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無我,無我無法,無法無天!”
季寥聽到有人在耳邊喃喃低語,從玄境中脫離。
他心下忽有悵然之心,總覺得少了什么,默默體察,最終將胸前的衣襟扯開,在心口位置,有一道青色的疤痕,那是慕青原寄居在他身上的地方,現(xiàn)在慕青已經(jīng)不在這里了。
茫塵世,他也感應(yīng)不到慕青身在何處。
仿佛慕青就此消失了。
他睜開雙眸,看向身前的地面,一柄古樸長劍上纏著一條青蛇。皆是那柄長生劍,青蛇也是被慕青寄居神念的那條蛇,可是慕青也不在劍上,也不在青蛇身上,只是它們體內(nèi)猶自有一絲慕青的氣息,僅是氣息。
季寥感受體內(nèi)的法力,靜如深淵,陰陽渾然一體,不再有任何區(qū)分。
一輪紅日照耀在深淵之上,那是無字經(jīng)所化的憂。
季寥知曉,自己此時的法力已經(jīng)到了人世間的痙,那便是登仙境的極致。他的法力不再有質(zhì)的增加了,一種桎梏深深限制著他。
他此時方才深深體會到當初季笙和趙希夷為何會離開人世間前往魔界,因為她們也是跟他現(xiàn)在一般的感受,如同胎兒在母體懷胎十月,終于要到瓜熟蔕落的時刻,可是如果沒能順利生產(chǎn)出來,便會胎死腹中。
天地生養(yǎng)了煉氣士,最后亦限制著煉氣士,此為天道。
可是慕青為何會消失呢,這個神秘的女人,跟他糾纏了三世。季寥對她的了解仍是少之又少,但季寥隱隱猜到,慕青的消失用跟這把劍還有之前問他的話有關(guān)。
自從慕青得到長生劍后,顯然是獲悉了什么,那之后便跟從前有所不同,而此前最后問他的那句話,還有她的話,亦是她消失的征兆。
季寥絕不信慕青會徹底消失。
或許,某一天他們還會再相見,希望到時,是友非敵!
西天殘月,東方欲曉。
聶酗子從山下歸來,她到了季寥的院子,大咧咧坐在井沿上的朝顏花藤上,看得出她現(xiàn)在心情很不錯。
女鬼的雙眸看向季寥道:“你好像變得更英俊了。”
季寥知道,這是他體內(nèi)陰陽法力徹底融合帶來的改變,使他此生的修行徹底完整,無限接近了仙佛的層次。
可以,他現(xiàn)在自稱是天人化生世間,亦是不為過的。
古時候,尚有神圣仙佛存在,在人世間顯化法身,或許也不過是他如今的實力而已。畢竟天道無私,世間的規(guī)則對所有存在的限制應(yīng)當也是沒有多少差別的。
修行高,季寥能體會到在真正的世界面前,他的力量仍是渺,可以微不足道。
山崩地裂的力量對于凡塵眾生而言確實很是偉岸,可在整個世界面前,怕是連打個哈欠都算不上。
季寥頭上雖然禿著,卻有如秋月光潔,眼神亦似蓮華,渾身上下,自有股圣潔出塵的氣場。
聶酗子為精神之力構(gòu)成的鬼物,對季寥的氣質(zhì)感受尤為深刻。
如果不是她有了些修行根基,怕是一見季寥,便會以為他是真正的菩薩尊者,自然被季寥度化,化為季寥的護法伽藍。
季寥微笑道:“不過是內(nèi)在修行圓滿,由此在外相上有所展露而已。看你神情,怕是入夢之事十分順利。”
聶酗子道:“是啊,我跟爹爹聊了很久。”
她神色間頗是雀躍。
季寥心下也為她高興,聶酗子終歸是花樣年華的少女,又跟父親相依為命,如今能再次相聚,到底能彌補一些遺憾。
可惜人鬼殊途,季寥也不能她們父女做的更多了。
季寥靜靜聆聽聶酗子述她和她父親的事,了相見,又了她的童年,嘰嘰喳喳,仿佛百靈鳥。
這份活潑歡快,已是許久未出現(xiàn)在她身上。
季寥更不打斷,他不但憐惜對方,更從聶酗子的身上看到季笙的影子。
以世間歲月推之,上次見到那個活潑可愛的少女,已經(jīng)是一千年前了。
季寥接下來繼續(xù)在蘭若寺住了一段日子,要么講經(jīng)法,要么給槐樹姥姥和聶酗子傳授修行之法,要么給了緣他們講故事。
他們雖然不,心下也有所感覺,季寥又要離開了。
蘭若寺的日子實是平安喜樂,只是季寥沒法永遠處在這樣的日子中。
在一個寂靜清冷的夜,季寥孤身離去。
留下了長生劍和那條朽蛇。
那一劍一蛇,自有靈性,可以縱橫世間。何況季寥也清楚,無論是長生劍還是朽蛇,都不認他為主的。
青蛇倒也罷了,那長生劍,便是以季寥現(xiàn)在的力量亦沒帆其降服,其質(zhì)層次之高,亦是超出季寥如今的預(yù)計。
當季寥離去后的第二天,裴石和大涼王朝的天子到了蘭若寺。
天子最終凄然離去,他至死也沒跟季寥相見過。
裴石亦是遺憾,沒有季寥的幫助,他道魔合一之事,仍如鏡花水月一般。
道門五派,特點各自不一。
靈飛派為女子門派,為天下女修楷模~玄宗遠在北海,清傲孤高§師教深入民間,影響頗大~清道最為神秘,飄渺出世。
上面四派,有出世,也有避世,特征顯著。
但易象宗卻兼具出世和入世的特征。
易象宗出謀士,出將帥,亦出隱士,無論是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皆有易象宗門人的行跡。
其宗門所在,也十分有特點。
可謂“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江州的北面便是玄州,玄州第一雄城玄陽城的易象學宮便是易象宗教導(dǎo)門人弟子的地方。
玄陽城的城主便是易象宗的宗主,這個規(guī)矩,已經(jīng)沿襲了千年之久。
大涼王朝明面上是沒有世襲封地的,而玄陽城卻是易象宗實質(zhì)上的世襲封地,只是沒有官方名義而已。
饒是如此,在整個大涼王朝,已經(jīng)是獨此一家。
若論神通之眾,底蘊之厚,天下宗門自是以那爛陀寺馬首是瞻。
可要是神通以攻守兼?zhèn)湔撝篱g怕是沒有一門神通能及得上易象宗的兩儀神劍。
尤其是千年前的清微派的劍術(shù)精要為易象宗所得后,易象宗的兩儀神劍已然是天下第一的劍術(shù),更有人世間所有劍法都脫不出兩儀神劍藩籬。
當今易象宗的宗主,修行兩儀神劍已有兩百年。
便是太玄七絕風頭最盛之時,亦未曾挑戰(zhàn)他。
而這位宗主,此時此刻卻失去了以往的鎮(zhèn)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