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池州,郡府,梅城
唐寅的隊伍抵達梅城時,澤已在這里等候十日有余得知唐寅終于抵達的消息,澤親自出城十里相迎見面之后,二人免不了又是客套又是寒暄
在進城的路上,唐寅和澤共乘一車唐寅首先切入正題,問道:“王兄,現(xiàn)在池州的局勢如何?”
澤連連搖頭,道:“形勢危急啊”著,他嘆了口氣,又道:“據(jù)報,桓軍在池州邊境的兵力已快要增至三十萬,由青云侯陸辰擔任統(tǒng)帥,隨時都有過邊境的可能”
“青云侯陸辰?”唐寅對這個名字挺陌生,問道:“是個何許人?”
澤正色道:“陸辰可是桓國名將,世家子弟,文武雙,在桓國的四大將帥當中,亦可排在首位”
唐寅點點頭,沒有再就此事多問,在他看來,桓軍還是有些戰(zhàn)力的,但也僅僅是有些而已,并不足為慮
進城之后,澤把唐寅請進梅城的郡首府,在郡首府的大堂里,唐寅和澤并排坐在上手位,下面的兩側(cè)分別是風、安兩國的將帥及大臣,而池州的郡首則可憐地坐到了最下手邊的位置上,畢竟在場的這些文官、武將隨便挑出一人,其品級都要高過郡首許多
澤事先已令人備好酒菜,筵席之上,他和唐寅推杯換盞,下面的風安兩國將領們亦是頻頻敬酒
為了調(diào)解氣氛,澤還讓人把他從安國特意帶過來的那些歌姬、舞姬請到大堂之內(nèi),獻歌、獻舞,為唐寅以及眾多的風將助興
宴會的氣氛即熱鬧又融洽,在場的眾人也吃喝得十分盡興
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澤帶著三分醉意,向唐寅這邊靠了靠,問道:“唐王弟,你看,我安國到底要不要和桓國打這場戰(zhàn)爭?”
別看唐寅酒喝得不少,但頭腦可清醒得很,他淡然一笑,道:“如果王兄實在不想打這場仗,也可以不要打嘛,不過割地是在所難免的了現(xiàn)在桓國已經(jīng)如此大動干戈,只怕也遠非一郡之地就能滿足他們,以王來看,只有王兄把池州、古饒二郡統(tǒng)統(tǒng)讓給桓國,桓國才有退兵的可能”
“原來是這樣”別讓出兩郡,就算讓出一郡,澤都舍不得呢,不然也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心里是這么想,但他嘴上可沒有這么,他幽幽道:“桓軍勢強,驍勇善戰(zhàn),我安軍怕難是桓軍的對手,這仗……”
不等他完,唐寅已仰面而笑,道:“今日,桓軍只出兵威嚇,便讓王兄讓出兩郡之地,明日,桓軍若再次出兵威脅,王兄豈不要讓出安國的半壁江山?”
這話正到澤的心坎里,也是安國朝廷最為顧慮的澤面色一變,不再裝模作樣的探唐寅口風,他咬牙道:“所以,此戰(zhàn),我安國一定要打,而且必須得打敗桓國”
“不僅是打敗,若想永除后患,王兄就得趁此機會,一鼓作氣的吞并桓國”唐寅端起酒杯,幽幽道
澤眼睛頓是一亮,強壓心頭的興奮之情,無奈道:“可桓軍也是一支善于爭戰(zhàn)的虎狼之師,當年桓軍與貞軍也有過打得不相上下的時候,對于我安國來,想戰(zhàn)勝桓軍就已經(jīng)很難了,哪里還有實力去吞并桓國?”
唐寅一笑,道:“風、安兩國同盟,又豈是而已?王兄以為他桓軍比我風軍如何?”
澤連想都沒想,脫口道:“風軍之勇,天下難有匹敵,自然要勝過桓軍數(shù)倍”
“既然如此,王兄還有什么好擔憂的?”唐寅笑瞇瞇地道:“一旦安桓交戰(zhàn),王一定會站在王兄這一邊,如果王兄有難,王乃至我風國的百萬大軍亦會和王兄并肩而戰(zhàn),蕩平敵寇”
哎呀,澤等的就是唐寅這句親口的承諾,聽他完,澤高興的差點沒從坐塌上蹦起來,他動容地握住唐寅的手,眼珠都在眼眶里打轉(zhuǎn),顫聲道:“有賢弟這句話,愚兄也就放心了,有賢弟助我,他桓國再盛、桓軍再強,又有何懼哉”
看著樂得快要找不到北的澤,坐在下面的蕭慕青、聶澤、舞英等人無不在心中暗笑,讓獵物鉆進你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當中,還能讓獵物對你感激涕零,大王可當真是個好‘獵手’啊
唐寅和澤相談甚歡,在宴會結(jié)束之后,兩國的君主還正式簽署了盟約
對于澤而言,風安兩國盟約的簽定意義重大,這不再是唐寅一句口頭上的承諾,而是有了依據(jù)和進一步的保證,但對唐寅來,兩國的盟約屁都不是
天子在風國,只要他愿意,隨時可讓天子給安國定下個莫須有的罪名,到時風國只需打著天子的旗號,便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名正言順的去討伐
‘奉天之命,遵旨討逆’的伎倆,風國早已運用的得心應手,百試不爽
隨著風、安兩國盟約的簽定,澤的底氣一下子足了起來,拍著胸脯向唐寅保證,日后一旦滅桓成功,安國只要桓東五郡,其它的郡縣,可統(tǒng)統(tǒng)讓于風國
唐寅對此倒是不太關心,戰(zhàn)斗勝利之后,對于戰(zhàn)利品誰能分多誰能分少那不是靠雙方君主決定的,而是靠兩國的實力來決定,現(xiàn)在得再多也是廢話
他問澤道:“王兄心中可有對桓之戰(zhàn)的總體戰(zhàn)術?”
澤身就不會用兵,而且他也沒有想過那么深遠的問題,現(xiàn)在唐寅發(fā)問,可把他問住了,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來
唐寅見狀,暗暗嘆口氣,作為戰(zhàn)爭的主角之一,澤心里連如何對桓作戰(zhàn)都沒數(shù),也沒有和麾下的將帥們討論過,要是指望安軍能打贏桓軍,那可真要期待奇跡的出現(xiàn)了
對于澤的能力,唐寅嗤之以鼻,但表面上卻沒有任何的表露,還對面現(xiàn)尷尬的澤安慰道:“現(xiàn)在商議具體的作戰(zhàn)計劃也來得及,貴軍的將領們現(xiàn)在都在梅城?”
“是、是、是,基都在郡城”澤連連點頭,頓了一下,又道:“只是統(tǒng)帥大軍的上將軍白晴還在邊境”
“王兄得急召白將軍回梅城,既然是貴軍的戰(zhàn)前統(tǒng)帥,要商議對桓軍之戰(zhàn),沒有她可不行”唐寅斬釘截鐵地道
“好,愚兄聽賢弟的,我明日……不,我現(xiàn)在就召白將軍回來”
當初滅貞的時候,澤見識過唐寅領軍打仗的事,也知道他是這方面的行家,對于唐寅的話,他現(xiàn)在可謂是言聽計從
白晴是安國女將,年歲已在四十開外,其實當時像她這么大年紀的女將并不多見,一般來,軍中的女將或女兵二十多歲便要成親,等成親之后,便要卸甲歸田,回家相夫教子,而像白晴這樣成親之后還繼續(xù)留在軍中的,純屬異類,當然,這和她的夫君早亡也有直接關系
澤下達旨意急召白晴回梅城,雖然沒有明意圖,但接到調(diào)令的白晴已然猜出大概,風王剛剛抵達梅城,大王便把自己召回去,顯然,大王已和風王達成共識,要正式與桓國開戰(zhàn),召自己回梅城的目的只有一個,商議對桓作戰(zhàn)的具體策略
白晴離開安營之前,交代副帥王邯暫領軍,并留下她的兩個侄子白沖、白喜輔佐,部安排妥善之后,這才帶著一支親兵騎快馬從安桓邊境返回梅城
此時,梅城的大戰(zhàn)氣息簡直比邊境還要濃重,風國大軍就駐扎在城外,進進出出梅城的幾乎是軍兵,一列列的壓糧隊不時開進梅城城內(nèi),再看城頭,兵甲林立,滾木、擂石成堆
對于這場即將到來的安桓之戰(zhàn),白晴是持反對意見的,她都想不明白,原相處友好、親密無間的安桓二國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走到今天這種要兵戈相見的地步
不過她是軍中將領,不是朝中大臣,對政治上的問題,她無法插手,也不太去關心,她的職責就是奉命行事,率領軍中的將士們?nèi)?zhàn)勝敵人
隨著白晴的到來,風、安兩國對桓作戰(zhàn)的商議也正式開始
白家是安國的軍武世家,不過令人奇怪的是,一直以來白家都是陰盛陽衰,女子為主導,男子為輔,這次跟隨白晴一同回梅城的部將也多是她的侄女
不過有這么一群女將加入到枯燥的軍機會議當中,也是件讓人眼前一亮、心情愉悅之事
對于邊境的情況,白晴是最清楚不過的,在沙盤之上,她把桓軍大營的位置以及桓軍的分營、要塞,乃至各處所囤積的兵力都一一標注出來
唐寅也是邊看邊點頭,來他還沒太瞧得起這員女將,但一看她對敵軍的了解情況便能感覺得出來,這位女將可不是在軍中摸魚打混的,而是有些才學
看完白晴對桓軍各處營地的標注之后,唐寅目露精光,幽幽道:“魚鱗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