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夜畫頭
紀顏父親的朋友數量之多,實在是讓我難以想象,但是,那留給兒子的筆記中,卻詳細地其中有個朋友會在幾十年后回來再次拜訪,紀顏父親已然料到自己活不到那天,所以把這人的事和名字記在了筆記中,好提醒兒子。
紀顏當然知道這個人,可是提及起來,他對這位父親的故友,按理是長輩的男人卻不屑一顧。
這個奇怪的人叫白水良夫,當然,他是一個日人,按照當時紀顏父親的記載,即便在二十年前,這個人就已經六十多歲了,如果他現在能來,恐怕都已是一個徐暮老者了。
“父親并不喜歡這個人,但是他又為他治療過怪病,不過,父親告訴過我,白水良夫二十年后還會回來,因為那病,父親也無法完根治。”紀顏關上筆記,將它重新放回書架。
“哦?既然你父親不喜歡他,為什么還要為他治病呢?”話一出嘴,我忽然發現自己問了個很傻的問題。果然,紀顏搖搖頭。
“這是自然,醫者父母心,無論他是什么人,做過什么事情,作為醫生,在父親眼睛里他只是個病人,不過父親并沒有把詳細的細節記錄下來,只是,這個人還會來一次,而且算算看,就是這幾天左右了。”紀顏笑了笑,忽然看了看門口。
因為外面傳來了門鈴聲音。
“真有這么神奇么,居然來了。”我一邊驚訝,一邊走過去開門。
門外站著的卻不是我推測中的老者,而是一位和我們年齡相若的年輕人,個頭稍顯矮,但卻非常結實,許是外面天氣炎熱,他已經將西裝脫了下來,整齊的放在抬起的左手,襯衣被身體繃的緊緊貼在身上,不太寬闊卻又渾然略向外凸起的額頭是汗水。他的臉龐猶如刀刻過一樣,下巴尖而犀利,皮膚如同干澀的樹皮或者是閑置已久未曾使用的抹布,但他的眼睛卻非常有神,眼白不多,咖啡色的眼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嘴唇很厚,向上微微翹起,把上面的兩撇八字胡抬高了點,這個年輕人見到我,他略有驚訝,但又非常高興,不過還是很禮貌而心的詢問起來。
“請問,您是紀先生么?”他的發音不是太標準,我相信這個人不是中國人,但還好,可以聽清楚。
我搖搖頭,對著里面的家伙招招手。紀顏雙手插在褲子口袋里,提溜著拖鞋走了出來。
“我就是。”聲音懶而清脆,年輕人很驚奇地望望紀顏,馬上固執的搖頭。我發現他的頭發很特別,搖動的時候前面的在動,而后面仿佛被膠水粘住一樣。
“絕對不是,我的祖父,紀先生應該已經最少四十多歲了。”他的紀先生,應該就是紀顏的父親。
兩下里一解釋,年輕人才明白,但隨即又非常失望,不過依舊保持著良好的禮節,微笑著想要告辭。
“你是來問關于你爺爺的病情的吧。”紀顏笑了笑朝著轉過身去的年輕人喊道,果然,這人重新走回來,三人走進屋,聊了起來。年輕人進屋的時候整理好衣服,心的脫下鞋子,整齊的提在手中,放到鞋架上,動作干脆整齊,很有軍人的感覺。
這個人,正是白水良夫的孫子,他叫白水英喜,英喜的中文的一般,不過卻居然寫著一手好字,這讓我非常慚愧,因為我身邊認識的人,大都習慣使用鍵盤了,他們對練字不屑一顧。
“何必去浪費時間呢?”他們都是統一的回答,并認為與其去花大氣力練中文,還不如練習書寫英文。
但一個日人,居然能寫著這樣一手好字。英喜的很差,所以只好靠書寫,還好他的聽力不錯,我們的話只要的慢些,他都能聽懂十之八九。
不過為了方便記述,我還是按照他“”來寫吧。
“爺爺從中國回到日就和從的玩伴結了婚,接著做了些生意,過著相對平凡幸福的生活,然后有了父親,可是后來得了怪病,他遍尋無方,經常在睡夢中驚醒,他告訴奶奶,這病的源頭在中國。”英喜到。
“在中國?”我和紀顏齊聲問道。
“是的,在中國,他是一名軍人。”英喜。白水良夫,日滋賀縣人,姓氏是因為家中祖上在泉水邊,而源自得之,他在十七歲的時候,隨著日國內號召參軍,而跟隨著日第六方面軍下轄的十一軍,該軍當時的司令官正是臭名昭著的岡村寧次,白水良夫作為華中日軍來到了中國,并參與了進攻上海,蘇杭,江西的軍事行動。
我有些明白為什么紀顏的父親比喜歡這個人了。不過我看了看白水英喜非常真摯的臉,忽然預感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爺爺終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輾轉來到了中國,他回到了這個城市,想找到自己的病根,結果偶然在別人嘴里聽聞了紀先生,也許是緣分,紀先生高超的醫術暫時控制了病情,可是他也無法找到病根,也無能為力,所以頂多可以控制二十年,而后來的事情,他到時候再。”英喜手開始流汗了,他喝下一杯水,隨著喉結的蠕動和咕咚咕咚的聲音,他接著下下去。
“可是,爺爺等不到二十年后了,他回去以后,在第十年的一個夏季晚上,他痛苦地高喊著死去了。可是事情沒有完結,如果就此結束,我也就不會來您這里了。
三年期,我的父親,居然也得了和爺爺同樣的病癥,他已經在死亡邊緣徘徊著了,這種病各大醫院都束手無策,甚至厭惡而且恐懼的避開,他們把父親看作瘟疫和惡魔,而就在不久前,我也被發現得了同樣的病,父親艱難地告訴我,如果想活下去,一定要回到中國找到紀先生。”一氣寫完,英喜似乎好受了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