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氣!!!這視頻看得我是獸血沸騰,熱淚盈眶!去他妹的溫和禮儀,滾他娘的客氣忍讓,該出手時就得出手!!”
“這輩子,除了我給我生大胖子,爺們兒這還是次哭成狗!”
“雖然聽不懂他們唱的是啥,但那種感覺是互通的!看著視頻,聽著他們的嘶喊歌聲,渾身血液,噌就竄上了頭頂!”
“我表示看到后一直刷屏到現在。有懂粵語的朋友普及一下,阿婆最后放的,還有姐妹們先前唱的,這什么歌?”
“《萬里長城永不倒》!熱播劇《大俠連翹海》主題曲!金梁先生新作品,嘔血三升推薦!!!”
“個‘金梁出品’就行了,嘔血三升也得去聽!不用再推薦!”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勞資怒頂一萬遍!這是我今天跪著刷的第九十遍,有紀錄為證,還有九千九百一十遍!加油!”
“有木有人覺得最后殺出的那對情侶出招像‘黑風雙煞’,尤其那姑娘,雙手成爪,撓、抓、扣、掐、刮……怎一個快、狠、準?!”
“所見略同啊!視頻怒刷七十遍后,終于確定,眼鏡使的是‘沾衣十八跌’;胖大叔使的是‘降龍十八掌’;情侶使得是‘九陰真經’和‘九陰白骨爪’;最后那位阿婆用的則是疑似‘瘋魔杖法’和‘打狗棒法’相結合……”
“尼瑪!給跪了!”
在這些年“外國友人不友好”事件頻發、政府處置疑似不夠強硬的大前提下,這段視頻帶來的轟動和效應,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在事先沒有經過任何宣傳推廣的情況下,僅憑友的支持,一直停留在某視頻門戶站首頁首位。點擊播放、點贊、評論數量都是幾何級數的增長。隨后,更是在各界引發了極大的討論。
不管某些所謂公知和精英知識分子如何站在國際甚至整個銀河系的角度呼吁民眾冷靜。要求警方嚴肅處置這種對“外國友人”的不友好的行為,但除了驚動自己祖宗十八代并給他們抹黑招罵外,完無礙于視頻的廣泛傳播、民眾的激動熱議。
到了這個時候。北方民眾參與的熱情已經半點也不比南方的低,大家紛紛去下載歌曲。觀看電視劇。
由于各地觀眾收視習慣有很大不同,且相對固定,所以北方很多想時間通過電視收看的,都會面對跟家人搶遙控器的煩惱。**得沒辦法,只好去絡上看付費直播,但觀影感受要差電視好多。
為此,千度金梁吧吧“雨落起風兮”悍然發布“搶奪遙控器十大必勝殺招!”
一度成為分類技術熱帖名!
除此之外,這段現象級的視頻還造就了很多商機。視頻被友怒頂。置頂門戶站首頁第二天,某大型購物站就有商戶相繼推出了“阿婆‘萬里長城永不倒’怒揍外國同款手杖”,據單日狂售五千件!而另一件“阿婆‘萬里長城永不倒’杜比環繞立體聲、超屏大字專用老年手機”更是直接賣斷貨!
就連“熱血青年‘萬里長城永不倒’惑敵、撼敵專用眼鏡!貨到付款,一踩就碎!”也賣得相當不錯……
此種情形下,《大俠連翹海》的收視率自然是水漲船高,而《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傳唱度和下載量,更是核爆級的飆升!
好劇與好歌歷來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前者給后者以根基土壤,后者還前者以烙印。
如果之前《英烈傳》和《精忠報國》的契合度為八十分的話,那么《大俠連翹海》和《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契合度至少有九十!
在兩首歌曲同為華語音樂經典的基礎上。多出來的十分,就多在電視劇的不同制作水準和核心內涵的挖掘上。
這也是為什么鄧錚甘愿把《萬里長城永不倒》拿出來的原因,因為他看了劇大綱和片花后。就知道《大俠連翹海》是難得一遇的精品佳作,一播必火!
但是他也萬萬沒想到,歌與劇結合在一起,居然火到了這種地步!
隨著電視劇劇情的深入,戲劇張力進一步展開,南方眾多文化名人紛紛站出來吶喊助威≈gt;
“……這部劇生動地描繪了民間著名抗倭連翹海富有的色彩的。他義薄云天,憂國憂民,屢次率領‘碧血團’斬殺倭寇,揚我國威;他摒棄門戶之見。博采眾家之長,將連家刀法傳于所有碧血兒郎;在外敵環伺國家動蕩、民族危急倭寇肆擾的。他南方數省,以民族大義國家大義為重。團結一切力量,為民爭氣、為國雪恥,大大激發了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更難得的是,它還有了一首堪稱吶喊、注定會傳唱的主題曲!盡管新年伊始,但在我心中,這部劇,這首歌,已經是今年最佳!沒有之一!”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為金梁喝彩,為南國衛視喝彩。如此機遇與挑戰并存、貌似一片欣欣向榮的和平年代,除了滿溢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外,更要感謝作品中的這份難得的憂思和憂患,喚醒了內心深藏的熱血、堅毅和警醒!”
北方文化界和群眾也是紛紛相和≈gt;
“……讀歷史的時候,讀到過這段,總是不以為然。總覺北方男兒歷來需要抵御異族鐵蹄。枕戈待旦,馬革裹尸;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這才叫豪邁大氣,這才是民族的脊梁!家國的屏障!印象中,南方卻總是吳儂軟語,金粉水鄉,就算戰過倭寇,應該也是疥蘚疾,但是看過這部劇,聽過這首歌,我才幡然醒悟:我泱泱華夏五,磨難沖不垮,艱辛碾不平,這根民族脊梁,一直都是所有人一起挑的,北方有北方熱血豪邁,南方也有南方的不屈昂揚!”
“……我自幼生長在北方田野中,黃河岸邊,受到傳統化影響。二十歲之前,從未去過南方。聽,那是有著椰子樹,永遠花團錦簇,飄著鳳梨和芒果香味的地方。潮濕的空氣,熱情的人們,長著深眼窩和黎黑皮膚的有異國情調的……
二十歲談了戀愛,女朋友是南方人。她是感性的,大膽的,勇于表達愛恨情仇的。我這樣一個北方文化中拘謹與保守的伙子,初次接觸到屬于南方的熱情與自由,立馬完融化、不可自拔。后來結婚生子,我也時常陪她回南方,但我對于她們家人以及親戚骨子里那種對自由的喜愛追求,追求到有些近似叛逆的性子,很不解,也頗不以為然。就像很多自命清高的評論家一樣,斷定他們是缺失了傳統文化,是文化沙漠。但是看了這部劇,聽了這首歌,認真正視了這段歷史,我才猛然驚醒:保守、中庸和拘謹絕不是真正的民族傳統,相反,在這樣持續一百多年的艱苦絕的抗爭歷史下,所保留并繼承下來的那種堅毅不屈和勇敢絕,才更像是一塊未被侵染的綠洲……”
南國電視臺大廈,副臺長辦公室。
連佑文認真翻著最近收集的一系列關于《大俠連翹海》和《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報紙。旁邊不遠處,放的是《大俠連翹海》收視率一路飄紅的報表。
讀著讀著,他那雙部隊時十發子彈可以打出95環以上的手,有些發抖。
他現在看的一則報道,北方的幾所很有名的大中專院校,近日組團過來位于偏遠縣城的連翹海紀念館獻花祭拜。
這已經不是最近的批了。
這股因電視劇和主題曲帶來的強烈的文化思潮,始于南方,漸漸蔓延于北方,如今流遍整個中國。就像是一個橋梁,勾起了許許多多華夏兒女共同的民族情懷和愛國觸感,最后,很多人紛紛選擇以這種方式作為紓解。
許久,他才放下報紙,踱步到了落地窗前。
對于眼前的這個局面,他是完始料未及的。
他雖然姓連,但不是連翹海的后人。
實際上,他家族這一脈是當年連翹海“碧血團”從倭寇手下拼死救下來的無數人家之一,在那個來,真的是滄海一粟。
只不過是他們家那位先人一直惦念著這件事,后來連翹海出征中箭墜海,無子無嗣,絕后而終。那位先人直接將家改為姓連,以謝恩義。隨后一直延續到現在。
連佑文自聽著爺爺念叨連翹海的故事長大,當兵就是為此,可以有很深的連翹海情結。
所以今年有人提議拍攝這部劇,他立馬高度重視,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政策傾斜,調動了幾乎自己可以調動的所有人脈關系,最大的投資,最好的主創團隊,最高標準的演員配備,陪著熬了無數個通宵……眼下終于取得了如此斐然的成績。
比起收視率來,他更在意的是民眾對于這個人物,以及這部劇要表達的精神內核的認同!
而這點,如今看來,顯然是極其成功的!
“金梁。這次多謝了。”
連佑文聽著桌上傳來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的手機彩鈴聲,一字一字,喃聲道。(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