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六章閣老的心
在離開榆林,往伊金霍洛去的路上,沈默空閑的時間更多了。鐘金知道,到了此行的終點,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大可能再有這樣的機會,隨時隨地請教對方了。所以她抓緊一切時間,請沈默為自己答疑解惑。
于是行軍路上,時常看到她追隨在沈默的鞍前馬后,向他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而沈默也一一耐心解答。
“為什么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要世代征戰?”鐘金問道。
“這問題自己就有問題,通常挑起戰爭的,是們游牧民族,而我們是被攻擊的戍守一方,”沈默騎在馬上,遙望著湛藍的天空:“就算歷史上幾次大的勝利,也是在備受傷害之后,舉國之力的報復罷了。”
“為什么?”鐘金已經粗粗閱了資治通鑒,而對南宋以后的歷史,她早在幼年,便一次次聽父親講起了,所以知道沈默得不錯:“難道是草原民族生性殘暴所致么?”
“原因起來很復雜。但要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又是經濟問題的集中表示。”沈默悉心教導道:“任何戰爭都是有其經濟使命的。對草原民族來也是如此。”頓一下道:“相比我們中原而言,們蒙人以游牧為生,不事農耕,部落的部生活,都依賴于所飼養的牛、馬、羊。這使蒙人抵抗天災的能力太弱,一旦遇到嚴寒或者干旱,就會產生嚴重的饑荒。同時,蒙人沒有發財的手工業,甚至連鍋碗瓢盆都無法生產,同時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在生產生活上都嚴重依賴中原,卻又不克不及包管有穩定的產品剩余以資互市。”
“反觀中原,幾千年來生產穩定,自給自足,盡管對草原也有畜牧產品和優良牲口的需求,但不是必須。這就決定了,中原在經貿上占有主動權。因其中原未勢必北貿視為必須,而通常視為恩賜或者仲裁草原各部實力成長的手段。”沈默的講解大道至簡,直抵素質,正適合教導這個伶俐而年輕的門生:“這種依賴性的不對等,必定造成游牧民族在交易中的被動,一旦天災戰亂致使南北貿易萎縮,游牧民族就必定陷入困境。但這其實不料味著會產生戰爭。”
“要看雙方的實力?”鐘金若有所悟道。
“對。實力尚不足時,游牧民族往往采納稱臣納貢,或與中原形成隸屬關系,只求能獲得通邊互市的機會。”沈默道:“但當游牧民族遇到災荒,無力進行互市;或者南北實力均衡被打破,游牧民族發現中原軟弱可欺時,便會以戰爭取得對自己更加有利的物資獲得體例。”
“既然中原一直比游牧民族富強,為何在戰爭中,卻敗多勝少呢?”鐘金提出一個宏大的問題,盡管她知道沈默的博學,卻不相信他能給出完美的解答。
“游牧民族勝多敗少,有三個必定原因,”沈默拿起掛在馬上的水袋,輕呷了一口道:“一個是地理環境的戰略優勢,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是移動性的,使他們可以整體游走在廣袤的草原大漠上,這樣游牧民族就有了進退自如的戰略縱深,不成根除卻能卷土重來。而中原以農業生產為主,不克不及不持久在固定的地址精耕細作,因此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而要北上討伐,后勤壓力是災難性的,一旦補給線過長,會把整個國家拖垮,這些因素綜合,致使農耕民族只能選擇被動防御,受制于游牧民族的主動游擊。”
“還有兩個原因呢?”鐘金的心怦怦直跳,那種了解奧秘的快樂,就像時候第一次射中獵物一樣。
“第二個,中原民族固然存著人口眾多、生產體例先進、物資充沛的優勢,但這些因素與戰局之間,還橫亙著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工又制約著這些優勢的闡揚,因為這會致使戰爭帶動的比例微乎其微。事實上,社會結構復雜、分工明細,就有多的人口,被束縛于土地進行生產,僅有少數人能經過征召或作為常備軍加入行伍……并且由民到兵轉變的錢高、耗時長,還會產生嚴重的厭戰情緒。反觀游牧民族,因為民皆兵、軍民合一,軍事帶動效率極高。且部族成員自幼熟習弓馬,軍事素質十分過硬,所以抵消了中原民族的人數優勢。”
“除此之外,復雜的社會分工,必定對應著更復雜的上層建筑,這使中原的將軍在作戰時飽受掣肘、憂讒畏譏,考慮戰場外的事情太多。并且軍隊的供給,往往經過復雜的流程來完成,甚至需要國調配,這中間由于行政落后、官吏中飽,以及物流未便,造成了極大的損耗……”到這,沈默哀痛的嘆口氣道:“我中原大部分將士,其實是死于軍需晦氣,而不是死于戰事。所以中原王朝要想在邊事上有所作為,前提必須是政治的清明。而日常生活準軍事化的游牧民族,社會結構簡單,便利信息轉達,便于軍事指揮,更完沒有上層建筑尾大不失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反而得福于落后。另外生產軍需品目的直指使用價值,雁過拔毛水平相比南方何足道哉,往往能抵消中原的財力優勢。這種種因素,使中原的優勢無法闡揚出來,敗績也就層見迭出了。”
“最后一個原因呢?”鐘金臉上浮現出虔誠的神態,她已經完被沈默的學識見識所折服,實實在在把對方當作了導師,而不是蕭芹那種廉價師傅。
“第三,從民風、士氣和軍備上看,農耕社會也不占優勢。”沈默嘴角掛起苦笑道:“承平富足最能消磨人的斗志。古代華夏的尚武精神,總是隨著太平日久和農耕地區的擴展而衰弱……”
“前一個我理解,”鐘金不解的問道:“為何農耕擴展也會有影響?”
“這是生產體例決定社會心理的必定性。”沈默淡淡道:“中原以農業手工業為主要財產,勞動者以技術嫻熟和經驗豐富安居樂業,因此耐心和精細被奉為良好品質;好勇斗狠、彪悍孔武由于與社會生產的要求相背而被排斥,并被王朝視為不穩定因素。所以在中原王朝,習武是主流之外的邊沿文化,評價很低。相比而言,以弓馬為勞開工具的經濟活動、與卑劣氣候兇猛野獸抗衡的生存條件、部族間慣常的沖突增進了游牧民族崇尚勇猛粗野。所以民風上的不同,使中原的軍隊不如游牧軍隊悍勇。”
“在士氣方面,由于游牧民族的戰爭,是以劫掠為主要目的,在戰利品分派上人人均沾,這使得集體行動與個體利益間連結密切聯系,故能連結高昂士氣。而中原士卒多為王朝兵役的被動服從者,與戰爭并沒有利益關系,甚至軍需時常被克扣……并且,能有效精神帶動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還遠未到可以感染普通士卒的水平。反卻是農經濟衍生的鄉土觀念,極大左右遠戍士卒的情緒,若非保家則無念頭衛國,所以在士氣上往往無法與游牧民族相比,這在冷兵器時代,是十分要命的。”
“最后,在軍備方面,騎兵憑借其機動性一直是戰爭的驕子,直到未來被火器完壓制。但中原在喪失養馬之地后,對軍馬的飼養,就成了社會的沉重負擔,并且質量也無法與轉事游牧的草原民族相比。這使得中原在騎兵的質量數量上都不敵草原民族,只能仰仗步兵。并且騎兵因為仰仗機動性,可以免去許多復雜的訓練;但步兵的戰斗力,是需要仰仗整套制度的完善的,裝備需要及時更換、陣型需要嚴格操練、減員需要及時頂替。這‘背后的制度’恰恰是所有農耕民族不克不及始終如一的軟肋。因此我們見慣了中原王朝壯盛時軍力強勢,而衰敗時以民兵輕裝備濫竽充數的丑態。而與之對壘的是戰斗力輸出穩定的游牧軍隊,自然高下立見。”
“那漢軍這次的強力表示,是不是明,中原又進入了一個政治清明的階段呢?”鐘金了悟道。
“不錯。”沈默緩緩頷首道:“嚴嵩垮臺之后,尤其是新帝即位以來,我大明刷新政治,勵精圖辟……”
“可我聽,們的朝廷內斗很厲害,首輔都接連下臺。”鐘金不信道。
“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優勝劣汰?況且已經決出勝負,再也沒有人能挑戰現在的閣老們了。”沈默看她一眼,淡淡笑道:“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我大明已經安內,自然就輪到上下一心,解決邊患了。”
“但過,我們是消滅不了的。”鐘金恨恨道,她想到自己的家園被毀,族人被殺,就無法對沈默連結尊敬。
“誰要消滅們了。”沈默笑道:“我們只是要重構被毀壞了的防地,使蒼生不受們的侵略,同時,減輕沉重的軍費壓力。”
“漢人兵戈耗費巨大,怎么又能省錢了呢?”鐘金不解道。
“我們拿下東勝……也就是們的濟農城,就可以使防地縮短千里,每年軍費減少一百萬兩。”沈默為她算賬道:“其實這個東勝,是永樂年間內遷而來,真正的東勝衛,是在黃河北岸,們的托克托以南。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在那里重建東勝衛,然后其西面四百里,再修兩座城。這樣無需邊墻,即可將整個河套守衛的固若金湯……有道是‘天下黃河富河套’,只要能包管平安,飽受土地貧瘠之苦的山陜蒼生,是很樂意遷來河套假寓的……”他恍如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微微陶醉道:“河套釀成糧倉之后,不但可以負擔三座城堡的軍需,還能支援東面的宣大,自此我大明不患西三邊,而得其利也。”
他這邊得興高采烈,那邊的鐘金卻面色慘白。如果換他人,她會冷笑對方白日做夢,可話從眼前這個男人嘴里出,她卻相信對方能做到……
“我知道有個體例,可以阻止這一切。”鐘金咬碎銀牙道:“但我不會?”
“刺殺我么?”沈默輕蔑的一瞥,睥睨著她道:“且不們沒那個能力,就算真把我殺了,又能阻止得了什么呢?”
“……”鐘金默然無語,是,她親眼所見,這位督師大人可謂閑人一個……軍需調配有王崇古,前線作戰由戚繼光權負責,似乎都沒他什么事兒。回想上次見他時,他整天呆在廟里和那個活佛談經論法;這次見面就更過分了,竟成了自己的專職老師,這是一個戰爭統帥該有的表示嗎?偶像一下子崩塌,鐘金氣憤的瞪著他道:“那豈不是尸位素餐?”
“這個成語用的不錯,悟性確實很好。”沈默拊掌贊一句,然后一正經道:“我是欽差大臣,代表朝廷來坐鎮,以往都是太監來當這個差事,只是皇帝陛下預防宦官干政,加上戰略是我制定的,所以才把為師我派來了。”著一臉無奈道:“為師是個書生,當了一輩子文官,現在把我扔到這兒來。我們漢人是論資排輩的,我的級別是所有人里最高,只能我來當這個主帥。不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我不克不及給他們添亂,尸位素餐也就難免了……”
完沈默也覺著挺沒面子,干咳一聲道:“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吧,下課了。”
鐘金完無語,點頷首,木然的撥馬離開了他的身邊。一直緊隨在兩人身后的幾名侍衛,也放下了一直平端著的胳膊。
朋分
又被罵慘了,我這個人禁不起沖擊,還是得以鼓勵為主,親,來,給幾張,撫慰一下俺受傷的心靈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