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天子致胙,趙無恤倒是沒有像公西赤這么在意和興奮,而是先派人統(tǒng)治宗伯史趙,讓他過來商議如何準備迎接儀式,同時也細細了解這“天子分胙”所蘊含的意義。
作為趙氏的宗主,趙無恤自然知道,胙zu),就是祭肉的意思,一般來,是冬至或者臘祭時,祭祀給祖先使用的貢品。
春秋是一個宗法時代,而維系宗族的核心便是祖先⊥趙無恤所見,上到天子諸侯,下到庶民百姓之家,每逢節(jié)慶,各家各戶都要按照姓氏族別,宰殺專門蓄養(yǎng)的犧牲祭祀祖靈。祈福時以牲體通神,祖靈在享受祭肉之后,便將福祉寄寓在祭肉中,所以,在祭祀后將犧牲的肉加以分割,就稱之為“分胙”≥分到胙肉的人能夠得到神的恩賜,因此,分胙往往是一個宗族祭禮的高潮部分。
對于普通的家族來,分胙既有利于強化宗族的血緣關系,并鞏固大宗的地位,分割胙肉的往往是德高望重者,稱之為“家宰”,是卿大夫家臣之首,代家主行使權力。
而對于天子來,分胙的意義更加重大,分割胙肉的人變成了“太宰”“宰相”,分胙的對象則是臣子、諸侯,不但可以明確君臣尊卑,更是拉攏同姓之國的一種方式,正如周公旦在制定周禮時強調(diào)的“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是故,這天子的分胙最初是在宗族內(nèi)進行,受胙者只限于同姓,后來逐步擴大了范圍,而延及與周天子有姻親的姜、媯等國。”公西赤對此十分了解,不由侃侃而談。
這是因為隨著周王室的衰弱,為了廣結聯(lián)盟,保護王室的利益,不得已用胙肉向非姬姓諸侯示好。
開這個先例的是周惠王,因為忌憚齊桓公會不會有取代周室之心,想要拉攏楚國等與齊對抗,竟無視楚國當時仍然被視為“蠻夷”,賜楚成王胙:“鎮(zhèn)爾南方夷之亂,無侵中國。”
于是從這時候起,這胙肉的意義就變了味,亂了套。
到了齊國稱霸時,剛剛即位的周襄王為了討好齊國,也故技重施,讓“宰孔”去賜齊桓公胙肉。這齊桓公好歹娶過王姬,而姜姓祖上也一直有女子嫁入周王室,姬姜如同一家,分胙在宗法上還得過去。
這之后,因為晉國的崛起,國勢更甚于齊,歷代晉侯開始壟斷了天子分胙的榮譽,而且每次都能得到最好的部位。
總之,在公西赤和史趙看來,誰能得到天子祭祀先祖用過的肉,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這次天子派劉公來賜胙,相當于承認趙無恤抵御吳國,保衛(wèi)中原的功績,承認趙國對晉國的繼承了。
看著二人激動莫名,趙無恤卻淡淡地道:“寡人還呢,嬴姓與天子素無姻親,緣何來致胙?”
他心里卻依舊不太在乎,要知道,到了戰(zhàn)國時代,這胙肉已經(jīng)成了周王室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了,秦孝公強大時天子賜胙,秦惠文王強大時天子又賜文武胙,儼然是希望把秦國當做新的靠山。
這胙肉可不是大白菜,但送多了以后,卻也像大白菜一樣不值錢了。
雖然對此不感冒,但在迎接劉公的排懲儀式上,趙無恤卻一點都沒有馬虎,他還讓人將這件事在鄴城和趙國各郡,乃至于盟國附庸里大肆宣揚。
到了冬至后第三個戌日,也就是臘祭當天,天子的使團到了
一路走來,劉承心情復雜。
單平去年因意外墜車而死后,于是他成了周王的正卿,這項“天子致胙”的任務,也就得由他來承擔。事前一個月,劉承就每天沐浴更衣,只吃素食進行齋戒。
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當日,祭禮剛剛完成,擔任“宰”的劉承便以十分嫻熟的手帆胙肉分割開來:必須割得方方正正,若是切口不整齊,讓趙侯誤會那可不得了。
從成周王城出來后,外面已經(jīng)是銀裝素裹的寒冬,盟津幾乎不能行進,可也只有這個季節(jié),胙肉才不會壞掉。雄破冰而行,劉承在船上心翼翼地捧著裝飾精美的漆盒,里面正是那塊周天子親自精挑細選的胙肉。不知為何,行到河中心時,他突然想起來當年周武王討伐殷商,正是在這里的舟上,一條白色鯉魚躍入他懷里
鄴城的位置,和殷商故都差不多啊,而武王伐商的季節(jié),于是一個冬天吧。想到這里,劉承不由長吁短嘆,他只求周武王保佑,這一趟任務能順利完成,趙侯能夠滿意,也能夠理會天子對他的垂愛。
因為趙氏對于道路的修繕和重視,渡過大河后,這一路都是坦途,劉承很快就抵達了鄴城,在一隊英武的羽林軍護送下,進入外郭。
雖然曾經(jīng)聽過鄴城的繁華,但當親眼見到此城景致時,劉承依然十分震驚。
首先是鄴城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從成摶治鄴縣開始,在經(jīng)過十多年經(jīng)營后,鄴城已經(jīng)從一個千戶胸,成長為人數(shù)近十萬的大城市,比肩相鄰的里閭從百里外就開始連綿不絕,結冰的漳水河畔,水車和各溝渠已經(jīng)停止運行,但依舊可以看出開春時這里的農(nóng)忙景色,種滿冬麥的農(nóng)田被皚皚白雪覆蓋,正應了在趙國那句比較流行的話: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因為麥的大量種植,以及遍地水力、畜力磨坊的緣故,這種在成周尚屬于卿大夫饗食特權的精細主食,在鄴城卻幾乎人人都能吃上,只是精細程度的區(qū)別罷了。
充足的糧食養(yǎng)活了城內(nèi)商賈、工匠,雖然是冰雪皚皚的冬日,但鄴城外郭的各處市忱舊人滿為患,灑了一層黑色的炭渣防滑的道路上車來車往,趙國各地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太行東西,乃至于衛(wèi)、魯?shù)能囖H都有了一個統(tǒng)一標準,所以交通無阻,馬車牛車極多,一個不留神就會卷入車輪之下,或者堵在巷子里。
考慮到劉承這趟使命的重要性,趙無恤已經(jīng)在城中專門清過場,好讓天子公卿一路暢通無阻地沿著大道抵達目的地。劉承掀開嶧,遠遠看到了城墻,果然如謠言所,這堵城墻包了幾層青磚,不但堅硬而且美觀,但劉承擔憂的是,這墻的高度顯然是僭了。
“也不知道,墻內(nèi)的宮室又僭了多少”
正想著,眼看內(nèi)城門口的臨時祭壇已至,趙無恤一身玄端禮服,已經(jīng)等候已久,劉承連忙收起了自己臉上的擔心。
反正連魯國的三桓都僭了,趙侯僭一二,也不足為奇。
于是劉承笑容滿面地下車與趙侯見禮,明了自己的來意。
“天子有事于文武,祀事既成,祖考嘉饗,天子使吾賜趙侯胙,曰:予一人伏愿趙侯,備膺五福,保族姬姓”
祝詞完后,劉承舉起了裝飾精美華貴的漆盒,想要站在他對面的趙無恤來接過。
趙無恤寬衣博帶,玉佩將將,站在落雪的祭壇上,目光停留在漆盒上,看不出喜怒,只是雙袖一展,做出了將要行禮道謝的架勢。
劉承則按照規(guī)矩,又緩緩道:“趙侯且慢,天子后面還有命令。命我告訴您:趙侯鞍馬勞碌,加之對王室有功,特賜爵一級,不必下階拜謝。”
他知道,趙無恤也知道,這其實是一句客套話,當年周襄王賜胙于齊桓公,被派去送祭肉的宰孔也是這么的。
當時,齊桓公也十分忐忑,不知如何是好,召管仲商量如何疵這事,管仲回答:“為君者不講君威,為臣者不講臣禮,這是造成禍亂的源,君上當拜之。”
于是齊桓公很惶恐,出來接見宰孔:“天子的威嚴離我不到咫尺之間,白豈敢接受天子‘不必下拜’的命令?我不能如此失禮。”于是齊桓公下階對著宰孔再拜稽首,然后才登堂接受胙肉。
事后諸侯們都稱頌齊桓公的舉止順乎禮儀,于是乎,在之后歷次天子派公卿賜晉侯胙肉的儀式上,都要來一出賜者“不必下拜”和受賜者堅持”必須下拜“的假惺惺退讓。
按照慣例,今天劉承也來了這么一出,然后就保持天子使者的威儀,等待趙無恤惶恐推讓,下拜受天子之賜了。
然而等了半響,卻不見動作,劉承心里一驚,暗道不妙,連忙定睛看去,卻見趙無恤依舊笑呵呵地站在他對面,他大馬金刀地道:“既然天子體諒,那無恤,便斗膽不下拜了!”
言罷,趙侯竟直接伸出手,從目瞪口呆的劉承手中,接過了裝著胙肉的禮盒!
PS:第二章在晚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