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舉翰林學(xué)士曾孝寬。”
這是第四位被推舉出來的合格候選者。
章惇雖然沒有問過曾孝寬,但他覺得曾孝寬應(yīng)當(dāng)無意在樞密副使時便出來與人競爭∈歷比呂嘉問等人更老、曾經(jīng)做過同簽書樞密院事的曾孝寬,因故出外又重回朝堂的他,現(xiàn)在的目標(biāo)應(yīng)該是參知政事,而不是樞密副使。
而且曾孝寬與韓岡曾經(jīng)共事,關(guān)系不差,只要不與韓岡競爭,不定還能得到韓岡的一臂之力。所以曾孝寬之前一直沒有動作,便不為章惇所在意。
不過當(dāng)沈括這株墻頭草又倒了回去,還指稱曾孝寬與逆黨相往來,嫌疑甚重。為了能夠壓制住韓岡,曾孝寬就必須填上沈括留下的這個空缺——來沈括就讓人無法信任,一旦沈括態(tài)度有變,在一干人的計劃中就是曾孝寬來頂替他。
還是蔡確累人÷惇想著△為始終堅持新法的宰相,在新黨內(nèi)部,其實是自立一派。他的倒臺,也連累了一大批新黨成員。同時曾布身邊的一批人也都垮了臺≈在夠資格進兩府的新黨核心,也就是曾、李、呂這么幾人。
“不經(jīng)兩制,不可入選。”
王安石又否決了一名沒有兩制經(jīng)驗的朝臣直接獲得兩府的入選資格。
章惇的視線,這時從王安石,轉(zhuǎn)到韓岡,又從韓岡轉(zhuǎn)到了其他宰輔身上。
沒有人向旁邊多看一眼,所有人的注意力現(xiàn)在都集中在了推舉上。可能除了章惇,沒人察覺到經(jīng)過了沈括的一番話,蔡京在沒有定案的情況下就成了叛逆≈或許有人注意到了,卻與章惇一樣,有各種各樣的顧忌而無法站出來。
之前蔡京只是因為有嫌疑才被收進去進行審問的,而且是生拖硬拽,理由極為牽強,到現(xiàn)在為止,都沒有一份判詞能定了他的罪名。
雖然沈括是韓岡的人,開封府的那位章判官辟光對韓岡也奉承備至,若哪天報稱蔡京在獄中‘怖’,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可想要將蔡京明正典刑,就沒那么容易了。就章惇所知,還是頗有些人等著蔡京瘐死獄中,好揪出韓岡在背后的黑手來。
可是現(xiàn)在蔡京無聲無息的就成了叛逆,連他與友人的信件都被一股腦的焚毀,之后蔡京還想為自己辯論,怎么辯?從開封府的記錄中?
這算是暗度陳倉吧!
相對于蔡京的罪名,韓岡能不能在這一次成為樞密副使,根無關(guān)緊要——他人都將兩府中的職位讓了多少次了。而定下了蔡京之罪,日后便沒有什么能夠阻止韓岡成為宰相。
不論這一回能不能選上,韓岡可都是贏家!
章惇望著殿上,王安石已經(jīng)在詢問還有沒有想要參加選舉或是推薦他人參選。
他隨即閉上了眼睛,現(xiàn)在就算想要阻止也來不及了,而且他還沒有打算跟韓岡徹底決裂。韓岡作為朋友十分可靠,要是作為敵人,想想就讓人心頭發(fā)涼。過去與韓岡的配合,現(xiàn)在想想也覺得十分愉快。
不再去多想韓岡和蔡京,章惇也終于可以確定,沈括是在配合韓岡。
韓岡和沈括的一搭一唱,成功的讓太后同意燒去所有罪證。
雖然沈括的確是請求太后要搜檢信件,但結(jié)果最終還是太后在韓岡的建言下,親自下令焚毀。
有了韓岡的配合,沈括的提議才不是得罪所有人的自殺行為♀樣的配合就是被人看出來也無所謂。沈括做惡人,韓岡做好人。從此之后,許多朝臣睡覺也能多安心一點。
如果不是這樣的結(jié)果。即便日后此案審結(jié),也沒有牽連到其他朝臣,可那些被搜檢出來信件,還是必須封存入檔。不定哪一天,這些信件就會被政敵翻出來。
在幾位叛逆收藏的書信中,相對于被沈括點名的數(shù)人之外,普通的朝臣還是占了絕大多數(shù)。沈括并沒有點出他們的名諱,只要信件被燒掉,他們就能高枕無憂。誰也不想被人日后在給刑恕、蔡京、蘇軾,又或是曾布、薛向的私人信件中,摳著字眼,從里面找出叛逆的證據(jù)。
就是韓岡行事的風(fēng)格變化,讓人一時間難以適應(yīng)。在過去,韓岡的行事風(fēng)格會更大氣一點,而不是用這樣的鋅倆。
“可還有人要舉薦?”
王安石提聲詢問,讓章惇驚醒過來。木已成舟,此時再多想也沒有意義。
三問之后,無人作答,候選者的推舉算是結(jié)束了。
寫在屏風(fēng)上的名字,到了最后,也只有李定、呂嘉問、韓岡、曾孝寬四人。
只要不糊涂,這兩天都該知道中選者將會在那幾人中產(chǎn)生,也會知道,重臣們手中的選票早就被瓜分殆盡。
登名上去之后卻一票也沒有,未免太難看了■陪客沒什么,但丟人現(xiàn)眼可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敬謝不敏的一件事。除非與對方有仇,否則誰也不會出面提名。且就算被提名了,也肯定會拒絕上場丟臉。
選票早已發(fā)了下去,宰輔們沒有資格干預(yù)選舉,與學(xué)士和侍制們一并被賜座⌒選舉之權(quán)的重臣,又被賜桌,一套筆墨紙硯放在桌案上。
韓岡低頭看著自己面前的選票。
侍制及以上官有選舉權(quán),而兩制官及以上才有被選舉權(quán),現(xiàn)任的宰輔則是什么都沒有。韓岡前幾日復(fù)授資政殿學(xué)士,加翰林侍讀,作為選舉者和候選者,手中也有一票,而且完可以投給自己‰他相同,同樣來參選的三人,手上都有著選票,只是不知道他們都會選擇什么人。
所謂選票,基上就是上奏給天子的章疏形式,里面已經(jīng)印好了文字和花樣,只要在空缺處填上姓名。此外,就必須加上自己的姓名△為當(dāng)朝重臣,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負(fù)責(zé),韓岡也不想讓下面的人來個匿名投票。南北之爭,必須要明明白白的表現(xiàn)出來,才能讓太后有所感觸,也能讓韓岡聚攏更多的人心。
“意欲推舉何人,只需在空格處寫上其人姓名。并在卷末,簽名畫押便可◆以上候涯人皆不合意,則空缺不書,只需簽名畫押。”
王安石最后提醒的規(guī)則,早就為所有人熟知。幾乎每一人都做好了選擇,拿起筆后,無人猶豫,一個個落筆如飛,轉(zhuǎn)眼之間,便放下了筆,將選票折好,遞給來收取內(nèi)侍手上。
韓岡寫下自己的姓名,熟練地畫上了押記,然后折起來交給等候已久的內(nèi)侍。
這就是在選舉樞密副使?
王安石站在臣子班列的最上首向下望著,暗暗嘆息◆是換一個場景,也許就是那兩家專司賭博的總社的會首選舉了。
朝廷的臉面也不用講了,過去的制度也廢掉了。從今以后,每當(dāng)兩府出現(xiàn)一個空缺,接下來就是四處封官許愿,向人求票。而有中有選票的侍制,又能待價而沽,貨比三家,將自己手中的選票賣上一個高價。
不定,這樣的推舉日后還會擴大,擴大到宰相、擴大到平章,那時候,買上一票又得有多少錢?
這就像買賣官職,一開始拿出來的只是不起眼的官,可時間日久,為了能滿足更多的需要,朝廷拿出來的官職就會來大。漢靈帝不正是這樣?為了聚斂錢財,就連三公九卿都能賣,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連一點體面都不留存了。后漢之亡,實肇于桓靈,這一句話,無論誰來看,都是沒有一點錯的。
可王安石也知道,下面的每一名侍制都不會愿意放棄剛剛到手的權(quán)力♀就跟宰輔一般,沒事誰還會覺得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太大了?只會覺得。官做得大,心思也就大,當(dāng)韓岡給了他們打開了門,讓他們得以跨進之前無法涉足的地域,若再有人將他們趕回門后,不論之前對個人有多少恩德,在朝堂上又多高的威望,那就是死敵。
片刻過去,選票已經(jīng)集中在了臺陛階前,由一名黃門用托盤托起 票數(shù)量并不多,但分作兩疊堆放,看起來也是很有些份量。
王中正受命唱票,從臺陛上下來。
殿中眾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他的手上,原已經(jīng)很是安靜的殿堂中,此時更是靜得能聽見呼吸聲。
拿起放在最上方的一份選票,王中正雙手展了開來。
“寶文閣待制、禮部郎中、判鴻臚寺陳睦——”
數(shù)百人的期待中,王中正抑揚頓挫的念出了最后的落款,讓人知道究竟是誰投出的這一張票。視線左右橫掃過朝堂,稍停了一下,他念出了受選者的姓名:“呂嘉問。”
屏風(fēng)前的一名內(nèi)侍隨即拿筆飽蘸了濃墨,在呂嘉問的名下寫上墨跡淋漓的一橫。
呂嘉問的嘴角頓時多了些笑意,這是開門紅,再吉利不過♀一票就在他預(yù)期之中,只要能夠一票票的積累下去,就是
遠遠地超韓岡。就是太后想要偏袒,也得顧忌人言。就算之后會惡了太后,很快就被趕出京城,但清涼傘的資歷有了就不可能再抹去。等個幾年之后,天子成年,機會也就來了。
至于什么弒父……總有不在意的臣子,也有不想在意的皇帝。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