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春秋我為王 第一卷 趙氏庶子 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

作者/七月新番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噼噼啪啪”,龜甲在火燎灼燒時發出了輕微的破裂聲,披頭散發的祝鮀閉著眼睛聆聽這鬼神在耳邊低語的聲音。

    正所謂三王不同龜,四夷各異卜,然各以決吉兇。祝鮀是衛國太祝,掌于祝辭,遇有大事巨變時,祈求鬼神保佑等事,因為他擅長占卜,所以偶爾代替太卜之職,為君主行龜策之事。

    衛人承襲了不少殷商的文化,對龜卜十分看重。

    春秋之際,麟、鳳、龜、龍,被謂之四靈,子路曾問學于孔子,為何占卜以龜甲最佳,孔子答:占卜就像是一個幼稚的兒遇事都想問一個為什么,也許他首先會去找一位白胡子老爺爺,老爺爺在兒看來一定是經驗豐富的人。人們占卜時首選龜甲,是因為烏龜的壽命最長,它博古通今,無所不曉,那有疑問時不問烏龜又能問誰呢?

    所以衛國府庫里的龜甲都選用濮水里的大龜,灼燒后的卜甲上點綴著燙燒成的孔,孔周邊有因高溫造成的細密裂隙,這些紋理也是天帝鬼神在聽到祈愿后留下的神秘符號,它們的脈絡走向和邦國的命運息息相關。也許會決定衛國的走向,它們或決定著戰爭,或決定著媾和,或決定著遷都,或決定著收成是否風調雨順。

    此時,待火燎移開后,祝鮀又不顧龜甲上殘留的灼熱,用指尖輕輕撫摸。

    “龜甲燒焦了,下臣卜得此行若貿然前進,不吉!”半響后,祝鮀垂下了眼簾,向在一旁焦急等待的衛侯元匯報占卜的結果。

    “不吉?你寡人率軍經過中牟邑,進攻邯鄲氏的領地不吉?”

    隨著年紀見長,衛侯的脾氣來暴躁,他討厭忤逆自己的人。

    現在是十月中旬,距離齊人發動夷儀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據如今在雙方付出數千傷亡后。外郭已經被攻破,只剩下內城還在死命頑抗。

    只要繼續圍攻一段時間,齊人便勝利在望,拔除了夷儀。晉人在大河以東便再無據點,衛國北境也會擺脫他們的威脅。

    但晉國畢竟是老牌霸主,六卿雖然各自為政,但哪怕僅僅是兩卿或者三卿合力,也足以對抗齊國!像衛國這種邦。能和隨便一卿分庭抗禮便不錯了。

    經過中行穆子改革后,中行氏車兵少而徒卒多,中行寅在東陽之地集結了三百乘戰車,一萬多人在大河西岸,可對岸卻是齊國陳氏的萬余族兵守著,所以他們無法渡河馳援。

    中行寅向國內呼吁支援,中行的親家邯鄲氏自然不能無視之,他們的三百乘戰車,九千徒卒也正在離開邯鄲,開往了那一帶。

    作為中行氏的盟友。范氏則是車兵多而徒卒少,他們在朝歌也集結了六百乘戰車,總計萬余人正欲北上,卻被衛國十日前的突然叛晉打亂了計劃。如今只得停留在中牟邑,與衛國的左右兩軍對峙,雖然衛國的戰車不多,僅有五百乘,但徒卒的兵力卻多達兩萬。

    中牟的邑宰佛肸雖然是趙氏之臣,但早已投靠了邯鄲氏,休戚與共。所以竟能和趙氏的敵人范氏合兵自保。

    在幫齊人拖住了范氏后,衛侯尤不滿足,他還準備北上去邯鄲一帶。這是一個冒險的軍事行動,可卻暗合兵法上“攻敵必救”的道理。到時候。不定能逼得邯鄲氏回師,那樣一來,齊國在夷儀的壓力頓時會減輕一半。

    但就在衛人占卜經過中牟如何時,龜甲卻烤焦了,這是不吉的征兆。

    臣下們都勸衛侯,不如停留在此地。不要遠離衛國太多,如今已經為齊人拖住了晉國太行以東三分之一的兵力,已經仁至義盡了。

    “夠了!”

    衛侯元卻陰著臉斬釘截鐵地:“范氏和中牟合兵六百乘,衛國的戰車只有五百乘,但有寡人在,也相當于一百乘,這就相等了,何懼之有!欲成大事,焉能不冒些風險?”

    于是衛國左右兩軍便經過中牟,范氏之兵則在城外擺開了架勢,想要進攻衛人。

    但多年前因為與衛侯交惡而逃到中牟尋求庇護的衛人褚師圃卻勸諫范吉射道:“衛國雖,但他們有國君在軍中,定然士氣高漲,加上絕晉的理由充分,國人都有君辱臣死的心思,恐怕不能戰勝。”

    “若是衛人北上,夾在中牟和邯鄲中間,不單吾等無法順利北上,邯鄲氏或許也會被拖住腳步,到時候上軍將勢單力孤,夷儀就危險了……”范吉射黑著臉分析局勢,仗打成這樣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然而既然存了保的心思,范吉射便不會盡力與衛人決死一戰,所以只能放任衛人在洹水和淇水之間,斷了自己的去路,繞又不繞不開,打又不想打。

    衛國方面,雖然衛侯像是打了雞血似的玩了一出冒險,但他雖然愿意為齊人火中取栗,卻并不愿意過分消耗自己。

    于是衛軍和范、中牟軍便在這一帶對峙了數日。

    春秋時期的戰爭多半就是這樣,晉楚爭霸,兩國的主力偏師相遇無數次,可大戰只打了城濮、邲、鄢陵三次,薪也僅有數次。

    比如當年晉國陽處父伐楚,門于方城,遇息公子朱所率楚師,遂撤還。之后幾年,陽處父又侵蔡,楚國司馬子上救蔡,晉楚夾泜而軍,陽處父詐退楚軍,晉軍亦還。之后的繞角之役、靡角之谷、汝水相遇莫不如此,好幾回都是隔著河或者城邑對持,寧愿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也不愿意進行孤注一擲的決戰。

    這是一次絕佳的戰略牽制,衛軍在王孫賈的謀劃下,冷靜等待了月余,不動則已,一動就狠狠戳中了晉國援軍的要害之處。如今非但范氏之兵動彈不得,連邯鄲氏也心存疑慮,分兵一半回來防御。

    然而當衛國后院起火的消息傳來時,衛軍所處的位置瞬間變得尷尬無比……

    ……

    “子良司馬從州邑出發,渡祭地,隨后在鄭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又過宋國、借道曹國,繞了一個弧形。迂回五百里奔襲衛國笙竇,立下蓋世之功,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壯舉了……”

    笙竇邑外,會面的兩軍都舉著趙氏玄鳥旗幟迎風飄揚。趙無恤扶起下拜之人,看著他和手下人雖然疲憊,卻依舊精神抖擻的模樣,不由出言贊嘆。

    任誰都想不到,這竟是趙鞅先前委派東進的前鋒。趙氏家司馬郵無正所帥的那一師精銳。

    巨野邑以西的伏擊戰結束后,趙無恤立刻以緝盜和替晉國懲戒衛人叛晉的名義發兵濮南。

    他先讓冉求取了已經被消耗成空心竹子的巨野邑,又讓人挾持公孫驅,假扮成敗退的衛卒叩門,垂丘城第一個上了當,輕易便被拿下,衛師先前駐扎的歷山大營亦然,占據了這處制高點后,衛國濮南地已經泰半落入了趙無恤手中,只剩下城濮和笙竇兩處了。

    然而那位戰死的邑司馬石曼先前所在的笙竇邑防備極其嚴密。居然看穿了潰敗歸來之人是假扮的,拒不開門。不過他們只顧防備眼前的敵人,卻被來自后方的人馬打了個措手不及,城邑失守。

    原來,早在一月前,在接到趙無恤的信件和敘述的“連環計”后,趙鞅便派遣郵無正帥一師前鋒抵達了溫地。在得知衛國向晉國開戰后,他立刻渡河,抵達了晉國在大河以南的據點祭邑。

    祭邑是古祭國,平王東遷后成了鄭國地盤。南臨邙山,北靠大河。周定王二十年(前587),鄭國攻打許國,許國求救于晉國。晉國派兵占據鄭之祭邑,賜給了知氏為領邑。雖然知、趙二卿并不是很對付,但趙氏愿意東進出兵,執政知伯也找不出理由阻攔,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郵無正過河。

    過了河后。作為齊人盟友,鄭國人立刻圍了過來,想圍堵這只晉人偏師。

    郵無正師竟然拋下了輜重,只帶著數日口糧徹夜皆行,大膽地穿過鄭國的北境。之所以敢如此,是因為他的隊伍里多為車兵,還有學著趙無恤組建的騎兵,有郵無正這位號稱“趙之伯樂”,當世最懂車馬的人在,鄭國人就算想截擊,又哪里追得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搶了幾個里閭就地補給后揚長而去。

    過了鄭國,便是宋國,宋國雖然脫離了和晉國的盟邦關系,卻并未投靠齊國。趙氏當年力保樂氏,趙無恤在宋城長袖善舞也贏得了宋公的好感,加上司城樂氏、南子從中項,借道之事來還算順利。

    可卻被執政樂大心制止了。

    “晉人此行必然是要圖謀宋國的姻親衛國,而不是像趙卿、趙無恤在信函里所的那樣去魯國西鄙,再北上夷儀,君上切勿答應!”

    宋國五公子也附議,向氏跟進與之爭吵,這場借路又一次變成了到底是投晉還是投齊的路線問題,不可開交。

    軍情和戰機稍縱即逝,郵無正哪能等著宋人扯皮?他膽大心細,竟直接帶兵從宋衛邊境的隙地一路向東行。這樣即便古板的宋國人來問罪,也能借口隙地并非宋境而避免責難。

    接下來的曹國自不必,曹伯和趙無恤的關系正處于蜜月期,大筆一揮同意了郵無正借道的請求,子貢則帶著補給和不少募來的勞役甚至是馬匹等待在宋、曹邊境上,給趙兵補充輜重糧草。

    “還望司馬入衛,能少些殺傷!弊鳛樾l人,他對趙無恤圖謀衛國心存不忍,但作為無恤的家臣卻又只能聽之任之,甚至還得加以協助。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道理在春秋亦然。

    于是不到十日的時間,郵無正就完成了這時代少見的壯舉,一個大迂回繞到了衛國濮南,給了笙竇邑致命一擊,與趙無恤成功會師于此。

    ps:  感謝書友男兒行31,zdxh448,九天炎羽,無塵≈ap;公子白,神幻界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英德市| 华亭县| 唐山市| 蓬安县| 通州市| 曲沃县| 万源市| 郓城县| 同德县| 惠州市| 靖宇县| 蒙自县| 宁津县| 三河市| 泸定县| 晋中市| 永定县| 哈密市| 堆龙德庆县| 丰顺县| 新晃| 兴国县| 商南县| 宁德市| 固始县| 淮阳县| 霍山县| 清流县| 福州市| 榆树市| 松阳县| 汉寿县| 威海市| 宁城县| 中阳县| 司法| 宽甸| 永吉县| 乌鲁木齐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