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張解釋道:“這很簡單啊!若禮儀,就是舉行冊封大典,歸附于天子治下、為黃帝屬國。壹看書·1ka nshu·在大典上行合圭之禮,于國中頒行中華之國歷法、用黃帝世系紀年。典成之后,您便是天子正式冊封的巴君,天下各部族共認的巴國之主。”
少務沒話,只是往殿中看了一眼。倉正大人驍陽開口道:“請問天使大人,五百年前先君鹽兆立巴國時,并未受天子冊封,巴國也一樣是巴國。如今主君少務未曾受天子冊封,也同樣成為一統(tǒng)巴原之君,為何一定要受封為屬國呢?”
兵正大人北刀則更直接地問道:“受天子冊封,對巴國有什么好處嗎?巴君就是巴原之主,好端端的,為何要向天子稱臣?受封之后,又需要做什么呢?”
是啊,少務為何要接受天子冊封呢?盧張直撓后腦勺,有些尷尬地道:“歷代天子,執(zhí)掌人皇印為天下共主,冊封所屬各國之君、各部之,是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
盧張性子單純,而歷正宮的地位然,職責是觀天時、定歷法、教天人相合之道,不必牽涉朝中、國中諸多飽含人心機變的俗雜事。盧張平日除了制作禮器外便是專心修煉,感悟天地氣息之變化靈動,并不愛多想別的,也不需要他去操心別的事。
的確沒有人問過盧張這種問題,而且盧張為人實在,在這種場合也不好隨便亂。假如換做巴君少務,可以給出一個很漂亮的答案。但是盧張不行,他只會這么簡單地回答,雖為學宮禮官,可負責的事務是制器而非禮制,并非一位稱職的冊封天使。
候岡卻暗中以神念做了介紹。天子冊封屬國之君,確實是中華之地的傳統(tǒng)。從青帝時代開始,征伐各部天下一統(tǒng),而人皇是所有部族共尊的盟主。 要 看書 ·1kanshu·所謂中華之國,是包含了所有部族勢力的一個大聯(lián)盟。也包括周邊的很多屬國。
中華之地和巴原的情況不一樣,而巴原的環(huán)境太特殊了。巴原四面被蠻荒包圍,幾乎與外界隔絕,才能建立高度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否則以當時的交通與通訊條件。是很難實現(xiàn)中央政權的集中統(tǒng)治的。
若是國君一道命令下去,送到地方城廓要用半年,再回報國君反饋又需要半年,這實際上不太可能建立中央直接管轄的政令體系,國中各地的賦稅也不可能直接運到中央來。巴原的地方也足夠大。假如沒有這種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統(tǒng)一的巴國在當時也很難出現(xiàn)。
歷代天帝幾乎都來過巴原,在此各留傳承,可能就是覺得這里是世外修行寶地,由巴原一地可見天下諸事,巴原的展軌跡也昭示了中華之地過去與將來的面貌。
中華之地廣袤無邊,很多偏遠地區(qū)仍處于未曾開化的蠻荒狀態(tài),人皇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建立直接的統(tǒng)治政權,很多地方是間接的治理或象征性的臣服。天子不僅是中華之國的共主,也是一個部族大聯(lián)盟的領袖。
最早太昊天帝平定各部。傳以人們各種技藝,包括各種生活習慣,由此而成風俗,再由風俗成禮法。天子不僅代表了最大的中央部族勢力的領,也是歸附各部族的紛爭調停人。比如劃定部族領地,制定各部族之間打交道應遵守的規(guī)則和禮儀等,也是天子之職。
外部紛爭且不談,所屬各國、各部最常見的內部紛爭,其實就是國君、族長以及各種資產繼承人身份的爭奪。生這種情況,就由天子調停。并冊封,各部領才擁有正統(tǒng)身份、大家共同承認;若生叛亂,天子也會召集各部前去征伐平定。
這一套制度的實行,自青帝、炎帝、黃帝三世至今。一 看書 要·1要kanshu·已有近千年了,早就形成了傳統(tǒng)。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天子并不插手屬國內爭,只是在新的領正式出現(xiàn)后,象征性地冊封以承認其正統(tǒng)身份,還沒聽過誰會拒絕,更沒人會反問為什么。
聽了侯岡的解釋。少務已心中有數(shù),笑著問道:“天使大人,您只需告訴我,中華之地歷來冊封的各屬國是什么狀況,它們能得到什么、又要承擔什么?”
盧張眨了眨眼睛道:“各國情況都不一樣,因時因地而宜,若共通之處,就如方才那位北刀大人所問,當然是大有好處的。歸屬黃帝各部,若受外來侵伐,天子將號召各國各部相助征討外敵。若有妖邪作亂,或受天災禍變,也可向天子求助,天子將派人斬妖除邪、治災平亂。”
巴國輔正大人道:“得倒是很好,可是真能做到嗎?”
盧張:“這是天子向天下承諾的,若是做不到,又怎能成為天下共主?想當初末代炎帝榆罔,就是不能平各地之亂、息各部之爭,天下不服,才會被軒轅天帝取而代之。”
巴國理正大人道:“不能白享這些好處吧,又需要我們做什么呢?巴君既向天子稱臣,是否諸事皆須尊從天子號令?”
盧張有些為難道:“從禮法上講當然是這樣了,但各國各部的情況不同,向天子稱臣,在國中仍稱君。巴國遭外敵侵犯,天子可號召各屬國共同助巴國御敵,甚至直接從帝都派大軍相助。若近鄰屬國有難,巴國亦應響應天子召,出力相助。
但以巴國的情況,好像也碰不上這些事,不可能派大軍出巴原,也沒有什么鄰近屬國,中華之地更不可能派大軍入巴原,只需尊禮制而已。各國朝奉天子,近國每年一貢、遠國三年一貢,天子也會將中華所產器物賞賜各國。”
又有一位大人開口道:“主君不受冊封,亦是巴原之主,又何必向他人稱臣呢?”這位大人出身宗室,但只知天下有巴原,能地排斥這種事,覺得盧張來得莫名其妙,好端端的就要冊封巴君為天子之臣,巴君的地位需要接受這種冊封嗎?
盧張邊想邊答道:“諸位也許誤會了,天子不削巴君之位、不涉巴君之政,若巴國內亂,還會派天使調停。天子冊封巴君,乃立其禮法正統(tǒng)身份,并非奪巴君之國,更非爭巴原之地。巴國先君既是少典后人,亦是天子屬民。”
少務笑道:“先君鹽兆,既是少典后人,當敬中華天子。只是巴原廣大,又地處偏遠封閉而自立,冊封屬國之君,并非新。若真能成之,當巴原萬民共慶,天子亦應隆重視之。怎么只派盧張大人一人一車,萬里迢迢徑直而來?”
這時侯岡突然又插問了一句:“盧張大人,你并非是受天子之命,而是丹朱直接派來的吧?”
盧張又是一愣,反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侯岡笑道:“以巴原之廣大,以鹽兆建立巴國、少務一統(tǒng)巴原之功德,若巴君愿歸附宗族、為天子臣屬,此乃中華之國大事,又怎會如此簡略?
天子先應派使臣接觸,令巴君知中華諸事,知少典嫡族為各部共主,認宗族正統(tǒng)、愿添屬國之列。相關諸事議妥,天子方可再派使正式冊封巴君,使天下皆知有巴國、共認巴君國主身份。
而盧張大人來得太草率了,怎么一人一車,直接就跑來冊封巴君了?您能否告訴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盧張有些尷尬地答道:“我隨同帝子丹朱巡視九黎諸部,已到達云夢巨澤一帶,得知巴君一統(tǒng)巴原、復立巴國,繁盛遠勝往昔。帝子聞訊大喜,特命我乘軒轅云輦來到巴原,以帝命冊封巴君。”
少務微微一皺眉:“如此來,盧張大人并非非奉天子之命,而是奉帝子丹朱之命來到巴原。您出之時,天子帝堯尚不知此事,又何來下詔冊封之?”
盧張的表情更尷尬了:“丹朱代天子巡視九黎,便是天使身份;他將軒轅云輦暫賜予我,便是命我代他行事。冊封巴君是好事,不僅是巴原之喜亦是中華之喜,天子聞訊定當開懷,必樂見其成。
臨行時丹朱告訴我,他已派人將此事急報天子,天子隨后必有詔命下達。待我出使巴原歸來,奉詔時便已成事,為中華之國立大功一件。”
侯岡很嚴肅地追問道:“冊封屬國之君,應有天子之詔。如今天子未有詔命,盧張大人卻自稱天使而來,是否不符禮制?”
盧張:“我也是這么對丹朱的。但是丹朱告訴我,天子聞訊必有詔命,而我提前已把事情辦好,待歸去時天子詔命正好下達,他可攜我回帝都復命。巴原路遠,如此也省卻不少時日,更能免去往返奔波之功。我一琢磨,這也很有道理,所以就來了。”
少務的目光再看向盧張時,神情頗有些哭笑不得,不太想話了。侯岡接著問道:“若正式冊封屬國,應行合圭之典,所用之圭乃天子親賜。天子既然尚不知有此事,你的手中的圭又是從哪里來的?”
盧張低下頭道:“這圭,它,它,其實是我親手煉制。”
侯岡壓低聲音道:“私制禮器,冒稱天子所賜,這是重罪啊c是朝中禮官,怎能這么冒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