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一)
第十一個瞬間:初生幼虎的驚懼
崇禎四年十一月,杭州,大運河畔,拱宸橋碼頭
“……兩位少爺,咱們的船已經到杭州啦”
伴隨著船家的一聲吆喝,年少名高的復社士子,來自安徽桐城的方以智呼出一口冷氣,跳下客船,然后跟此行同來的好友俞國振并肩站在拱宸橋碼頭的棧橋上,默默地打量著這個聞名遐邇的陌生城市:
從拱宸橋碼頭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車馬行人,街道上的繁華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大明即將覆滅的末世≯下雖然是冬日,但天氣卻十分晴朗,溫暖的陽光從藍澄澄的天空中斜照下來,把左邊一排房屋的陰影,投在寬敞的、青石板鋪成的路面上,投在乘轎子的、騎驢的和步行的行人身上。街道兩側的鋪面一家挨著一家——由于沒發明汽車,所以古代城市的街道普遍狹窄,按照現代標準,那些最寬的“大街”也不過是條寬一點的“巷子”而已,寬度不過五六米而已°強可以跑兩輛汽車的水平。不過地面有石板鋪砌,還算整齊。除了店鋪之外,沿街又有許多攤販將街面占去大半,兩邊的店鋪得招牌還在向街道中央延伸,看上去密密麻麻,尤其擁擠。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在叫賣著貨物,和顧客們討價還價。來自各地的士紳大戶,儒生士子,在門前掛著精巧燈籠、養著各種竹木花卉的茶社里高談闊論。茶座里座無虛席,生意興隆;酒樓上人聲鼎沸,笙歌盈耳,隨風飄散著各種捏著嗓子的嬌媚艷笑,與精美酒肴的誘人濃香……
——還未走到那傳中詩情畫意、浪漫無限的西子湖畔,杭州的繁華街景就已經讓人流連忘返。
盡管“建虜”、“流寇”之類的消息,已經愈來愈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耳中,很多人都知道如今的天下各省連年遭災,“哀鴻遍野”、“餓殍載道”一類的消息俯拾皆是。就連過去不常聽的“易子而食”之類的可怕訊息,也時有耳聞……到處是災荒、敗仗、加派、民變的噩耗,國家的局面仿佛一天亂似一天,就連在一向堪稱富庶的江南,米價也一度上漲到了每石三兩銀子--大明開國以來,江南的米價還從來沒有漲到這么高過。但是,這一切不祥的預兆,似乎都未曾給錦繡江南鶯歌燕舞的花花世界投下多少陰影。那些來自遠方的恐怖噩耗,對于諸位詩書酒棋無一不通的“江南風流才子”來,仿佛只是嘴邊的談資罷了。
然而,一些令人不安的影子,也逐漸出現在了這里——街上的流民乞丐明顯增多了,而且有來多的趨勢。在這幾年的冬天,城內陸續收拾起來的“路倒”尸體也比往年多得多。從各地逃荒來的難民是如此之多,大量賣身為奴的落魄難民,擠滿了城外的人市。以至于人口的價格直線下跌。青樓酒肆里則出現了許多外地口音的縉紳大戶——明末北方的災荒、動蕩和戰亂,遼東前線的空前敗局,席卷西南的奢安之亂,層出不窮、多如奴的各種民變和叛亂,使得戰亂地區的縉紳們紛紛背井離鄉,成群結隊地遷移到社會秩序相對安定的江南,在這溫柔鄉和銷金窟中來“避囂”。他們大多攜帶著一大家子的家眷奴仆和許許多多的金銀財寶,在江南各城市買房置地,繼續過著紙醉金迷糜爛生活,從而營造出一種畸形的繁華……
正當兩人站在拱宸橋碼頭左顧右盼,不時交談幾句的時候,方以智帶來的長隨家丁方四,也終于找到了一個前來迎接自家主人的中年人。此人笑容可掬地自稱是張岱府上的管事,奉命特來迎接二位貴客。
——在晚明的杭州,張岱這位人物可謂鼎鼎大名。他原籍紹興,但長期寄寓杭州,算是個半個杭州人。他家世代為官,高祖官至云南按察副使,曾祖官至翰林院侍讀℃父官至廣西參議。父親當過魯王府的右長史,是紹興有名的縉紳望族№明年間的紹興張家,不但是聲望著的官宦世家,而且還是文化素養極高的書香門第,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咸有著述,對戲曲、古董、金石、書畫也有很深的造詣。
而且,張岱此人并非那種冷艷高傲的學究文士,而是行事待人頗為灑脫,自云“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可謂紈绔子弟的豪奢享樂習氣和晚明名士文人縱欲玩世的頹放作風兼而有之。平日里好交納朋友,在江南交游廣闊,同時也算是東林復社一脈,跟桐城名士方以智自然也多少有點交情。方以智此次來杭州游玩,就是因為上次復社士子們在南京聚會之時,得到了張岱的熱情邀請。方以智在帶著新結識的朋友俞國振來杭州之前,還預先派人向張岱通報了船期,所以從三天前開始,這位管事就每天在碼頭上候著了。
言歸正傳,按照這位張府管事的法,他家主人已經在杭州紫明樓設宴為二位貴客接風♀位管事來是打算用府上的轎子來迎接貴客。但張岱卻表示,憑著密之(方以智的表字)的性子,恐怕更喜歡一些新鮮玩意兒,所以吩咐他去新開的車行叫了兩輛“澳洲車”過來,不知是否合二位貴客的心意……
方以智好奇地順著那位管事的手望去,兩個穿短褂的漢子各自拉著一輛奇怪的烏蓬車,正對他諂媚地笑著。領頭那個貌似比較機靈的漢子,更是低眉順眼地道:“……兩位少爺是第一次來杭州吧?的陳二,他叫張八,咱申通號的車又快又穩,通曉杭州各大去處,不管是行商辦事還是找樂子,包您滿意”
這烏篷車然不似方以智以前見過的馬車或推車,而更像是一把圈椅外面蒙了布幔再裝上輪子,前面有兩根長長的把手讓車夫拉著,靠背處還有幾根竹骨,似乎還能撐起個車蓬來。
“……嘖嘖,真是開了眼界了,這便是‘澳洲短毛,鼓搗出來的人力車?”方以智一邊暗自猜度,一邊照車夫的指點坐上車去,隨即便愜意地瞇起了眼睛,“……嗯,果然比轎子坐起來舒服”
看著同來的俞國振跟著也坐上了另一輛“烏蓬車”,那位張府管事才挺直了腰桿,轉身趾高氣揚地對兩位車夫吩咐,“……去清河坊的紫明樓,一路上有什么好看的南洋景,都盡著給二位貴客轉轉”
※※※※※※※※※※※※※※※※※※※※※※※
方以智此次前來杭州,其實并沒有什么要緊的事情,純粹是為了消遣和開眼界的。
作為一名交游廣闊、朋友眾多的復社士子,方以智在明末算是相當難得的“消息靈通人士”,上到朝堂政爭,下到鄉野奇聞,皆有涉獵,并且對此興趣盎然(得好聽點是心系天下,得難聽點是天生好八卦),堪稱是“江湖百曉生”一類的人物。近年來的士林聚會之中,方以智常聽幾個嶺南士子談起廣州城里這兩年由“髡人”帶來的各種“澳洲景”,不由得頗為好奇與向往∪其是聽廣州“紫明樓”里面那些只應天上有的享受,更是讓他羨慕不已——在方以智最新購得的一卷《髡事指錄》之中,對此有著如下生動描述:
“……髡人起諸海上,以商賈為業。初據臨高,即與鄉民貿易,多收糧米布帛銅鐵薪炭等物,而售玻璃及諸衡寶器。蓋髡人亦知糧為天下之,故經營之≈遣真髡郭逸,冒籍粵人,蓄發華服,入廣州交易,設肆名為“紫誠記”※來皆巨商,售澳洲寶器,一件即數千金,獲利巨萬$是年余,富可敵國矣……逸為巨商,起居豪奢,尤嫌不足,遂挈妾來。其妾裴莉秀,原為澳洲名妓,殊艷絕色。從郭逸入華夏,乃設紫明樓,樓內陳設富麗,冠絕兩廣∴友曾自明,會稽人,時幕東莞,嘗入紫明樓,與仆言之甚詳。曰樓中多設閣,名為“包房”,閣各有名,雕飾亦依其名色,各各不同≈有狡童艷妓,衡奇肴,醇酒佳果。一入樓中,五色俱迷,滿目奢華,令人眩目魂迷,不知身處何方。其中有浴所,尤為人所稱奇。其間有池方丈許,四壁皆以瓷制,中有噴泉,高可人許,瓊波碎玉,溫涼隨人。而泉水不竭,池水不溢,四時常溫,泉水自有香氣,浴之周身帶香,郁郁然三日不散⌒名曰“滌香湯”。粵之巨商富室,逐歡其中,雖千金一擲,亦未可立得,需于旬日之前,預為約定≡是,郭逸遂富甲兩廣。逸雖富,不知自抑,而髡人之富名,洋洋然播于海內。后王督討髡之役,實種禍于此也……”
如此新奇奢華、香艷迷離的絕妙銷金窟,自然讓一向好奇心很重的方以智提起了極大的興趣。可惜廣州與桐城之間隔著半個中國,相距實在是過于遙遠,如今又是天下板蕩,路途不靖的年月,即使在南方也不是很太平,所以方以智一直無法成行。不過聽今年在杭州也開了一家“紫明樓”分店,便動了前往一觀的心思——雖然杭州的分店必然不如廣州總店,恐怕難以目睹到那位“澳洲名妓”裴莉秀是何等的絕世風華,但多少也能領略一下那種異于中土的聲色之娛,甚至享受一番傳之中“澳洲密戲”的滋味
不過,方以智之前聽人起過,“澳洲髡人”的這“紫明樓”實行“會員制”,若無其他會員的引薦,便是有銀子恐怕也進不得門≮是便在聚會中遇見杭州張岱的時候,有意無意地提起了此事……果然,跟方以智預料的一樣,跟他相熟的張岱立即熱情邀約他有空來杭州消遣。而方以智趁勢半推半就地答應下來,回家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跟新結識的好友,安徽無為州襄安縣的“無為幼虎”俞國振一起來杭州開洋葷。
總的來,離開拱宸橋碼頭之后,方以智留心觀察四周,發現一路上的地面都還算平整,也很少有臭烘烘的糞便垃圾▲著這人力車行得倒也很快,而且一點都不顛簸。此外,像自己一樣坐著澳洲人力車跑的縉紳富商,一路上遇到的也頗有不少,看來這已經成了杭州城最新的時尚之一。
又行了一段路,街道上的行人車轎重新開始變得擁擠了起來,而前面拉車的那個車夫也熱情地對方以智介紹道:“……這位少爺,前面就是清河坊了,最是繁華不過,什么吃的玩的用的都有。今年還有廣東客商過來,弄出了一條‘南洋街,,專售各類澳洲和衡洋貨,少爺您若是第一次來杭州,可千萬不要錯過喲”
果然,過了一塊牌坊后,街邊的攤位販驟然多了起來,一路過來,方以智先是聽到一個挎著大方盒子的半大子叫賣:“香煙澳火桂花糖咯”,又有幾個娃娃抱著一摞印了字的紙追著車叫賣:“到岸價到岸價,廣州上海馬尼拉,今日最新到岸價啦”,一會兒還聽一個胸前挎著個帶把手的方盒子的猥瑣漢子在叫:“拉澳片拉澳片啦,最近新到澳片東京熱啦大宋東京汴梁的風流韻事啦”然后還有飯鋪的伙計也在吆喝:“新出正宗澳洲菜西紅柿炒蛋、清炒西蘭花、油炸薯條蘸番茄醬、金絲玉米烙便宜又實惠”“大肉包,大肉包,白面大肉包皮白肉多,一咬一兜油”
至于那些街邊推著車的攤販和店鋪門面,就更是讓人目不暇接了,各種商品在貨架上琳瑯滿目,有的于脆還在店門口支起攤子擺上貨物叫賣:“澳洲章魚燒”、“澳洲壽司”、“大髡糖貨”、“南洋于果”、“臺灣檳榔”、“南洋百貨”、“澳洲神藥磺胺專賣”、“臨高米粉”、“蘭州拉面”、“澳洲溜溜球”、“西洋蛋卷”、“澳洲麻辣燙”……林林總總,當真是天下少有的四方奇珍異貨匯集之所,讓方以智只覺得自己的雙眼仿佛已經不夠看了,以為自己進入了傳中的瀛洲海市,看著樣樣都新奇,恨不得統統買一份——別的且不,光是路邊攤位上賣的各式食物吃,就有許多他從來沒見過的,只覺得香氣撲鼻,惹得方以智不時咽口水。
于是,方以智一邊讓車夫吐,一邊趕緊招呼一直在人力車旁跟著跑的長隨方四,叫他去買幾樣稀罕吃給自己嘗嘗。不料話沒完,車夫倒是岔上話了:“……這位少爺您容的打個岔,您是去紫明樓的大少爺,那哪是一般人去得的,少爺何必在意這些街頭的便宜貨。只要您想要的洋貨,甭管吃的玩的,還沒聽紫明樓拿不出來的,便是要大宗貨品,紫珍記和各家海商的關系都不一般,為您牽個線易如反掌。”
一聽到這話,方以智頓時來了興趣:“……哦?這紫明樓有那么厲害?”
“……回少爺的話,這紫明樓雖叫做樓,但其實占地好幾畝,整條巷子都是紫記的產業,的聽里面吃喝玩樂一應俱,在天下也是第一等的銷金窟※來者非富即貴,還實行那什么會員制,要得人引薦才可入內,少爺您天庭飽滿、面目俊朗,一看便是富貴之人,這紫明樓就如為少爺設的一般。”
聽到車夫如此奉承自己,方以智不由得有些樂了:“……呵呵,莫非你還懂看相?”
“……回老爺話,的每天迎來送往,大客商、達官貴人都見過不少,自然是要有點眼力價的……”
話音未落,就看到前面一個賣煙的攤子被一群人掀翻在地,金黃的煙絲和一包包的紙煙散落一地,領頭一個梳著姑娘髻的女子,叉腰指著攤子叫道:“……給我砸統統砸個于凈敢冒文登香的名,不想活了”
那個攤主也是個憊懶人物,即使被打倒在地,血流滿面,還冷笑著看著那女子:“……王掌柜好大的威風啊,這杭州可不是你們登州衛,有威風何必沖我等蝦米使?的賣幾包假煙也礙著您老了?你家文登香的生意是我等民搶得動的?昨兒個剛有一船圣船煙卸在碼頭上,有能耐把你們在臨清于的事,在杭州再于一遍啊”到一半,他的嗓子突然大了起來,“……各位老少爺們兒啊,我于豹子走南闖北混了幾十年了,第一次見到那澳洲景啊十二個人跟燈籠似的掛在衙門門口啊壯觀啊王掌柜,您是不是啊?”
聽得煙販于豹子的這番話,四周圍觀的行人商販,一時間都哄笑起來。而那女子也被這幾句話給噎得不出話,先是漲紅了臉躑躅片刻,隨即恨恨地一跺腳,竟帶著那群打手轉身走了個一于二凈。
方以智見狀奇道:“……那女子是誰?怎么就這么光天化日之下砸人生意?這事是個什么緣由?”
“……回老爺的話,這女子是登州鎮陳新陳總兵的女掌柜,叫王二丫,是給陳總兵打理文登香生意的,她向來就是個囂張跋扈的主,沿著整條大運河從南到北,帶人砸店砸場子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大家都私下叫她母夜叉呢。可地方上的衙門都知道登州陳總兵屢戰屢勝、正得圣眷,沒一家敢管的。”車夫答道。
文登香這玩意兒,方以智自然是知道的——登州鎮出產的紙煙卷,據有強精滋補之效,方以智以前也吸過,感覺吸起來很嗆,一股子酒味和香料味,雖然比又苦又辣還冒煙油的旱煙袋要強一些,但還是對這煙的印象不太好,不過還是有很多市井民喜歡抽文登香,似乎就是喜歡這種口味,也算是各有所好了。
車夫接著道:“……這于豹子是個青皮無賴,經弛些坑蒙拐騙的勾當,這次不知道是從哪弄來一批仿冒的假文登香,便搶了個攤位堂而皇之地發賣♀王掌柜原就是極度潑辣的性子,又一向在山東地面上橫行慣了,眼下她又正好在杭州談生意,撞上了于豹子當著她的面賣假文登香,不來砸了這攤子才怪呢”
“……哦,原來如此,但這于豹子的什么十二個人掛在衙門口是怎么回事?”方以智繼續問道。
“……這位少爺問得好,這事來可是咱杭州今年入秋以來最大的奇聞了。聽山東臨清在去年冬天曾經出過一樁無頭公案,東岳煙廠的東家和臨清州的同知被歹人一夜滅門,煙廠和倉庫被一把火燒成白地,之后兇手一直沒抓到,文登煙廠卻直接在東岳的舊廠上建起來了,依舊叫東岳廠,據都是這王二丫王掌柜一手操持的。嘿嘿,殺人家不,還要搶人的字號產業,這女人狠著呢”
見這位少爺感興趣,那車夫也就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更稀奇的是,到了今年秋天,有一日杭州知府衙門一開門,就看見十二個人被吊死在門口,那景象,的當時去看了一眼,腿都嚇軟了。地上還寫了一行血字,臨清滅門,沉冤得雪∶門里的官兒也都嚇得半死,趕緊下令追查,這一查不得了,掛在那的是山東數得上號的江洋大盜和盜匪首領,而且其中有幾個人的腦袋,在崇禎三年之前就已經被陳總兵拿去向朝廷報功了后來這事兒就沒了下文,十有**又是給糊弄過去了。
不過整個杭州城的老少爺們兒在私下里都,這案子到底,估計是因為杭州市面上原只有文登香這一種煙,把生意占了,可是到了今年春天,南洋澳洲人的紫記商號開始來杭州開鋪販煙,那澳洲煙叫什么‘圣船,的,卷得更加精細,抽起來后勁綿長,更合咱們南方人的口味,一下子就搶了文登香大半的生意♀下觸怒了給陳總兵打理文登香生意的王二丫,于是就想像去年在臨清滅門一般,滅了紫記那伙澳洲人的滿門。誰知她派出的這群江洋大盜學藝不精,反倒是栽在了對方手上,狠狠出了一回洋相。
咱們杭州跟登州衛相距千里,縱然陳總兵再如何跋扈,也不敢調文登營的大兵來剿,只能生生吃了這啞巴虧。為此,杭州城的很多老少爺們在私下里都要贊一聲于得好,自那日以后再沒人敢得罪澳洲的商行♀澳洲生意做大,吃澳洲生意這碗飯的人也來多,才一年光景,在清河坊就有了這條南洋街……”
“……原來如此。”聽到如此慘烈的奇案,方以智不由得連聲唏噓:“……為升斗之利便殺人破家,這等跋扈武夫還被視作國家棟梁真是道德淪喪、人心不古啊。”同時在心中倒是對澳洲人發敬佩起來。
“……哎,正所謂生意場上無父子啊世人為爭奪名利,從來都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沾上一個刂字,縱然骨肉至親,也會刀刃相對。更別提生意場上的對手了≤之兄,看事情的時候休要太迂闊了”
跟著一起來的俞國振,倒是對方以智的感嘆有些不以為然,而方以智想起這位朋友的經歷,也不由得略感尷尬——就方以智所知道的情況,俞國振雖然學識廣博、對時事見解非凡,但卻命途甚為坎坷:先是自幼父母雙亡,雖有不少遺產,卻也因此成了俞氏一族諸位叔伯眼中的肥肉,幾次三番差點被至親族人勾結盜匪謀財害命。虧得他年少英武,拉起了一隊強悍善戰的家丁,經過連番血戰才僥幸未死。
之后,靠著某種養殖河蚌取珍珠的秘術,俞國振總算是通過販賣珍珠再次振興了家業,可惜也因此招致了各路牛鬼蛇神的紅眼和垂涎,對付他的明槍暗箭、陰謀詭計,幾乎是從無一日休止,就連因此分潤了不少好處的俞氏宗族,同樣是反骨仔甚多,就連俞氏族長的立場似乎也有些問題,弄得俞國振非撤疼。
兩人一時間默然,正要再次上路,卻又看到一個身穿黑袍的西洋色目人,舉著十字架招搖過市,嘴里還在用一口生硬的漢話念叨著什么,后面又有幾位信徒應聲附和。方以智不由得皺眉側耳傾聽,依稀辨認出是:“……神愛大家……不管大家信還是不信,現在正如圣經所言到了最后的時刻……上帝的最終審判……戰爭、饑荒、叛亂還有災害……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上帝的警告以及審判的工具……根據圣經,戰爭會成為預言,現在最后的戰爭也即將來臨了……并不是身體死亡一切就結束了,在最后審判之時,生命名冊上沒有名字的人,會被投入永遠不滅的火堆……相信耶穌吧,等待他的降臨……不要錯過天國……”
聽到此節,方以智就已經有些按捺不住,“……豈有此理,這等恐嚇愚民的夷教,與白蓮反賊又有何異?”
話雖如此,但以方以智的消息靈通,其實也知道,自從這西洋天主教傳入中土以來,江南各地都頗有不少好新鮮的“洋務派”士大夫入教,或者至少是跟那西洋傳教士有來往,以打聽一些衡奇聞作為消遣。而且此時在華的基督教會,在傳教方面又是以走上層路線為主,目前已經在明朝的士大夫之中,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信徒集團,上到朝廷閣老徐光啟、登萊巡撫孫元化等當權大員,下到江浙閩粵的許多地方富豪和縉紳,其勢力堪稱是盤根錯節。除非這些基督徒豎起反旗,否則沒有誰會輕易與這個集團為敵。
另一方面,朝廷之中的有識之士也都看到了,雖然天主教在中國通過走上層路線的辦法,獲得了傳教的保護傘,但也使得基督教在中土變得“曲高和寡”,信教的多為縉紳之家,罕有貧民信徒,不如“草根”的白蓮教、聞香教那般“接地氣”——自然也就不可能煽動愚民作亂,對朝廷談不上什么明顯的危害。
之前在跟俞國振的交談之中,方以智也提出過上述問題,并且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在大明已是四面起火、八方冒煙,白蓮、聞香教徒都在群魔亂舞的此刻,區區天主教的傳播根不值得在意。但是看著這些色目人在街頭公然宣揚什么世界末日,他還是忍不住生出了一種“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的隱約孕。
然而,此時就在方以智和俞國振的視野之外,卻有幾個頭發戴著假發髻,皮膚黝黑的精壯漢子,正盯著那個被掀翻的假煙攤子,還有旁邊在給看客“拉澳片”的猥瑣漢子,一個個臉色陰沉、眉頭緊鎖。
“……隊長,看來這個時空果然有穿者建立起來的勢力,而且還不止一股咱們遠東公司有對手了”
一個年輕的漢子湊到一位貌似首領的中年人耳邊,低聲道,“……聽那伙自稱澳洲人的家伙,在杭州紫明樓設置了據點$果是中國人在冒稱的話倒還好,萬一是真的澳大利亞人……那可就麻煩大了”
“……現代澳大利亞的穿者?不會吧見過他們的地人不是了,那些‘澳洲人,并非白人嗎?”
“……這個可不太好啊在現代的澳大利亞也有很多華人公民,還有不少韓國和日的移民,黃種人的數量并不算少。但即使是澳大利亞的華裔,或許他們還會一點漢語。但對自身定位恐怕就哎,很難他們會不會把自己看成是中國人啊隊長,你看咱們是不是去紫明樓再探一探?”
“……不要多事了李張你別忘了,我們這次潛入江南的任務是收購糧食濟州島上如今還有幾萬難民在嗷嗷待哺呢既然眼下已經聯系好了糧商,就應該以最快速度運糧回去,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那隊長冷哼了一聲,打斷了兩個年輕人的爭執,同時將剛購得的《髡事指錄》塞進背后的褡褳里,“……關于其它的穿勢力,通過公開渠道能收集到的信息,我們眼下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街面上和店鋪里看到的東西,我也已經用數碼相機偷拍下來了,事的事情,就等我們回到海參崴,再讓公司高層做決斷吧”
※※※※※※※※※※※※※※※※※※※※※※※
總之,待到那群杭州的基督徒走過之后,兩輛人力車又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繼續蠕動片刻,終于到了杭州的紫明樓門前。打發走了車夫,方以智抬頭望去,只見這紫明樓的門面倒是尋常,乍一看只是一座很普通的三層樓,但兩旁的院墻卻延伸得很遠,唯有窗上那亮閃閃的玻璃,顯示出這家門面的與眾不同。
就在方以智和俞國振兩人打量著這座紫明樓的時候,此次在紫明樓做東請客的張岱張相公,也已經得到仆人的通報,滿面春風地迎了出來,先是跟方以智作揖寒暄了幾句,又在方以智的介紹下跟俞國振認識,彼此吹捧一番,然后張岱才不無惋惜地嘆道,“密之賢弟這回可是趕得不巧,晚來了幾日啊此間的女主人裴莉秀,原今秋一直在杭州盤桓,結交四方豪客,辦了不少詩會和酒會,那涅當真是風流倜儻、艷冠群芳,令人浮想聯翩……直到昨日才剛剛啟程返粵。不想密之賢弟卻是今日才到,真是可惜了呢”
聽得那位慕名已久的“澳洲名妓”裴莉秀,居然恰巧與自己擦肩而過,方以智頓時也不由得有些沮喪,但很快就又重新振作起精神,灑脫一笑,“……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當面不相識♀世上總有些事情,是強求不來的。在下此次既然與佳人無緣,索性就專心看看這紫明樓的名勝之處吧”
——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原神態拘謹的俞國振,在得知裴莉秀不在之后,反倒是悄悄松了一口氣……
閑談幾句之后,三人并肩邁步走進紫明樓,進門就是一塊大理石屏風,打磨得十分平滑,上面那些大理石的天然花紋,望上去簡直如山水畫一般,看著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屏風倒是大手筆,一整塊桌面大的大理石,也不知是怎么嵌上去的。”方以智暗自想道。
接下來,紫明樓的外間是一個很常見的大廳,不過那些上好紅木制的家具一看就價值不菲,倒是客席并沒有放凳子,只放著幾張軟榻一般的蒙布椅子,方以智在等著辦理“會員證”的時候坐了一下,彈性十足又柔軟無比的觸感,果然比自家里那些圈椅要舒服得多了,也不知什么材質能夠有如此彈性,方以智估摸著這多半就是那幾個嶺南士子所的沙發椅,確實有其不同尋常之處。
雖然當初方以智聽人起來貌似很玄乎,但在紫明樓辦理所謂“會員卡”的手續,其實并不算復雜,在張岱這位資深大客戶的親自引薦作保之后,方以智和俞國振兩人又留了自己的拜帖和簽名,然后柜臺里不一會兒便送出兩張金銀兩色交錯的卡片,上面分別刻著兩人的名字和五個大食數字。
“……方少爺,您的會員卡已經辦理完畢,卡號為95號。還有這位俞少爺,您的會員卡號是95號……”辦理會員卡的店員笑著將卡片遞給方以智和俞國振♀店員一身筆挺的貼身藏青色外套,窄袖短襟,下穿藏青色直筒褲,腳上一雙鞋子擦得锃亮,看料子像是皮的,但那式樣卻是方以智從未見過的♀套內穿著雪白的襯衣,領口袖口漿得硬邦邦的,領子中間拴了一條藍色的帶子,胸前掛著一塊亮閃閃的牌子,上書幾個大食數字←套衣服沒有半點華夏的涅,不過看著倒是很精神,頗有一番異域風情。
“……二位少爺若是來散心的,不妨讓的帶您到處看看,的是六十三號服務生,二位少爺有什么要求,的定當竭力滿足。”遞上了會員卡之后,那店員還在絮絮叨叨地繼續獻殷勤。
“……不必了,這二位是我帶來的,接著就由我繼續帶著看看便好,你可以回去了”
但張岱卻揮手斥退了店員,隨即又親自帶著方以智和俞國振往里走,轉過一個照壁,眼前頓時豁然開朗,一個面積不的花園映入眼簾,花園正中間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白色大理石噴泉正在噴水,花園里的灌木叢還是一片綠色,被修剪得方方正正,完不合傳統園林的格局,倒是有點像泰西人教堂的建法。
再進到里面,又是一間更加寬廣的大廳,只見大廳的中央居然設置了室內水池,池里鋪設鵝卵石用來飼養金魚。池中立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山水假山,用竹管引水,做出瀑布山水之形。再加上天花板上那一頂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燈,四周各種巨大的鏡子和玻璃窗子,都讓方以智看得目不暇接,不住地嘖嘖贊嘆。
張岱則指著大廳墻上掛著的價目表,還有四周各處門上的牌匾,介紹這是紫明樓的“香湯沐浴之所”,既有可容數十人的大型浴池,也有精致豪奢的“滌香湯”單人間,提供花瓣浴、泡泡浴、砰浴、藥草浴等諸多享受……方以智聽得心馳神往,俞國振卻暗自嘀咕:這不就是現代洗浴城的那套玩意嗎?
然后,張岱又領著他們去看了最壯觀的大浴場,只見一個大型的橢圓形浴池凹入地下,四周設置了寬大的臺階。浴客可以輕松的沿著臺階進出浴池。浴池的四個角里安裝了幾個獸頭雕刻,從嘴里往池子里吐水。浴池內外都鋪滿了瓷磚,墻壁上還有馬賽克拼成的《西湖勝景》壁畫,旁邊則另外設有蒸汽浴室和按摩室……當然在按摩室里,恐怕也少不了異性按摩之類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不過,眼下的大浴場里還沒放水,也沒有客人,只有幾個侍女拿著墩布在清理地面……方以智瞇縫起眼睛,隨意地打量了一下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侍女,誰知這一看眼睛就挪不開了:只見此女身穿藍白色連衣裙子,胸前被裙子托起,圓滾滾的兩團瓊脂一走起來就晃啊晃的,領口很低,胸口白生生的一片肌膚露在外面,讓人都不知道把眼睛往哪放↑下的裙子更是極短,裙邊只蓋住膝上三寸余,和腳上白亮亮的絲襪之間,還有幾寸白嫩嫩的大腿裸露在外,雖是天足,但卻一下就把方以智心中的火苗給勾起來了。
看到方以智直勾勾地盯著那侍女看,張岱立即會意地附到他耳邊,輕聲道:“……這女仆穿的是藍色女仆裝,是只管服務,不管侍奉的◆是密之真有興趣,為兄晚上就叫他們安排幾個兔女郎,與賢弟共賞。”
“……好,好,好”連三個好字,方以智笑著露出一個男人都懂的表情來。
只是此時畢竟才是上午,莫眠花宿柳尚嫌太早,就連各處浴池也尚未開張——鍋爐剛剛例行檢修完畢,一時還沒燒出熱水來。所以方以智在轉悠了一圈之后,也只是用了一回澳洲人的新式廁所而已。但即使只是那白瓷燒制的抽水馬桶,熏了香料的柔軟廁紙,也讓他對澳洲人的豪奢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正當他重新穿好衣褲,又把廁所中的抽水馬桶仔細摩挲了一遍,還掀開頂蓋,看了里面的構造,終于意猶未盡地走出來之時,突然聽到隔壁某處傳來一句唱腔:“猛聽得金鼓響號角聲震……”,聽來似昆曲而又有不同,便向張岱問道:“宗子張岱的表字)兄,這是何人在唱?又是何曲目?”
“……哦,這是澳洲評劇名家梅蘭芳先生的親傳徒弟,在紫明樓大戲院登臺獻藝呢,梅蘭芳先生可是澳洲那邊的大家,今秋來杭城獻藝之時,那可當真是名動江南,便是達官貴人亦難得聽上一曲,可惜那位先生昨日也跟裴莉秀姐一起回嶺南去了,只留下他的幾個徒弟在紫明樓撐著場面,不過好歹也得了梅蘭芳大家的六七分真傳……就為兄所知,今日上演的劇目,應是穆桂英掛帥。”
張岱淡淡地笑道,“眼下距離午飯還有大半個時辰,為兄此次為二位接風,特地邀請了不少賓客,眼下尚未來齊,故而暫時還不便開席◇右有些閑暇,密之賢弟可要先過去聽一曲,用些茶果再?”
這一下頓時撓到了方以智的癢處,雖然他出身的桐城方家也算鐘鳴鼎食,但安徽桐城畢竟僻處鄉下,各種娛樂活動比不得大城市那么精彩,這評劇聽來唱腔悠揚委婉,配樂亦很豐富,確實有意思得緊。
于是,他就跟著張岱進入了又一個大廳,廳內前半是一個半人高的大戲臺,下面是一張張八仙桌,裝潢得古色古香,已經有不少人在廳內落座,聽得津津有味∫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方以智也開始聚精會神地欣賞起了這評劇。只見臺上一個身材高大挺拔的男子,膚色白皙,面若桃花,鳳眼含春,穿著一身大紅灑金甲,身背四面穆字令旗,虛持一把亮銀槍,正在臺上唱著……這評劇不論是文戲武戲、唱腔配樂,均十分合方以智的胃口,讓他聽起勁,乃至于聽得如癡如醉,看著臺上那位穆桂英的眼神都迷醉了。
※※※※※※※※※※※※※※※※※※※※※※※
而與此同時,同來的俞國振卻是對戲曲毫不上心,只是冷眼旁觀身邊的眾生百態,看著這些衣食無憂的富貴閑人們,正在盡情地享受著他們的歡樂,宛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他們的眼中只有深深的庭院,繁華的街景,紫檀架上的古物,眼神波俏的丫環和孌童,華麗的衣裳和車轎,婉轉的梨園歌舞,熱鬧的鑼鼓吹打,煙花在幽藍的夜空中綻放……卻不知道北方的蠻族正撞擊帝國的長城,不知道一個下崗驛丁的身后正聚集著一支沉默、饑餓、仇恨的大軍。不知道這古老文明的荒涼冬天已經來了。更不知道他們熟悉的世界正在瓦解,恐怖的末日審判正在降臨,天柱欲折,四維將裂,很快就將落得個“白茫大地真于凈”……
當然,在這個世界已經闖進了那么多的時間旅行者之后,未來的歷史發展路程,或許就會不一樣了吧
他自嘲地笑了笑,從懷里摸出幾樣東西,逐一放在掌上端詳:一包登州的“文登香”,一包瓊州的“圣船煙”,一面的塑料外殼玻璃鏡子,一盒明顯是現代工藝的縫衣針一時間不禁若有所思。
作為一名很有志氣的穿者,俞國振自從降臨到這個悲催時代的安徽無為州襄安縣鄉下之后,就一直在拼搏和奮斗——先是編練家丁、殺伐果斷,在連番廝殺之后,終于成功地把俞氏族內那些覬覦他財產的親戚都送去見了上帝;隨即憑著后世的淡水珍珠養殖技術,賺到了發家立業的第一桶金。
然后,依靠自己訓練出來的這一股武裝力量,俞國振跟各路山賊水匪屢屢交鋒,積累戰爭經驗,最終節節勝利,從而贏得了“無為幼虎”的豪勇之名‖時,他又以“格物”、“西學”方面的新奇知識為誘餌,跟桐城名士方以智攀上了關系,進而打入了“復社”這個在明末江南影響力極大的團體。
然而,正當俞國振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著自己的基業,擴充著自己的實力,摩拳擦掌,準備重新振作華夏的命運之時,通過復社渠道獲得的各種社會訊息,卻狠狠給了他當頭一棒,滿腔的雄心壯志幾乎瞬間就化為烏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穿者顯然不止他一個,而且明顯都比他這個鄉下土財主厲害得多。
——他知曉了昔年黃石率領長生軍橫掃遼東、格殺奴酋的豪勇傳奇,也聽了如今陳新的登州軍在北方屢戰屢勝的捷報,還風聞了“澳洲髡人”在海南島上的種種奇聞……無論是黃石還是陳新,都擁有一支在這個時代堪稱所向披靡的精銳強軍,以及常勝不敗的驍勇之名。海南島的“澳洲人”更是帶著塞滿整整一艘大型貨輪的工業設備來到這個世界,而他俞國振帶來的只卻有一個腦袋和一雙手……
一瞬間,俞國振不由得心灰意懶,感覺自己似乎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很顯然,無論接下來的時運如何發展,這個時代的大明帝國,都已經不需要他這樣的人物來拯救了。不管是哪一路穿者最終得勢,采用社會主義還是資主義制度治國,最起碼都遠比滿清入關要好得多。
總而言之,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光明未來似乎已經被確定,不再需要俞國振拼上性命去拯救了……可是既然如此,我又該做些什么?命運讓我穿到這個時空,又究竟是為了什么目的?
一念及此,俞國振就忍不住滿腹惆悵,但又不敢跟任何一路穿者相認,唯恐對方是那種狹隘的龍傲天性格,堅信“一伙穿者的最大敵人是另一伙穿者”……這種擔心讓俞國振發驚懼和惶恐,偏偏卻又無可奈何……難道真的要像張岱一樣,把人生看做一場大熱鬧,盡情享受繁華到最后一刻就好?
如此沒心沒肺的人生態度,俞國振顯然是不認可的,但若要積極進取,卻又不知該如何著手……
以自己在安徽無為的這點微薄基業,怎么能夠跟那些或成名已久,或勢力雄厚的穿者相爭呢?
難道自己就只能在這個動蕩亂世之中隨波逐流,坐看其它穿者的風生水起、揮斥方遒?
——發現自己并不是時代舞臺上那個主角的俞國振,從此陷入了深深的沮喪和沒之中。
不過,雖然俞國振自詡為清醒的旁觀者,但他真正看到的,其實也只是這個浩瀚世界的渺一隅
而且,穿者帶給這個世界的變化,不僅有著光明與進步的一面,同樣也有血腥與黑暗的一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