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淮一驚,當即起身道,“韓城被圍?是哪股人馬干的?”
洪承疇心急如焚地道,“據(jù)跑來報信的弟兄,高迎祥和張獻忠的人馬都有k必是他們得知下官帶兵出城,所以想合力圍攻,拔掉韓城。”
秦書淮忙問,“大概有多少人馬?”
“粗粗估計,至少四五萬之眾!”
“這么多?”秦書淮眉頭大皺,又問,“韓城現(xiàn)在只剩下一萬五兵馬了?”
洪承疇道,“除了城內(nèi)一萬五,最近的還有韓城西面有奎山衛(wèi),南面的威風營,這兩大營總計有一萬二的兵力。城內(nèi)少許官兵從密道出城后,就已經(jīng)去通知他們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用已經(jīng)馳援韓城了。至于更遠的大營,現(xiàn)在有沒有出發(fā)就不得而知了。”
秦書淮陷入了沉思。
韓城處在山西和陜西的交界處,西邊是高迎祥部在陜西的根據(jù)地,東邊是張獻忠部在山西最為活躍的地區(qū),兩股流寇合理攻打韓城,其戰(zhàn)略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讓高迎祥部和張獻忠部的地盤連在一起,好互相“聯(lián)防”。
如果韓城一失,那么張獻忠就可以得到高迎祥的有效支援,雙方連在一起再也無法各個擊破。更嚴重的是,如此一來張獻忠就可以在晉南徹底站穩(wěn)腳跟,像高迎祥一樣建立根據(jù)地,收賦納稅,其實力將得到巨大的提升。
想到這里,秦書淮當即道,“韓城不能有失大人,你立即帶兵回援韓城,我這邊再派武原軍八千人隨你一同前去。”
洪承疇立即道,“多謝少保B不宜遲,下官這就拔營啟程了!”
這時,秦書淮忽然又道,“等下,此事或有不對。”
洪承疇道,“如何不對?”
秦書淮眉頭皺緊,道,“洪大人,如果你是流寇,在知道韓城周圍有兩大營的情況下,要進攻韓城你會怎么做?”
洪承疇略一思忖,驚呼道,“哎呀B官自然會先圍點打援,在這兩大營救援韓城的必經(jīng)之路上埋下伏兵了;有打掉援軍,才能力攻城。恐怕賊寇也會這么做|山衛(wèi)和威風營危矣!”
秦書淮點了點頭,“所以奎山衛(wèi)和威風營的兵已經(jīng)不能計算在內(nèi)了。洪大人,這次行動恐怕是張獻忠和高迎祥蓄謀已久的,只是你這次帶兵來太原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契機。”
秦書淮做這個判斷是有依據(jù)的。因為他來之前老道就過,張獻忠想和高迎祥聯(lián)盟,拜高迎祥為盟主。
所以這次對方投入的兵力絕不止這四五萬!
如果他們只是趁洪承疇離開臨時起意要攻韓城,那么能在短短兩天內(nèi)調(diào)集六七萬兵已經(jīng)是極限了。但如果是蓄謀已久早已準備好的,那么張獻忠和高迎祥至少能調(diào)動十幾萬大軍參加韓城戰(zhàn)役。要知道他們兩人外加所謂“盟友”的總兵力,至少達到二十五萬!
如果攻韓城的兵馬是四五萬,另外兩三萬用來埋伏威風營和奎山衛(wèi),那么他們至少還有四五萬的兵馬,可以用來埋伏回援的洪承疇!
洪承疇若是只帶一萬八兵馬去,兇多吉少。
秦書淮想背后涼,立即道,“洪大人,太原城外現(xiàn)在還有多少兵馬未走?”
洪承疇忙道,“賀虎臣的故關(guān)軍已經(jīng)在上午回故關(guān)了,曹文詔的一萬二大軍方才剛剛啟程,杜文煥的一萬大軍還在城外,正準備開拔。另外還有零零散散各路股援軍,一半已經(jīng)回去了,還沒回去的大概有八求右。”
秦書淮當機立斷,沖門外喊道,“敬亭!”
李敬亭因為寫得一手好字,現(xiàn)在成了秦書淮的半個文書官,所以一直在外面伺候著。
“大人!”李敬亭立即走了進來。
“立即傳我口令,命杜文煥的一萬大軍原地待命。然后你再派人去把曹文詔的一萬二大軍招回來*快!”
“對了,還有賀虎臣,你派人去通知他,讓他帶兵來守太原城南,故關(guān)那邊暫無軍情,不守也無妨。”
“是,大人!”
李敬亭立即領(lǐng)命而去。
秦書淮在心里算了算,武原營有兵一萬二,曹文詔有一萬二,洪承疇有一萬,杜文煥有一萬,零散股雜牌軍八千多,再加上江河幫的一千五,總計五萬四千多的兵馬,還是少了一些。
曹文詔、杜文煥等人手下其實還有不少兵,不過再讓他們回營地去召這些兵過來太慢了。韓城雖然城高墻厚,流寇攻城裝備相對落后,但面對數(shù)倍敵軍的圍攻,肯定不能堅持太久!
事不宜遲,那就只能帶這些人馬過去了。
不過,這些兵馬都是三邊的精銳,按戰(zhàn)斗力來用高于流寇。至少在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流寇的戰(zhàn)斗力是普遍低于明軍的。另外,前去增援的路上如果碰到官軍也可以整編進來,這樣沒準能湊個六七萬。
用夠了!
秦書淮原不打算親自出征,因為他畢竟剛剛接手三邊,還要做很多事才能穩(wěn)定三邊的軍心和民心,但現(xiàn)在看來,他不得不親自出征了。
即便這次前去韓城的軍隊中,有三邊之中最好的將領(lǐng)和統(tǒng)帥,但他信奉任何事情,只有掌控在自己手里才最安!
別的不,就他秦書淮一個人的武力,就可以抵得上一支超強戰(zhàn)力的突擊分隊!
一個多時辰后,曹文詔的兵馬回來了。
秦書淮立即召集曹文詔、杜文煥、洪承疇以及孟虎、張嘯等人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把當前面臨的情況與眾人了。
眾人商議后,一致同意秦書淮的看法,那就是張獻忠和高迎祥此次必定是大軍來襲,對韓城志在必得。而韓城一旦失去,那么三邊局勢將更加糜爛。
韓城不容有失!
簡短的會議開完,秦書淮就立即讓楚馥把太原城的儲備糧草部都拿出來,以供大軍此次南下。至于此后太原城可能糧草短缺,就讓他從周邊各大營去調(diào),要是還不夠就找朝廷想辦法。
此外,那八千雜牌軍,因為分屬各個游擊將軍領(lǐng)導,不方便指揮,所以秦書淮就把他們分成三份,編入到洪承疇、杜文煥、曹文詔三人的部隊中去了。
又過了兩個時辰,大軍一切準備就緒。
啟程H援韓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