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怎么配合呢?”秦書淮“饒有興致”地問道。
“很簡單,官問什么你就答什么。你放心,官做事向來一碼歸一碼,只要你確系無辜,官也會稟明圣上,不但可為侯爺洗脫冤情,還會重辦那些陷害侯爺之人。”
他以為這么一秦書淮會有所收斂,卻沒想到引來的是秦書淮陰沉的一笑。
“章大人,你就只查這些么?三邊總督楊鶴之死,你們東林黨就不想好好查查么?萬一他也是我殺的呢?”
章亦甲聽罷頓時毛骨悚然,心里微微一抖:他、他竟然承認殺了楊鶴?這是什么意思?
他預感到了一絲不妙。
秦書淮收起了笑容,厲聲喝道,“章亦甲,侯看你是讀書讀傻了吧?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以為憑你一個個保定巡撫就能來撒野了?告訴你,就算是周延儒來了,見了侯也得跪下!”
章亦甲冷汗涔涔,急忙拿出秉的圣旨,對秦書淮道,“秦書淮跪下,接旨!”
他想再重申一下自己欽差大臣的身份。
沒想到秦書淮卻雙手負背,不以為意地看著他。
章亦甲大聲道,“秦書淮,你敢抗旨?你是要造反嗎?”
此時的章亦甲,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踏入了狼窩。這個迂腐的東林書生始終以為,他有圣旨、有東林做后盾,就可以在三邊為所欲為了,卻也不想想,如今秦書淮在三邊手握重兵,一呼百應,就算是崇禎對他心有芥蒂也只能忍著,又豈會聽他一個保定巡撫擺布?
而且,秦書淮根就沒打算放他活著回去。
為什么?因為這可是他和崇禎聯合演的大戲,要是不殺他,他回去以后秦書淮抗旨什么的,讓崇禎辦秦書淮還是不辦?要是不辦崇禎臉上也無光不是?所以不光秦書淮要殺他,崇禎也希望秦書淮殺他。而秦書淮可以找一萬個理由殺了他,比如兢兢業業的章大人在巡查途中不幸遭遇流寇,為國捐軀了等等。
他秦書淮可不怕東林黨來發難,反正從動浙江巡撫開始,他與東林黨就注定要不死不休了。
章亦甲見秦書淮竟然連圣旨都不屑一顧,心中的恐懼更甚。他開始明白,自己好像要兇多吉少了。
他慌了,有些語無倫次地道,“秦書淮,你、你膽大包天公然抗旨,欽差,欽差要稟明皇上,將你、將你滿門抄斬!”
秦書淮嗤笑一聲,微微搖了曳,道,“章大人,以你的智商,能坐上保定巡撫的位子,真是大明朝的一大奇觀。”
隨后,他又換了個語氣,對孟虎等人道,“眾將聽令-查,此人冒充保定巡撫章亦甲,又假傳圣旨,意圖謀害侯…出去,就地正法d所屬親衛一干人等,皆系共犯,一并正法!”
章亦甲的腦袋嗡地一下,就像遭了雷劈,半天都反應不過來。他怎么也沒想到秦書淮不但敢抗旨,而且還敢殺欽差大臣!
他那十幾個親衛也懵了,章大人可是堂堂保定巡撫,又是欽差大臣,沒有皇上的同意,無論秦書淮官多大都不能殺他啊!來這次來,他們還以為可以憑章大人身邊人的名義,大大地發一筆橫財,沒想到剛到這就要陪著去送死?
他們不服,馬上抽出了兵刃,想要抵抗一番。然而秦書淮身邊的親衛都是些什么人?除了孟虎這樣的高手,還有江河幫中好手,又豈是他們十幾人能抵抗的?
三下五除二,這十幾個親衛一下子就被殺了七八個,剩下的幾個也被擒了,當門外秦書淮的其他親衛沖進來時,戰斗早已結束了。
章亦甲倒也頗有骨氣,知道今日難逃一死,在被拖下去的時候大罵秦書淮,罵他要造反,遲早沒有好結果云云。
沒過多久,孟虎就提著他的腦袋進來,請秦書淮勘驗。秦書淮連看都沒看,揮了揮手讓他趕緊拿出去,屋子里血腥味太重了。
孟虎提著腦袋走到門口時,又想起什么,扭頭沖秦書淮笑道,“侯爺,這杏剛才罵得歡吧?可是臨刑前尿褲子了!哎喲,那家伙嚇得啊!哈哈!”
秦書淮頭也不抬地道,“就你事多∴折送出去了嗎?”
孟虎一個激靈,“哎喲,差點忘了,被這廝給氣的!我馬上派人送出去,馬上!”
章亦甲就這么糊里糊涂被秦書淮殺了。除了那十幾個親衛,他還帶來了一千多衛隊,也被秦書淮部打散,充入到各大營去了。
第二天上午,秦書淮帶了四萬五千大軍北上,準備先行圍剿渭南城外的各路雜牌流寇。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在渭南城發生了驚天之變。
崇禎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夜,衣衫襤褸、僅有十來個親衛保護的高迎祥,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后,終于趕到了渭南城十里外的一處哨所。哨所士兵不敢怠慢,慌鉚接高迎祥于屋中歇息,同時立即派兵前往渭南稟告李自成。
此時的李自成早已通過已經回來的魔教使者知道了商洛之敗,他正在緊張地布置渭南的防御,當聽到高迎祥回來時,表現的又驚又喜,并親自帶領上千名手下前去迎接。
到了十里外的哨所后,李自成想進去見高迎祥,卻被高迎祥的親衛告知,闖王此時不想見他!
原來,高迎祥埋怨李自成在明知官軍圍城的情況下,沒有前去救援,而是帶著大軍耗在渭南磨時間,這才導致商洛失守。
李自成感覺自己很委屈。當時他早就提出來,要帶兵去渭南,與高迎祥一南一北兩面夾擊官軍,是劉國能不同意,而且此事高迎祥自己也否定了,表示風險太大,還是按照劉國能的意思,先讓官軍攻城幾天,以做疲兵、耗兵之策,然后再聯合各路盟軍與官軍決戰。但是現在,高迎祥自己丟了商洛城,卻要把責任推到他身上來。
事實上,高迎祥并非真的在責怪李自成。只是他是“闖王”,一夜之間丟了商洛城是極損威嚴的事情,如果傳出去,對后續統領各路盟軍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他必須要找個替罪羊來背這個黑鍋。而他自認和李自成的關系猶如父子,他這個“闖王”要找替罪羊,最好的人選當然是李自成這個“闖將”了。他相信聰明的李自成這點政治覺悟還是有的,無非是做個戲嘛,有他在,李自成的前途又不會有什么影響。
用他的想法沒有錯,古今中外領導人犯錯,必須由下屬來背鍋,這是客觀現實。尤其是丟了老巢商洛這么大的“鍋”,就更需要別人來背了,這無關乎誠信與正直,而關于兵心與民心。他肯讓李自成背這個鍋,這是對李自成的高度信任。
但是他似乎忘了,李自成當初是怎么殺了有恩于他的上司,而落草為寇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