承的是安定先生胡瑗的理念,在橫渠書院,諸多弟子都要兼習經義和治事,水利、兵法、錢糧、刑名,在鉆研經義之外,都要在其中選出兩項來學習。

    對系辭這一句話的詮釋,便是氣學的一個大關竅。

    但程門之中,對這一釋義完無法認同。楊時道:“正如呂與叔所,韓岡終究還是所學不正,一應建樹都是旁枝末節,須知道理性命才是根。”

    “但是淺近,是能引人就學。顯微鏡和千里鏡,在洛陽城的官宦子弟中都蔚然成風。”謝良佐嘆道,“下里巴人,和者數千,陽春白雪,和者數十,等到‘引商刻羽,雜以流征’,那就只有三數人能和得上了。”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圣人之學,顏子

    亦覺艱難。淺近易學的那是少正卯。”

    歸這么,但其實程門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從韓岡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韓岡的聲望,來自于一樁樁功績的累積,他的威信,來自于一名名百姓受到的恩惠。名望重,話的份量也就重,他所主張的理念,愿意去學習的人也就多。

    韓岡編寫的蒙書,在關中的蒙學中已經開始推廣。教人識字、明義的有三字經,數算的有算術,講述天地萬物的有自然,從頭到腳都是氣學的影子。等到這些學生們長大成人,還會有多少人能接受其他學派的觀點?

    新學靠著王安石的權威,成了朝廷主張的顯學。就算其他各家學派,想要去考進士,都必須學習三經新義。但新學如今的地位,靠得還是新黨的地位,當朝政不再由新黨來掌控,新學當然也就被斷根了。

    而氣學,上有韓岡護持,下有關中蒙學不斷培養出識字,加上橫渠書院中出來的士子,由于有治事之材,只要運氣不差,入官之后,肯定要比只通經義和詩賦的官員更受重用。

    如果要與氣學一較高下,就必須盡快了。否則等氣學聲勢大起,就會變得跟如今的新學一般,壓制所有的學派。而且以氣學如今深植根基的做法,一旦盤踞下來,便再難動搖。

    “不用擔心。”謝良佐走到游酢身邊,“且不氣學如此聲勢,必惹得新黨視其為眼中釘。就是只憑我程門一脈,日后約期辯經,也定然能拿回一場大捷來。”

    ……………………

    江寧府的夏天一直都是以炎熱著稱,不過城外鐘山邊上,有著徐徐山風,倒也不是那么難耐。

    王安石坐在道邊的一方青石上,面前一副棋盤,對坐一名道士,兩頭干瘦的老驢在旁邊啃著青草,一株老槐蔭蔭如蓋,為他和弈棋的對手遮擋著火辣辣的陽光。

    山風徐來,卷走了炎炎暑氣。王安石一身道袍,對面的又是一個老道,兩人都是木簪芒鞋,身上看不到任何飾品,看起來就是兩個普通的道人應該是窮道士在路邊下棋。

    山林下的道路時有行人往來,從他們的身邊經過,最多也就瞥上一眼兩眼,都沒人注意到坐在道邊石頭上的,有一人是曾經執掌天下政務、權勢赫赫的名相。

    “前些天怎么不見相公出來?可是貴體有恙?”李叔時在棋盤上落了一子,隨口問道。

    王安石專注著棋盤上的黑子白子,漫不經心的回道:“病倒沒有,困于文牘而已。”

    李叔時抬起頭:“是相公這幾年在寫的那書?”王安石這幾年一直在琢磨著訓詁字義,這一點李叔時與其下棋聊天時多多少少也聽了一些。

    “已定名做《字》。”王安石點了點頭,隨手落了一子。

    其實《字》這個書名王安石很早就確定下來了,脫胎于《文解字》,在跟親友交流的時候,因為尚未成書,卻是沒有公開的將書名附上。依照書名來看雖是解字,但內容卻多為訓詁,又兼論音韻,儒門學中的文字、音韻、訓詁三個門類卻占了。不過學是一體,皆是經學之,提到其中一個,就少不了帶出其他兩個。

    早在英宗仍在位時,王安石就開始撰寫書,到了一年前才有了初稿。他將初稿分抄了寄給幾個功底深厚的親友,讓他們品鑒指正。他人的回信皆好,可就是二女婿最不客氣,直接就是刻舟求劍。可也多虧了韓岡那個好女婿,讓王安石對《字》幾處不合人意的地方也做了些修改。這一回《字》一出,新學的根基也就穩下來了。

    李叔時聞言拱了拱手,“哦!那可真是可喜可賀!相公才學冠絕當世。《字》一出,先儒傳注當讓出一頭地了。”

    “豈是欲與先賢爭列?不過是為了正清源罷了。”王安石道,“先王患天下后世失其法,故三歲一同。同者,所以一道德也。”

    李叔時能與王安石做棋友,見識自不差。聽到隱含殺機的‘一道德’三個字,眼前便是一片金戈鐵馬,耳畔也仿佛有鼓角齊鳴。這部書果真是為了壓制一干儒門別傳。

    王安石和李叔時邊聊邊下棋,太陽在天空中一點點的移了位,漸漸的落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見王安石大半個身子都籠罩在依然熾烈的陽光下,而他帶在身邊才十歲出頭的伴當又蹲在地上看螞蟻,李叔時咳嗽了一聲,提議道:“相公,不如換個地方吧。”

    王安石安坐于青石之上,不動如山,毫不在意,“由他去,來生轉世做牛,須得日頭里耕田。”見李叔時有些遲疑,催促道,“快下啊,別耽擱,老夫這盤可是要贏了。”

    竹林沙沙作響,一陣清風從林中,吹散了身周的熱浪,蘇聽著林中傳出的自然音韻,心中一片平安喜樂。

    就在書院的一角,來自書院左近鎮子上的學生們正在高聲念誦著三字經。童稚之聲,讓人聽了也能會心一笑。

    關中一地已經有大半蒙學開始采用三字經和韓岡的算學、自然兩部蒙書來教授學生。以十萬計的蒙童,就算人才是百里挑一,也是以千來計算這就是氣學的未來。

    對于韓岡的計劃,蘇很是欽佩。愿意花時間來培植根基,眼光望著十幾年幾十年之后,這樣的耐心很少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年長者有耐心卻缺乏時間。而韓岡,時間、耐性和才學都不缺,日后光大氣學一門,必然是他。

    與此同時,炎陽高照的暑熱中,一隊車馬抵達了東京城的西門。

    戴著遮陽的斗笠,身著別無外飾、適合散熱的寬大袍服,韓岡仰頭望著高聳的城垣,時隔一年,重又看到了東京城的城墻,但之前的心境并無改變。此處雖是不見蠻夷鐵騎,但亦是用武之地。

    韓岡家的千金興奮的從馬車中探出頭來:“爹爹,爹爹,到京城了?”

    “是啊。”韓岡屈指一彈女兒腦門,“到京城了。”

    “爹爹欺負人。”金娘捂著頭,眼淚汪汪的嘟著嘴坐回馬車里了。

    被女兒的嬌憨逗得心懷大暢,韓岡回頭望著深深的門洞之后那寬敞筆直的大道,輕聲道:“我又回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叙永县| 襄城县| 林口县| 克拉玛依市| 亚东县| 三都| 梁平县| 甘孜县| 玛纳斯县| 镇原县| 黄陵县| 城市| 南汇区| 建宁县| 高邮市| 绍兴县| 太湖县| 常州市| 调兵山市| 右玉县| 嘉峪关市| 社旗县| 漳浦县| 青浦区| 方城县| 保定市| 广南县| 铜鼓县| 时尚| 尉氏县| 五台县| 安岳县| 涟水县| 广水市| 琼中| 南宁市| 徐州市| 三门峡市| 湟源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