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童早就知道秦書淮的心思了,所以此刻很是時宜地帶頭道,“秦幫主的沒錯。武林聯(lián)盟既然已經(jīng)成立了,就不能只當(dāng)個擺設(shè)。如今西有魔教,北有韃子,中有流寇,若是看著這三方?jīng)Q出個雌雄,恐怕沒個五年八年的下不來,到時候咱們武林就餓死了。照老叫花看,吃飯是最要緊的。要是沒飯吃,那咱也起來干什么咱們武林就得看這些王八蛋的臉色?”
華山∏峒、巨鯨幫三派的大佬聞言紛紛點(diǎn)頭。華山派位于陜西渭南,崆峒派位于甘肅,那里流寇橫行了好幾年,搞得兩派收入大減,如今錢糧上很是捉襟見肘,對天下大亂帶來的后果有切膚之痛。而巨鯨幫自從被秦書淮敲詐去三百八十萬兩以后,家底也不多了,考慮到要是天下大亂,運(yùn)河上的收入肯定大損,到時候養(yǎng)活弟兄們肯定有壓力,所以也很贊同汪大童的話。
運(yùn)風(fēng)道,“汪幫主的對。這些王八蛋都想著自己當(dāng)皇帝,讓咱們武林喝西北風(fēng),咱憑什么?要不咱們武林聯(lián)盟也劃個地盤,不讓他們進(jìn)來得了。誰敢踏足咱們的地盤,咱們就干他娘的!”
汪大童道,“咱們武林聯(lián)盟下轄足足一百多派,遍布大半個天下,那些王八蛋肯不踏足?要是如此,他們還爭什么天下?”
“那怎么辦?就這么眼睜睜地瞧著?”運(yùn)風(fēng)問道。
汪大童看了眼秦書淮,意思是老叫花幫你把話題引到位了,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秦書淮感激地回了汪大童一個眼神,不得不他這個“托兒”確實(shí)表演地很到位。
隨后道,“諸位,誠如在下之前所,我們的武林聯(lián)盟,其宗旨就是四個字,‘再造盛世’。可以,如果天下不太平,那么盛世就無從提起。而要天下太平,無非就兩種可能。其一是眷改朝換代,如此才能安定民生。其二是眷幫朝廷平定天下,如此也能安定民生。兩者如何取舍,無非是看哪種更快、代價更續(xù)已。諸位都是人杰,所以在下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該配合秦書淮表演的汪大童很是時機(jī)地接話道,“秦幫主,幫朝廷平天下,這不就是你在做的么?要是咱們今兒討論出來是改朝換代,你當(dāng)如何?”
秦書淮毫不猶豫地道,“秦某為朝廷平天下,只是因?yàn)檎J(rèn)為此法是安定民生最快的法子。不過,長老會要是決定另尋他法,秦某自然遵循長老會的意見。所以,秦某現(xiàn)在就想請諸位暢所欲言,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快速平定天下?”
到這里,汪大童怕多了被各派大佬看出來自己是托,就不了。
幸好智仁接上了話茬。
“更好的辦法?那咱們不妨分析分析。要想快速平定天下,除了幫朝廷,貧僧看還有兩個法子。一是咱們武林自組聯(lián)軍,把什么魔教、朝廷、韃子、流寇都滅了,這樣天下不是太平了嗎?咱在天下行武林道義,豈不痛快?”
眾人聽他到這里,無不微微曳。
這算什么法子?武林聯(lián)合起來雖然很強(qiáng),但是能把魔教、朝廷、韃子、流寇都滅了?誰信?這和尚又是哪冒出來的,怎么鏡瘋話?
智仁見眾人臉上都是不屑一顧的表情,也不惱,嘿嘿一笑道,“看來這個法子大家都不太同意啊。那就只剩下另一個辦法了,那就是跟某股勢力合作,幫他平天下。大家看吧,咱們是幫魔教、幫流寇、幫韃子還是幫朝廷好。”
這下不少人都被氣笑了。
這也算瘍題?堂堂武林會去幫惡貫滿盈的魔教嗎?會去幫不入流的流寇嗎?更過分的是居然還是去幫韃子?這瘋和尚是想整個武林當(dāng)漢奸,遺臭萬年嗎?
要幫,當(dāng)然只能幫朝廷了!
智遠(yuǎn)知道智仁在裝瘋賣傻,不過為了少林的體面,還是輕喝一聲,“智仁,不得胡。”
智仁恭敬地對智遠(yuǎn)合十道,“是,方丈。”
坐下之后,不無得意地看了眼秦書淮。
他這么一鬧,就把秦書淮要的話了。
武林要安寧,要有飯吃,就得眷讓天下安生下來。而要安定天下,除了幫朝廷,武林沒有別的路可走。
秦書淮與朝廷的關(guān)系天下皆知,若是這話由他來,別人聽了勢必會對他的用意有所懷疑。不過若是由智仁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誰會懷疑少林派,更何況是這么一個瘋和尚?
此刻他左右逢源,丐幫幫他,少林也幫他,想不成大事都難b就是攢人品的好處!
邏輯講清楚了,就差最后一步了。
汪大童先道,“這位大師的對。要想眷平天下,武林就得幫朝廷。反正秦幫主幫朝廷不是一次兩次了,想必也是這個意思吧?”
秦書淮這個時候要是再否認(rèn)就有些假了,于是點(diǎn)頭道,“沒錯,秦某原就是這個意思。若是咱們想眷平定天下,唯有幫朝廷一路可走。所以從羅文峪開始,秦某就一直在幫朝廷。不過,江河幫要怎么做秦某可以了算,但是武林聯(lián)盟并非是秦某能做主的,所以今天才找各位掌門、幫主來商量。大家放心,若果大家能商量出更好的辦法,秦某必然遵從大家的意見。”
眾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都認(rèn)可秦書淮的話,卻誰都不敢輕易表態(tài)。
這時,武當(dāng)派的大長老王天陽道,“武當(dāng)同意秦幫主的看法。魔教乃是武林公敵,無論幫與不幫朝廷,武林都應(yīng)鏟除他。所以,武當(dāng)愿意派出弟子,幫忙剿滅魔教。”
武當(dāng)派的長衫真人壽后,掌門一職一直懸而未決。當(dāng)初秦書淮跟王天陽和常吾機(jī)提出要組建武林聯(lián)盟,這兩人要回去問問掌門。可惜回去之后過了好幾個月,因?yàn)殚T內(nèi)爭議不斷,這新掌門一直都沒有選出,所以現(xiàn)在由武當(dāng)二老代行掌門之責(zé),二老的決定就是掌門的決定。
武當(dāng)與魔教有血海深仇,據(jù)長衫真人的壽也與魔教有關(guān),所以他們第一個答迂書淮,并不出人意料。
武當(dāng)答應(yīng)后,眾人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少林。
在眾人的注視下,智遠(yuǎn)終于開口了。
“阿彌陀佛,魔教為害武林,不剿不足以安武林,定天下,此事少林責(zé)無旁貸。”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