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奸雄天下 第一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714章 火槍不好玩 求月票

作者/大羅羅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仲和,火槍還好用嗎?”

    “不好用,但是好練。”

    “好練?用起來仿佛挺麻煩的。”

    “再麻煩,花幾個月時間也練出來了。從現在訓練的情況來看,一個火槍手快些的話,6個月就能練出來,有1年怎么樣都能成了。一個弓箭手,若是一點都沒練過,沒有個年的上不了戰場。”

    “也對,射箭是童子功,得打練,我就是半路出家,怎么練都是半吊子。”

    “也就是,火槍兵是可以大量征募的,只要火槍h藥夠用,百萬之眾有一年就能練出來”

    “百萬之眾?火器?”

    “火器……不過用天道二年式火槍可不行,這玩意太重,又沒有辦法加裝短刀,無法用來近戰肉搏。若是能用一種1斤左右,可裝短刀的火槍,就有可能組建起火器部隊了。”

    劉斗在玩命苦練的時候,郭侃張熙載和陳千一三人,正在討論使用和裝備火槍的問題。郭侃是明軍系統中作戰經驗最豐富,戰術指揮水平最高的軍官。而且又是帶兵練兵的專家,在不得不讓自己的部隊裝備火槍之后,自然已經發現了它的優點。

    首先,火槍威力巨大,被打中的話不死也殘,挨上一下,這輩子算完這是弓箭和刀槍都不能比的。而且火槍的破甲能力超強,連鋼甲都扛不住火槍一擊,更別其他盔甲了。

    其次,火槍兵容易練。別看劉斗這些人練得叫苦不迭,但是在郭侃看來真不算什么。比起練弓箭,那真是容易多了,而且對士兵的身體素質也沒什么要求開一石硬弓,可不是隨便找個農民就能練出來的,沒有一定的身體條件根不行。如果不是打的童子功,在成年的大明百姓之中,十個男丁里面最多有一個能練成真正有用的弓箭手。如果練火槍。只要不傻不呆,十個人里面就有十個能成。而且有六個月到一年的訓練就能上戰場。

    郭侃捋著胡須,望著正在苦練的火槍兵們,仿佛有些感慨地道:“若是這火槍火炮。早個一百多年出世,靖康之恥也不會有了,咱北地漢兒,也不至于淪陷韃虜鐵蹄之下一百余年了。”

    陳千一嗤地一笑,“就那個只曉得貴文輕武。把武人當賊防的大宋,就算有火槍大炮,也是無用處”

    “也不是無用處,至少能讓韃子多死些人吧?”張熙載搖曳,一伸手,身邊一個參謀便遞上支天道二年式火繩槍。

    張熙載用力舉著火槍,瞄了瞄前方,又放了下來,將火槍丟回給了那參謀,笑著:“若是這槍能減重一半。步兵火器也不是不可能的。至少可以兩營火槍加一營長槍……一個師再配上二三十門大炮,一個輕騎兵團,就足夠壓制相同數量的蠻子了”

    他頓了一下,語氣放沉,“圣人了,這火器是大勢所趨因為……士爵八旗的武力終究要衰弱的。開國一代,都是能吃苦中苦的人,在吃苦這方面,他們的子弟肯定不如。到時候,大明的武力就只能依靠優秀的職業軍官和火器的步兵來維持了。”

    士爵八旗制度。雖然是陳德興一手建立的,但是陳德興從來都不認為這些士爵八旗能夠一代代的出精兵。即便是現在這代還處于頂峰的士爵八旗,他們的戰斗力還能保持多久?他們現在大多是奔三的大齡青年了,再過十年可就是奔四的大叔了。在這個時代。都是當爺爺的人了,還能打仗?

    因此,現在已經是時候考慮讓大明的步兵向火器過渡了當然,過渡的過程只能是循序漸進,一蹴而就是不行的。在滑膛槍技術成熟之前,扔掉弓箭可不是什么理智的做法。

    歷史上朱明王朝的半吊子火器軍不就被滿清的冷兵器給打垮了

    郭侃仿佛深有感觸。點點頭道:“倒是這么個理兒……他們蒙古人就衰弱的厲害,成吉思汗那會兒的蒙古人和現在根不是一回事兒咱們大明興起的時候,他們蒙古人已經不怎么能打,雖然他們的兵器甲胄還有武藝都不錯,但是吃不了苦中苦,而且還開始怕死了。其實都在靠漢軍撐門面,就是一部分蒙古將帥挺厲害的。咱們的士爵八旗現在看看很厲害,將來未必沒有步蒙古人后塵的時候。

    所以這火器步兵,才是咱們漢人武力長盛不衰的不二之選因為火器步兵打仗就是在拼人命啊……咱們現在就有一萬萬人,他們蒙古才多少人?別一命換一命,就是兩命換他們一命,咱們也能把蒙古人滅了族”

    陳千一也笑著點頭,“圣人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就讓某家到郭將軍這里來取經……某家的近衛步兵師也要組建火槍團了。再過不久,大明六軍旗下的十八個步兵師,也都要配上一個火槍團。”

    一個師先配一團火槍兵,裝備1支火槍,其中9支裝備給15個連隊,剩下的備用天道二年式火槍太重,操作起來不方便,得兩人合用,因此一連只有6支槍,為了增強火槍兵團的火力,只能擴大一下編制了。一個明軍火槍兵團,都是3營15連的大編制,每連都有14人,團齊裝滿員的情況下擁有4人。人數比普通的步兵團多了整整一倍

    ……

    槍聲如爆豆一般的響著,彈雨如織,再加上青銅大炮的轟鳴,打得忙哥帖木耳的大軍連頭都抬不起來。

    這是薩萊城外的伏爾加河畔,一場決定金帳汗國汗位歸屬的戰爭,正打到最關鍵的時候。

    由于統治西羅斯的那海汗和忽必烈聯手,造成忙哥帖木耳陷入了面被動。那海汗的軍隊因為一直在和波蘭人保加利亞人作戰,因此是金帳汗國中戰斗力最強,裝備也最好的軍隊。他們從西面攻入了東羅斯,忽必烈則從南面攻向薩萊,使得忙哥帖木耳無法再利用羅斯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對抗忽必烈。

    持久作戰的計劃完泡湯,只得召集拔都一系宗王的兵力,在薩萊城外迎戰忽必烈大軍。

    是役,忙哥帖木耳一共集中了十三萬人的大軍,而忽必烈僅僅只有八萬步騎。

    但是忽必烈卻擁有一張王牌漢八旗火器兵模仿明軍八旗建立的這支漢人軍隊,在火器化的道路上甚至領先明軍。這次隨忽必烈出征的六個旗共兩萬四千余人,就是清一色的火器兵。

    而且忽必烈玩火槍的時間比陳德興久,雖然不知道滑膛槍兵的終極模式是什么樣的。但是這兩年他和他的將軍們也一直在改進火槍兵的戰術。

    最初的抬槍戰術,這個時候已經被拋棄了抬槍戰術太過愚蠢,為什么讓一個人用肩膀抬著槍管?就不能讓他們使用盾牌和長槍組成防線,然后把槍管架在盾牌上嗎?

    忽必烈的大將伯顏在不久之前提出了這個改良的辦法。所以八旗火器軍就變成了盾槍兵加火銃兵的組合,每參約1人八旗兵都有兩佐每佐3余人火銃兵和一佐槍盾兵組成。火銃兵是人手一銃,就是原來的抬銃,上了戰場就輪流開火,以保持火力輸出的持續性。

    而在八旗火器兵開火的同時,還會有部分蒙古騎兵下馬,持步弓站立在火器兵戰線后方射箭。同時,還會有大隊的蒙古騎兵在火器兵戰線兩側列陣,隨時準備發起沖擊。

    忽必烈一系蒙古軍的戰術,已經從弓馬配合,變成了槍炮和騎兵的配合,槍炮居前,馬隊居后,槍炮殺敵擾敵,騎兵突擊一錘定音

    槍炮聲之后,響起的就是如雷一般的馬蹄轟鳴。

    穿著突厥式戰袍盔甲的欽察人羅斯人的尸體,仿佛被割倒的麥子一樣倒在草原上面,密密麻麻,觸目驚心。忽必烈的騎兵奔涌著向前,發動了波浪式的沖鋒。

    在騎兵沖擊的同時,忽必烈的八旗火器軍則開始向前挺進,槍盾在前,火銃兵再后,帶著炮兵,一起向前推進。

    二十多萬人的會戰,當然不會一個回合就分出勝負,必然是反復撲擊,你來我往的較量上相當長的時間,才會以一方不支而退告終。

    而對于忙哥帖木耳麾下這些經常打仗的草原戰士們而言,唯一能讓他們崩潰的,就是怵目驚心的傷亡八旗火器軍的殺傷力,顯然已經超過了這些草原戰士的想象了。無論身穿幾重重甲,無論武藝多么高強,在h藥驅動的鉛彈面前,都是一堆血肉頂在前面的部隊,死傷慘重傷員們被成百上千的抬了下來,都血肉模糊,慘叫連連,隨軍的薩滿巫醫都束手無策。

    鉛彈造成的創口,根無法醫治,只要中上一發,就必死無疑這和弓箭的殺傷完不是一回事兒

    慘叫聲傳到了忙哥帖木耳耳中,這個長相頗為儒雅,信奉天方教的蒙古汗王,臉色來白。他知道,自己的大勢已經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两当县| 安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斗六市| 弥渡县| 武义县| 盐边县| 西安市| 会同县| 南陵县| 沙洋县| 皮山县| 专栏| 翼城县| 浏阳市| 汶川县| 秦安县| 宁蒗| 兴安盟| 衢州市| 瓦房店市| 海林市| 庆城县| 普定县| 古丈县| 温州市| 平潭县| 安徽省| 安吉县| 麻江县| 德化县| 清涧县| 平度市| 新晃| 墨脱县| 南京市| 高陵县| 会理县| 阿城市|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