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雪中悍刀行 白馬出涼州 第一百六十一章 鎮靈歌

作者/烽火戲諸侯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西北天高晚來遲

    六千幽騎并沒有緊貼薊河兩大邊州外圍行軍,而是劃出了一個半弧,如果薊河的北部防線像是一根相對平整拉直的弓弦,那么幽騎的軌跡就是弓臂在弓弦和弓臂囊括出來的區域內,有許多股北莽斥候馬欄子離開葫蘆口在其中游曳刺探,就是為了防止大軍補給被不惜孤軍深入的幽州游騎從側面偷襲郁鸞刀這次突進,依舊使用騎軍&qut;強行&qut;的疾馳力度,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三天六百余里推進,若是在只會紙上談兵的兵事外行看來,或是聽多了西北名駒可日行千里的老百姓看來,這種速度能算什么強行軍?但是如果兩者能夠親眼看到此時就地休整的幽州騎軍是何等風塵仆仆,看一看近百匹戰馬在騎軍吐后當場癱軟甚至倒斃的場景,就會明白這種極有可能在下一刻就要投入戰場的長途急行是何其不易

    暮色中,此時徐鳳年在一處冬雪消融的水源地給戰馬洗涮馬鼻,此次他們六千幽州騎軍共計有一萬五千余匹馬,接近一人三騎,途中跑死戰馬四百多匹,幾乎清一色是當時從銀鷂城北戰場上繳獲的北莽戰馬,倒不是莽馬體力遠遠輸給幽州戰馬,事實上正好相反,北莽戰馬雖然戰場沖鋒中的爆發力上輸給北涼大馬,但是就體力而言,莽馬其實還要勝出一籌,只是~長~風~文~學~~fx~回離律和郎寺恩兩名萬夫長當時是一路急行軍到薊北,而且為了照顧東線大局,都不足一人雙騎,哪怕在戰前臨時休整了一天,用精糧喂馬為馬匹上膘,但仍是不足以彌補回戰馬體力的損傷,這次幽騎心疼相依為命多年的&qut;媳婦&qut;,行軍中又故意更多騎乘北莽戰馬,在草料喂養一事上更是多有厚此薄彼,北莽馬匹大量累死也就在所難免卸甲后卷起袖管的郁鸞刀仔細清洗著坐騎的背脊,笑道:&qut;原可以不用跑死這么多戰馬的,如果一人三騎愿意公平均攤腳力,頂多死個五十六匹&qut;

    徐鳳年環視四周,微笑道:&qut;這樣也好,明天開始接下來肯定會有連綿不斷的戰事,就當養精蓄銳了,我部騎軍顯然更熟悉幽州戰馬的習性,多死幾百匹北莽戰馬,總好過戰場上多死人&qut;

    郁鸞刀點了點頭,輕聲道:&qut;范奮的三百多斥候騎都撒出去了,多是一標五十騎,最少也有半標畢竟我們在今早就已經開始遇上北莽馬欄子,為了防止我軍行蹤泄露,范奮的斥候只要看到敵方斥候,就必須將其殺光,否則只要逃走北莽一騎,就會功虧一簣我很感激王爺愿意將那三名貼身扈從遣出,為范奮那幾標斥候助陣有他們同行,殲北莽馬欄子的把握就要大很多&qut;

    徐鳳年笑道:&qut;那年輕女子是拂水房的玄字大珰目,老人是指玄境的劍道宗師,至于那孩子,叫余地龍,是我三名弟子里的大徒弟&qut;

    郁鸞刀玩笑道:&qut;他們殺北莽馬欄子,有點用床子弩打麻雀的意思啊&qut;

    徐鳳年搖了搖頭,猶豫了一下,笑道:&qut;我先不,等著吧,以后會北涼給北莽一個驚喜的&qut;

    這段時間,徐鳳年就像一名最普通的幽州騎卒,非但沒有奪走郁鸞刀的軍權,反而在幾次短暫休憩中也都沒有像幾位將領那樣四處行走,只是充當了幾次臨時的斥候,遠離主力騎軍出去刺探軍情這次的幽騎出擊,一律輕騎,拋棄多余輜重,減少一切會耽誤騎軍速度的物品,除了極少數將領配置有槍矛,所有騎卒只佩一柄涼刀一張輕弩,膂力出眾者可再多添置一把硬弓和三只箭囊這幾日行軍陣型一直保持縱隊形式,等到明天進入作戰區域后,戰時就要鋪出橫列此次強行軍,幽騎讓以前從未深入邊軍底層的徐鳳年大開眼界,比如那些幽州戰馬根不需要騎卒如何牽引,就可以緊緊伴隨主人進行機動轉移,哪怕臨時駐扎休息,戰馬不論如何饑渴,始終在主人周圍數丈內徘徊,這意味著哪怕幽州騎軍遭遇一場外圍斥候來不及稟報的偷襲,六千幽騎照樣可以在半炷香內毫無絮亂地披甲上馬列陣迎敵,一氣呵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幽州戰馬的出類拔萃,跟&qut;離陽以北涼最重馬政&qut;有莫大關系

    一標斥候從西南疾馳而返,跟斥候標長并駕齊驅的那一騎竟是個臉龐稚嫩的少年,馬術已經精湛到了不用握住馬韁的地步,那份雙手攏袖的姿態,已經跟他師父有五六分神似標長讓麾下四十多騎斥候就地下馬休整,他和這個名叫余地龍的孩子策馬來到主將郁鸞刀和&qut;大將軍&qut;徐鳳年身邊,下馬后一個拱手抱拳,然后就稟報軍情,原來他們六十多里外碰上了六十騎龍腰州某座軍鎮首屈一指的精銳馬欄子,以為會是一場傷亡慘重的鏖戰,不曾想被那孩子一騎當先,率先陷陣后高高躍起離開馬背,一口氣用雙拳捶死了二十多騎,等到幽騎斥候拔刀沖鋒后,就已經變成一邊倒的追殺,其中有一幕是那瘦弱少年身形仍在在空中時,還抓住了一枝由莽騎陰險射向標長臉面的羽箭,給這孩子順勢插入那馬欄子頭目的脖子,隨手推開尸體,蹲在那匹北莽戰馬的馬背上,朝那位拍馬而過時報以感激眼色的標長咧嘴笑了笑

    結果這場該勢均力敵的遭遇戰打下來,幽州斥候只是傷了九人,且傷勢都不重此時身材魁梧的標長忍不住伸手[]去揉那孩子的腦袋,不曾想孩子身體猛然后仰,躲掉了標長的手掌,孩子雙腳釘入黃沙土地,后仰身體的傾斜幅度極大,只是欲倒偏不倒,頓時引來附近幽州騎卒的一陣喝彩聲

    徐鳳年看著那個始終裝鑷樣雙手插袖的孩子,瞪眼道:&qut;屁大孩子,顯擺什么宗師風范,站好!&qut;

    余地龍嘿嘿笑著,身體重新站直,標長這才成功揉到了孩子的腦袋,因為手指和手心都布滿老繭,所以雖然動作盡量輕柔,仍是把余地龍的頭發弄得凌亂不堪,孩子偷偷翻了個白眼,然后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之后那標長蹲在水邊胡亂洗了一把臉,瞥了身邊那個撅起屁股用嘴汲水喝的孩子,會心一笑這家伙真是厲害,一拳下去,不但輕松捶死一騎北莽蠻子,連那戰馬都給壓得瞬間四腿折斷,倒地不起,還有一掃臂就給孩子把鐵甲連身體一起打成兩截的,標承慨之余,轉頭輕聲道:&qut;家伙,以后到了數千騎相互廝殺的戰場上,還是要悠著點,北蠻子的騎射不差,一旦給他們盯上,四面八方一頓攢射,會很麻煩的當年咱們標的老標長,也有好武藝傍身,當初就是給側面的幾枝箭矢傷到了肋部,落下了病根子,要不然也不會那么早退出邊軍&qut;

    余地龍笑臉燦爛點頭道:&qut;我早曉得咧,師父跟我講過,這叫雙拳難敵四手,幾十幾百騎的殺敵,跟幾千上萬的戰陣不是一回事你放心,我眼神好得很,而且就算后背沒長眼睛,真有后方偷襲,我照樣能感受到那種叫殺機的東西,再了,師父也跟了,在咱們北涼,上陣殺敵,只要是陷陣,往前沖就可以了,別的不好,后背不用去管,真有握,也自然會有袍澤幫你擋著&qut;

    那標長問道:&qut;大將軍真是這么的?&qut;

    又一口氣喝了好幾斤水根不怕漲肚子的孩子抬頭嗯了一聲,&qut;可不是?&qut;

    蹲在水邊的標長摸了摸下巴,感慨道:&qut;這話不是邊軍老卒,不出來&qut;

    &qut;對了,大個子,袍澤是啥意思?&qut;

    &qut;就是配有涼刀涼弩,然后一起殺蠻子的人&qut;

    &qut;可我又沒刀弩,前幾天跟師父討要過,他不肯給那我咋算?還是不是你們袍澤?&qut;

    &qut;當然算!&qut;

    &qut;那大個子你送我一套涼刀涼弩唄?我都眼饞死了,你太氣不愿送的話,借我也行的&qut;

    &qut;家伙,真不是我氣啊,這刀弩和戰馬都不能隨意借人,否則就得軍法處置只有等我哪天退伍了,按例就可以留下一套甲胄和刀弩了,哈哈,到時候送你都

    行&qut;

    &qut;哪得猴年馬月啊,跟你話真沒勁,算了,師父貪多嚼不爛,先把拳法練扎實了再學其它唉,但是我真的挺想跟師父一樣在腰間佩把刀啊&qut;

    聽著孩子的稚氣言語,標長爽朗大笑

    余地龍轉頭望向站在不遠處的徐鳳年,滿臉哀求喊道:&qut;師父!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涼刀啊,大個子都承認我是他的袍澤了!&qut;

    &qut;才喝了兩三天的西北風沙,就敢跟人袍澤互稱了?&qut;

    徐鳳年笑著一腳踹在這孩子的屁股上,余地龍前撲向水面,但是沒有撞入水中,只見他雙手緊貼在水面上,滑出兩條水痕,雙手微微一撐,身軀便手腳倒立,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很快有第二隊斥候返回大軍跟郁鸞刀稟報敵情,先前那魁梧標長迅速告辭離去,徐鳳年笑著點頭致意,余地龍趕緊一掌拍擊水面,躍回岸上,跟隨大個子標長繼續去執行斥候任務

    天色漸黑,但是對于幽騎大軍而言絕對不至于不敢夜中行軍,俗稱&qut;雀蒙眼&qut;的夜盲癥狀在離陽南方軍中也許還不少,但是各大邊軍之中,不精于夜戰的北涼騎軍,就是兩遼和薊州,騎卒也少有雀蒙眼出現,一方面是邊鎮給養要優于王朝內地,二來邊關士卒尤其是騎兵的篩選也有相關針對當然,深夜奔襲,只憑借北涼邊軍條例中一標騎軍一支火把的火光映照,騎軍推進速度必然會受到極大限制,而野外夜戰除非是目標明確的特定戰役,對于騎軍將領來也是能避則避

    六千騎如游龍行于黃沙

    夜幕中,徐鳳年突然問道:&qut;郁鸞刀,你有沒有想過,此次行軍,我們遠離薊州銀鷂橫水兩城,葫蘆口更被北莽九萬大軍阻絕,雖然還能以戰養戰,拿北莽的補給來養活自己,但注定是一場仗比一場仗來難打,到時候戰事不利,給北莽最終形成包圍圈,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和余地龍四騎能想走就走,可你和六千騎恐怕想死在葫蘆口內都很難&qut;

    郁鸞刀坦然笑道:&qut;難怪王爺不怎么愿意接近那些幽州騎卒,是怕自己這個北涼王,每一眼都是在看他們生前的最后一眼嗎?其實大將軍你無需如此,自從我們出兵那天起,什么下場就很明白了這些當兵的讀書可能不多,甚至就沒讀過書,但幾年十幾年的仗打下來,誰也不傻,不想去薊州送死的,不是沒有,因為各種原因,走了一千多人,有怕死托關系走后門,灰溜溜離開的,但也有因為在家里是獨苗,年紀又太,給硬生生趕走的&qut;

    郁鸞刀神情格外平[]靜,緩緩呼吸了一口氣,&qut;但是,既然來了,那就都是生死看開了的,就算戰前還有猶豫,到了戰場上,也由不得誰畏縮不前怕死?肯定有的,只不過兩軍對峙,騎軍沖鋒才需要多長的時間?手腳發軟,怕死的話,就真的會死一次沖鋒過后,就得死,快得很沖鋒過后,沒死的,看著身邊袍澤一個個戰死在自己身后了,就那么孤零零躺在戰場上,自然而然也就不怕死了打仗來就這么回事,我們北涼自大將軍出遼東起,就給徐家鐵騎灌注了一股氣,整整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的打磨砥礪,就是養了這一口氣!&qut;

    郁鸞刀轉頭看著徐鳳年,臉色肅穆而虔誠,沉聲道:&qut;最重要的是,徐家鐵騎也好,北涼鐵騎也罷,不管戰死了多少人,中間吃了多少場敗仗,但我們每次到最后,都贏了!哪怕戰場上我們打得只事幾十幾百人站著,但是我們從不怕死后沒有人幫我們收尸!要怕的,只會是我們北涼刀鋒所指的敵人!&qut;

    徐鳳年沉默許久,然后笑了笑,開口問道:&qut;你一個郁家嫡長孫,一口一個咱們北涼,你沒有覺得拗口別扭嗎?&qut;

    郁鸞刀好像愣了一下,顯然是從未思索過這個問題,低頭瞥了腰間的大鸞刀,和另一側腰間的涼刀,抬頭后眼神尤為清澈,緩緩道:&qut;剛到北涼那會兒,一開始當然不愿意以北涼人自居,之后也忘了什么時候脫口而出的,但我既然沒有半點印象,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我郁鸞刀打心眼喜歡這西北大漠的風景,蒼涼,遼闊,壯觀,置身其中,能讓人感到渺甚至連那軍營里的馬糞味道,聞久了,也會喜歡,不像在江南那一座座歌舞升平的繁華城市,酒再好,喝多了也想吐,美人身上的胭脂再名貴,聞多了也會惡心我郁鸞刀,父母養育之恩,家族栽培之恩,此生也只能辜負了……&qut;

    到這里,郁鸞刀摘下腰間的那把位列天下利器榜上的絕世名刀&qut;大鸞&qut;,輕輕拋給徐鳳年,笑道:&qut;我真要戰死在葫蘆口外,收尸也難,以后我的衣冠冢內,王爺就放這把刀好了對了,王爺,除了衣冠冢,清涼山后的碑林,我也得有一塊&qut;

    徐鳳年將那把價值連城的大鸞刀又拋還給郁鸞刀,苦笑道:&qut;先收好就算是九死一生,但只要不是必死的局面,也別輕言收尸二字&qut;

    寅時末,天色猶未開青白

    一標幽騎斥候狂奔而來,標長和交棉布早已扯掉的糜奉節兩騎分別位于頭尾兩處,標鋤都尉范奮稟告道:&qut;西北四十里,以北莽夜行軍常例火光亮度來推測,有兩千四百余騎護衛大隊糧草南下,戰馬配備大概是兩人三騎&qut;

    范奮跟主將郁鸞刀副將石玉廬一行人道:&qut;除了兩千四百騎戰兵,輔兵民夫應該不少于這個數目&qut;

    大概是怕徐鳳年不熟悉北莽情況,范奮額外附加了幾句,解釋道:&qut;北莽歷年南下游掠,都會大肆征調草原部落,如果有十萬騎兵出征,往往會攜帶有不下二十萬的部眾和數百萬頭的膨,半座南朝都會清場一空,跟中原人想象中不同,永徽年間北莽騎軍每次由薊州突入,除非是完穿過了整個薊州,深入到中原腹地,否則從來不存在五百里以上的糧草補給線,打完了一場仗就可以迅速返回補給而且他們的輔兵也完等同于離陽除開邊軍外的絕大部分戰兵,甚至還要戰力更強,因為只要給他們一張弓一匹馬,隨時可以成為正規騎兵歷史上許多場發生在薊南境內的戰役,那些試圖突襲補給線的離陽軍隊都在這上頭吃過大虧,所以此次,我們最少得按照北莽四千騎甚至是五千騎來算……&qut;

    徐鳳年沒有話,一直認真聽著,倒是石玉廬咳嗽一聲,范奮這才趕緊閉嘴

    徐鳳年這才笑著開口道:&qut;范都尉,我以前去過北莽,親眼見識過他們的輜重運輸方式,對他們的戰力還算有些了解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的騎卒,只管到了戰場上沖鋒陷陣&qut;

    副將蘇文遙一臉丟人現眼,用馬鞭指著范奮笑罵道:&qut;滾一邊去,唧唧歪歪也不怕貽誤軍機,咱們王爺跟那些將軍學兵法的時候,你子還在開著襠玩泥巴呢!&qut;

    范奮赧顏撓了撓頭,策馬遠去,根不用郁鸞刀等將領下令再探軍情,他自己就親自帶部下斥候前去了等到戰馬已經奔出去半里地后,這名都尉才后知后覺地咦了一聲,終于意識到這事兒不對呀,我范奮四十出頭的人了,照理我玩泥巴的時候,王爺可是還沒出生啊!

    當郁鸞刀下令準備&qut;半軍&qut;作戰后,命令層層傳遞,快速而精準

    六千騎第一時間就進入臨戰狀態

    北涼軍比起世上其它所有軍伍,有一件事情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已經擁有冠絕天下的戰力了,卻仍是年復一年在細枝末節上做文章,尤其是在陳芝豹滴北涼都護后,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所以當年在離陽廟堂上,曾經有文臣調侃某個地方竟然連堂堂都護大人都得關心軍營茅廁建造在何處,那是不是連拉屎的時間也得守規矩啊?事實上還真巧了,北涼軍戰時扎寨后,還真要管士卒的茅廁用時,吃喝拉撒睡,都有與之相關的詳細規矩非戰時[]軍營哪怕有鼠,夏天蟬鳴,冬有積雪,等等&qut;事&qut;,一律要從嚴從重地問責!

    如果北莽是馬背上的民族,天生的戰士

    那么北涼三十萬邊軍,那就是徹頭徹尾被一點一點熬出來的戰爭狂

    大到統領將軍校尉,到都尉標長伍長士卒,所有人都知道當戰爭來臨,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你完不用想去做什么,一切事情都會變得自然而然因為那些無數次棍棒下的規矩條例,都深刻烙印在骨子里了

    至于那些官品更大的頭銜,很簡單,就是意味著軍功

    北涼軍中向來賞罰分明例如貪瀆一事,離陽境內可能早就習以為常,北涼不敢禁絕貪瀆,遠離邊關的將種門庭撈銀子不比別地手軟,但是在邊軍中,一經查實,哪怕是貪墨了區區幾兩的撫恤銀子,直接過手銀子的官員,軍法司一律前去斬首示眾!貪墨官員的上司,往上推三級,部貶官北涼道經略使李功德私底下就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將種后代在陵州那么個個視財如命,就是窮瘋了嘛不過北涼對戰功的賞賜,歷來毫不吝嗇,斬首幾顆,都是就地升職,回去后再領賞銀,都是在軍營中打開裝滿白花花一大片銀子的箱子,當場取走,邊軍中專門有大隊驛騎負責幫忙運送銀子離開邊境

    徐驍當年打下北漢皇宮,第一件事就打開國庫,分銀子!當時在離陽王朝還做些監軍事項的某位貂寺就好心提醒,心朝堂上的彈劾徐驍當時就只了一句話,吃進肚子里了,再拉出來可就只能是屎了,誰想要,那我回頭就帶兵去他們家門口蹲著去

    六千幽州騎兵當然不可能一聽到四十里外有獵物,就一股腦蜂擁上去郁鸞刀下達的命令是暫由&qut;半軍&qut;出擊,當六千騎在負責挑選路線的先鋒營帶領下快速推進三十里后,六千騎開始同時換馬,下馬換馬幾乎然寂靜無聲,三千騎開始單人單馬&qut;緩緩&qut;前行,事三千騎沒有急于出擊,但是也分列為中軍千騎和左右兩翼各千騎,將近一萬匹閑馬由這按兵不動的三千騎暫時約束

    天正好微亮

    此時三千騎距離北莽敵軍不過五里路

    北莽也不是睜眼瞎,派遣到東面的那幾股馬欄子死得差不多了,雖然逃回來的寥寥幾騎連敵軍多少兵力都沒能查探清楚,但是北莽軍中千夫長麾下都有專門的&qut;諦聽卒&qut;,貼耳在地,雖然得出的答案不太準,但不至于會將幾千騎成幾百騎一聽到有最少兩千敵騎出現,兩名千夫長在震驚之余,也很快布置好橫貫南北的騎軍鋒線,輔兵也作為第二撥有生力量匆促上馬,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那場離陽大楚對峙了好幾年的西壘壁之戰,從最初的七八萬對十數萬,到最終各自傾盡幾乎國力極限的數十萬對陣數十萬,不斷的戰損減員,不斷的更多兵源增補,期間雙方用無數次或者精彩或者慘烈的戰役,其中就有教會后世兵家一個道理,在雙方力量并不懸殊士氣也無差別的戰爭中,一開始就孤注一擲的,不懂得交由精銳兵馬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往往會輸得很慘陳芝豹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個不論戰功還是聲望都足以跟春秋四大名將齊名的年輕將領,正是因為在他手上,打出了一次又一次兵力劣勢卻慢慢扳回局面,繼而反敗為勝的經典戰役,而且他在兵力占優的任何一座戰場上,更是從未輸過

    兩軍遙遙對峙

    戰線各自也已經拉開到自認為最佳的寬度

    當兩名千夫長看到那桿旗幟,再沒有半點僥幸心理,真的是那個字

    &qut;徐&qut;!

    不管為何這支三千人左右的騎軍會出現在葫蘆口以外,都是真的是那貨真價實的北涼鐵騎!

    北涼騎軍不急不緩地有序推進

    &qut;殺!&qut;

    好像熬不住那種窒息感覺的北莽兩千四百騎開始催動戰馬的最大爆發力,率先開始展開急速沖鋒,北莽騎士的咆哮嘶吼聲,響徹云霄

    對面,暫時還未真正沖鋒的幽騎兩名副將突然一夾馬腹,在前沖途中略微偏移了方向,靠近位于騎軍鋒線正中位置的那一騎后,石玉廬大聲笑道:&qut;末將很榮幸能夠與大將軍并肩作戰!&qut;

    蘇文遙也道:&qut;石將軍所,便是末將所想&qut;

    那一騎沒有話,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在這一騎附近,騎軍陣型像是出現了一片空白

    這是主將郁鸞刀專門下令的

    等到兩位副將各自回到原先位置

    郁鸞刀抽出涼刀,高高舉起,輕輕向前一揮

    沖鋒!

    沒有北莽那種撕心裂肺的吶喊示威

    只有拔刀聲和馬蹄聲

    雖然幽州三千騎沉默無言,但是每一名騎卒眼神中都有著無以復加的堅毅,和熾熱!

    我們未曾與大將軍徐驍并肩作戰過

    但是我們現在有了

    以后的北涼邊軍袍澤,都會像我們以前無比羨慕那些都尉校尉將軍那樣,無比羨慕我們

    雖然我們也許再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他們的那種羨慕

    但是,沒有但是了

    就讓我們戰死在葫蘆口外!

    兩軍一個交錯而過

    以戰刀對戰刀

    還事兩千六百騎的幽州騎軍根就沒有掉轉馬頭,直奔那兩千多北莽輔兵騎軍殺去

    就一個折過后,兩名北莽千夫長死了,二十多名百夫長死了一半

    兩千四百騎死了將近九百騎

    然后就在他們猶豫是繼續再戰還是拋棄輔兵糧草逃竄的時候,一千幽州騎軍又從遠處沖殺而至,左右兩翼更是各有千騎以縱列姿態悍然撞入戰場,根就不給他們一條活路,只能拼命了

    所有活下來的百夫長都在驚懼之余更多不敢置信,他們雖然不是邊鎮精騎,可這些北涼騎軍也僅是幽州輕騎啊,哪有第一撥沖鋒就如此慘重的道理?

    一個時辰

    六千幽騎就將北莽連戰騎在內五千六百人斬殺殆盡

    刑訊逼供之下,得到北方一百五十里外會有另外一千兩百騎護送糧草,默默揀選好戰陣上所有未受傷戰馬的幽州五千騎,開始向北趕去

    其實活下來的是五千兩百幽騎,但是兩百騎都負重傷,他們會原路折回,向東行去,最后在河州邊境南下

    但是誰都清楚,哪怕是最安的東行,仍然會有一股股聞到腥味趕到的馬欄子

    跟上主力大軍?

    這是一場奔襲戰

    一旦連騎乘行軍都艱難的騎卒,只會是拖累,一場仗后是如此,那么第二場第三場戰后?

    這支幽州騎軍會來不堪重負,只會讓更多原可以多殺許多北莽蠻子的幽州袍澤被害死

    兩百騎帶隊的是一位受傷嚴重的校尉,正是他主動要求帶著傷卒東行,郁鸞刀沒有拒絕

    那個一人殺敵四百莽騎的人沒有話

    校尉向北望去,咧嘴笑了笑

    兄弟們,靠你們了

    累贅?

    對,我們這兩百來號人就是累贅嘛

    這有啥不好意思承認的老子也就是實在是眼前沒蠻子可殺了,要是有就好了,戰死總比死在顛簸途中,能拼死幾個是幾個

    突然,一騎脫離騎軍陣型,朝他們疾馳而來

    是那人身邊的年輕女子,瞧上去柔柔弱弱的俊俏婆娘,可前不久看到她殺起人來能讓這名校尉都頭皮發麻

    她背負一只藥箱,平靜道:&qut;他讓我送你們去河州&qut;

    兩百騎都傻眼了

    那校尉吼道:&qut;我們不用你管,你給老子多殺兩三百北莽蠻子,就回了!&qut;

    她冷冷瞥了眼這名校尉,&qut;嗓門還挺大,看來一時半會死不了有事對他吼去還有,能讓我回去的,只有他的命令,再就是你打贏我可是就憑你?&qut;

    那校尉漲紅了臉,&qut;要不是老子挨了六刀!&qut;

    她扯了扯嘴角,問道:&qut;又如何?&qut;

    校尉把話咽會肚子,氣勢弱了幾分,&qut;還是打不過你&qut;

    樊形平靜道:&qut;放心,他讓我帶句話給你,好好帶著他們活著回到幽州,至于殺蠻子,你們那份,還有我那份,他都會幫忙補上&qut;

    這時候,騎隊中傳來墜馬的聲響

    有人死了

    樊形看了一眼,&qut;尸體帶走便是,有我在,只要不是對上五百騎以上,你們走得再慢都沒關系&qut;

    校尉翻身下馬,快步走到那具尸體前蹲下,一名左腿都被拉開大口子后隨意包扎的騎卒,蹲在校尉和尸體旁邊,他先前受傷相對輕一些,就與那位墜馬袍澤騎乘一馬,他一手握住馬韁,一手繞后扶住袍澤,只是仍然沒能留住他

    不管是墜馬,還是死在歸途

    這名騎卒抬起手臂抹了抹眼睛,抽泣道:&qut;他墜馬前最后了一句話,他這輩子沒殺夠北莽蠻子,下輩子還要投胎在咱們北涼&qut;

    樊形側過腦袋,抬起頭,不讓人看見她的眼眶

    爺爺,爹,你們輸給這樣的徐家鐵騎,不丟人

    更北方,郁鸞刀破天荒怒容道:&qut;是不是下一場戰事結束,就該糜奉節走了,再打一場,就是余地龍?!那你怎么辦?&qut;

    徐鳳年點了點頭

    郁鸞刀正要話

    徐鳳年轉頭對這名幽騎主將平靜道:&qut;我會留下,直到你們所有人都戰死到時候要是北莽能連我也留下,就算他們事&qut;

    郁鸞刀真真正正是雷霆大怒了,這輩子他就沒有如此惱火過,&qut;我他娘的就是打不過你!&qut;

    石玉廬沉聲道:&qut;王爺&qut;

    徐鳳年微笑道:&qut;我知道輕重之分,來薊州之前,皇甫枰就已經提醒過我了放心,我還是那句話,只要那位北院大王不親自從流州趕到這里,我想走不難而且北莽練氣士都已經死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們北涼還有觀音宗,現在是我可以知道拓拔菩薩在哪里,他卻不知道我在哪里即便真有握了,我也[]能事先得到消息再者,拓拔菩薩想要趕來,還得過兩關,一關是徐偃兵,一關是吳家百騎百劍&qut;

    郁鸞刀冷哼一聲

    徐鳳年望向遠方,突然輕聲道:&qut;對不起&qut;

    郁鸞刀,石玉廬,蘇文遙,糜奉節,余地龍,附近十余騎都沉默下去

    然后不約而同的,郁鸞刀石玉廬和蘇文遙開始輕輕哼唱起一支曲子

    為袍澤送行!

    且走好!

    余地龍從未聽過這支曲子,但是帶著哭腔跟著哼唱起來

    他終于佩上了涼刀

    馬背上結結實實捆了一具鐵甲

    是他從那個大個子斥候標長尸體上取下來的

    到現在余地龍還不知道大個子叫什么名字

    師父讓他帶回幽州

    余地龍抿起嘴,伸手狠狠擦了一下,握緊刀柄,哽咽道:&qut;大個子,等師父趕走我之前,我那會兒答應過你的事情,真不是吹牛皮,我余地龍一定做到,殺夠一千北莽蠻子!&qut;

    天地之間有悲歌

    傳遍五千幽州騎

    一同輕輕哼唱著

    就這樣慷慨赴死

    北涼參差百萬戶,其中多少鐵衣裹枯骨?

    功名付與酒一壺,試問帝王將相幾抔土?

    ……

    好男兒,莫要那天下英雄入了吾觳

    娘子,莫要將那愛慕思量深藏在腹

    ……

    來來來,試聽誰在敲美人鼓

    來來來,試看誰是陽間人屠

    來來來,試問誰與我共逐鹿……

    !q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兴安盟| 龙山县| 行唐县| 调兵山市| 咸宁市| 郎溪县| 冷水江市| 衡山县| 博爱县| 宣化县| 许昌市| 白河县| 射阳县| 嵩明县| 密云县| 女性| 兴国县| 察雅县| 张家港市| 小金县| 雅安市| 刚察县| 方山县| 铁岭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灵寿县| 环江| 抚州市| 武平县| 河间市| 彩票| 城固县| 秦安县| 名山县| 乌拉特中旗| 文化| 萨迦县| 建始县| 文水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