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輪回在三千世界 第1卷劍魔 第14章金邊,銀角,草肚中!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關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嶺橫亙,西有隴山延綿,北有黃土高原,東有華山、崤山及晉西南山地,更兼有黃河環繞,可謂山川環抱,氣勢團聚。在地勢上,關中對東部平原地帶呈高屋建瓴之勢。關中四面有山河為之險阻,幾處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關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關扼崤函之險,控制著關中與中原之間的往來通道;武關控秦嶺東段之險,扼守著關中東南方向的進入通道;散關扼秦嶺西端之險,控制著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交通咽喉;蕭關扼隴山之險,守備著關中西北通道。四塞險固,閉關可以自守,出關可以進取。形勢有利,就出關進取;形勢不利,則閉關自守。從而使關中能進能退、可攻或守的態勢。這也是秦漢周隋等最終奪得天下的根。”

    “而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環抱,南面中原。燕山山脈起著抗擊塞北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個中原的安。軍都關、臨渝關、松亭關、北口、冷口、盧龍等關隘,扼守穿燕山山脈的幾條交通孔道。太行山脈為河北的右側翼的重要屏障。飛狐陘、井陘關、滏口等關隘扼守穿太行山脈的往來通道。在河北平原腹地上有一些東西向的河流,如拒馬河、滹沱水、漳水等,更可抵擋來自南面威脅的堅固門戶屏障。”

    “而江淮的防御格局是一個以長江和淮河為依托的多層次的防御體系。南北對抗,南方主要是依托長江和淮河。南方一些軍事重鎮的形成,都是以此為基礎的。長江上通巴蜀,中經荊襄,下連吳,縱貫東西,延綿數千里,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整個南方地區的形勢得以完整;另外,長江身即發揮著對抗北方鐵騎沖擊的天塹作用。歷來隨著南北力量的消長變化,其攻守之勢也隨著而變化南方強盛時,可以前出淮北進取中原;南方衰弱時,則往往退守長江;南北勢均力敵時,則往往以淮河一線為對抗前沿。”

    “巴蜀居長江流域的上游,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圍的每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其防護之厚非其它地域可比。長江三峽是其與東面之間的往來孔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河谷低地是其與北方之間的往來孔道。兩個方向的往來孔道俱極險要。大抵東面為水路,行江道;北面為陸路,行棧道。歷來都是天險之地,易守難攻。”

    “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大多能成就一方霸業。”李建成緩緩的道,“只不過,巴蜀太過安逸,割據一方可以,可是問鼎天下,沒有一絲可能;而江淮百姓柔弱,割據一方尚可,只是問鼎天下,也不行。問鼎天下者,唯有關中、河北兩地。占據關中,問鼎天下,如劉邦;占據河北之地,問鼎天下,如劉秀!”

    東溟夫人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四角之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居于四角,進可攻、退可守。

    而其中,關中和河北最優,而巴蜀、江淮指望不大。

    頓了頓,李建成繼續道,“河東、山東、荊襄和漢中分處四邊。四邊之地,也大都有比較險要的山河形勢,但這些地域條件不如四角。它們都夾在兩角之間,既是雙方聯系的紐帶,又是雙方對抗時爭奪的焦點。它們與中原之間有比較捷近的通道。歷代之中,興起于四角的勢力,要想擺脫割據一隅的偏霸局面,向外擴展,必先爭兩翼,控制夾該角的兩邊。”

    “河東在整個北方具有樞紐姓的地位。河東地形的主體是由東西兩側的山脈夾中間一系列珠狀盆地構成的。東面太行山脈構成河北西部屏障,西部呂梁山、中條山與黃河一道構成關中的東部屏障。河東境內山河分布錯綜復雜,形成了一系列盆地。這些盆地地形都相對封閉,成為一個個相對讀力的區域。在這些區域內,分別形成了一些軍事重鎮和重要關隘。它們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顯示出不同的戰略意義。河東的山河形勢使河東具有極為有利的內線作戰的地位。河東地勢高峻,足以俯瞰三面;通向外部的幾個交通孔道,多是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這是河東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也是河東在北方樞紐地位得以形成的地理基礎。匈奴劉漢滅西晉之戰、北魏百年興亡的歷程和周齊隋三朝的更迭,都能明河東在北方的樞紐姓地位。”

    “而山東地形的意義在于中原大平原上顯得尤其突出。山東地形的主體是魯中南低山丘陵,三面都是平原,東面為海所環抱。山東的一些重要軍事據點基上分布在魯中南低山丘陵的四側,大都依山臨河,控扼一方。黃河在北方地區東西縱貫,為東、西部之間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大運河在東部的大平原上南北縱貫,為南北之間的交通大動脈,山東便處在這兩條大動脈交匯的位置上。另外,山東半島為海上運輸的一大中轉地。山東在南北之間尤居樞紐姓地位。如今我們與南陳南北對峙之際,山東便是我們爭奪的焦點。”

    “荊襄居長江中游,在上、下游之間居樞紐姓地位。荊襄外圍有延綿的山脈為之險阻,又有大的江河通往境外,從而形成它“用武之國”的戰略地位。從荊襄沿長江上溯,穿三峽,是為入蜀的主要通道之一;若是上下游之間對抗,則荊襄可阻遏川中勢力之東出。荊襄居東南之上游,立足江淮之勢力,無不恃荊襄為上游屏障。自古未有失荊襄而能保有江淮者。西晉滅孫吳、隋滅陳、局面均自荊襄上游打開。”

    “四邊之一的漢中,則是秦嶺和大巴山脈夾漢水河谷構成漢中地形的主體,兩列山脈平行聳立,東西延綿,漢中便夾在它們之間。秦嶺東端有武關,西端有散關,另有三條谷道,可為漢中與四川之間的通道,它們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在漢中與四川之間,也有兩條谷道穿大巴山脈:金牛道和米倉道。漢中夾在關中和四川這兩個上游地區之間,歷來關隴與巴蜀之爭奪,最激烈不在秦嶺,而在漢中。”

    李建成道:“四邊也有一絲爭奪天下,問鼎中原的可能。可是關鍵在于能否爭奪下一角為依托,進而爭奪下一邊,形成一角兩邊之勢力,那時有三層的可能,問鼎天下;有五層的可能,鼎足而立!”

    “天下爭奪,無論哪個角,或是那個邊的政治勢力,唯有形成一角兩邊的局勢,才能擺脫偏霸格局,向外擴展。若是經營得當。以守而言,可以鞏固其防守態勢;以攻而言,可以包圈中原,進取天下。”

    東溟夫人道:“世子,得是邊角爭奪,而未涉及到中原之爭,莫非李密沒有指望了!最近瓦崗軍可是大敗張須陀,聲威大震!”

    李建成卻道:“歷來爭霸天下,往往由北統南,誰奪得了北方,誰就能統一天下。而北方之爭,則往往是關中與河北之爭。而關中與河北的爭奪,最重要的則在于河東的爭奪。得河東者,得北方,得北方者,得天下。”

    “金邊,銀角,草肚中!四邊四角都是真正的戰略之地,亂世中,反而中原卻不是什么好地方,也少有靠著中原最后成功奪得天下的。中原處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勢。中原四通八達之地,為四方聯系的樞紐。由中原趨周圍地域、由周圍地域趨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勢與周圍地域息息相關。中原有事,必涉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響中原。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安定;若中原紛亂,則四方形勢必致散裂。但是,如今天下紛亂之初,因為中原四面皆可受敵,四方分崩的離心力足以撕裂中原形勢,而使中原成為一個動蕩的交匯之地。動蕩的洪流足以沖毀任何據守中原的努力。”

    東溟夫人臉色微微變化,局勢已經很清楚了,若是把爭奪天下,比作一場游戲,而李密爭可能最先退場。

    此刻,李密笑的最暢快,但是卻笑不到最后。

    東溟夫人有些不甘心道:“當年曹操也是占據中原之地,而那時曹操依舊是統一北方!”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和平县| 平凉市| 凤凰县| 涟水县| 台北市| 沾化县| 肃南| 合山市| 山西省| 永善县| 区。| 黑河市| 肇源县| 张家界市| 深水埗区| 嘉定区| 德格县| 格尔木市| 阿克苏市| 阿克| 宁海县| 金坛市| 义乌市| 芦溪县| 宜兴市| 东阳市| 江山市| 监利县| 昌宁县| 上高县| 涞水县| 聂拉木县| 自贡市| 临武县| 抚州市| 高碑店市| 杂多县| 万载县| 岳普湖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