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九,皇太極在篤恭殿召集諸貝勒大臣,以朝鮮“敗盟逆命”為由,宣布將統(tǒng)軍親征朝鮮。
二十五日冬至,又率諸王貝勒、貝子及文武大臣出德盛門,赴天壇祀天、祭太廟,并告征朝鮮之由。
十二月初一,皇太極下旨命濟(jì)爾哈朗留守京都,鞏固后方;阿濟(jì)格駐牛莊,備邊防敵;阿巴泰駐海城,收集邊民。是日,外藩蒙古諸王貝勒率兵會于盛京,軍整裝待發(fā)。
翌日皇太極率領(lǐng)十二萬大軍,往征朝鮮,代善、多爾袞、多鐸、岳托、豪格、杜度等人隨征。
出征前,皇太極原讓我大大方方地穿著禮服隨他入堂子行祭拜大禮,我未肯應(yīng)允,仍是換了男裝,扮作卒親兵跟隨左右。
堂子祭天完后,親眼目睹他勒令豎起八旗旗纛,大軍浩浩蕩蕩出城,踏上征朝之路。不多時行至沙河堡東岡,皇太極下旨命多爾袞、豪格等人率領(lǐng)左翼兵,從寬甸入長山口,以牽制朝鮮東北諸道的兵力。
初三,命馬福塔、勞薩等人率領(lǐng)三百精銳,偽作商人,日夜兼程潛往朝鮮都城,隨后又指派多鐸、碩托、尼堪等率領(lǐng)護(hù)軍千人,尾隨馬福塔等人之后以作支援。
到得初九,皇太極擔(dān)心馬福塔、多鐸等率領(lǐng)的先頭部隊兵力太少,于是又命岳托、楊古利等率三千人馬,速往增援。大軍距鎮(zhèn)江城三十里安營后,皇太極勒令杜度、孔有德等護(hù)輜重居后。
初十起大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橫渡鴨綠江。
這日早起時我感覺腦袋有些發(fā)沉,下地走了兩步,剎那間一陣天搖地動般的頭暈?zāi)垦M淌闪宋遥壹泵ν嘶卮惭兀]眼靜坐了兩分鐘后,睜開再看時發(fā)覺一切重又恢復(fù)正常。
思忖著也許是水土不服或者連日行軍趕路太疲造成了身體不適,我先還沒在意,可接下來兩日晨起,均有眩暈之感,癥狀時輕時重。我沒敢聲張,生怕出來,在這緊要關(guān)頭分了皇太極的心,更怕他一道圣旨勒令我返回盛京。
十二月十二,大軍抵至郭山城,定州游擊來援,不敵而自刎身亡,郭山城投降。
十三日,大軍至定州,定州亦降。大軍因而駐營定州,皇太極命杜度、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率精騎,往攻皮島、云從島、大花島、鐵山一帶,以阻止和切斷明軍對朝鮮的援助。
十四日晨,得訊朝鮮國王李派人把宗室嬪宮送往江華島躲避。大清軍隊一過延曙驛,皇太極當(dāng)即勒令馬福塔率數(shù)百鐵騎進(jìn)逼弘濟(jì)院,攔住漢城通往江華島的必經(jīng)之路。午后,李果然帶領(lǐng)大臣出漢城南門,逃往江華島,見有清兵攔截,無奈之下只得重新退回城內(nèi)。
十五日清軍至安州,以書諭朝鮮守臣投降。
為搶奪先機(jī),除先頭部隊打響前戰(zhàn)外,大軍亦是夜以繼日地行軍趕路,馬不停蹄。我原是騎馬相伴皇太極身側(cè),這日忽覺腹墜脹,騎馬時竟是一點(diǎn)力也使不出來,皇太極覺察我面色有異,便安排我棄馬坐車。
我是不愿,可是下午起竟淅淅瀝瀝地來了月事,雖然量不是很多,卻大大妨礙了我的行動,甚是不便。
這次月事其實(shí)原早該來了,誰知卻因生活無規(guī)律拖后了幾近一月,這種事情在我原是常事,不足為奇,可每回月事延后造成的后果,是行經(jīng)時流量過多,令我難受得死去活來。
我不由得哀號一聲,果然天不助我,好事多磨。先前為了來朝鮮隨征,我不知吃了多少苦頭,磨了多少嘴皮。好容易跟來了,偏又在這節(jié)骨眼上遇見這種倒霉事。
如果我和皇太極挑明情由,一種情況是他為了我放緩行軍節(jié)奏,另一種情況是他丟下我殿后——如今軍情似火,我不信他會選擇第一種方式,我若有難處,他必然會先放我留守,最后只可能和杜度他們的輜重部隊一起前行。
才不要被丟下呢!要不然我之前所做的努力不都是前功盡棄了么?
也許老天爺還真把我的嘮叨聽進(jìn)去了,這次行經(jīng)量出奇的少,約莫過了三天便停止了。我大喜若狂,十九日多鐸等人進(jìn)逼朝鮮國都,李率眾逃往距離漢城東三十里的南漢山城,多鐸等人上前圍剿,卻只打散了各道援兵,未曾攔截住李一行。
“南漢山城,城墻堅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皇太極身披甲胄,在鋪開的大張朝鮮地圖上指點(diǎn)江山,盛氣凌人,“城守軍約有一萬三千八百余人,分堞守城……”
一旁將士佇立,不時附議,王帳內(nèi)氣氛緊張。在這種低氣壓的風(fēng)暴面前,我卻懶洋洋地渾身提不起勁來,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心不在焉,甚至大白天的還老打瞌睡。
窩在炭火旁,我緊了緊身上的狐裘襖子,頻頻打著哈欠。帳內(nèi)的溫度并不低,我卻仍覺著陣陣發(fā)冷,那種徹骨的寒意像是從骨子里散發(fā)出來似的,讓人受不了。
“悠然……”迷糊中抬眼瞧見皇太極慢慢蹲下身子,眼里有絲擔(dān)憂,“你最近臉色不好,是不是病了?”
原來議會已散。
我搖頭,“哪有,我只是睡眠不大夠……”見他同樣也是一臉難掩的疲憊,不由得笑道,“還我呢,你自己不也一樣。”
“悠然!”他握住我的手,細(xì)細(xì)地在他臉上摩挲,胡楂兒扎痛我的手,我默默承受,未曾將手抽離。“等這仗一打完,我便帶你去游山玩水……只咱們兩人……”
我酸澀地笑了下。
只兩個人,怎么可能?
如今他貴為一國之君,稍加行動身后便得有長串的儀仗隊如影隨形,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受人矚目,想要再像從前重拾二人世界的樂趣,那已是絕無可能之事!
明知他這是哄我,亦是在哄自己,我卻不忍戳破這個美麗的謊言,于是笑著點(diǎn)頭,啞聲:“好。等你空了,咱們一起去長白山……”我將頭擱在他的肩上,難以抵擋睡意的陣陣侵襲,嘴里卻猶在低喃,“一起去……”
“嗯,一起去。”他輕聲允諾,“我還要帶你去北京,去看紫禁城……”
十二月二十七,大軍抵達(dá)臨津江,這幾日氣候回暖,河面冰層融解,大軍被阻隔在了江岸這頭。
皇太極滿心憤怒,我只得稍加安慰。
實(shí)在的,這幾日我的體質(zhì)似乎來差,晨起時經(jīng)常會感到惡心反胃。軍中食物就粗糙,不易下咽,這么一來我更加沒了胃口,時常一天下來僅靠喝水聊以度日。
身體在一天天地變?nèi)酰以缬兴X,只是強(qiáng)撐著不肯開口有絲毫的抱怨。
皇太極已是十分煩擾忙碌,這當(dāng)口我無法幫上他的忙,那就更不能給他添亂。
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九,皇太極在篤恭殿召集諸貝勒大臣,以朝鮮“敗盟逆命”為由,宣布將統(tǒng)軍親征朝鮮。
二十五日冬至,又率諸王貝勒、貝子及文武大臣出德盛門,赴天壇祀天、祭太廟,并告征朝鮮之由。
十二月初一,皇太極下旨命濟(jì)爾哈朗留守京都,鞏固后方;阿濟(jì)格駐牛莊,備邊防敵;阿巴泰駐海城,收集邊民。是日,外藩蒙古諸王貝勒率兵會于盛京,軍整裝待發(fā)。
翌日皇太極率領(lǐng)十二萬大軍,往征朝鮮,代善、多爾袞、多鐸、岳托、豪格、杜度等人隨征。
出征前,皇太極原讓我大大方方地穿著禮服隨他入堂子行祭拜大禮,我未肯應(yīng)允,仍是換了男裝,扮作卒親兵跟隨左右。
堂子祭天完后,親眼目睹他勒令豎起八旗旗纛,大軍浩浩蕩蕩出城,踏上征朝之路。不多時行至沙河堡東岡,皇太極下旨命多爾袞、豪格等人率領(lǐng)左翼兵,從寬甸入長山口,以牽制朝鮮東北諸道的兵力。
初三,命馬福塔、勞薩等人率領(lǐng)三百精銳,偽作商人,日夜兼程潛往朝鮮都城,隨后又指派多鐸、碩托、尼堪等率領(lǐng)護(hù)軍千人,尾隨馬福塔等人之后以作支援。
到得初九,皇太極擔(dān)心馬福塔、多鐸等率領(lǐng)的先頭部隊兵力太少,于是又命岳托、楊古利等率三千人馬,速往增援。大軍距鎮(zhèn)江城三十里安營后,皇太極勒令杜度、孔有德等護(hù)輜重居后。
初十起大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橫渡鴨綠江。
這日早起時我感覺腦袋有些發(fā)沉,下地走了兩步,剎那間一陣天搖地動般的頭暈?zāi)垦M淌闪宋遥壹泵ν嘶卮惭兀]眼靜坐了兩分鐘后,睜開再看時發(fā)覺一切重又恢復(fù)正常。
思忖著也許是水土不服或者連日行軍趕路太疲造成了身體不適,我先還沒在意,可接下來兩日晨起,均有眩暈之感,癥狀時輕時重。我沒敢聲張,生怕出來,在這緊要關(guān)頭分了皇太極的心,更怕他一道圣旨勒令我返回盛京。
十二月十二,大軍抵至郭山城,定州游擊來援,不敵而自刎身亡,郭山城投降。
十三日,大軍至定州,定州亦降。大軍因而駐營定州,皇太極命杜度、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率精騎,往攻皮島、云從島、大花島、鐵山一帶,以阻止和切斷明軍對朝鮮的援助。
十四日晨,得訊朝鮮國王李派人把宗室嬪宮送往江華島躲避。大清軍隊一過延曙驛,皇太極當(dāng)即勒令馬福塔率數(shù)百鐵騎進(jìn)逼弘濟(jì)院,攔住漢城通往江華島的必經(jīng)之路。午后,李果然帶領(lǐng)大臣出漢城南門,逃往江華島,見有清兵攔截,無奈之下只得重新退回城內(nèi)。
十五日清軍至安州,以書諭朝鮮守臣投降。
為搶奪先機(jī),除先頭部隊打響前戰(zhàn)外,大軍亦是夜以繼日地行軍趕路,馬不停蹄。我原是騎馬相伴皇太極身側(cè),這日忽覺腹墜脹,騎馬時竟是一點(diǎn)力也使不出來,皇太極覺察我面色有異,便安排我棄馬坐車。
我是不愿,可是下午起竟淅淅瀝瀝地來了月事,雖然量不是很多,卻大大妨礙了我的行動,甚是不便。
這次月事其實(shí)原早該來了,誰知卻因生活無規(guī)律拖后了幾近一月,這種事情在我原是常事,不足為奇,可每回月事延后造成的后果,是行經(jīng)時流量過多,令我難受得死去活來。
我不由得哀號一聲,果然天不助我,好事多磨。先前為了來朝鮮隨征,我不知吃了多少苦頭,磨了多少嘴皮。好容易跟來了,偏又在這節(jié)骨眼上遇見這種倒霉事。
如果我和皇太極挑明情由,一種情況是他為了我放緩行軍節(jié)奏,另一種情況是他丟下我殿后——如今軍情似火,我不信他會選擇第一種方式,我若有難處,他必然會先放我留守,最后只可能和杜度他們的輜重部隊一起前行。
才不要被丟下呢!要不然我之前所做的努力不都是前功盡棄了么?
也許老天爺還真把我的嘮叨聽進(jìn)去了,這次行經(jīng)量出奇的少,約莫過了三天便停止了。我大喜若狂,十九日多鐸等人進(jìn)逼朝鮮國都,李率眾逃往距離漢城東三十里的南漢山城,多鐸等人上前圍剿,卻只打散了各道援兵,未曾攔截住李一行。
“南漢山城,城墻堅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皇太極身披甲胄,在鋪開的大張朝鮮地圖上指點(diǎn)江山,盛氣凌人,“城守軍約有一萬三千八百余人,分堞守城……”
一旁將士佇立,不時附議,王帳內(nèi)氣氛緊張。在這種低氣壓的風(fēng)暴面前,我卻懶洋洋地渾身提不起勁來,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心不在焉,甚至大白天的還老打瞌睡。
窩在炭火旁,我緊了緊身上的狐裘襖子,頻頻打著哈欠。帳內(nèi)的溫度并不低,我卻仍覺著陣陣發(fā)冷,那種徹骨的寒意像是從骨子里散發(fā)出來似的,讓人受不了。
“悠然……”迷糊中抬眼瞧見皇太極慢慢蹲下身子,眼里有絲擔(dān)憂,“你最近臉色不好,是不是病了?”
原來議會已散。
我搖頭,“哪有,我只是睡眠不大夠……”見他同樣也是一臉難掩的疲憊,不由得笑道,“還我呢,你自己不也一樣。”
“悠然!”他握住我的手,細(xì)細(xì)地在他臉上摩挲,胡楂兒扎痛我的手,我默默承受,未曾將手抽離。“等這仗一打完,我便帶你去游山玩水……只咱們兩人……”
我酸澀地笑了下。
只兩個人,怎么可能?
如今他貴為一國之君,稍加行動身后便得有長串的儀仗隊如影隨形,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受人矚目,想要再像從前重拾二人世界的樂趣,那已是絕無可能之事!
明知他這是哄我,亦是在哄自己,我卻不忍戳破這個美麗的謊言,于是笑著點(diǎn)頭,啞聲:“好。等你空了,咱們一起去長白山……”我將頭擱在他的肩上,難以抵擋睡意的陣陣侵襲,嘴里卻猶在低喃,“一起去……”
“嗯,一起去。”他輕聲允諾,“我還要帶你去北京,去看紫禁城……”
十二月二十七,大軍抵達(dá)臨津江,這幾日氣候回暖,河面冰層融解,大軍被阻隔在了江岸這頭。
皇太極滿心憤怒,我只得稍加安慰。
實(shí)在的,這幾日我的體質(zhì)似乎來差,晨起時經(jīng)常會感到惡心反胃。軍中食物就粗糙,不易下咽,這么一來我更加沒了胃口,時常一天下來僅靠喝水聊以度日。
身體在一天天地變?nèi)酰以缬兴X,只是強(qiáng)撐著不肯開口有絲毫的抱怨。
皇太極已是十分煩擾忙碌,這當(dāng)口我無法幫上他的忙,那就更不能給他添亂。
這日下午突降暴雨,氣溫陡然降了十多度,我凍得瑟瑟發(fā)抖,騎在馬上只覺得身不可抑制地顫抖。
江水終于冰結(jié),牢牢凍住,大軍順利渡河。兩天后皇太極率領(lǐng)大軍到達(dá)南漢山城,在西門外駐營。
朝鮮國王李被困于南漢山城之中,數(shù)次向外求援,援軍俱被清軍擊潰。崇德元年的歲末便在這樣緊張而又凄冷慘淡的對峙中悄然滑過,新年初一始,皇太極率眾登上望月峰,環(huán)視南漢山城的布防形勢后,決定采取圍點(diǎn)打援的戰(zhàn)術(shù),脅迫李獻(xiàn)城投降。
大軍將南漢山城團(tuán)團(tuán)圍住,正月初二,朝鮮羅道沈總兵率兵前來解圍,被岳托率兵擊退。皇太極隨即遣英俄爾岱、馬福塔往南漢山城,以清帝的名義致書朝鮮國王,指責(zé)其“敗盟逆命”。可初三得復(fù),李竟是將書函駁回。
正月初四,清軍渡漢江,扎營于江滸。
初七這日,朝鮮羅道沈總兵、忠清道李總兵合并來襲,試圖從重重圍困中救出李等人。
戰(zhàn)況進(jìn)行得非常激烈,皇太極一早便親臨第一線指揮坐鎮(zhèn)去了,八旗將士除了調(diào)撥到前線打仗的,余下的皆是原地待命。
早起我便沒吃任何東西,甚至連水也沒能喝進(jìn)去一口,只是不停地干嘔。冬日氣溫寒冷,我明明裹了里三層、外三層,卻仍是凍得瑟瑟發(fā)抖,就我目前這種狀態(tài),別上陣廝殺,就連提刀的力氣也未必能使出三分來。
這次援兵甚是狡猾,竟是分出少許兵力,繞道清軍后營放火滋事。他們的目的不過是想打亂清軍的部署和節(jié)奏,以期援兵能順利進(jìn)入南漢山城救駕。
隨著火點(diǎn)的不斷增加,留守的將士疲于滅火,更有一大部分的兵力被抽去看守糧草。我身上穿戴得頗為厚實(shí),只外頭套了身正黃旗卒的甲胄,乍一看上去體型便和其他人沒多大明顯區(qū)別。別那些個不知情的將士,就連親信隨從,一旦走散了,在這鋪天蓋地的兵卒中想要認(rèn)出我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提著長刀,我努力地迫使自己混沌的意識盡量保持清醒,然而收效似乎不是很大。這個身體像是突然之間不受我的控制,時常會離奇地出現(xiàn)一些狀況。
這樣的情景讓我莫名地感到害怕。
我怕……這是我身體在這個時空出現(xiàn)排斥現(xiàn)象!我怕這個時空容不下我的存在!
我最怕……從此失去皇太極!再次回到那個雖然熟悉卻沒有他存在的世界中去!
“宸妃娘娘!”
胯下的坐騎突然剎住腳,我身子猛地一晃,險些從馬鞍上一頭栽下地去。
身前有只大手牢牢地拽住了我的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張蒼老卻不失健碩精干的臉孔,我迷惘地眨了眨眼。
“宸妃娘娘!前頭是山崖……”
身乏力,我痛苦地伏在馬背上,呻吟:“多謝。”
楊古利目光炯炯地瞥了我一眼,我的身份對于八旗高層將領(lǐng)而言是個心照不宣的秘密,然而帶后妃隨征之舉,畢竟還是得不到他們由衷的認(rèn)可。私底下,他們必然認(rèn)定皇太極此舉荒唐。
楊古利臉上毫無遮攔地露出輕視的神氣,我不由得氣惱起來——我若是沒病,自然也能上陣殺敵,未必就比他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士兵遜色。
“微臣差人護(hù)送娘娘回營吧。”他左右環(huán)顧,“這會子火勢已經(jīng)減了……”
“嘔!”我捂嘴干嘔,難受地伏在馬背上。
楊古利打量著我,頗為無奈地?fù)u頭。
咻的一聲,一支利箭擦著我的頭頂飛過,若非我恰好俯身干嘔,不定這箭已將我的咽喉射個對穿。
我條件反射地去摸隨身佩刀,緊張之余手指竟是微微發(fā)顫。楊古利不愧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大將,面對箭如飛蝗般的突襲,兀自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得當(dāng)。
“咴——”我胯下的馬匹身中一箭,箭翎微顫,殷紅的鮮血順著傷口滴滴答答地往下淌。
我眼前一暈,鼻端間嗅著那腥膻的血味,只覺得氣血翻騰,一時左手把持不住韁繩,竟被發(fā)狂的馬駒狠狠撂下馬來。
楊古利在我墜地前及時拉了我一把,這才使我摔得沒預(yù)想的那么狼狽。
“謝謝……”
轉(zhuǎn)眼間,身后的馬匹接連挨了七八支竹箭,在悲鳴慘嘶中轟然倒地,渾身抽搐地閉目待死。
我心有余悸,又驚又怕,若非僥幸,此刻被射成蜂窩狀,倒地不起的只怕就該是我,而非是一匹馬!
“快走!”楊古利抄起我的胳膊,揮舞著手中的鋼刀,替我擋開迎面射來的亂箭。他所率領(lǐng)的兵將擋在前面,井然有序地擺開陣勢,與敵對峙。
“娘娘!請上馬!”楊古利的語氣是不容置疑的,他讓出自己的坐騎,硬托著我往馬鞍上爬。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我心有所動,才欲低頭喚他一同上馬,楊古利已不耐地叫道:“快走!”反手拿刀背用力砸在馬臀后。
我被動地縱馬疾馳兩步,忍不住擔(dān)心地回頭瞧他。
只見一片亂石之間,大清與朝鮮的士兵已混作一團(tuán),廝殺得難解難分。年過六旬的楊古利手持長刀,徒步殺敵,英勇不減當(dāng)年……
楊古利……舒穆祿楊古利……
腦海里離奇地浮現(xiàn)出三十年前那段塵封許久的記憶。
烏竭巖之戰(zhàn)!那個奮勇殺退烏拉敵兵的楊古利!那個把馬讓給我逃命的楊古利!那個一刀砍下烏拉大將首級的楊古利……
眼角模糊地瞥到一抹鬼祟的身影,我心頭狂跳,凄厲地脫口尖叫:“心——”
“砰——”伴隨著我的喊叫聲,楊古利徐徐轉(zhuǎn)過身來,黃色的鎧甲被鮮血染紅,他的胸口猶如綻開一朵無比詭異嬌艷的紅花。
藏身巖石后的朝鮮兵見偷襲得逞,高舉著手里的鳥銃興奮地大喊:“我射中他了!我射中他了!正黃旗的……是大清皇帝!我射中大清皇帝了……”
楊古利滿臉錯愕與不甘,我神魂俱飛,從馬上狼狽地翻下,踉踉蹌蹌地奔向他。
楊古利……
“……楊古利,你傷得很厲害吧……”
雙臂微張,寒風(fēng)將他花白的發(fā)絲吹亂,在我距離他還有一丈遠(yuǎn)時,這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頑強(qiáng)如鐵的漢子嘴里狂噴出一口血霧,仰面倒下。
正黃旗的士兵及時沖上去抱住了他。
滿臉血污,他的眼瞪得大大的,僵硬的五指仍是將手中的鋼刀扣得極緊。
“……格格,請上馬……”
“……楊古利,你傷得很厲害吧?”
“……還行……”
“……我乃建州舒穆祿楊古利是也……”
楊古利……
眼前猛地一黑,我險險摔倒在他身上,一時血?dú)馍嫌浚挥X得剎那間胸腔中迸發(fā)出難言的悲憤與凄涼。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我失去理智地從他手里掰下那柄鋼刀,發(fā)瘋般地沖了出去。
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腦袋嗡嗡直響,仿佛有無數(shù)個嘈雜的聲音在怒吼,胸臆難舒,我需要發(fā)泄!
需要……泄恨!
“住手!”有人在我耳邊厲吼一聲,掌心驟然作痛,鋼刀被人硬生生地奪走。
我悵然若失,模糊間一張帥氣的臉孔跳入眼簾,緊張而又擔(dān)憂地抱緊了我,“阿步!不要這樣……不要怕,有我在,沒事的……你不要怕……”
“哥,你瘋啦?”多鐸壓抑著嗓子,焦急地喊,“那么多人在看,她是皇上的女人……是關(guān)雎宮宸妃,不是你能碰得的……”
“滾開!”多爾袞怒喝一聲,“我在做什么我心里清楚,這點(diǎn)分寸不用你老來提醒我!”
“哥!你真的瘋了!難道打下長山,不分晝夜地提前趕到這里,就只為了這個女人……”
眩暈,意識在困頓中漸漸迷失。
皇太極,楊古利死了!
我好怕!好怕……
你在哪兒?快來救我,求你回來,不要離開我……
我需要你,皇太極……
眼皮澀得黏在一塊兒,我睡意正濃,不愿睜眼。一陣輕微的晃動卻是執(zhí)著地要把我搖醒,“悠然……醒醒……”
“嗯……”我呻吟一聲,翻身緩緩睜開眼來。
皇太極一臉焦急地看著我,眼中有喜有憂,四目相對,他大大地松了口氣,顫巍巍地抱住了我,“嚇?biāo)牢伊恕!?br />
我漸漸清醒過來,回想起白天楊古利的慘死,不禁心有悱惻,感傷至深,忍不住落下淚來。
“皇……皇上吉祥!”一名年約四十、滿面疲倦之色的男人被多爾袞生拉硬拽地拖進(jìn)了王帳。
我見他服裝特異,赫然穿著朝鮮服飾,肩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背負(fù)了一只大木箱子。
皇太極不悅地蹙起了眉頭。
“這家伙在寬甸一帶也算是個有名氣的大夫,我因見他醫(yī)術(shù)不賴,難得又會講咱們滿語,便收在軍中暫充醫(yī)官……”
皇太極擺手,他顯然對朝鮮大夫的感觀印象不是很好。
我虛弱地笑了下,出聲打圓場:“你叫什么名字?”
朝鮮男子顫了下,哆哆嗦嗦地回答:“回……回……”一時吃不準(zhǔn)我的身份,只得硬著頭皮磕頭道,“的名叫韓應(yīng)奎。”
我點(diǎn)點(diǎn)頭,皇太極在一旁冷言插嘴道:“你滿語講得不錯。”
“是……是。勉強(qiáng)……”冷汗滴滴答答地滑落他額頭。
皇太極陰郁著臉色,揮手示意他上前診脈,韓應(yīng)奎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跪爬至榻前,我見他實(shí)在抖得厲害,于心不忍,轉(zhuǎn)頭向皇太極道:“咱們軍中的醫(yī)官何在?”
皇太極不答,多爾袞在一旁聲解釋:“軍中的醫(yī)官如今都派出去了……”我瞧他眼神閃爍,先還不明所以,回首又見皇太極冷漠淡然,頓時恍然醒悟。
是了。這次隨軍的醫(yī)官不下十位,若都不在軍營內(nèi),那是不大可能,無法前來探病的唯一阻礙便是我的身份!
我的身份不能輕易暴露,這是個瞞下不瞞上的機(jī)密,若是請了醫(yī)官來瞧病,難免有泄露的可能,若是因此陣前動搖軍心,旁的暫且不,只怕于皇太極的君王顏面已是有害無益。
心下了然。
這個韓應(yīng)奎……在替我應(yīng)診之后,只怕會被滅口!
殺一個軍醫(yī)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但是殺一個朝鮮人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心惻然,韓應(yīng)奎顫顫地伸出手指,搭在我右手腕側(cè)。
“咝?”他倒吸一口冷氣,眼瞼掀起,詫異地?fù)P眸瞥了我一眼。
我微微頷首,示意他莫要驚慌。
他因發(fā)現(xiàn)我是女子,愈發(fā)地誠惶誠恐,按在腕上的手指抖個不停。
“怎么?”皇太極低沉探詢。
韓應(yīng)奎倏地縮手,一臉震駭,“請……請夫人換左手……容的再診一次……”
皇太極面顯不耐之色,我將左手遞與他,軟聲安撫,“不急的,先生慢慢診斷就是。”
韓應(yīng)奎卻是愈發(fā)怕得厲害,面上血色盡退,足足過了三四分鐘,他忽然倒退兩步,頻頻磕頭道:“皇上饒過的吧!的擅長骨科外癥,您讓的在軍中替將士療傷接骨,這原非難事……只是這位……這位……千金貴體,的實(shí)在不敢妄加斷言……”
“到底怎么回事!”多爾袞沖動地一把將他從地上拎了起來,咬牙,“你倒是給句整話,若是只會拿言語搪塞,我留你何用?”
“九王饒命!九王饒命!”韓應(yīng)奎嚇得痛哭流涕,慌道:“這位夫人原是喜脈……”
“什么?!”皇太極從椅子上彈跳而起,原鎮(zhèn)定自若的冷靜面具完被擊潰,驚訝、震撼、狂喜……種種神情在他臉上一一閃過。
多爾袞的手一松,韓應(yīng)奎撲通摔倒在地。
喜脈……怎么可能?
我驚呆,腦子里糊涂得像是一鍋稀爛的粥。自上月行經(jīng)過后,我身子便一直不大好,皇太極體貼我,夜里雖仍是同榻而眠,卻從未再行夫妻之禮。
這……這韓應(yīng)奎突然間告訴我,我懷孕了!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信,這簡直就是……最最莫名其妙的一筆糊涂賬!
“喜脈?!”皇太極一個箭步?jīng)_上去,也顧不得帝皇尊顏了,直接大手一撈,將韓應(yīng)奎從地上拽了起來,“你的可是真的?她有喜了……哈哈,朕要做阿瑪了……”
相對于皇太極的欣喜若狂,多爾袞面色陰暗,我顧不得分心去分析他臉色難看的原因,只是憋著滿心的困惑,尷尬地看著皇太極。
“悠然……”皇太極撲到我跟前,牢牢地抓住我的手,一雙漆黑的眸瞳熠熠生輝,好似天上的繁星般耀眼,煞是迷人。那股興奮深深地震撼我的心靈,即使我心中困惑未解,亦被他的喜悅傳染,由衷地展露笑容。
“我要做阿瑪了!我終于要做阿瑪了……”
“皇上!”我拍著他的臂膀,示意他鎮(zhèn)定,“你早已是阿瑪了!”
他難道忘了豪格、敖漢,還有一大群的子女了么?瞧他此刻的興奮勁,竟像是第一次聽到妻子懷孕似的,也不怕被多爾袞瞧見,日后落個恥笑君王的話柄。
“恭喜皇上!”多爾袞適時跪下,頭壓得很低,聲音冷靜得可怕,明為恭喜,卻是都聽不出一絲半點(diǎn)的喜悅之情。
皇太極早已喜出望外,哪里還聽得出多爾袞的異樣,只是眉開眼笑地望著我,“悠然,謝謝你……謝謝你……我居然不知道你有孕了,這些天盡忙于戰(zhàn)事,未曾好好照顧你……”
何止他不知道,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呢。
我若有所思地轉(zhuǎn)頭看向韓應(yīng)奎,羞澀地啟口:“敢問先生,孕期多久了?”
“三……三個月……”
三個月?我猛地瞪大眼睛。
這是怎么回事?!
“皇上饒命!”韓應(yīng)奎突然顫聲低呼,“娘娘……娘娘的脈象有滑胎之相……只恐,只恐胎兒不保……”
天旋地轉(zhuǎn),我?guī)子麜炟剩浑p手死死地攥住皇太極的衣袖,只覺四周空氣稀薄,呼吸困難。
“娘娘血?dú)獠环(wěn),恕的斗膽,請問……月前娘娘可曾有腰腹墜脹、胎漏下血之狀……”
“住口!”皇太極厲聲冷喝,“這是朕的孩兒!你聽明白了,這是大清國的皇嗣!”
多爾袞猛地一顫,倏然抬起頭來,目光冷峻森沉。
韓應(yīng)奎抖若篩糠,“是……的,不敢……胡言亂語……娘,娘娘玉體……”
我虛軟地癱倒,淚水奪眶而出。
原來是這樣!
原來……竟是這樣!
“皇上饒命,的……惶恐……皇上若是不信……可請,請軍中御醫(yī)容后復(fù)診……”
孩子……我的孩子……
手掌下意識地?fù)嵘细梗娜绲督g,淚雨漣漣。
“別哭……”皇太極忍噎抱住我,面色雪白,一字一頓地,“朕乃一國之君,受天庇佑!沒道理保不住咱們的孩子……朕以天子之名向上天祈誓,愿以帝王之尊換你母子安康……”
愿以帝王之尊,換母子安康!
我徹底崩潰,捂著嘴,嗚咽抽啜,泣不成聲。
蒼天啊!你既然成了我與他之間跨四百年的恩愛纏綿,為何又要這般狠心地百般折磨我們?
為什么?為什么……
正月初十,不僅多爾袞與豪格帶同左翼軍連戰(zhàn)大捷,自長山來南漢來會,杜度、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亦運(yùn)輜重炮車抵達(dá),與大軍會師。
清軍實(shí)力大增,皇太極命人架起紅衣大炮,炮口對準(zhǔn)南漢山城內(nèi)不停轟擊,李等人被困城內(nèi),糧草不濟(jì),沒奈何派了使者前來遞交國王書函。
信中頑愚之心盡收,屈服地稱呼皇太極為“皇帝”,可見李亦承認(rèn)皇太極稱帝,只是信中卻仍無投降之意。
我因身子虛弱,受醫(yī)囑不得不臥榻休養(yǎng),為了腹中的胎兒著想,我絲毫不敢妄動,韓應(yīng)奎讓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無有不應(yīng),只求上蒼垂憐,能讓我得幸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
然而軍中生活艱苦,常人難以想象。我的日常起居不可能讓侍衛(wèi)或者韓應(yīng)奎這些大男人伺候,皇太極又因軍務(wù)繁忙,即便他憂心我的身體,有心照拂,卻也是分身無術(shù)。
平坦的腹用手撫摸,已能感覺微微隆起,感覺像是自己胖了,添了個肚腩。我內(nèi)心歡喜,在床上老老實(shí)實(shí)躺了幾日,忽聞多爾袞等人奉命率領(lǐng)左翼兵約三萬人,大戰(zhàn)船八十余只,往攻江華島。
多爾袞果然驍勇,十八日出發(fā),到得二十二日方抵達(dá)江華島渡口,僅隔一天,便有捷報傳回,清軍已然占領(lǐng)江華島,俘獲朝鮮王妃一人、王子二人、閣臣一人、侍郎一人,以及群臣妻兒家眷等無數(shù)。
皇太極有心提前結(jié)束戰(zhàn)事,竟是不擇手段,狠辣地將這些女眷作為要挾手段,逼迫李等人投降。
李與文武百官先還是不信,二十六日,朝鮮使臣洪瑞鳳等人出城至清營覆書,皇太極命英俄爾岱拿朝鮮大君的手書示之。洪瑞鳳大驚,第二日回城,沒隔半日工夫,南漢山城上空隱隱傳出一片凄悵的號啕聲。
這哭聲擾人,特別是到了夜晚,更是清晰可辨,催人心碎腸斷。我一夜噩夢,驚慌掙扎間皇太極摟住我在耳邊不斷細(xì)語安慰,我這才身大汗淋漓地混沌睡去。
第二日醒來,感覺身下有種濕漉的異樣,膽戰(zhàn)心驚地探手一試,指尖上竟是一片黯淡血紅。我頓時眼前一黑,牙關(guān)緊扣,生生地閉過氣去。
“悠然……悠然……”
“娘娘!醒醒……皇上,娘娘若是再這么昏迷不醒,于腹中胎兒有損無益……的無能,只恐保不住……”
迷蒙間我猛地一顫,受刺激地掙扎著撐開了眼瞼,眩暈無力地呻吟:“求你……保住……我的孩子……”
“悠然!”皇太極瘋狂大叫,滿臉的心痛,“你比孩子更重要……”
“不……”我潸然淚下,哽咽,“我要我們的孩子……”我顫抖著抓著他的衣袖,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從心底油然升起,“我盼了多久……你明知道我苦盼了多久……我要這個孩子!”我傷心欲絕,任性地垂淚望著他,咬唇抽泣,“我要這個孩子……”
“好!”他吸氣,語音哽咽,悲痛難忍地?fù)胰霊眩斑@個孩子咱們要定了!傾其所有,我也會守護(hù)住你們……為了你,普天之下沒我皇太極辦不到的事!”
就在這一天,朝鮮國王李遞交降書,稱皇太極為皇帝,朝鮮為邦,自己為臣。
皇太極敕諭李,提出受降條款共計十七條。
我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軍中醫(yī)療條件甚差,軍醫(yī)們出門只帶了治療外傷的一些常備草藥,像我這種胎氣不穩(wěn)、下血不止的狀況,別韓應(yīng)奎并非專攻婦科類的大夫,即便他是,也苦無良藥保胎。
我不清楚韓應(yīng)奎到底和皇太極了些什么,只是這兩日皇太極面色愈發(fā)難看,看著我時常常流露出一種心痛到絕望無力的眼神,這樣的眼神讓我覺得心底冰涼,生不如死。
三十日辰時,李脫下龍袍,僅著一襲青衣,帶領(lǐng)群臣出西門至漢江東岸的三田渡受降壇,獻(xiàn)明朝所賜敕印。
我軟綿綿地坐在皇太極身后的軟椅之中,身裹著雪白的貂裘,寒風(fēng)蕭蕭,李顫巍巍地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手捧敕印一步步走向受降壇。
壇為九層階,皇太極面南而坐,黃傘齊張;兵甲旗纛,森列四周;精兵數(shù)萬,結(jié)陣擁立;張樂鼓吹,四野震撼。
英俄爾岱在前替朝鮮君臣做前導(dǎo),先引至壇外,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禮,一會兒又領(lǐng)至壇下,再行三跪九叩之禮,皇太極在座前冷笑一聲:“悠然,你瞧,如今他可還能再狂妄么?”
我知他是指登基大典上受辱一事,如今細(xì)細(xì)回想起來,不禁欷歔感慨。使臣的不屈,結(jié)果卻是換來君王的受辱,只不知這時李心里該是何等滋味。
在英俄爾岱的引領(lǐng)下,李父子緩緩步上臺階,我瞧他神情憔悴蒼白,一身青衣被風(fēng)吹得撩起袍角,發(fā)襯得整個人蕭瑟慘淡。
皇太極命李坐于左側(cè),之后是大清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等,再次是李長子。右側(cè)仍是按序坐著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等,其次是李次子、三子,再次是蒙古諸王。朝鮮大臣坐于壇上東隅,江華島被擄之臣坐于壇下西隅。
少時,坐定舉宴,宴間行射藝表演。我坐在皇太極之后,始終感覺左側(cè)有道目光凜冽地鎖在我身上,然而每次我抬頭探尋時,那道目光卻又立即消失不見。
待到宴罷,皇太極命英俄爾岱賜李黑貂袍套、白馬雕鞍,又賞給世子、大臣等人貂皮袍套。賞賜完畢,又下旨令朝鮮君臣會見被俘的嬪宮及夫人,一時壇上親人得見,相對哭泣。
哭聲凄厲,我聽得心里又酸又澀,幾欲落淚。便在這時,皇太極騰身而起,貼耳關(guān)照了英俄爾岱、馬福塔兩人幾句話后,轉(zhuǎn)身大步走向我。
我抬眼詫異地望著他,他微微一笑,低頭攔腰將我抱入懷里,“悠然……我?guī)慊丶遥 ?br />
“回家?”
“是,回家……和咱們的孩子一起……回家!”
崇德二年二月初一,皇太極將江華島所獲人畜財幣,賞給各旗將領(lǐng),同時宣告清軍主隊將先行班師回朝。
二月初二,大清軍隊分兵四路,一路攜帶朝鮮世子夫婦為質(zhì),并其僚屬,從大路撤退;一路翻逾鐵嶺,出咸鏡道,渡頭滿江退去;一路由京畿右道山路,至平安道昌城碧潼等地,渡鴨綠江上流撤離;一路由漢江乘船下海,悉取沿海舟楫,以碩托、孔有德、耿仲明等所領(lǐng),率同朝鮮舟師,攜帶紅衣大炮,攻取皮島。
為了盡快返回盛京,皇太極特命多爾袞、杜度率領(lǐng)滿、蒙、漢大軍,攜所俘獲在后行慢行,而他與我則在正黃旗侍衛(wèi)的扈從下,快馬加鞭、馬不停蹄地輕騎而奔。
回家……多么倉促的一個抉擇!
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皇太極把這次出征的原能獲得的收益無奈地放掉了一部分,作為一個向來身先士卒、親臨第一線的皇帝,他在勝利的最后關(guān)頭很不負(fù)責(zé)地把一堆爛攤子丟給了多爾袞——那個他最疼愛的弟弟,同時也是他最防備的勁敵!
為了我,他不得不把這一切權(quán)托給了多爾袞!甚至還狠心撇下攻取皮島這么重要的戰(zhàn)事,義無反顧地撤出朝鮮境內(nèi)!
這一切,只為了我……只是為了我!
“對不起……”
“你有什么對不起我的?”他笑,眼角起了幾條淡淡的笑紋,更添一分滄桑與成熟。
我撫著他的眼角,眼圈酸澀,“是我拖累了你……”
他定定地看著我,眼里漸漸多了幾分柔情,“你從未拖累我什么,是我虧欠你太多!”
“皇太極……”
“在。”
“求你件事。”
“好。”
“朝鮮百姓無辜,你只當(dāng)替咱們的孩子積福,莫讓士兵再擾民奪財!”
他頓了下,湊過唇,在我額前吻了一下,嘆道:“好!我們悠然最是心慈,上天必會庇佑這個孩子。一切殺戮罪名且由我一人擔(dān)當(dāng)就是,上天若有罪罰,只降罪我皇太極一人……”
我一把捂住他的嘴,顫道:“別胡……你我夫妻一體,禍福與共,一生一世,不離不棄!”
當(dāng)日初四,皇太極即刻在回程路上書下一道圣旨,傳諭各路軍將領(lǐng):“嗣后爾等,各值嚴(yán)禁所屬滿洲、蒙古、漢人士卒,勿得劫掠降民,違者該管章京及驍騎校、撥什庫等,一并治罪。劫掠之人,置之重典,為首者斬以徇。”
二十天!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