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不散,江上數峰青(后記之二)(上)+(下)
曲終人不散,江上數峰青(后記之二)上
關于劇情,不少讀者感到意猶未盡,其實從故事性講,萬歷登基,沈默成為首輔,這書便可以結束。但穿歷史,不能單純以文學性而論,而要看它的立意,是否已經得到完整的體現。
故事性與目的性,并非不能兼容。
在書中期以前,還是很漂亮的將兩者結合起來。然而到了后期,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沈默在朝野,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了,他的敵人,從有形轉向無形,從一個個帝王將相,變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心天道……要是玄幻和仙俠,完可以幻化出一個鴻鈞之類的超級bss,掀起一波接一波的高há。但是歷史,哪怕是穿類的,要受到邏輯的限制,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寫出來書就完蛋了。
我記得似乎在寫權柄時,便過‘主角無敵了,書也就該結束了',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沒有活生生的強大對手,主角再牛逼,也不過就是在玩單機版。當然大家會,新局面、新時代下,會有新的對手涌現出來。但一來,對手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二來沈默只有十年的任期,大大抑制了對手對付他的沖動,可以預見的是,他當政的十年里,反對的力量肯定會有,但能對他造成真正威脅的,沒有——皇帝朱常洛太,遼東李成梁深受沈默恩典,天下皆知,沒有造反的借口。
將來肯定會有強大的敵人誕生,亦會有反復出現,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的范疇了。
其實我想在沈默和若菡喝茶的那個場景結束,然而感覺這樣太不負,因此才有了沈默回上海平定金融危機,并在碼頭上講了那樣一番話……在這里結尾,還能稱得上漂亮。
但是編輯對我,國家分裂的狀態,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這才有了后面幾百字的統一過程。像個補丁一樣,完整了,卻也刺眼了。
但總之,這是個令我感到驕傲的故事,我理出來一個時代的完整脈絡,并基靠譜的推導出了加入一個變量后的新狀況。
這又回到我寫這書的初衷——推演那個時代的華夏民族,到底是必然會墜入地獄,還是只是運氣不佳。
邊學習邊思考邊寫作,我想三年之后,我有了一定發言權。明朝確實是自取滅亡,根子在朱元璋和朱棣已經種下了,就像書中的,商稅、宗室、衛所、漕運、驛遞,乃至更深層的土地兼并、貧富差距,南方離心主義。這個國家就像百病纏身,如沒有逆天的領袖和強大的執行力,敗亡自是必然。
領袖是有的,高拱、張居正,都是經世致用的政治家,其能力放眼千年,無出其右。明朝在這兩位偉人的推動下,竟漸漸擺脫了危機——兩人最成功之處,不是經濟、軍事上的改革,而是奇跡般解決了,官員尸位素餐,zhèngfu低效無能的千古痼疾。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