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太常寺的一眾窮官吏也好,更勝臺官的伶官丁仙現也好,韓岡都沒興趣與他們多糾纏。[文字版更新最快到 ]丁仙現肆意妄言的時候,是在變法之初,到了蘇軾都被拘入臺獄的如今,諒他也不敢再什么。
被迎進衙中正廳后,照規矩點卯認人,了幾句場面話,就讓下面的官員各自散去。
若是在地方上,正任主官就任,還得有一場在衙門正堂中辦的接風宴,可是在京中的衙門里,而且是在皇城中,便沒有這等規矩了。
當然,接風宴一般也是有的,只是得在外面的酒樓中,也不能動用公使錢。當幾名下屬的官員出言邀請的時候,韓岡直接就推辭了,當即就看到下面有幾人明顯的松了一口氣。
除了那點數目可憐的俸祿以外,外快就只有依靠轄下的社稷諸壇、武成諸廟。一干壇廟,又不是佛寺,祭品少,卻還有三班院的人一并來分賬——三班吃香這句俗語的來歷——在其中分潤到手的,每個人也不過是一星半點而已。雖然有個油水豐厚的教坊司,可也只能干看著,沾不上手。只要親戚稍多,平常家里都吃不飽,哪有閑錢出來給上司接風洗塵的?
教坊司雖在太常寺轄下,但教坊中人與士林和官宦來往密切,太常寺對其并沒有多少控制力——樂籍的管轄權都在開封府中,周南當年脫籍,狀子也是往開封府而不是太常寺遞的。
韓岡無意對此現狀有所改變,甚至可以,他不愿與教坊有何瓜葛,乃至整個太常寺。
方才在廷對上,韓岡了解到了一點趙頊的想法,而且他的計劃也是在厚生司和太醫局,沒必要將精力放在太常寺這里。
厚生司現在歸于中書門下轄下,等接手之后,免不了要與政事堂的宰輔們打交道。而太醫局原屬于太常寺,前幾年才分離出來,以選派醫官和教養學生為主,又有選派醫生出診在京諸軍和國子監、武學,并不是部只為皇親國戚和官宦服務,這就是為什么韓岡可以向趙頊要求設立醫院的緣故。此外還有奉旨赴災區治病送的工作,只是現在已經歸入了厚生司。
想一想,如今在官制上還真是有混。趙頊既然讓他主管厚生司和太醫局,正好順便將兩個衙門給結合起來。
療養院的制度已經確立多年,以軍中為多。但醫師坐館的數量依然稀少,京城中的情況還好,有太醫局生來填補空缺,而外路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要改變這一切,厚生司和太醫局必須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此外醫政令歸于翰林醫官院,這就讓韓岡對于衛生醫方面的管轄權缺了很重要的一塊拼圖。不過以韓岡聲名,要將這個管轄權爭過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太常寺眾僚屬都散去,韓岡抬頭看著經年未修的堂間梁柱,紅漆斑駁,甚至能看到里面遇水朽爛發黑的底,當真是破落得讓人嘆息,這可是九寺之首的太常寺啊!
但韓岡心中也就只有感嘆而已,回去后要寫札子,明天還要去厚生司,再過一日,則是太醫局,這一下,可有的忙了,哪有閑心管太常寺房屋的油漆。
……………………
韓岡抵京,在京中就是惹人注目的一樁事。
在過去,每當韓岡履新或抵京詣闕,總是少不了會有驚動京城甚至震撼天下的創舉,飛船、板甲、牛痘,無不是如此,使得京城中人都很是期待韓岡這一回能有什么新的動作。
今日韓岡入對后,整個皇城中的各個衙門都豎起了耳朵,想知道韓岡在天子面前到底了些什么。等到韓岡要編纂典,對城百姓的醫館消息傳出來,便是一片嘩然。
“史館這邊還有人打了賭,”黃昏放衙歸家后,蔡卞還跟蔡京著今天的事,“王正仲是新的免疫法或是醫書,曾子固則是多半是重訂朝廷禮典。”
“兩邊都擦了點邊,但也不能算是猜中。應該是莊家通吃……”蔡京問著堂弟,“這一回有莊家嗎?”
蔡卞搖搖頭:“歸入公帳,日后館中置酒,由這里出錢。”
“元度你呢?”
蔡卞苦笑了一下,嘆道:“弟押了半貫在王正仲那一邊,也一并歸了公……哥哥你這里就沒有人打賭的?”
“御史臺上下在韓岡手上吃的虧不止一次,對這個名字有忌諱,沒什么動靜。”蔡京嘴角翹了一下,也不知在嘲笑誰,“不過起來,臺中其實也有遣人去打探消息,要是韓岡當真獻了新的免疫法,不論是什么病的,沒人會念著舊惡,硬是拒之門外。”
蔡京已經從厚生司中調任,去遼國走了一遭之后,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進了御史臺,做了監察御史。在中書門下任職的經歷,以及在厚生司和出使遼國的功勞,讓蔡京成了如今京城官場中有名氣的新貴。
蔡卞輕呷了一口杯中的百合涼湯,由于是冰鎮過的,口感分外的清涼。冬季賜炭,夏季賜冰。這是大宋在京官員們所能享受到的福利。但這樣的福利,官品低,享受的理所當然的就少。蔡卞如今只是個史館校勘,離正式的三館館職還差了一點,同時在國子監的差事同樣品階不高,僅是個剛剛轉官的京官而已。尚幸他與蔡京同住一宅,倒是能享受到朝官的待遇。
“可惜哥哥已經不在厚生司中,否則編纂典,也少不了哥哥。”
“因人成事,縱有功,在世人眼中,也盡是韓岡的。豈是愚兄所愿?”蔡京搖頭笑著。
他在厚生司中得到的功勞,多有人是占了韓岡的便宜。雖然蔡京并不在乎這一點,只要能升官,還怕別人議論?笑罵由他,好官我自為之。鄧綰的名言可是進了蔡京的心里。
但論起好官,厚生司如何比得上御史臺?起清要之職,那可是以諫官為首。
“不過韓岡倒是個聰明人。”蔡京又著:“等典編成之日,多半就是他入兩府之時。現在天子一直壓著,不讓他入兩府,還不是因為他的年資不足的緣故?”
“《太平御覽》窮兩府三館七年之功,《武經總要》則是五年,《資治通鑒》至今未成,可都十二年了。韓岡要編訂的典,是繁是簡尚且不明,就是他所的重列綱目,還不知是什么樣。今天連《草》都貶了,若是典有甚差池,可少不了丟人現眼。想必韓岡會精雕細鑿,如此一來,不定十年亦難見功。”
“且等著看就是了,過幾日他肯定要上札子,到時候不就一清二楚了?”蔡京沒興趣去猜,道:“明日愚兄在棉行樓中置酒,元度你來不來?”
蔡卞搖搖頭,“有哥哥出面就足夠了。”
他的脾胃一向弱,一飲酒回去后少不了要上吐下瀉,甚至病個幾日,要是學著蔡京日日飲宴,那還真是要人命了。但奇怪的是,他在家里就是吃些冰鎮過的冷食,倒是一點沒事。
不過蔡京這樣好宴客的行事風格,讓蔡卞有些擔心,“哥哥,你現在已經是烏臺中人,宴請外官恐會惹人議論。”
“不妨事。”蔡京打個哈哈,“沒做了臺官,就該跟親朋好友割席斷交的,人情往來,又如何少得了?”
見蔡卞還想勸,蔡京又換了話題,“起來之前介甫相公進《字》,為新學大張旗鼓,愚兄以為韓岡為氣學會針鋒相對,卻沒想到上朝后就變成了典和醫館。看起來他還是不敢與他岳父硬頂著來。”
“《字》乃是介甫相公多年心血所得,韓岡就算想要爭上一爭,也得用上幾年的時間去寫文章,可不是張張嘴就能駁得了的。”蔡卞是王安石的弟子,曾經前往江寧向王安石求學,否則也不會被留在國子監中任職,“他改在醫典上下功夫,大概是打著避實就虛的打算……詩賦就不用提了,只論起經義,韓岡也不是介甫相公的對手,最多也就跟洛陽的二程打打擂臺。”
“韓岡所學,偏近自然。對經義的解釋,自然是要差了介甫相公一籌。只是京城的衙內中如今流行顯微鏡和千里鏡,前幾日去汴水邊的張家酒店,還聽見呂晦叔家的十三衙內在隔壁的廂房中高談闊論,他用千里鏡看土星,發現土星是扁的,像是邊上多了一圈帽檐,給人一通嘲笑。”
“是個眼睛不好的。”蔡卞笑了,道:“不過弟倒是聽,拿著千里鏡從十三間樓往甜水巷里偷窺的更多。”
蔡京聞言眼神就變了:“是哪一家的在這么做?”
蔡卞覺得蔡京的語氣有異,看了他一眼,隨即便明白了,“哥哥可是要準備上了?”
蔡京點了點頭。新入烏臺,第一個人選實在是很傷腦筋,必然是要找個合適的對象,好來一個開門紅。不過蔡京也知道,剛剛上任的官員最好不能彈劾,尤其是天子親自任命的人,那是跟自己過不去。不過若是做得好,五六年內,晉身侍制倒也不是難事。
隨即又是冷然一笑:“也要先看看夠不夠資格。”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